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梅花雀,俗稱“蠟嘴子”,各物種間身體構造與習性都十分相似,但彼此間
羽毛,眼睛,喙,腿,尾巴等部位的顏色和花紋差異很大。
代表物種:紅梅花雀
雄性成鳥:
額基朱紅色;頭頂、頸、上體橄欖褐而微染朱紅,尾上覆羽暗朱紅,羽端具白色點斑;尾羽黑色,尾羽端部或僅外側尾羽先端白色或呈點斑狀;兩翅褐色;翅上覆羽略同,微染朱紅;翅上覆羽與內側飛羽具白色小端斑;眼先褐色;頭和頸的兩側自頦至胸皆暗朱紅,密布以白色小點斑;腹部橙黃而渲染朱紅或桔紅色;兩脅淡朱紅色,綴有白色點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
雌性成鳥:
整個上體褐色;尾上覆羽染朱紅色;尾黑褐;外側尾羽端部淺淡;兩翅與尾同色;初級覆羽羽緣茶黃色;其餘翅上覆羽與內側飛羽羽端具純白色小形端斑;眼先黑;頸側較上體淺;頦黃白色;胸淡褐色;腹部中央污黃;尾下覆羽近沙色;兩脅淡褐色。
幼鳥:
上體褐色;翼羽寬緣以茶黃色,下體污皮黃。
虹膜紅色或桔紅色,嘴紅色,基部暗;腳肉色;幼鳥跗蹠肉黃色。
生活習性
梅花雀是群居鳥類,多食籽,其
喙短厚而尖利。大部分的梅花雀都對寒冷極為敏感,性喜溫暖,多在熱帶定居;少數則在南澳大利亞,並適應了當地較為寒冷的氣候。
紅梅花雀見於海拔1500m以下近壩區的低山丘陵。營結群生活,大多十幾至三幾十隻結群活動於稀樹灌叢或稀樹草叢間,它們不象織布鳥和文鳥那樣以農田為最宜棲息地,且有時聚集成百的群體,有時同麻雀或鴉類形成混合群。叫聲常常是一種尖細的“teei”或“tsi”音,但也有一種多變的吱喳聲或尖銳的叫聲;這些叫聲在棲止和飛翔時都會發出。歌聲一般是雄鳥栖落於蘆葦尖上或類似的突出位置上發出的一種柔弱的、高基音的鶯鳴聲。同時帶有柔潤、悅耳的哨聲
音調。食物以植物種子為主,作物成熟季節雖也啄食些穀物,但仍兼食雜草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舊大陸熱帶地區,澳大利亞西部和和熱帶太平洋島嶼。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瀕危(EN)——1種;易危(VU)——7種;近危(NT)——8種;低危(LC)——11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