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十味
- 外文名:Ten varieties geo-authent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angXi
- 用途:藥材
- 分類:中醫藥
- 產地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
- 組成:肉桂(含桂枝)、羅漢果、八角、廣西莪術(含桂鬱金)、龍眼肉(桂圓)、山豆根、雞血藤、雞骨草、兩面針、廣地龍
發展歷史,遴選原則,藥材介紹,肉桂,桂枝,羅漢果,八角茴香,莪術,鬱金,龍眼肉,桂圓,山豆根,雞血藤,雞骨草,兩面針,地龍,相關介紹,
發展歷史
遴選“桂十味”是以《中華中醫藥學會道地藥材標準》為基準,以“三代本草,百年歷史”為原則,堅持道地性與臨床套用相結合,堅持獨特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堅持綠色發展和富民惠民相結合,經過地方推薦、專家評審、部門審定、網路公示,2021年1月底,廣西壯族自治區8部門聯合發文公布10味“品質佳、療效好、知名度高、文化底蘊深厚”的廣西道地藥材品種,分別是:肉桂(含桂枝)、羅漢果、八角、廣西莪術(含桂鬱金)、龍眼肉(桂圓)、山豆根、雞血藤、雞骨草、兩面針、廣地龍。簡稱“桂十味”。
遴選原則
“一脈相承,古今皆同”,“質量穩定,精益求精”,“物隨地變,滿足需求”,“時移物易,擇優而用”。
藥材介紹
肉桂
【別名】菌桂、牡桂、上肉桂、紫油肉桂、紫油桂。
【概述】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主產於廣東信宜、高安、德慶,廣西防 城、平南、桂平,雲南紅河州等地。廣西栽培歷史悠久,產量約占全國90%。樹齡5 ~6年後才能割取樹皮,10~15年為生長旺盛期,30~40年左右樹皮可以加工成上品。 多於秋季剝取,陰乾。本品以皮細肉厚、片整體重、色紫油足、氣香味濃、嚼之少渣 者為佳。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入腎、脾、心、肝經。氣之厚者,陽也。
【功能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用於陽痿宮冷,腰膝冷 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
【常用量】1~5g。研末沖服或吞服1次量1~1.5g。官桂用量加倍,入煎劑宜 後下。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並以“牡桂”為正名記載。 《神農本草經》卷一曰: “牡桂,味辛溫,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 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生山谷。”
【套用辨析】本品分為進口及國產兩大類。進口肉桂主產于越南、高棉,有清化 桂、企邊桂、桂楠、夾桂、筒桂五個規格;國產肉桂主產於廣西、廣東、福建,雲南 亦產,有企邊桂、板桂、黃瑤桂、桂通、桂心、桂碎等規格。進口桂以清化桂質量最 優,國產桂以企邊桂質量最優,有玉桂、油肉桂、赤油桂、上油桂諸稱。
官桂 系剝取栽培5~6年的幼樹幹皮和粗枝皮,曬1~2天后,捲成圓筒狀,陰 乾而入藥者。本品瘦小皮薄,油少性燥,補元陽之力不足,多用其溫中燥濕。按李時 珍所云“官桂者,乃上等功官之桂”來看,當為上品,故也有上官桂一名。《藥鑒》中 所載,官桂為取之於桂樹中段次厚者,善走脾胃,主治中焦有寒。可見古今對此看法 不一,並列於此,以供參考。
肉桂心 即肉桂加工過程中修剪下的邊條,除去栓皮入藥者,簡稱桂心。《本經逢 原》雲其“專溫營分之里藥,故治九種心痛、腹內冷痛,與經絡軀殼之病無預,非若 肉桂之兼通經絡,和營血,堅筋骨,有寒濕風痹等治也”。現大多認為其味厚且燥性較 小,多用於助心陽,交心腎,臨床套用交泰丸時,可酌情用之。
肉桂末 系取肉桂片碾成極細末而入藥者,亦稱肉桂面。本品無需入煎,常用藥 汁及開水沖服,其辛香之氣未散,藥力較足,為大多醫家所喜用。如《肘後方》中用 其單味以溫酒服方寸匕,日三次,治婦人產後腹中陰冷腹痛者。此外,也常酒調外敷 或浸酒塗搽,以治胸腹腰脊冷痛等。
