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雀屬

梅花雀屬

梅花雀屬是雀形目文鳥科的1屬。嘴形粗短;翅圓形,第1枚飛羽短小,不超過大覆羽;中央尾形闊而稍圓。全世界約有17種,分布於溫帶。其中包括數種人們喜愛的籠鳥。以種子為食,成小群活動,營巢於高草中。多數種類褐或淡灰色,帶紅、黃或黑色;大多有細橫斑。喙圓錐形,色似封蠟,故又稱蠟嘴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梅花雀屬
  • 拉丁學名:Estrilda
  • 別稱:蠟嘴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梅花雀科
  • :梅花雀屬 
  • 命名:Swainson, 1827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飼養繁殖,屬下物種,

外形特徵

雄鳥在繁殖期整個上體淺褐色而渲染紅色;頭、頸兩側,自頦至胸及兩脅均紅色;除頦、喉外,均具白色點斑;翅暗褐,覆羽和最內側次級飛羽均有白色次端斑;尾羽黑,外側尾羽外緣和端部白色;腹部中央淡橙黃色,亦有白點,尾下覆羽近黑,有紅、白色點斑。雌鳥和非繁殖期雄鳥上體淡褐;肩羽、覆羽,內側次級飛羽先端白色;尾上覆羽紅色,微具白端;尾羽暗褐,外側尾羽先端白色;頭側灰褐;喉、胸沾灰色;下體餘部淡桔黃色。
梅花雀屬
梅花雀的體形與其他文鳥相似,但體軀更小些,成鳥體長只有85毫米左右,是一種小而秀麗的觀賞籠鳥。雄鳥體羽大部分為濃淡不等的紅色,頭、頸、翅膀及尾部暗紅色;腹部深紅色;胸部及體側暗褐色並有明顯的白色點斑,形似珍珠,因此得名珍珠鳥。雌鳥頭、頸、翅膀及尾羽均為暗褐色,其他部位羽色淡褐,體側白色點斑少而不明顯。雌雄鳥嘴殼均朱紅色,足趾肉粉色。

棲息環境

紅梅花雀多成對或小群生活在田壩、地邊的灌叢中,在公路兩旁或山坡草灌叢中亦可見到。主要取食草籽,也啄食稻穀和少量甲蟲、螞蟻等。是有名的觀賞鳥。
又名珍珠鳥、紅珍珠雀、青珍珠雀、紅梅花雀等等。產於我國雲南、貴州、海南等省;國外見於緬甸、印度、高棉和東南亞的很多國家。

生活習性

梅花雀性喜群棲,多生活在氣候炎熱而濕度較高的地區,常出沒於葦叢,灌叢、草叢及竹木叢生的地帶。取食雜草子實,也取食穀類種子等農作物,對產區農作物可造成一定危害。據有關資料,每年9~10月間產卵及孵化為盛季,巢以細草營造,內墊柔軟的植物纖維。是深受玩賞者歡迎的籠鳥之一。

飼養繁殖

在動物園或遊覽場所飼養梅花雀,最好是小群籠養,可採用較大的箱式繁殖籠飼養展出,即可展覽又能達到繁殖的目的。只是因梅花雀的體形更小些,所以其箱籠的網孔直徑不能大於1.5厘米。籠內除設足夠的適宜棲息物(樹枝或棲架)以外,還需供給其過夜棲息的人工巢箱,這對北方地區冬季防寒大為有利。據產區居民報告,此鳥冬季有入巢過夜的習慣,常成對或數隻共棲一巢過夜。
飼養梅花雀的飼料,以小粒種子為主食,如穀子、黍子、稗子等,少量小米及蘇子為補充飼料,並飼餵少量青菜、根菜(切片飼餵)及水果等。繁殖季節還需增餵白玉鳥混合粉料,有利於雛鳥的生長。
人工飼養下的梅花雀,每年早春開始求偶營巢,此時需提早選用木質巢箱(同於金山珍珠鳥巢箱),或以草編壺形人工巢懸掛於籠內適宜位置,每天供給鳥羽,獸毛、細纖維及軟草等物,由成對親鳥自由選用,墊入巢中,一般情況築巢期約1周,每巢4~8卵,孵化期約2周。
梅花雀的體態小巧,羽色艷麗誘人,飼料易得而經濟簡便,目前已引起國內外玩賞者的重視,除國內較廣泛的飼養外,已有部分籠鳥遠銷國外。作為玩賞或家庭副業適量飼養及繁殖梅花雀,是國內當前極有發展前途的籠鳥養殖業之一。

屬下物種

梅花雀屬(學名:Estrilda),是梅花雀科的一屬。
屬下物種有:
  • Estrilda ochrogaster
  • 灰頰梅花雀Estrilda poliopareia
  • Estrilda paludicola
橙頰梅花雀Estrilda melpoda
阿拉伯梅花雀Estrilda rufibarba
赤腰梅花雀Estrilda rhodopyga
黑腰梅花雀Estrilda troglodytes
橫斑梅花雀Estrilda astrild
黑臉梅花雀Estrilda nigriloris
黑頂梅花雀Estrilda nonnula
黑頭梅花雀Estrilda atricapilla
黑頰梅花雀Estrilda erythronotos
紅腰梅花雀Estrilda charmosyn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