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土壤,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文化事業,民族風情,風景名勝,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麥蓋提一名,據傳說是古代“多浪”部族首領米蓋提帶領遊牧民在這裡定居,遂以首領之名呼作地名,後轉音為麥蓋提。二是說很早以前在今巴楚一帶居住著很多遊牧部落,因沙漠的侵蝕,迫使集鎮中心地帶的人遷來這裡,故稱“麥爾蓋孜”,意為從中心地帶搬遷來的人,後逐漸演變為麥蓋提。
清光緒年間為巴楚州八大莊之一,稱麥蓋提莊。
麥蓋提縣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由巴楚縣析置建縣。建縣前系巴楚縣西南部的一個重鎮。隸喀什噶爾行政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隸莎車督察專署管轄。
1956年,莎車專署撤銷,麥蓋提縣隸屬喀什專署(行署)轄。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麥蓋提縣位於喀什地區東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西南邊緣。地處東經77°28′~79°05′,北緯38°25′~39°22′之間。南鄰葉城縣,西接莎車縣,北隔葉爾羌河與巴楚縣相望。東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與和田地區皮山縣相連。境域南北最寬136公里,東西長160公里,總面積11023平方公里。
地貌
麥蓋提縣域屬於葉爾羌河和提孜那甫河沖積扇形綠洲平原,地勢平坦,總的地形是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一般地面坡度為1/2 500~1/3 500。在靠近沙漠邊緣一帶,地勢起伏不平,荒地,沙丘交錯。在灌區內地形地貌相差不大,地形坡降比較平緩。
氣候
麥蓋提縣地處沙漠邊緣,大陸氣候十分明顯,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水量極少,蒸發量極強,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季多風沙,秋季天氣好。年平均氣溫11.8°C,極端最高氣溫為42.1°C,極端最低氣溫為-22.4°C。年平均降水量為42.3毫米,平均蒸發量2 349毫米。年平均日照為2 806.3小時,無霜期歷年平均217天,年平均風速1.9米/秒。
土壤
麥蓋提縣土層深厚,多系沙壤土,土壤次生鹽漬化較重,肥力是有機質少,氮少,磷少,鉀多。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麥蓋提縣土地資源豐富,農區毛耕地面積73.6萬畝,淨耕地面積60.9萬畝。1990年,實耕地面積53萬畝,農業人口平均占有耕地4.5畝,平均耕地14.1畝。
水利資源
縣境有兩條河流,引水8億立方米,一是葉爾羌河,流經縣境長180公里,引水占52%;二是提孜那甫河,流經縣境全長56公里,引水47.2%。全境引水乾渠21條,總流量202立方米/秒,灌溉面積77.79萬畝。麥蓋提縣有7座中小型水庫,年蓄水量7600萬立方米,麥蓋提縣有機井414眼,揚水站18處,地下水的利用量約為一億多立方米。
生物資源
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小茴香、花生、向日葵、紅花、菸草等。該縣是自治區棉花種植比重最大的縣,是
喀什地區的棉花基地縣之一。菜類有133個品種,水果有123個品種。藥材資源有大芸、枸杞、甘草、車前子等。牲畜有牛、馬、驢、騾、駱駝、豬等。野生動物有野豬、黃羊、狐狸、蛇、野兔、野雞、刺蝟等。
人口民族
人口
麥蓋提縣總人口,1953年67559人,1964年87390人,1982年145559人,1990年168231人。1990年麥蓋提縣總人口中,男性86105人、女性82126人;農業人口140 513人、非農業人口26980人、其他人口738人;城鎮人口20216人、鄉村人口148015人。
截至2004年,總人口24萬人。
民族
1990年麥蓋提縣有22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143115人、漢族24541人、回族460人、烏孜別克族25人、其他民族90人。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1950年起,農村經過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生產責任承包責任制等社會變革,農、林、牧、副、漁各業全面發展,農民收入水平較高。1990年,農業總產值29 065.73萬元(不變價格18102.5萬元),糧食總產73 750噸、棉花總產20260噸,年末牲畜存欄38.5萬頭(只),捕魚107噸,蠶繭年產29.6噸,麥蓋提縣農業純收入12862萬元。該縣的農田基本建設成效顯著,條田化,防護林成網,渠系配套,首創農村“五好”建設經驗。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機耕面積占耕地面積90%,機播占83%。