桂丁 又稱“桂丁香”,為植物肉桂的未成熟果實及花萼,味甘、辛,性溫,功能 溫中止痛,用於胃脘寒痛嘔噦等。
【配伍辨析】與附子配伍,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 頻多;與黃連配伍,用於心腎不交、心煩失眠;與大黃配伍,用於脾陽不足、大便不 通;與丁香配伍,用於腎陽不足、脘腹冷痛;與當歸配伍,用於沖任虛寒、寒凝血滯、 經閉痛經;與熟地黃、附子、肉蓯蓉、巴戟天、石斛、麥冬配伍,用於下元虛衰、痰 濁上犯之喑痱證;與熟地黃、山茱萸、附子、山藥、枸杞子配伍,用於腎陽不足、命 門火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大便溏瀉、小便頻數;與小茴香、乾薑、 延胡索、當歸、赤芍配伍,用於寒凝血瘀、少腹瘀血、積塊疼痛、經前疼痛;與黃芪、 人參、甘草配伍,用於虛損勞怯、元氣不足、倦怠乏力、少氣畏寒。
【配伍禁忌】本品助陽動血,凡陽盛陰虛、有出血傾向者慎用。孕婦慎用。不宜與赤石脂同用。《藥對》:“忌石脂。”《本草通玄》:“忌見火。” 《得配本草》:“痰嗽咽痛、 血虛內燥、孕婦、產後血熱,四者禁用。” 《本草求真》: “精虧血少,肝盛火起者 切忌。”
桂枝
【別名】嫩桂枝。
【概述】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嫩枝。主產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春、夏兩季採收,通常於春季割取嫩枝,除去葉,曬乾,或切片曬乾。本品以枝條嫩、 氣清香、味甜微辛、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氣之厚者,陽也。
【功能主治】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平沖降逆。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 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常用量】3~10g。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套用辨析】
桂枝 系肉桂樹的莖枝,取原藥材經水稍泡,悶潤至透,切段(或切片)晾乾入藥者,亦稱桂枝段。其幼嫩而香氣濃郁者,品質較佳,稱嫩桂枝。桂枝既可走表,發 汗解肌,祛風通絡,如用於中風表虛之桂枝湯和風濕痹痛之桂枝附子湯;又可入里辛 甘助陽,方如治療虛勞里急、腹痛、失精之小建中湯。主產於四川者系植物川桂的嫩 枝,並非桂枝一藥之正品,有在處方中開“川桂枝”者,只是習慣上沿用此名而已。
桂枝尖 系原植物的細枝梢,經上法加工入藥者,亦稱桂枝梢。本品氣芳香,通血動脈、散風寒之力較勝,為臨床所喜用。臨證套用《金匱要略》桂枝茯苓丸時,每 可選用本品。
桂枝木 系較粗之桂枝經砸去外皮後,再經上法加工入藥者。其走表解肌發汗之 力較弱,溫經通絡之力較強,常與防風、防己、羌活、獨活、川芎、當歸等配伍,用 於和筋脈,利關節。
炒桂枝 系桂枝段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略有焦斑為度入藥者。經炒制後辛散之力 減弱,溫通之功增強,適用於年老體弱之外感冒風寒、傷風有汗,需用桂枝解表祛風, 而又不可過於辛散耗氣者。
炙桂枝 系桂枝片(或段)用蜜水拌勻後,用文火炒至老黃色,取出放涼入藥者, 亦稱蜜炙桂枝。經炙後補中助陽之功較優,多用於補益劑中,如小建中湯。
【配伍辨析】與白芍配伍,用於外感風寒表虛之發熱惡寒、汗出頭痛、營衛不和、 脾胃虛寒、脘腹攣急;與茯苓、白朮、炙甘草配伍,用於心陽不足之心悸氣短、失眠; 與龍骨、牡蠣配伍,用於心陽不振、虛陽外浮之煩躁失眠、自汗盜汗、遺精夢交;與 桃仁配伍,用於瘀血內阻之痛經閉經、頭痛腰痛;與吳茱萸配伍,用於厥陰肝經陰寒 凝滯、頭痛、疝氣疼痛,婦女沖任虛損、少腹冷痛、月經不調;與麻黃、苦杏仁、甘 草配伍,用於外感風寒表實證;與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配伍,用於外感風寒表 虛證;與吳茱萸、當歸、川芎、白芍、阿膠、人參配伍,用於沖任虛損、瘀血阻滯證; 與豬苓、茯苓、白朮、澤瀉配伍,用於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與黃芪、地黃、赤芍、 麥冬、五味子配伍,用於心陽不足、氣陰兩傷之胸悶隱痛、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倦 怠懶言。
