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人員組成,所寫文章,
歷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開籌備十大的工作會議。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批駁社會上流傳的“文化大革命失敗了”的說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路線,抓上層建築,抓意識形態,要學一點歷史,要批判孔子和尊儒思想。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十大後,9月4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的《儒家和儒家的反動思想》一文,在《北京日報》發表。這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的第一次公開亮相。兩校“大批判組”其實就是梁效,它名義上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大批判組”,實際是江青根據毛澤東的意圖,抽調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有關人員,拼湊起來的御用寫作班子。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還用過柏青、高路、景華、安傑、秦懷文、郭平、施均、金戈、萬山紅、祝小章、梁小章等十幾個筆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頻率最高、名聲最大。與同時期的“羅思鼎”(上海市委寫作組)、“池恆”(《紅旗》雜誌寫作組)、“初瀾”(文化部寫作組)等其他寫作組相比,梁效更具有政治影響力,其訊息來源也更廣,名氣更大,網羅的知名學者更多。
1973年10月,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成立“批林批孔研究小組”,1974年人員調整後定名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以“梁效”等為筆名。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摧毀後,梁效也隨即退出歷史舞台。
1973年,清華大學做了一份《林彪與孔孟之道》的材料送給毛澤東。毛看後說:“清華是理工科學校,不懂這一塊。”要求找一些北大的老師來整。當時的北大老師被8341部隊的領導找去的時候,心裡都很高興。這些材料寫好後,成為批林批孔運動的主導材料。
梁效的代表作還有《孔丘其人》、《從〈鄉黨〉篇看孔老二》、《研究儒法鬥爭的歷史經驗》、《有作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回擊右傾翻案風》、《黨內確實有資產階級──天安門事件剖析》、《評鄧小平的買辦資產階級經濟思想》、《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等。
1976年,毛澤東批判鄧小平公開化之前,梁效班子受命寫了一篇《再論孔丘其人》,矛頭直指鄧小平的意圖極為明顯,有人意猶未盡,問:“能不能把孔老二描繪成身材矮小的人呢?”周一良立即回稱,孔丘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決不能說矮小。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中共高層搗毀後,梁效也因被中共十一大政治報告點名,其成員受到範圍不同、程度不一、長短各異的批判、審查,並被要求說清楚其與四人幫的關係。部分人員直到1980年代初才得以“解脫”。
人員組成
該寫作班子選拔的都是當時國內著名的文史哲專家,如范達人、何芳川、湯一介、葉朗、胡經之、馮天瑜等。他們中間有四人曾被選為第四屆人大代表,一人參加中共十大,兩人列名毛澤東治喪委員會,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哲學史家馮友蘭、歷史學家周一良、文學史家林庚、語言學家魏建功等曾任顧問。
所寫文章
為了當時的政治需要,梁效共撰寫了219篇文章,發表的有181篇,其中三十多篇成為當時圈定的學習檔案。由於文章包含著毛澤東及文革小組的“意見”,因此,文章一經發表,全國各地大小報刊必先後轉載。而且,這些文章在《紅旗》雜誌、《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光明日報》,《北京大學學報》、《歷史研究》等重要機關報刊中都居於顯赫位置,當時有“小報抄大報,大報抄梁效”的說法。
1974年9月8日,《趙高篡權與秦朝滅亡》一文在《人民日報》一整版篇幅刊登,刊登時又作了許多修改;同日,梁效的《有作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論賈誼》、《古代偉大的無神論者——西門豹》在《北京大學學報》1974年第四期發表,《有作為女政治家武則天》這篇文章的原題是《法家女皇武則天》,發表時臨時改了標題;
1974年10月1日,梁效的《研究儒法鬥爭的歷史經驗》一文在《紅旗》1974年第十期發表;
1976年2月,梁效編寫《蘇聯二三十年代教育大辯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