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損傷與防護》是2013年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愛國、單守勤、閆明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輻射損傷與防護
- 作者:孫愛國、單守勤、閆明啟
- 出版社: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ISBN:9787548104599
《核輻射損傷與防護》是2013年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愛國、單守勤、閆明啟。
急性核輻射性損傷照射劑量超過1Gy(單位:戈)時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損傷;在劑量低於1Gy時,少數人可出現頭暈、乏力、食慾下降等輕微症狀 簡介 劑量在1-10Gy時,出現以造血系統損傷為主;劑量在10-50Gy時,出現以消化道為主症狀,若不經治療,在兩周內100%死亡;50Gy以上出現腦損傷為主症狀,可在2天...
核輻射損傷與防護 《核輻射損傷與防護》是2013年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愛國、單守勤、閆明啟。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核武器的原理和結構特點、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輻射防護體系及基本原則、輻射防護標準、輻射防護的措施和方法、涉核人員常見放射病的療養防護措施、常見核武器傷的急救等。
慢性核輻射損傷是核輻射對人體的損傷的一種,全身長期超劑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劑量照射,可產生局部慢性損傷,如慢性皮膚損傷、造血障礙、白內障等。慢性損傷常見於核輻射工作的職業人群。防治措施 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關執法部門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另一方面,政府...
電離輻射對機體的損傷可分為急性放射損傷和慢性放射性損傷。短時間內接受一定劑量的照射,可引起機體的急性損傷,平時見於核事故和放射治療病人。而較長時間內分散接受一定劑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損傷,如皮膚損傷、造血障礙,白細胞減少、生育力受損等。輻射防護原則 輻射防護三大原則包括:輻射實踐正當化、輻射防護...
輻射與防護課程是研究輻射的來源、分類和輻射對機體損傷的機理的重要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習者能夠科學、全面地解讀輻射防護,讓公眾不再“談核色變”,從容應對未來生命科學的發展。適應對象 輻射與防護課程適合基礎醫學類專業學生以及社會公眾學習。課程簡介 輻射與防護課程共十三章,第一章介紹輻射的概念與...
早期核輻射損傷(injury due to initial nuclear radiation)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定義 早期核輻射以γ射線和中子的外照射為主,引起的急性放射病。臨床上急性放射病可分為骨髓型、腸型和腦型三種類型。其病程分為初期、假愈期、極期和恢復期四個階段。引起輕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劑量下限為1.0Gy,...
衝擊波直接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損傷,稱為直接衝擊傷;在衝擊波作用下,倒塌的建築物、工事和飛揚的砂石、玻璃碎片等對人造成的機械損傷,稱為間接衝擊傷。衝擊波所致損傷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它形成壓力的大小,以及壓力作用時間的長短。早期核輻射 指核武器爆炸後最初十幾秒內釋放出的γ射線和中子,這是核武器...
放射性沾染通過射線起殺傷破壞力作用,作用時間比早期核輻射要長,在沾染較嚴重的地區,通常在幾個月以上。放射性灰塵的沉降,會造成三種傷害:當放射沾染隨空氣、水、食物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傷口進入人體時,可引起內照射損傷;人員處在被沾染的環境中,人體周圍被沾染的物體向人體發出的射線會造成外照射損傷;皮膚...
日本福島核電站也在地震中受損,並發生爆炸。這是無法預料的,但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近日,有傳言無限誇大福島核電站爆炸帶來的危害,加之公眾對核輻射防護知識的缺乏,造成民眾搶購含碘食鹽,引發社會秩序混亂。為了讓社會各界和公眾了解核與核輻射方面的常識,我們組織編寫了《核輻射健康知識手冊》,希望能為大家的...
世界主要核國家在競相發展核武器的同時,都將核武器防護列為核試驗的內容,研究核爆炸對人員、軍事裝備和民用建築物的毀傷效應,以及可採取的防護措施。20世紀40年代末,主要研究對具有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核電磁脈衝、放射性沾染等綜合殺傷破壞作用的核子彈的防護。50年代以後,相繼出現氫彈、中子彈,從而增加...
第一部分 核與輻射的基本常識 1.什麼是核輻射?2.核輻射與電離輻射有什麼關係?3.如何區別天然產生的輻射與人工產生的輻射?4.我們該如何認定安全的輻射範圍?5.核輻射對人體造成的損傷,如何分級?6.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輻射,我們該如何看待流言?7.電磁波輻射對人體有哪些危害?8.核輻射的主要...
早期核輻射從輻射源發出後,通過大氣並與爆心周圍的大氣多次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空間分布、能量分布、時間分布和角分布的早期核輻射場。早期核輻射由於空氣的吸收,其強度隨距離的增加衰減很快。早期核輻射對人員和物體的損傷程度取決於吸收劑量,其單位為戈[瑞]。1戈吸收劑量定義為每千克受照射物質吸收1焦[耳]射線...
核泄漏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伽馬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短期內大劑量電離輻射引起的放射性損傷,稱急性放射病。較長時間超過允許劑量的輻射損傷,稱慢性放射病。此病常見於接受過量...