【配伍禁忌】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均 當忌用;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得配本草》:“陰虛血乏,素有血證,外無寒邪,陽 氣內盛,四者禁用。”
羅漢果
【來源】 葫蘆科植物羅漢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A. M. Lu et Z. Y. Zhang的乾燥果實。秋季果實由嫩綠色變深綠色時採收,晾數天后,低 溫乾燥。
【炮製】 除去雜質。
【性 狀】 呈卵形、橢圓形或球形,長4.5~8.5cm,直徑3.5~6cm。表面褐色、黃褐 色或綠褐色,有深色斑塊和黃色柔毛,有的具6~11條縱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痕。體輕,質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內果皮)海綿 狀,淺棕色。種子扁圓形,多數,長約1.5cm,寬約1.2cm;淺紅色至棕紅 色,兩面中間微凹陷,四周有放射狀溝紋,邊緣有槽。氣微,味甜。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利咽開音,滑腸通便。用於肺熱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
八角茴香
【別名】舶上茴香、舶茴香、大茴香。
【概述】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廣西左江、右江地區,以及廣東、雲南等地。秋、冬兩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摘,置沸水中略燙後乾燥或 直接乾燥。本品以完整、肥厚、赤紅色、油性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用於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
【常用量】3~6g。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明代劉文泰的《本草品匯精要》,並作為正名記載,一直沿用。
【套用辨析】
炒八角茴香 取原藥材,置於熱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制後散寒止痛作 用增強。
鹽八角茴香 取原藥材,加鹽水拌勻,悶潤,待鹽水吸盡,置鍋內,用文火加熱, 炒乾取出放涼,用時搗碎。鹽制後溫散祛寒止痛作用增強,用於寒疝腹痛。
【配伍辨析】與橘核、荔枝核配伍,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與杜仲、狗脊配伍,用於腰膝冷痛;與生薑、丁香配伍,用於胃寒嘔吐;與枳殼、焦山楂配伍,用於 食不消化;與陳皮、豆蔻配伍,用於脘腹脹滿冷痛。
註:本屬植物在我國分布約有40種,同屬植物中有些品種的果實(如莽草、紅茴 香)具有毒性,誤食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應加注意。其外形雖與八角茴香相似, 但也有區別,主要為蓇葖果7~8個,發育不規則,形體較小,灰褐色,果皮外表頗皺 縮,每一蓇葖的頂端較尖,向上彎曲呈鳥嘴狀,果梗平直,帶樹膠樣氣味,味麻舌而 苦。內含毒物質為莽草毒素、莽草晶毒素等,中毒症狀輕者頭痛、眩暈、噁心嘔吐、 腹痛;重者抽搐、神志昏迷、休克、驚厥。終因呼吸中樞衰竭而死亡。
