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枰縣

柯枰縣

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是阿克蘇地區最西端的一個小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東與阿克蘇市阿瓦提縣相鄰,南面和西南面以柯坪山為界,與喀什地區巴楚縣接壤,西北和北面以柯爾塔格山為界,與烏什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合奇縣相連,處於東經77°45′~79°57′,北緯39°5l′~40°5l′之間,全縣東西長164公里,南北寬105公里,轄區面積12047平方公里。縣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06

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地形分東北、西南部山區、縣城盆地和阿恰勒平原3部分。水資源有柯坪河、紅沙子河等水系。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日照充足,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春夏季多乾熱風,年均氣溫11.4℃,年均降水72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枰縣
  • 郵編:843600 
  • 區號:0997 
  • 代碼:652929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旅遊景點,

行政區劃

柯坪縣轄1個鎮、4個鄉:柯坪鎮、蓋孜力克鄉玉爾其鄉阿恰勒鄉啟浪鄉。縣人民政府駐柯坪鎮。
柯坪鎮 代碼:652929100 轄2個社區、1個村委會:古魯巴格社區、亞爾巴格社區、喀拉庫提村。
蓋孜力克鄉 代碼:652929200 轄9個村委會:帕松村、蓋孜力克村、庫木魯克村、喀拉瑪村、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托萬喀什艾日克村、巴格勒克村、庫木也爾村、蘇貝希村。
阿恰勒鄉 代碼:652929202 轄7個村委會:吐拉村、庫木魯克村、蓋孜力克村、喀拉瑪村、庫勒村、團結村、其蘭村。
啟浪鄉 代碼:652929203 轄9個村委會:吾斯塘博依村、努爾巴克村、博斯坦村、其曼村、托瑪巴什村、科克托格拉克村、巴格其村、薩依巴格村、布拉克村。
玉爾其鄉 代碼:652929201 轄7個村委會:玉爾其村、尤庫日斯村、阿熱阿依瑪克村、玉斯屯庫木艾日克村、托萬庫木艾日克村、托瑪艾日克村、鐵熱克阿瓦提村。

歷史沿革

據史書記載,明末清初時,漢族稱柯坪為克勒品,維吾爾語稱柯爾坪,直至1903年設分防縣丞時才定為柯坪,沿用至今。柯坪,傳說為“洪水”或“地窩子”之意。
古時屬龜茲國,清時屬溫宿,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為分防縣丞,歸溫宿府轄。1928年設縣佐,為阿克蘇縣柯坪分縣。1930年正式建柯坪縣,屬阿克蘇道。解放後沿屬阿克蘇專區(地區)至今。
2000年,柯坪縣轄1個鎮、4個鄉:柯坪鎮、玉爾其鄉、阿恰勒鄉、蓋孜力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8584人,其中:柯坪鎮6021人、蓋孜力克鄉12095人、玉爾其鄉10885人、阿恰勒鄉6704人、啟浪鄉2878人。

旅遊景點

阿克蘇庫車大寺
阿克蘇庫車大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民民眾做禮拜的宗教場所。大寺座落在阿克蘇庫車縣舊城黑墩巴扎,距庫車縣新城約四公里,是新疆境內僅次於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的第二大寺。原庫車大寺於1918年遭火災被焚,1923年由當地阿吉(名叫艾里木)主持集資、募捐重建了這座清真寺。1927年竣工。寺院面積1165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兩部分,一是大寺院主體,內有旋轉樓梯至寺頂,供阿訇喊“乃瑪孜”之用。全為磚木結構。二是供信徒禮拜時使用的大殿。大殿分前廳和後室兩部分,面積約65平方米。在寺內庭院東南角保留了一處伊斯蘭宗教法庭的遺址。
阿克蘇托木爾峰“托木爾”,維吾爾族語,意為“鐵山”。托木爾峰海拔7443米,位於東經80.1度,北緯42度,座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宿縣北部,天山山脈橫穿哈薩克斯坦全境並延伸到我國新疆自治區中部,東西長約2500公里,托木爾峰就是天山山脈在我國境內的最高峰。托木爾峰周圍有6000米以上的高峰l5座,6800米以上的高峰5座,是天山山脈的高峰密集區。該地區現代冰川特別發育,有冰川約有509條,總面積2746.3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儲量約3500億立方米,而且類型豐富,是天山南北廣大地域的重要水源。托木爾峰主要有5條山脊:西山脊、東山脊、西南山肯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以北是我國境內天山山脈的第二高峰—汗騰格里峰,兩峰之間距離約為20公里。托木爾峰的峰頂象個魚脊,山體巨大而險峻。終年積雪,氣候惡劣,冰川遍布,明暗裂縫深不可測,斷崖絕壁是一道道天險,峽谷雪崩是一個個難關,頻繁的雪崩和滾石對登山隊員構成嚴重的威脅。
被譽為“藝術寶庫”的克孜爾千佛洞,素以優美的壁畫著稱。克孜爾千佛洞位於位於庫車和拜城縣之間的克孜爾鄉東南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的山麓或峭壁斷崖上。克孜爾千佛洞背倚明屋塔格山,南臨木扎爾特河和卻勒塔格山,山抱水繞,林木蔥鬱,彼此輝映,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壯美的畫卷。
克孜爾石窟約開鑿於公元三四世紀,即東漢末期。公元六、七世紀為盛,持續建設五百年左右。伊斯蘭教傳入後逐漸廢棄。目前,已編號的有236個窟,現有135個窟形比較完整,壁畫保存較完好的有75個洞窟,克孜爾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畫均在於支提窟內。壁畫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
克孜爾千佛洞傑出的藝術成就,集中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窟內瑰麗多彩的壁畫,洞窟壁畫的內容,主要是以佛經題材的釋迦牟尼諸菩薩;比丘阿難眾弟子;本生、佛傳眾故事;經變圖畫,天宮伎樂、飛天、供養人等。其中,描繪在大量菱形畫面中的本生故事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古龜茲藝人在繪製的大量佛神故事中,巧妙地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愛與恨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畫面上。克孜爾石窟的特殊窟形,壁畫題材和藝術風格,多方面反映了古龜茲的社會圖象,雖然藝術的主體----塑像多已毀壞,但殘留的壁畫對於研究龜茲社會歷史、佛教、文化藝術以及中西關係,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二是洞窟的建築,有供僧徒禮佛觀像和講經說法用的支提窟,也有供僧徒居住和坐禪用的毗河羅窟。支提窟中有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塑立佛;主室為長方形,內設塔柱的中心柱窟。毗河羅窟又稱僧房,多為居室加甬道式結構小室內有灶炕等簡單生活設施。這些不同類型和用途的窟,多呈規律地修建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個單元。從配列的情況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其布局可以看出,當時克孜爾千佛洞是龜茲一處規模宏大佛寺。這種窟室結構和布局,在我國石窟建築中較為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