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賦

梅州市位於粵東北部山區,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全市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500萬,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梅州歷史上人文薈萃,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新中國成立以來,梅州先後培育出兩院院士22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州賦
  • 位置:粵東北部山區
  • 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
  • 人口:近500萬
背景,注釋,作者,

背景

梅州客家人集中居住之地,秦漢以後客家人的祖先逐漸由中原南遷,定居嶺南,並由此開枝散葉,故有“客都”之稱。梅州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梅州就有人類居住。南漢設敬州,領程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元代設梅州路,明屬潮州府,清設嘉應直隸州,民國3年梅州改名梅縣,先後屬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區。
新中國成立後,於1949年設定興梅專區,1950年,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今梅縣區、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區縣。1952年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65年設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縣級稱梅州市後,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梅州市與梅縣合併改為梅縣市,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2013年10月,梅州市梅縣撤縣設區,從此結束了縣治,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梅州市即轄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2區1市5縣。
原文
梅州之名,真佳矣哉!梅有國花之譽,世人慕之久矣,以其為州名者,蓋唯一也!
原夫梅州,古居維揚。程鄉嘉應,前代之稱斯遠①;世界客都,今日之號已長。蓋邑人愛梅,遂定梅州之名。其風物一流,文明悠久,地靈甲五嶺之瞻,人傑稱南粵之望。
若其地處嶺南,境居粵東。閩贛北控,潮汕南通。梅水韓江,潤區縣而毓秀;蓮花山脈,綴鄉邑以青蔥。條風時灑,民沐如春之四季;絲雨常滋,物潤似錦之三農。傴僂提攜,墟集之風猶在;龍騰獅舞,廟會之俗仍濃。圍龍寶宅,會太極而演《》義;山歌妙對,騁懷抱而繼《詩》風。田園風光,八方之客同慕;山水景象,四海之賓來從。於是乎,青山麗水雁南飛,樓宇星羅,雅韻流乎人文之風,度假村名馳內外;煙斜霧橫陰那山,古剎生春,靈光應於生死之樹,風景區譽享遐邇。珍禽異獸之蹤,林野方深;文人騷客之跡,翰墨猶綺。豈止奇情勝境,不一而足;更有美食特產,未堪盡錄。娘酒則甘甜不醉,金柚則鮮美沁腹。是使覽景者徜徉路途,尋趣者流連旅宿。無愧東南之勝地,堪稱世界之客都。
梅人愛梅,系屬客家。若夫梅之性也,虬形鐵骨,奇質仙葩。生根北地,移植天涯。客家人者,一如梅也,系衣冠之士族,為中州之華胄。往昔北土紛紜,兵災頻遘。永嘉之亂乃流離之始,靖康之難更增遷徙之勢。爾其離鄉背井,輾轉南遷,流離百代,坎坷千年。沿海之沃土無遺,遂於未辟之山地而家焉。於是融和土著,開墾繁衍,依山傍水,構宅聚居。其居也,則形抱圍龍之勢,體合陰陽之道,是為建築之奇葩,獨特之閻閭。其民也,則睦親敬祖,向化歸仁。方言承中古之韻,雅俗相濟;譜牒記宗族之由,淵源足珍。其地則播遷之樞,其民則堅毅之屬,是以父老所宗,天下共望,客都之名乃成,客家之稱乃尚。
至如思賢向善,重教崇文,則有村頭壟上,吟唱之聲相應;街頭巷尾,誦讀之音相聞。國士稱文化之鄉,洋人興好學之論②。遂有五科連解,三代承院。進士坊前,父子之名輝映;狀元橋畔,書院之氣氤氳。科舉士人,數冠全國;名臣循吏,跡彰人文。祠堂之前,楣桿林立;古宅之上,牌匾光陳。學校遍布,館舍蔚然,東山基地,魁星耀教育之光③;嘉應學院,術業彰鄉土之色。更有文章才子,藝壇領袖,宋芷灣則韻雅紅杏,李金髮則風開象徵。璧合中西,林風眠名標畫界;技驚寰宇,李惠堂譽享球王④。廿二院士,科界經緯橫縱;兩百校長,杏壇桃李芬芳⑤。然而往昔,地僻時艱,故有鄉夫邑子,過海漂洋。秉勤苦而創業,憑誠信而經商。頻尋根於故土,競報本乎家鄉。桑梓惠而向榮,僑鄉興而日上。
於其愛國愛民之情,則古今同熾。南宋勤王之師,灑血拋頭;革命先驅之士,取義卓絕。台島奮旗,丘逢甲之壯志長存;淞滬鏖戰,謝晉元之英氣不滅。君不見,救國維新黃遵憲,放眼世界開新氣,結廬人境傳佳話,詩人胸懷立名節。君不見,叱吒神州葉劍英,神謀果決奇功立,“呂端大事不糊塗”,元帥功勳千載閱⑥。數百將軍,青史之中留名;萬千烈士,紅旗之上載績!遂得人文秀區之稱,乃有歷史名城之實。
而今欣逢盛世,喜迎開放,改革則春風化雨,發展則日新月異。入夜則流光溢彩,平明則人歡市蔚。飛機往來,鳳凰之巢已築;火車縱橫,青龍之脈乃依。三名城,一基地,美景煥乎藍圖,新風展乎大計⑦。開放則擴源引資,工業則建廠興園,生態有靈動之姿,文化承一流之勢。漢劇漢樂,南國猶傳中州韻;山歌俚曲,今朝歡唱時代風。客家公園,風情薈萃;院士廣場,景行生輝。一江兩岸,“梅州模式”得授水利部;人居環境,“優秀範例”獲評聯合國。社會和諧,世謂最安全城市;風情秀美,客稱最喜愛景區。是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科學發展,適居宜業。有腳陽春,催綠色之崛起;知時好雨,潤萬物而無聲⑧。今朝之古邑欣然,明日之梅州昌盛!
贊曰:梅州真世界之客都,華夏之名城也!乃歌曰:思吾梅兮源流長,風物盛兮美琳琅。語有限兮難盡述,景寥廓兮意未央!

