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81年10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學校創辦,名為“桂林地區高中”。
1998年,更名為“桂林市第十八中學”。
2003年5月,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3年9月24日,
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與桂林市十八中簽訂協定,決定合作實施“學校創新發展工程”,建立新型教育聯盟。
2014年12月10日,舉行“中南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掛牌儀式。
2017年7月,學校與
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桂林市第三中學)合作辦學,兩校一體化管理,設定兩個高中班。
2018年,國中部東環校區投入數百萬元進行校園建設和維修改造。同年9月,學校恢復國中部,利用桂林市經濟管理幹部中等專業學校的閒置教室開辦國中,新增600多個學位,同時開始初高中六年一貫制改革試點。
2019年,
桂林市機電工程學校搬遷至臨桂,其原辦學地址設定為十八中國中部橫塘校區,桂林市政府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該校區的建設和維修改造;
桂林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整合入併入其他中職學校,其原辦學地址設定為十八中國中部東環校區。
辦學條件
基礎設施
截至2018年6月27日,學校高中部擁有籃球場、排球場、桌球場、400米標準塑膠跑道的足球場和建築面積達4900平方米的現代化體育館,五棟標準學生公寓樓(均配置有空調、電話、電扇、洗漱衛生間,熱水進宿舍,其中第五棟新宿舍樓於2014年9月啟用,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七層,每層十間宿舍,每間宿舍配備兩個衛生間和一個洗漱間),一棟二層可同時容納1600人就餐的學生餐廳(提供40個以上不同品種菜餚),現代化的教學樓,40多間標準教室(均配備有多媒體和空調),七層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現代化綜合科技大樓,閱覽室和示範圖書館,理、化、生、通用技術實驗室及語音室設備。學校還裝備了電信、聯通雙線光纖接入的高速寬頻學生電子閱覽室,全校擁有370多台教學用電腦。學校所有的消費均通過校園智慧卡刷卡。
辦學規模
學校國中部橫塘校區和東環校區均設定為三個年級36個教學班的辦學規模。截至2019年7月,東環校區占地70餘畝,有初一年級600多人;橫塘校區占地面積120畝,學生暫未搬入。2019年秋季學期,十八中國中部計畫招收24個班1200名新生,其中,橫塘校區和東環校區各招生12個班。
截至2019年1月,學校高中部校占地140餘畝,共43個教學班,學生2537人。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學校初、高中專任教師285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八桂名師1人,廣西優秀專家1人,正高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6人,廣西課改專家5人,廣西優秀教師及班主任10人,廣西骨幹教師6人,桂林市學科帶頭人11人,市教學能手20人,廣西“八桂教育家”搖籃工程學員2人,廣西園丁工程A類學員5人,廣西名校長領航工程2人,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教研員和特約研究員10人,副高級教師75人,中級教師120人,奧林匹克國家級高級教練3人,一級教練13人,廣西奧林匹克競賽優秀輔導員80人次,博士生1人,研究生36人,在讀研究生15人。
此外,學校是廣西首批獲國家外專局批准具有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的中學,常年聘有外籍教師上英語課。
全國優秀教師:歐陽群壯、王璇
八桂名師:歐陽群壯
廣西優秀專家:歐陽群壯
廣西課改專家:趙進喜
辦學成果
學生成果
1981年至2018年,學校考取清華大學的考生共79人,考取北京大學的考生共69人。
2006年-2011年,學校進入廣西高考單科前十名的學生有100餘人,占大桂林市的近二分之一。
2011年、2012年,學校高考一本上線率為廣西第二名,2012年高考二本上線率為廣西第一名,2013年錄取清華北大人數首次達到10人,另有1人錄取到香港中文大學並獲66萬全額獎學金。
2017、2018年學校一本率均超過82%,處於廣西示範性高中前五位。