本書共分六章,分別介紹了核輻射的概況、核輻射損傷及危害、日常生活中輻射安全、輻射損傷及放射病等內容,尤其第五章重點介紹了日本福島核電站輻射事故的概況及輻射防護等問題,第六章簡要介紹了輻射防護小常識,希翼對核輻射的醫學防護提供一本全面、系統的實用手冊。
核武器的構造原理,主要核材料(鈾、鈽、氚)的理化性質,輻射監測與輻射劑量,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幾种放射性核素(鈾-235、鈾-238、鈽-239、氫-3)的毒理學,輻射防護的原則、標準及措施,核武器裂變材料部件操作和貯運的臨界安全,核武器事故與應爭措施,核輻射損傷的醫學處理,以及微波輻射的危害與防護。
4.3.1 輻射的軀體效應 67 4.3.2 輻射的遺傳效應 71 4.3.3 影響輻射損傷的因素 73 4.4 核輻射危險度評估 75 4.4.1 危險度 75 4.4.2 有效劑量 76 4.4.3 集體劑量當量 77 4.4.4 行業比較 78 習題4 79 第5章 輻射防護與標準 80 5.1 輻射防護的任務和目的 80 5.2 輻射防護的主要內容 ...
早期輻射效應是核爆炸頭10幾秒內放出的中子和γ射線對生物體、電子器件和其它物體的殺傷破壞作用及效果。由於中子和γ射線具有很強的貫穿能力,又稱貫穿輻射效應。早期核輻射主要由彈體核心反應產生,或從裂變產物中釋放,或由中子與空氣作用產生。早期核輻射對人員和物體的損傷程度取決於吸收劑量(即單位質量的物質...
有關的科研成果,著重介紹了核輻射事故的醫學處理和防治知識。全書共分十六 章,簡明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輻射事故概況及其基本特點和防護措施;闡述了核 輻射事故醫學應急的管理與分級救治、核輻射事故時的輻射監測和對人員受照 劑量的估算以及電離輻射損傷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某些因素的影響;論述了急性 放射病的臨床經過、...
在1000MHZ以上,等效輻射功率等於機器標稱功率與全向天線增益的乘積。熱效應(thermal effect):指吸收電磁輻射能後,組織或系統產生的直接與熱作用有關的變化。非熱效應(non-thermal effect):吸收電磁輻射能後,組織或系統產生的與直接熱作用沒有關係的變化。輻射分類 核輻射 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性,存在於...
第十一章 核武器損傷及核動力艦船的輻射防護 第一節 核武器的可防性和難防性 第二節 對瞬時殺傷因素的防護 第三節 對放射性沾染的防護 第四節 核動力艦船的輻射防護 第十二章 電離輻射防護基礎 第一節 放射性防護的任務和目的 第二節 放射性防護標準 第三節 放射性防護的主要措施 第十三章 核輻射事故的...
防護防護核武器傷的基本原理是:①核爆炸的熱輻射、衝擊波和早期核輻射,其強度均與距離成反比,有一定範圍的殺傷區。人離開殺傷區後,基本上可免受損傷。②直接致傷因素的作用時間短,均系直線方向推進。因此,人們可能利用地形、地物等防避其直接傷害。③放射性灰塵雖然可能分布較廣,但人體可以防避沾染,從而不...
放射線(radioactive ray)不穩定元素衰變時,從原子核中放射出來的有穿透性的核輻射,分甲種射線、乙種射線、丙種射線,其中丙種射線貫穿力最強。另外,放射線對環境和人體有一定的危害。同一种放射性元素之所以會放射出幾種不同的射線,是因為原子核周圍物質的多層分布。最外層物質受原子核的束縛力最小,最容易逃離...
受廣島、長崎核子彈輻射的孕婦,有的就生下了弱智的孩子。根據醫學界權威人士斯圖爾特先生的研究發現,受放射線診斷的孕婦生的孩子小時候患癌和白血病的比例增加。防護措施 放射線對生物機體的危害程度與機體吸收的輻射能量密切相關。如何對它進行防護,以減少射線的危害呢?減少體外照射和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是核輻射防護...
人員受到一種殺傷因素的傷害叫單一傷,受兩種以上殺傷因素的傷害叫複合傷。當敵人使用核武器時,人員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1 對衝擊波、光輻射和早期核輻射的防護 由於衝擊波、光輻射和早期核輻射持續時間非常短,所以,它們也稱為瞬時殺傷破壞因素。對瞬時殺傷破壞因素的防護主要是:當人員處於具有密閉、...
70年代以來,核防護技術的研究進入了以防特殊效應核武器為主的發展時期。近50多年來,通過各種條件下的核試驗,一些國家對核爆炸監測技術、核輻射偵察技術、工程防護技術、核電磁脈衝防護技術、核爆炸閃光的防護技術、放射性沾染的洗消技術以及核武器損傷的預防、急救和治療技術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三防技術體系與...
1999年9月30日,日本刺成縣JCO公司的的鈾濃縮加工廠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核泄漏事故,有三名工人遭受嚴重核輻射,當救援人員把他們送到當地醫院時,他們已經昏迷不醒。同時這次事故致使工廠周圍臨近地區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輻射量是正常值的一萬倍,放射線的危害再一次向人類敲響警鐘。[2]科技博覽 ...
枝野幸男說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計畫向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銫137會造成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衛生部發布核事故防護要點 稱不應擅自服用碘片 市民應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
人體收到的輻射分為外部輻射和內部輻射兩種。體外照射是由體外輻射源輻射引起的,區別於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引起的內照射。外照射分為兩類,一是低劑量率、小劑量水平下的持續照射,二是中、高劑量率、大劑量水平下的短時間照射。核輻射 輻射分為電離輻射核非電離輻射兩類,在核領域中的輻射防護專指電離輻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