【配伍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本草綱目》: “多食損目發瘡。” 《會約醫鏡》: “陽 旺及得熱則嘔者均戒。”
莪術
【別名】廣術、蓬莪術、文術、醋莪術。
【概述】本品為姜科植物蓬莪術、廣西莪術或溫鬱金的乾燥根莖。後者習稱“溫莪術”。蓬莪術主產於四川溫江、樂山、沐川,廣西莪術主產於廣西貴縣、橫縣,廣東四 會、高安,溫莪術主產於浙江溫州地區及福建南安、安溪等地。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 洗淨,蒸或煮至透心,曬乾或低溫乾燥後除去鬚根及雜質。本品以個勻、堅實、斷面 棕色、光亮、氣香者為佳。北京地區習慣使用廣西莪術,品質以個小,均勻,堅實, 斷面棕色、光亮,氣香者為佳。
【性味歸經】辛、苦,溫。入肝、脾經。氣厚味薄,陽中之陰。
【功能主治】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用於癥瘕痞塊,瘀血經閉,胸痹心痛,食積 脹痛。
【常用量】6~9g。
【用名辨析】本品始見於南北朝雷斆的《雷公炮炙論》,原名“蓬莪術”。《開寶本 草》載:“蓬莪術,苦,辛,溫,無毒。主心腹痛,中惡,疰忤,鬼氣,霍亂,冷氣, 吐酸水,飲食不消,酒研服之,又療婦人血氣結積,丈夫奔豚。”
【套用辨析】
莪術 系原藥材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潤透,經蒸透切片曬乾入藥者。原名蓬莪術, 簡稱蓬術,又稱文術。功能行氣破血,消積散結,為足厥陰肝經之氣分藥,大破氣中 之血,用於心腹脹痛、癥瘕積聚、血瘀經閉等。
醋莪術 系淨莪術加醋及水,用文火煮透切片晾乾,或取淨莪術片噴醋炒乾入藥 者。經醋制後善入肝經血分,增強消積止痛之效,如李時珍云: “消積須用醋浸一日, 炒或煮熟焙乾,入藥方良。”《衛生家寶方》用醋煮莪術合煨木香以治一切氣,心痛發 即欲死者;《秘傳內府經驗女科》莪術散,用醋炒莪術合醋炒三棱、紅花、牛膝、蘇木 用於婦女月水未盡,遍身潮熱,口渴,小腹疼痛,頭痛。
炒莪術 系莪術片用文火炒至有小黑斑點為度入藥者。一般認為,莪術生用性剛 氣烈,非堅頑之積不宜套用;炒制後性較緩,便於粉碎,臨床常用。
【配伍辨析】得酒、醋良。生品偏於破血行氣,醋制後偏於散瘀止痛。與大黃配 伍,用於瘀血停滯、月經不行;與木香配伍,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痛;與鬱金配伍, 用於氣滯血瘀諸證;與三棱、當歸、香附配伍,用於經閉腹痛、腹中有塊;與丹參、 三棱、鱉甲、柴胡配伍,用於脅下痞塊、久瘧成母;與當歸、紅花、牡丹皮配伍,用 於經閉痛經;與三棱、木香枳實配伍,用於脾失健運、宿食不消、脘腹脹滿;與三棱、 當歸、蘇木、骨碎補配伍,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配伍禁忌】本品為破血之品,月經過多及孕婦禁用。氣血兩虛、脾胃虛弱無積滯 者慎服。《藥性通考》:“乃攻堅之藥,可為佐使,而不可久用。”
鬱金
【別名】川鬱金、黃鬱金、溫鬱金。
【概述】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鬱金、薑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乾燥塊根。前兩者分別習稱“溫鬱金”和“黃絲鬱金”,其餘按性狀不同習稱“桂鬱金”或“綠絲鬱金”。 黃絲鬱金(廣鬱金)主產於四川溫江、崇州、雙流、新津、仁壽、犍為,以崇州為著 名產區。銷全國各地。溫鬱金主產於浙江瑞安、甌海,福建安溪、南安、華安、同安, 以瑞安為著名產區。銷江蘇、浙江、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綠絲鬱金主產於四川溫 江新津、崇州、犍為,湖北通城,湖南攸縣,銷全國各地。桂鬱金主產於廣西橫縣、 費縣、平南,廣東高要、四會、三水、羅定,以橫縣為著名產區。銷全國各地。冬季 莖葉枯萎後採挖,除去泥沙及細根,蒸或煮至透心,乾燥。本品以個大、質堅、肥滿、 氣香、斷面角質樣、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辛、苦,寒。入心、肝、肺經。氣薄味厚,陰也。李東垣云:純陰。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用於胸脅刺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乳房脹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血熱吐衄,黃疸尿赤。