2017年高考,全校應屆畢業生533人,在學區生35%的比例下一本上線448人,一本率達84%,文科一本率84.1%,理科一本率83.86%。600分以上人數減少2/3的情況下,學校有60人超600分。文科1人670分列廣西第七名。理科620分以上11人,其中1人以660分列廣西第53名,1人以657分列廣西第62名。
2018年高考,全校596人(文科109,理科487),一本上線489人(文科82,理科407),一本上線率82.05%。600分以上189人(文科31,理科158),占全體參考人數的31.71%,其中650分以上23人。1人657分列廣西文科第12名;1人691分列廣西理科第17名,1人690分列廣西理科第20名,1人687分列廣西理科第28名,1人680分列廣西理科第78名。錄入清華北大4人。實驗班班40人,最低分596分,600人以上39人,其中650以上18人;全班平均分649.5分。
2019年高考,全校應屆611人(文科112,理科499 )參考,一本上線人數 540人(文科93, 理科447),一本上線率88.38%(文科83.04%,理科89.58%),600分以上234人(文科24,理科210 ),占全體參考人數38.3 %,680分以上12人,690分以上5人,700分以上2人,預估錄清華北大12人。1人英語150分;2人數學149分;語文1人143分,名列第2,1人142分,名列第3。實驗班 38人參考,650分以上 26人,平均分658.5分。
1997年學校1人進入國家集訓隊(數學)。2003年全區中學生古詩文競賽高一組,學校9人獲區一等獎,9人獲區二等獎,7人獲區三等獎;高二組,學校7人獲區一等獎,9人獲區二等獎,6人獲區三等獎;高三組,學校6人獲區一等獎,6人獲區二等獎,5人獲區三等獎。2004年《語文報》第六屆“暑期大看台”讀報競賽,學校1人獲特等獎(全國僅三名),17人獲優勝獎,20人獲優秀獎;第五屆“廣茂達杯”中國智慧型機器人大賽,學校1人獲滅火項目高中組全國三等獎。2005年12月廣西“創新杯”高二數學競賽,學校7人獲一等獎,8人獲二等獎,5人獲三等獎。2006年,全國青少年優秀藝術人才電視選拔活動,學校1人獲廣西賽區青年組琵琶專業銀獎,1人獲華夏藝術風采(冬季)國際交流選拔活動複賽青年古箏組金獎,1人獲華夏藝術風采國際交流選拔活動琵琶專業青年組三等獎。2009年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廣西賽區),學校2人獲二等獎,4人獲三等獎。
截至2019年6月,全國數學聯賽,學校10人獲一等獎,43人獲二等獎,86人獲三等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學校4人獲廣西第一名;中國西部數學奧賽,學校1人獲全國二等獎,2人獲全國三等獎;全國物理聯賽,學校3人獲一等獎,35人獲二等獎,89人獲三等獎;全國化學聯賽,學校5人獲一等獎,45人獲二等獎,56人獲三等獎;全國生物競賽,學校2人獲一等獎,14人獲二等獎;第5屆中國智慧型機器人大賽,學校1人獲全國三等獎。全國英語能力競賽,學校8人獲全國一等獎,60人獲二、三等獎。學校共有706人次獲廣西數、理、化、計算機、生物等學科競賽一等獎。
教師成果
時間 | 教師/作品 | 項目/競賽/活動 | 獲獎情況/榮譽 |
---|
2003年
| 唐茂春、唐珩 | 第二十屆全國物理競賽 | 優秀指導教師(表彰) |
陳連清 |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省級賽區決賽
| 優秀指導教師(表彰) |
王璇、蔣涓涓、黃智娟 、廖松艷、陳伍香、秦勇明
| 全區中學生古詩文競賽
| 區一等獎指導教師 |
范樟森、鄭義國、楊進紅、 薛曄明、王亞蓮
| 區三等獎指導教師 |
2004年 | 經孝南、朱復輝、歐陽建平 、黃思紅、周智強、唐珩
| 第2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 優秀指導教師(表彰)
|
王璇、王亞蓮、文莉莎、薛曄明、楊進紅
| 《語文報》第六屆“暑期大看台” 讀報競賽優秀指導獎
| 優秀指導教師 |
廖六萍 | 第五屆“廣茂達杯 ”中國智慧型機器人大賽
| 指導三等獎 |
2005年
| 歐陽群壯 | 全國第十六屆“希望杯 ”全國數學邀請賽
| 教學教育園丁 |
眭道祥 | 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 |
歐陽群壯 | - | 第七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 |
2006年
| 王璇 | 全國中學語文教學與研究表彰活動 | 優秀教師 |
2008年
| 歐陽群壯、眭道祥、周艷梅、蔣雪祥、秦芳軍
| 第十九屆"希望杯"數學競賽 | 優秀輔導員 |
2009年
| 眭道祥、易斌、張志生, 周艷梅、秦芳軍
| 2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 |
歐陽群壯、易斌、黃天煒、張敏雯、李娟、秦芳軍、劉世榮、以偉男、蔡靜雯、霍榮友、蔣雪祥、常路
