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頭科斗拱

柱頭科斗拱

柱頭科斗拱是位於柱頭部位的斗拱。是明清時期的主要承重斗拱,其受力構件的截面尺寸比其它的斗拱同類構件截面尺寸大。宋式稱作柱頭鋪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柱頭科斗拱
  • 部位:位於柱頭
  • 功能:承重
簡介,與其他斗拱區別,套用,

簡介

一攢斗拱由方斗、曲拱、斜昂、枋木等幾十個乃至上百個構件縱橫交錯、層層壘疊而成。斗拱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有著悠久的歷史,留存到現代的漢代建築遺蹟——位於四川達州趙家坪的馮煥闕上就保留著斗拱層,這也是我們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斗拱形態之一。斗拱之所以產生,與古代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築方式是分不開的。木結構怕水,因此設計了出檐作為保護。為了負荷檐的重量,於是用木條相互交疊,均勻受力,使得容易變形的木頭也可以承重,這也許就是斗拱產生的原因。到了隋唐時期,斗拱的技術發展成熟,達到二分之一柱身的高度,因此唐代建築具有斗拱尺寸大、挑檐深遠的特點。到了宋代,斗拱的尺寸逐漸縮小,至北宋末,斗拱為七分之二柱身的高度。明清時期,斗拱的形制變得更為纖細,其裝飾功能進一步強化,具有很強的修飾效果。在宋代以前,斗拱的彩畫較為簡單,到了宋代的《營造法式》中,則可看到斗拱彩畫已經產生了豐富的裝飾紋樣和精細的裝飾手法。在明清建築中,斗拱的不同顏色代表了不同的等級,其色彩標準日趨程式化,以青、綠等冷色為底色,間以黑白框線和其他顏色,高等級的建築則大量用金色,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斗拱彩畫的等級,要與建築其他部位的大木彩畫等級保持一致。按照在所處部位的不同,斗拱可分為在柱之上的柱頭科斗拱、在角柱之上的角科斗拱,以及位於柱間額枋(fāng)及平板上的平身科斗拱。
柱頭科斗拱柱頭科斗拱

與其他斗拱區別

斗拱所處的位置不同,角科斗拱位於角柱之上,是屬於柱頭科斗拱中的一個子類別,平身科斗拱則位於兩柱之間的闌額(即額枋)上。另外,柱頭科和平身科斗拱的力學作用也不同,柱頭科斗拱為主要受力構件,承擔梁頭所受的屋檐主要重量,而平身科斗拱則是起到輔助支撐作用,不是主要的結構受力構件。

套用

中國建築學會選擇了斗拱圖案作為會徽,這是因為斗拱是古代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相結合的典範,是我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