第二產業
工業企業有農機修理、糧油棉加工,汽車修理、電力、印刷等。1990年,麥蓋提縣總產值4145.66萬元(不變價格1941.48萬元)。全年發電223萬千瓦小時,加工麵粉3516噸,植物油804.9噸,軋花4869噸,麥蓋提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7萬元。郵電業務總量187063元。
第三產業
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768萬元,年末麥蓋提縣職工總數4904人,全年工資總額1035.47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428.51元,年末城鄉儲蓄餘額3038萬元,麥蓋提縣已有2253戶貧困戶脫貧,保險費收入30萬元,賠償9.9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90年,麥蓋提縣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8人,中級208人;有中學10所(少數民族9所),在校學生2 440人(少數民族2261人);中專1所,在校學生252人,國小87所(少數民族86所),在校學生12813(少數民族12469人),全年教育基建投資170萬元。
衛生事業
麥蓋提縣有醫療衛生機構11所,病床285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8人。
體育事業
麥蓋提縣中國小校有正規田徑運動場4個、籃球場28個、足球場4個。1982年,縣體委舉辦首屆職工田徑運動會。
文化事業
麥蓋提縣有9個鄉都建立了文化活動站,有78個文體活動室。麥蓋提縣農民畫和“刀郎麥西萊甫”在疆內外享有盛譽。
民族風情
居住在
葉爾羌河中下游麥蓋提縣的刀朗人是歷史上蒙回的後裔,對音樂舞蹈的痴迷程度令外人難以理解。有時一陣音樂聲傳來,田野里的農民立即放下手中工具、路上行人脫掉外衣扔下褡褳,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來。
麥西熱甫是一種舞蹈和娛樂活動形式的名稱,指那種有眾多人員參加(所謂參加是指在場者沒有觀眾而全部是活動參加者),以歌舞為主的大型自娛自樂活動。麥西熱甫有歌舞麥西熱甫、遊戲麥西熱甫、說唱麥西熱甫之分,也有客廳麥西熱甫、迎賓麥西熱甫和豐收麥西熱甫等,最常見的是豐收麥西熱甫。各地都有自己的麥西熱甫,風格大同小異,惟獨刀朗人的麥西熱甫最具特色。刀朗麥西熱甫狂熱、強烈、奔放,在有組織的麥西熱甫活動中,誰都想過過跳舞之癮。做遊戲是麥西熱甫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搶腰帶就是最常見的遊戲。這個遊戲有兩人參加,甲持腰帶要設法抽到乙身上,而乙在躲避過程中要設法把這條腰帶搶到自己手裡。掌握腰帶的人有權選擇自己的遊戲對象。
風景名勝
喬戈里峰
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是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喬戈里峰被稱為野蠻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機率高居登山榜首。“喬戈里”,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它是
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喬戈里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
喀喇崑崙山的中段。屬中國的左側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
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里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
地方特產
麥蓋提多浪羊
多浪羊是新疆的一個優良肉脂兼用型綿羊品種,因其中心產區在麥蓋提縣,故又稱麥蓋提羊。多浪羊體大、產肉多、肉質鮮嫩,被毛含絨毛多,毛質較好。繁殖率高,具有早熟性,是組織羔羊肉生產的理想品種。
麥蓋提野生胡楊蘑菇
麥蓋提野生“胡楊”蘑菇是麥蓋提的特產,是胡楊樹葉沉積腐爛後的菌類產品,純屬天然綠色食品,經有關專家鑑定,它含有果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6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尤其是具有獨特的降血脂、防癌抗癌、延年益壽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