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校訂和刻印醫藥書籍機構名。此機構始設於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該年八月仁宗詔令編修院置校正醫書局,命直集賢院、崇文院檢討掌禹錫等四人並為校正醫書官,韓琦擔任提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正醫書局
- 類型:宋代校訂和刻印醫藥書籍機構名
- 始設於:公元1057年
- 結束於:公元1069年基本結束
宋代校訂和刻印醫藥書籍機構名。此機構始設於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該年八月仁宗詔令編修院置校正醫書局,命直集賢院、崇文院檢討掌禹錫等四人並為校正醫書官,韓琦擔任提舉。
宋代校訂和刻印醫藥書籍機構名。此機構始設於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該年八月仁宗詔令編修院置校正醫書局,命直集賢院、崇文院檢討掌禹錫等四人並為校正醫書...
宋代校正醫書局除刊印宋本傷寒論之外,還校勘刻印了《金匱玉函經》8卷,金匱玉函經和《傷寒論》同體而別名,特點是條論於前,會方於後(此本共八卷,前六卷均為...
上篇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梁永宣寫作,主要介紹了《金匱玉函要略方》的發現者、文字及史書記載,以及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金匱要略》的過程、流傳可靠性、主要版本及注釋...
北宋校正醫書局校正的《傷寒論》為學者提供了定本。整理者之一的林億,率先提出《傷寒論》113方、397法之說。宋代的朱肱、韓祗和、許叔微、龐安時等,均有著述,...
總之,王冰次注的二十四卷本《素問》是現存最早、又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校正的版本。史崧改編的二十四卷本《靈樞》是現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版本。 [6] 新刊黃帝...
北宋熙寧元年(1086),校正醫書局根據《脈經》的不同早期傳本,除其重複,補其脫漏,並將原書篇次依據內容類別而做了一定的改動,仍分為10卷,共97篇。...
六、校正醫書局七、最早的醫院八、醫學道德法典九、古代的人工免疫十、最早的彩色《導引圖》十一、五禽戲十二、最早記載疥蟲十三、最早認識結核病...
《傷寒要旨藥方》上卷為《傷寒藥方》,從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之《傷寒論》抄錄方劑107首,另加白園子一首(非《傷寒論》原有),計有108首方。下卷為《傷寒要旨》,...
至趙宋建元,更設“校正醫書局”專司此事。新中國成,正及至改革開放,文化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雖然先後組織整理再版了一些重要、文獻,但限於條件,種類不多。二○...
《傷寒要旨藥方》上卷為《傷寒藥方》,從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之《傷寒論》抄錄方劑107首,另加白園子一首(非《傷寒論》原有),計有108首方。下卷為《傷寒要旨》,...
後北宋校正醫書局林藝等人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仍釐訂為3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症六十...
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於嘉祐二年(1057)對該書進行校勘。此後各種刊本雖經或分或合的演變,然均以此本為依據。《素問》一書流傳甚廣,反覆刊刻,較全善本為明...
在《素問》遺篇中有《刺法論》一篇,據考證該文為宋代一個懂醫的道人所作,由於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認為是後人托古偽作,不足為據,因此長期湮沒在故紙堆中。然而...
北宋政府組織人員編纂方書和本草、設立校正醫書局、鑄造針灸銅人、改革醫學教育、設立惠民局、和劑局、安劑坊、養濟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進了醫藥衛主之進步。...
《千金翼方》全書共三十卷,北宋時期校正醫書局對其傳本予以校正,並刊行全國。內鏈變更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傳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來,明朝萬曆年間,翰林院纂修...
宋仁宗詔立“校正醫書局”宋仁宗詔鑄針灸銅人宋神宗改革醫學教育宋神宗詔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徽宗詔纂《聖濟總錄》明孝宗御製《本草品匯精要》...
北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對王冰所注的《黃帝內經素問》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校勘注釋,遂稱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又稱“新校正”本《素問》。成為後世...
宋太宗時,政府曾主持編撰《太平聖惠方》(100卷);宋徽宗時政府主持編撰《聖濟總錄》(200卷);宋仁宗時更成立了“校正醫書局”,由掌禹錫、林億、 高保衡、孫...
第一節 訪求醫術優長者詔、訪求醫書詔 183第二節 宋太祖等關注的本草修訂 185第三節 太宗詔征醫方,編撰《太平聖惠方》 190第四節 宋仁宗創設“校正醫書局...
第一節 訪求醫術優長者詔、訪求醫書詔 183第二節 宋太祖等關注的本草修訂 185第三節 太宗詔征醫方,編撰《太平聖惠方》 190第四節 宋仁宗創設“校正醫書局...
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校定為《傷寒論》十卷、《金匱要略方論》三卷。《傷寒論》十卷,共二十二篇。卷一為辨脈法、平脈法;卷二為傷寒例、辨痙濕喝病脈證、...
1065年北宋校正醫書局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整理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略去傷寒部分,仍厘定為三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