梅葉冬青

梅葉冬青

梅葉冬青(英文學名:英文別稱:Plum-leaved Holly),別稱(廣東埔)、苦梅根(廣東埔)、燈稱花、燈花樹(台灣植物志)、點稱星、點稱根、點秤星、假秤星、秤星樹、燈秤仔、燈秤花、萬點金、烏雞骨、燈絲仔、山梅根、假青梅(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秤星樹、秤星木、天星木、汀秤仔)、相星根、百解茶及檀樓星等,為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梅葉冬青
  • 拉丁學名:Ilex asprella
  • 別稱:崗梅
  • :植物界
  • :冬青科
  • :冬青屬
  • 分布區域:廣東東莞(香港廣西梧州
簡介,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簡介

梅葉冬青梅葉冬青
崗梅”名稱的由來源於梅葉冬青生長在山邊但習性像梅花;“燈秤花”的名稱由來源於本種植物小枝光滑呈褐色貌似秤桿皮孔像似秤點而得名。
asprella 意為“具粗糙鱗片的”。本種為冬青科內少數會落葉的品種之一,花期1~3月,果期3~6月。
冬青科(Aquifoliaceae)。

形態特徵

梅葉冬青是一種落葉灌木,可高達3米。有長枝及短枝,長枝纖細,小枝光滑無毛,綠色具明顯的白色皮孔,乾後褐色。葉卵狀橢圓形或卵形,互生,膜質或紙質,表面綠、深綠至黃綠色,背面淺綠色,背有細腺點,基部寬楔形,先端漸尖成尾狀,具細鋸齒狀葉緣,網脈不明顯,羽狀側脈6~8對,中脈上部稍凹下,表面脈上披直毛,長約3~7厘米,寬約1.5~3厘米;葉柄長約3~8毫米。花為傘形花序,白色,雄花2~3朵,簇生或單生葉腋,4或5數,花萼圓形或裂片闊三角形,無毛,直徑約2.5~3毫米,花冠直徑約6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上,與花瓣互生,花瓣近圓形,基部結合;雌花單生葉腋,無毛,4或6數,花萼4~5裂,直徑約2.5~3毫米,花瓣4~5枚,基部結合,花梗長約2~2.5厘米,結果時可長達3厘米,子房球狀卵形,直徑約1.5毫米,花柱明顯,柱頭呈盤狀。果為核果,球形或橢圓形,外有縱溝,成熟時黑色,內果皮石質,基部具宿存之萼,分核4~6粒,直徑約5~6毫米,果梗長約2~3厘米。
梅葉冬青梅葉冬青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鹽鹼地和漬水地外,在肥沃或瘦瘠的地方均可生長,但需要蔭蔽,適宜在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上栽培。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東南部、台灣、菲律賓呂宋、琉球等地也有分布。中國國內分布於廣東、廣西 、福建、台灣、江西、湖南等地。多生長於山坡草叢、路旁及次生林綠野徑旁等環境,生長在海拔400~1,000米的地區。性喜高溫,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以腐植質土壤生長最佳,多以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秋季來收成熟果實,晾乾後放布袋貯藏。翌年春條播,按30cm的行距開淺溝,播後,覆細土,蓋草,澆水保濕。當苗高30-35cm時,按行株距150cm×150cm開坑種植。

主要價值

梅葉冬青根(崗梅根)、葉入藥;
根部性味苦、甘,性寒,歸肺、肝、大腸經,無毒,能清熱解毒,活血,生津,可治感冒、眩暈、頭痛、咽喉腫痛 、百日咳淋病跌打損傷等。
葉性味苦、甘,性寒,歸心、肺、肝經,清熱解毒,可治感冒及跌打損傷等。葉含熊果酸,對心絞痛及冠心病有治療作用。為涼茶廿四味之原料之一。
1998年香港中文大學的中醫學院曾研製出“三冬茶”,梅葉冬青就是其中的用料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