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武器防護
- 外文名:protection against nuclear weapons
軍隊為避免或減輕敵核武器襲擊的損害所採取的防護措施。簡稱核防護。作戰保障的組成部分。目的是儘可能避免或減輕遭敵核武器襲擊的損害,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和重要目標的生存能力。簡介核武器防護是從核武器問世時開始形成的,並與核武器的...
2017年12月16日,吉林日報刊發整版報導: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核武器介紹 一、核武器的定義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應瞬間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按結構原理,可分為核子彈、氫彈和特殊性能核武器;按作戰使用範圍,分為戰略核...
對核武器襲擊所採取的防禦措施。核防護大致可分為核爆炸瞬時效應防護和放謝性沾染防護兩大類。(1)核爆炸瞬時效應防護。主要是利用工事進行掩蔽。永久工事的防護效果最好,野戰工事的效果也不錯。山洞、土坑、溝渠、涵洞等也有一定的...
國際上通常簡稱核、生、化防護技術(NBC),有的稱化學、生物、放射性武器防護技術(CBR)或原子、生物、化學武器防護技術(ABC)。簡史 三防技術是在與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鬥爭中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首先發展的是防化學武器技術...
核武器醫學防護學,簡稱“防原醫學”。研究核武器諸種殺傷因素和其他來源的電離輻射所致傷害的醫學防護的學科。內容包括核武器性能和各殺傷因素致傷效應特點和防護原則;平時、戰時放射損傷的發生條件;內外照射放射性損傷的特點及其處理要點;...
飛機核防護,為避免或減輕核武器襲擊對飛機的破壞而採取的防備和保護措施。可分為地面防護和空中防護。地面防護包括構築飛機掩體、掩蔽庫和機庫安放飛機;利用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高地、斷崖等地形隱蔽飛機;將密集停放的飛機就地疏散或轉場...
《核武器的輻射安全與防護》本書作者郭力生,1999年7月軍事醫科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論述核武器輻射安全防護的專著。主要針對核武器(核部件)在運輸、貯存、檢驗、裝配等作業過程中的核輻射安全防護問題。由於飛彈核武器的相關...
本書可作為核化生武器的普及讀物,適合廣大的指戰員及學生閱讀。本書目錄 第一編 核武器與防護 第一章 極致戰爭的“絕對武器”核爆炸理論的創立 核兵器時代的問世 核武器的特點 核武器的構成 核爆炸的威力和方式 核爆炸的外觀景象 核...
在軍事上,防護裝備指用於常規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等襲擊時實時防護的各種裝備和器材,可以使人員免受或減輕傷害。防護裝備種類較多,既包括觀測、偵查和防護器材,又包括洗消器材和預防急救器材等。個人防護器材 個人防護器材...
核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作為核科學技術學科領域的重要分支,近年來有了快速發展,新的思想和技術不斷湧現。《核武器輻射防護技術基礎》是基於適應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而編寫的。全書共9章,介紹了電離輻射劑量學和輻射防護的基本物理量、...
核生化防護器材是用於對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襲擊時保護人畜免受毒劑與生物戰劑的傷害以及放射性物質沽染用的各種防護器材的總稱。包括防護器材、偵察器材、洗消器材、急救器材等。用於 對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襲擊時保護人畜免...
核、化、生偵察防護能力,對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進行偵察、防護、洗消、救治等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1)各級指揮能力。軍事指揮員和各有關業務機關組織指揮各環節緊張、有序、快速、高效地進行各項工作。(2)偵察、觀察、報知能力...
一、核武器的可防護性和難防性 二、對瞬時殺傷因素的防護 三、對放射性沾染的防護 第三章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 第一節 電離輻射對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一、輻射作用於生物大分子的方式 二、自由基生成及與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方式 三、...
美國和前蘇聯在研究和發展電磁脈衝武器時,都十分重視武器裝備電磁環境效應和防護加固技術的研究。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發布命令,強調核電磁脈衝的嚴重威脅,要求每開發一種武器,必須考慮電磁脈衝防護能力。為此,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科特蘭、...
第一節 核武器的可防性和難防性 第二節 對瞬時殺傷因素的防護 第三節 對放射性沾染的防護 第四節 核動力艦船的輻射防護 第十二章 電離輻射防護基礎 第一節 放射性防護的任務和目的 第二節 放射性防護標準 第三節 放射性防護的...
但是,其實在1972年,就有三名劫機者劫持了沿美國東海岸飛行的南部航空49號航班,並威脅要將飛機追毀於位於田納西州的橡樹嶺核武器工廠。在劫機者的要求得到滿足以前,這架飛機距離工廠高度只有約2.5千米了。如果核電站被空中打擊,能夠...
抗核加固途徑因不同的武器系統而異,並要統籌兼顧地考慮各分系統和設施的抗核加固問題,實施均衡加固。加固途徑大致可分三類:①削弱核爆炸破壞因素的作用,如禁止法、加厚防護層、減震等;②增強武器系統自身的抗核能力,如飛彈發射井...
(2)防核武器技術。美國於1945年對日本實施核攻擊,促進核武器防護技術迅速興氣。戰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通過近2000次核試驗,特別是460次大氣層核試驗,對核武器的各種殺傷破壞因素及其效應,以及核爆炸觀測技術、核輻射偵察技術、工程...
人工輻射源包括放射性診斷和放射性治療輻射源如x光,放射性藥物、放射性廢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塵以及核反應堆和加速器產生的照射等。根據有關資料記載,人工輻射源對公眾產生的平均 年劑量值如下表所列。輻射源 劑量(毫希/年)放射...
核反應堆事故 儘管核反應堆事故沒有像核武器爆炸那么嚴重,但同樣可以產生落下灰。核爆炸所產生的同位素特徵與嚴重的反應堆事故(如車諾比)有很大的不同。兩者最關鍵的差異是揮發性與半衰期。安全防護 在冷戰期間,美蘇英三國對國民...
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強調戰略力量而且只針對核攻擊,而中子彈是戰術武器,是針對常規力量首先使用的理想武器。防護 雖然中子彈所發出的核輻射來無影、去無蹤,而且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聞不出,但這並不代表人們面對中...
早期核輻射也叫貫穿輻射。核武器爆炸的主要殺傷因素之一。早期核輻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幾秒鐘輻射出來的人眼看不見的伽馬射線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殺傷破壞因素。早期核輻射接近光速呈直線傳播。當發現閃光時,人員早已受到射線的作用了...
核子彈(英文:Atomic Bomb),是利用鈾235或鈽239等重原子核裂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亦稱裂變彈。核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梯恩梯當量,有巨大的殺傷破壞力。它可由不同的運載工具攜載而成為核飛彈、核航彈、...
(Ⅱ)利用分析、監視、試驗和檢查進行核實,以確保核設施的實際狀況和運行始終符合其設計、可適用的本國安全要求以及運行限值和條件。第十五條 輻射防護 每一締約方應採取適當步驟,以確保由核設施引起的對工作人員和公眾的輻射照射量在...
戰後,蘇、英、法、中等國也相繼擁有核武器,防化保障增加了對核武器防護的內容。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化保障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開始形成的。戰爭初期,日軍頻繁地使用化學武器,後來秘密試驗和使用細菌(生物)武器。為應對日本侵略軍對中國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