| 廣西高二數學競賽 |
2011年
| 陳艷霞的《揚州慢》(執教) | 中南六省優質課教學大賽 | 一等獎 |
2014年
| 莫秋蓮的《李憑箜篌引》 (執教)
| 全區中學語文優質課展評
| 一等獎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所獲榮譽
主要榮譽 | 獲獎時間 |
---|
自治區中國小規範管理十佳學校 | 2009.09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校規範管理十佳學校 | 2009.08 |
被評為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並給予記集體二等功 | 2009.07 |
2009年度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並記集體二等功 | 2009.07 |
2006-2007年度全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 2008.02 |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優秀學校 | 2008.02 |
榮獲2006年全區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 | 2006.12 |
全區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 | 2006.12 |
2005年度全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 2006.01 |
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工會組織 | 2005.12 |
全區教育工會先進集體 | 2005.12 |
2004年度全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 2005.01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2004.08 |
全區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 2004.08 |
首屆全國青少年物理化學大賽指定輔導培訓學校 | 2003.11 |
2003年廣西高級中學田徑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 | 2003.07 |
全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 2000.12 |
全國教科文衛系統"先進工會組織" | 2005.12 |
2011.9-2014.9全國中國小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 | - |
自治區文明單位 | - |
全國和諧校園先進單位 | - |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 - |
暑假讀報知識競賽優秀集體獎 | - |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該校校徽為圓形圖案,外圈為藍色,象徵著博大,上半部分為中文“桂林市第十八中學”,下半部分為對應英文名稱。內圈中的藍色半圓圈代表著天空,紅色圓圈代表著朝陽,兩個圓圈與黃色箭頭、波浪線相襯,代表著在朝陽下發出光芒的學子。
校訓:修德、志道、篤行
社團文化
學校每年國慶、元旦、五四等節日均舉行晚會,每年舉辦春秋兩屆體育運動會,並引入拋繡球、走板鞋、竹竿舞等極具民族特色的民族體育項目,各年級組與學生會還聯合舉辦籃球、足球聯賽,不定期的開展拔河、跳繩、廣播體操、學生集體舞等專項比賽。
學校開設了各類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和民族文化傳承教育課;周五晚開設“渴望星期五”系列講座,聘請科學家、大學教授、大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政府官員、外籍教師和本校優秀教師以及傑出校友演講,周六晚學校有“周末影院”,提供具有較高藝術品位和教育意義的電影供學生欣賞;有《北斗星》學生月刊介紹本校和全區中學的情況。
學校經常組織文藝活動,組織演講、班級網頁製作、語文英語課本劇、書畫、攝影和各類體育項目比賽;有“鷹巢之戀”活動和“圖書漂流”活動,“鷹巢之戀”活動邀請上一屆畢業的學長學姐回校傳授經驗,與高二、高三學生互動。
學校常年設有學生會、團委、新聞社、文學社、廣播站、舞蹈社、音樂社等學生社團。
學校領導
校長: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