【常用量】3~10g。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唐代甄權的《藥性論》,並以“鬱金”作為正名記載,一 直沿用。《新修本草·卷第九》曰:“鬱金,味、辛苦,寒,無毒。主血積,下氣, 生肌,止血,破惡血,血淋,尿血,金瘡。此藥苗似薑黃,花白質紅,秋出莖,心無 實,根黃赤,取四畔子根,去皮火乾之。生蜀地及西戎,馬藥用之。末破血而補。胡 人謂之馬蒁。”
【套用辨析】
鬱金 系原藥材經水浸泡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曬乾入藥(也有取原藥材洗淨曬乾或烘乾打碎入藥)者。
廣鬱金 系薑黃的乾燥塊根經加工入藥者。別名黃絲鬱金,稱為“道地藥材”。其 原藥材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個大肥滿,外表皺紋細,斷面橙黃色,又稱黃鬱金。本 品微有姜香氣,味辛而苦,善入氣分,長於行氣解郁,用於肝鬱氣滯者最為適宜。
溫鬱金 系溫鬱金的乾燥塊根經加工入藥者。呈紡錘形稍扁,斷面為灰黑色,亦稱黑鬱金。味淡而辛涼,藥性較廣鬱金溫和,善入血分而長於祛瘀止痛,宜用於氣滯 血瘀而不可用峻藥攻逐者。以上兩種為北京地區習銷品種。
【配伍辨析】與柴胡配伍,用於肝鬱氣滯、瘀血內停所致的胸脅脹痛或刺痛、月經不調、經行腹痛;與木香配伍,用於氣滯或氣滯血瘀諸證;與茵陳配伍,用於肝膽濕 熱內蘊的黃疸、脅痛;與白礬配伍,用於痰火蒙閉心竅所致的癲狂;與五靈脂、乾漆、 枳殼、馬錢子、仙鶴草配伍,用於熱毒蘊結所致的腫瘤;與丹參、赤芍、川芎、洋金 花、瓦楞子配伍,用於肝鬱化火、氣滯血瘀所致的胃痛、腹脹、噯氣吞酸、煩熱口苦; 與板藍根、茵陳、黃芪、當歸、五味子、甘草配伍,用於肝鬱濕熱、氣血兩虛所致的 兩脅脹痛或隱痛、乏力、尿黃。
【配伍禁忌】本品不宜與丁香、母丁香同用。陰虛失血及無氣滯血瘀者忌服,孕婦慎服。《本草經疏》:“凡病屬真陰虛極,陰火上炎,迫血妄行,溢出上竅,而非氣分拂 逆,肝氣不平,以致傷肝吐血者,不宜用也。即用之亦無效。” 《本草匯言》: “脹滿, 膈逆,疼痛,關乎胃虛血虛者,不宜用也。”《得配本草》:“氣虛脹滯禁用。”
龍眼肉
【別名】龍眼、龍目、比目、桂圓。
【概述】本品為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龍眼的假種皮。主產於福建晉江、仙遊、南 安、同安、莆田、惠安,廣西玉林、桂平、岑溪、博愛、平南、蒼梧。以福建產地品 質最好,藥用以廣西產地為多,銷售全國。夏、秋兩季採收成熟果實,乾燥,除去殼、 核,曬至乾爽不黏。本品以個大、肉厚、色棕黃、有光澤、味甜者為佳。
【性味歸經】甘,溫。入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 萎黃。
【常用量】9~15g。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原名“龍眼”。《神農本草 經》曰:“龍眼,味甘平,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 神明。”李時珍曰:“龍眼、龍目,象形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云: “龍眼一名 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於桂樹飄香時節,俗稱桂圓。
【配伍辨析】與枸杞子、桑椹配伍,用於年老體弱、病後失養所致的心悸健忘、失 眠煩躁、頭目眩暈、倦怠乏力、腰膝酸軟;與當歸、黃芪配伍,用於健忘失眠、驚悸 怔忡、眩暈;與遠志、酸棗仁配伍,用於失眠多夢、健忘;與白朮、茯苓、黃芪、酸 棗仁、人參、木香配伍,用於心脾兩虛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體倦食少、面色萎黃、 便血、皮下紫癜、崩漏、月經提前、量多色淡、淋瀝不止;與鴉膽子配伍,用龍眼肉 包裹服用,用於熱毒痢疾。