注釋

①程鄉嘉應:梅州南齊始稱程鄉縣,五代稱敬州,北宋改梅州,清雍正間改嘉應直隸州,至民國定名梅州。
②文化之鄉:清代廣東督學吳鴻盛讚梅州“人文為嶺南之冠”,郭沫若先生游梅州時曾題有“文物由來第一流”之句;清代法國神父賴里查斯曾在其著述中驚嘆:“嘉應州隨處是學校……這真是一個令人驚奇的事實。”
③東山基地:東山教育基地是梅州目前最大數額的僑捐建設項目,是由葉劍英元帥的母校梅州東山中學、院士廣場、廣東漢劇院、市山歌劇團、親水公園等組成的一個集教育、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
④宋芷灣:宋湘,號芷灣,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人,清詩人、書法家,人稱“嶺南才子”,提出“作詩不用法”,有《紅杏山房集》。李金髮: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國象徵主義詩歌第一人,人稱“詩怪”。林風眠:梅州(今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人,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畫壇的一代宗師。李惠堂:梅州五華縣人,足球技藝精湛,國際公認的“亞洲球王”,1976年,德國《環球足球》評選世界五大球王,李惠堂以1860個進球排名第一,貝利居第二。
⑤廿二院士,兩百校長:梅州走出22位院士,兩百多位大學校長、書記。
⑥呂端大事不糊塗:毛主席曾以“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之句致葉劍英元帥。
⑦三名城、一基地:指生態、文化、平安名城和綠色現代產業基地。
⑧有腳陽春:所過之處猶如陽春和煦,比喻地方官員的惠政。綠色崛起是梅州市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實踐,是梅州人文傳統“和睦相處”的重要表現。

作者

侯名揚,梅州市梅江區人。2008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現在梅州東山中學高一級語文組任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