【配伍禁忌】內有鬱火、痰飲氣滯及濕阻中滿者忌服。《廣西中藥志》: “內有濕熱 者忌用。”
桂圓
桂圓肉
一名龍眼,俗稱圓眼,屬無患子科植物。產於中國東南、南部及西南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乾製品。《名醫別錄》稱其為“益智”,言其功能養心益智故也。《開寶本草》稱:“亞荔枝”,言其形狀如荔枝也。龍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藥用。
性味 甘、平,無毒。
成分 肉含維生素B、葡萄糖、蔗糖及酒石酸;核含皂素、脂肪及鞣質;葉含槲皮素、槲皮甙、鞣質等。
藥理 龍眼肉的水浸劑,在試管內對於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有抑制作用;龍眼葉適用於外傷,有止血消炎作用。
功用 開胃益脾,補心長智。龍眼肉為營養品,有安神補血之效;果核為收斂止血藥。
屬陽(有土火與水),體潤,色熟紫(鮮淡黃),氣熟香,味甘,性溫,能沉,力補血,性氣與味俱厚,入肝、心、脾三經。
桂圓味甘而鮮,氣香而和,用入脾經,功勝於棗。色紫類血,體潤味厚,大補陰血。凡上部失血之後,入歸脾湯,同蓮肉、芡實以補脾陰,使脾旺統血歸經。如神思勞倦,心經血少,以此助生地、麥冬補養心血;又筋骨過勞,肝臟空虛,以此佐熟地、當歸滋補肝血。但甘甜助火,亦能作郁,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鬱結,皆宜忌用。
山豆根
【別名】廣豆根、苦豆根、南豆根。
【概述】本品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乾燥根及根莖。主產於廣西、廣東、江西、貴州 等地。全年均可採收,以秋季採挖者為佳。洗淨曬乾,悶透切片。本品以身乾、質堅、 無鬚根、味苦、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胃經。氣薄味厚,陰中之陽。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於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
【常用量】3~6g。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宋代的《開寶本草》,並以“山豆根”作為正名記載,一直沿用。《證類本草》曰: “山豆根,味甘,寒,無毒。主解諸藥毒,止痛,消瘡 腫毒,人及馬急黃髮熱,咳嗽,殺小蟲。”
【套用辨析】山豆根一藥國內品種較雜,各地差異也大,通常以主產於廣西的植物柔枝槐之根入藥為正品,品質較佳,稱為廣豆根。
山豆根末 系山豆根片研細末入藥者,功能與山豆根相同,特點為便於沖服。有 報導稱,每次空腹熱酒調服9g,可治寸白蟲;外用可用油調搽治頭風、頭上白屑,或 用臘月豬脂調搽治瘡癬頑癢等。
【配伍辨析】與射干、金銀花、連翹、元參配伍,用於痰熱鬱結、壅滯咽喉、咽喉 腫痛、喉中痰鳴、痰黏不易咳出;與冰片配伍,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與射干、麥冬、天花粉、玄參配伍,用於咽喉腫痛、痰涎稠黏、疼痛難忍;與天花粉、 板藍根、連翹、牛黃、冰片配伍,用於咽喉紅腫、急性咽炎、慢性咽炎;與黃芩、茵 陳、梔子配伍,用於肺熱咳嗽、黃疸等證。
【不良反應與配伍禁忌】山豆根可引起呼吸急促、發紺,嚴重者產生肺水腫、呼吸 衰竭;噁心嘔吐、泛酸、腹脹腹瀉;心慌、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少尿、腎衰;頭暈 眼花、疲乏無力、嗜睡;視物不清、意識不清、全身肌肉顫動、抽搐、驚厥,因呼吸 衰竭而死亡。本品用一般劑量,對胃無刺激性,如劑量過大能引起中毒,出現嘔吐、 腹瀉、胸悶、心悸等。脾胃虛寒者忌服。《得配本草》:“虛火炎肺、咽喉腫痛者禁用。”
雞血藤
【別名】血風藤。
【概述】本品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福 建等地。秋、冬兩季採收,除去枝葉,切片,曬乾。本品以片形整齊、斷面偏心性圓 圈、樹脂狀分泌物多、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苦、甘,溫。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風濕痹 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
【常用量】9~15g。
【用名辨析】本品始見於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並以“雞血藤”作為正名 記載,一直沿用。
【套用辨析】
雞血藤膏 雲南雞血藤膏非前述豆科密花豆的藤莖熬制而成,主要由木蘭科南五味子屬植物內南五味子和異型南五味子的藤莖切片熬膏而得。商品常稱“鳳慶(舊稱 順寧)雞血藤膏”,此膏並非單膏,常加入川牛膝、續斷、紅花、黑豆、糯米、飴糖等 共同配製而成。功能活血養血,益腎調經。用於瘀血阻絡、腎失所養所致的月經不調、 手足麻木、關節酸痛。
【配伍辨析】與當歸配伍,用於血瘀或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與川牛膝配伍,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關節不利、風濕久痹、腰膝酸痛、足膝無力;與鹿 角膠、紅花、三七、牡丹皮、赤芍配伍,用於痰熱互結、乳房結節、紅腫熱痛、乳腺 增生。
【配伍禁忌】陰虛火亢者慎用。
雞骨草
【來源】 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 乾燥全株。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炮製】 除去雜質和莢果,切段。
【性 狀】 呈不規則段狀。根長圓錐形,表面黃色或黃棕 色。莖四棱形,稜角具極狹的翅,表面黃綠色 或黃棕色,下部常顯紅紫色,斷面中空。氣微 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用於濕熱黃 疽,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
兩面針
【拉丁學名】Zanthoxylum nitidum(Roxb.) DC.
【別名】釘板刺、入山虎、麻藥藤、入地金牛、葉下穿針、紅倒鉤簕、大葉貓爪簕等。
【科屬分類】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屬 Zanthoxylum
【植物形態】幼齡植株為直立的灌木,成齡植株為攀援於其他樹上的木質 藤本。老莖有翼狀蜿蜒而上的木栓層,莖枝及葉軸均有彎鉤銳刺,粗大莖幹 上部的皮刺其基部呈長橢圓形枕狀凸起,位於中央的針刺短且纖細。葉有小 葉(3) 5~11片,萌生枝或苗期的葉其小葉片長可達16~27cm,寬 5~9cm; 小葉對生,成長葉硬革質,闊卵形或近圓形,或狹長橢圓形,長 3~12cm,寬1.5~6cm,頂部長 或短尾狀,頂端有明顯凹口,凹口 處有油點,邊緣有疏淺裂齒,齒縫 處有油點,有時全緣; 側脈及支脈 在兩面乾後均明顯且常微凸起,中 脈在葉面稍凸起或平坦; 小葉柄長 2~5mm,稀近於無柄。花序腋 生。花4基數; 萼片上部紫綠色, 寬約1mm; 花瓣淡黃綠色,卵狀 橢圓形或長圓形,長約3mm; 雄 蕊長5~6mm,花葯在授粉期為闊 橢圓形至近圓球形,退化雌蕊半球 形,墊狀,頂部4淺裂; 雌花的花 瓣較寬,無退化雄蕊或為極細小的 鱗片狀體; 子房圓球形,花柱粗而 短,柱頭頭狀。果梗長2~5mm, 稀較長或較短; 果皮紅褐色,單個分果瓣徑5.5~7mm,頂端有短芒尖; 種 子圓珠狀,腹面稍平坦,橫徑5~6mm。花期3~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產於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生於海拔800m以下的溫熱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叢中、荒山草坡的 有刺灌叢中較常見。
【藥用部位】根或枝葉入藥。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功能主治】苦、辛,溫; 有小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通絡,解毒消腫。用於跌扑損傷,胃痛,牙痛,風濕痹痛。毒蛇咬傷; 外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5~10g。外用: 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
【注意】不能過量服用。忌與酸味食物同服。
【附方】治喉閉,水飲不入: 入地金牛根,擂爛,用黃糖煮,做成彈子,含化 (《本草求原》)。治風濕骨痛: 兩面針根皮三錢,雞蛋一隻。水煎服 (《陸川本草》)。止牙痛: 兩面針四兩,了哥王一兩。加入75%酒精500mL (浸),用棉花蘸藥水塞入患處 (《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治對口瘡: 兩面 針鮮根皮配紅糖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地龍
【別名】蚯蚓、地龍肉、廣地龍。
【概述】本品為巨蚓科動物參環毛蚓、通俗環毛蚓、威廉環毛蚓或櫛盲環毛蚓的乾燥體。前一種習稱“廣地龍”,後三種習稱“滬地龍”。“廣地龍”主產於廣東、海南、 廣西等地。“滬地龍”主產於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廣地龍” 春季至秋季捕捉,“滬地龍”夏季捕捉,及時剖開腹部,除去內臟及泥沙,洗淨,曬乾 或低溫乾燥。本品以條大、肉厚、棕褐色、微有腥氣、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鹹,寒。入肝、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於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頭痛眩暈,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水腫尿少。
【常用量】4.5~9g。
【用名辨析】本品始載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原名“蚯蚓”。曰: “蚯蚓,味鹹寒,主蛇瘕,去三蟲,伏屍,鬼注,蠱毒,殺長蟲,仍自化作水。生平土。” 《名醫別錄》稱“白頸蚯蚓”“土龍”。“地龍”之名始見於宋代蘇頌的《本草圖經》。
【套用辨析】
酒地龍 “去土酒浸”“酒炒”。黃酒有活血通脈作用,可制地龍寒性,長於通經 活絡止痛而無寒凝之弊,用於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疼痛。
【配伍辨析】與天麻配伍,用於熱極生風所致的驚癇抽搐、小兒驚風,及肝陽上亢 或肝火上炎的頭痛眩暈;與夏枯草配伍,用於肝陽上亢的頭痛目眩;與附子配伍,用於風濕痹痛不能側轉、骨節煩疼、關節不能屈伸;與鉤藤配伍,用於感冒夾驚、小兒 驚啼、風熱頭痛;與草烏、五靈脂、木鱉子配伍,用於寒濕痰瘀之流注痰核、瘰癧乳 岩、貼骨疽;與黃芪、當歸尾、赤芍、川芎配伍,用於中風氣虛血瘀之半身不遂、語 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與黃芪、當歸、赤芍、川芎配伍,用於中風屬於氣虛 血瘀;與蛇膽汁、硃砂、僵蠶配伍,用於風痰熱盛之咳嗽痰多、驚風抽搐。
【配伍禁忌】本品鹹寒,脾胃虛寒慎用;孕婦禁服。
相關介紹
廣西區域特色藥材
1.穿心蓮、2.腫節風(草珊瑚)、3.青蒿、4.粉葛、5.五指毛桃、6.山銀花、7.砂仁、8.槐米、9.廣金錢草、10.田七、11.天冬、12.鉤藤、13.合浦珍珠、14.橘紅、15.厚朴、16.靈芝、17.何首烏、18.鐵皮石斛、19.金花茶、20.絞股藍、21.杜仲、22.扶芳藤、23.金櫻子(根)、24.功勞木、25.百部、26.滑石粉、27.廣山藥、28.茉莉花、29.薑黃、30.益智仁、31.蛤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