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西·柯利達(柯利達)

珀西·柯利達

柯利達一般指本詞條

柯利達爵士,GCMG(Sir Percy Cradock,1923年10月26日-2010年1月22日),英國外交官及公務員,1978年至1983年出任英國駐華大使,是英方的“中國通”和主要參與草擬《中英聯合聲明》的英方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珀西·柯利達
  • 外文名:Sir Percy Cradock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923年10月26日
  • 逝世日期:2010年1月22日
  • 畢業院校: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 職業:政治家、外交家
  • 出生地:達拉謨郡拜爾斯草坪
  • 代表作品:《Experiences of China》《Know Your Enemy》
  • 爵位:爵士
  • 逝世地:倫敦
  • 性別:男
早年生涯,外交生涯,晚年生涯,評價,家庭,

早年生涯

柯利達在1923年10月26日生於英國達拉謨郡拜爾斯草坪(Byers Green)一個小農家庭,早年入讀位於斯彭尼穆爾(Spennymoor)的威爾參事文法學校(Alderman Wraith Grammar School),童年經歷過當地採礦業不景氣,所以曾經是工黨的熱心支持者。柯利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皇家空軍服役,戰後考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是家族歷來首位考入大學的成員。
柯利達在大學主修法律英文,表現傑出,屢獲獎學金,在校內還對魏理(Arthur Waley)的中文翻譯作品產生濃厚興趣。柯利達在1950年擊敗親保守黨對手諾曼·聖約翰-史蒂華斯(Norman St John-Stevas)當選劍橋辯論學會主席,後來在1953年為學會撰寫及出版會史,講述學會在1815年1939年間的發展。取得文學碩士一級榮譽成績後,柯利達繼續留校發展,除教授法律外,又獲法學碩士學位,1953年中殿考獲執業大律師資格。畢業多年後,聖約翰學院在1982年向他頒授榮譽院士銜。

外交生涯

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
1954年,柯利達放棄劍橋大學的工作,加入外交部,最先自1954年1957年間在倫敦外交部本部供職,1957年1961年獲派往吉隆坡的英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出任一等秘書,1961年改往香港學習中文,隨即於翌年調往中國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任漢務參贊(Chinese Secretary)。柯利達在1963年1966年返回外交本部供職,至1966年第二度回北京,出任參贊兼辦事處主管。
1967年香港發生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駐華代辦霍普森爵士(Sir Donald Hopson)和柯利達因大樓被縱火,惟有決定率一眾職員及家屬逃離代辦處,並向包圍他們的民眾“投降”,結果霍普森與柯利達等人被民眾毆傷,事後獲解放軍送離現場,但與霍普森等人被軟禁於北京使館區多月,到1967年底局勢緩和後,方才獲釋。
經歷火燒代辦處一事後,柯利達協助重修遭到紅衛兵縱火和破壞的駐華代辦處,在1968年英女王頒授CMG勛銜,同年8月接替霍普森爵士出任駐華代辦,至1969年2月卸任返回倫敦。返國後,柯利達屢獲重用,1969年1971年任外交部決策人員主管,1971年1975年出任內閣廳次官,歷仕奚斯威爾遜兩位首相1976年1978年出任英國駐東德大使,任內自1977年1978年負責率英國代表團前赴瑞士日內瓦出席會談,與各國代表商討全面禁止核試。
香港前途談判
柯利達在1978年獲委任接替尤德爵士出任英國駐華大使,是他第三度在北京供職。 這時,由於香港的新界地區是英國在1898年透過與清廷訂立條約,租借99年而得來,租約將於十多年後的1997年屆滿,使到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和不少商界人士開始擔心,港府土地契約在1997年以後仍否生效。為試探大陸政府對香港前途的態度,麥理浩爵士在1979年應大陸邀請,率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簡悅強爵士和港督政治顧問衛奕信訪問北京。對於計畫提出討論新界租約屆滿一事,麥理浩顯得相當隱秘,在香港只有同行的簡悅強和衛奕信得悉內情,而外交部方面則得到尤德和柯利達的協調,並獲得外相大衛·歐文博士支持。可是,麥理浩與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會面時,得悉鄧小平決意要在1997年或以前接收香港,遂為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
與此同時,保守黨柴契爾夫人1979年上台後,對外交事務採取強硬態度,面對日漸浮面的香港前途問題亦不例外。在1982年9月22日,剛在福克蘭戰爭帶領英國擊退阿根廷的柴契爾夫人在柯利達和尤德陪同下出訪北京,與鄧小平討論香港問題,雙方同意就香港前途展開外交談判。另外,在9月24日的會面中,柴契爾夫人提出中、英簽署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仍然生效,但為鄧小平所否認,而中方重申將於1997年前接收香港,使兩方出現矛盾。柴契爾夫人會後步出人民大會堂時不慎失足跌倒,當時柯利達和尤德皆在場。
隨後在同年10月至1983年6月期間,中、英雙方在北京召開首輪談判,並由柯利達任英方代表團團長,但基於雙方在香港主權問題上陷入重大分歧,談判無法取得突破。有見雙方陷入膠著狀態,柯利達擔心主導權會隨時間的拖延而落入中方,到時候英方不單止會被中方大大牽制,且無法參與決定香港前途,於是建議柴契爾夫人作出重大讓步,放棄堅持三個條約的有效性,這促使柴契爾夫人後來致函中方,表示如果雙方談判結果為港人接受,就會準備“向國會建議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柴契爾的函件間接暗示英方在香港主權爭議上的退讓,從而造就雙方的第二輪談判。
1983年7月,中、英雙方在北京進行第二輪談判,正式就香港的前途作具體討論。英方代表團繼續由柯利達出任,其他成員包括港督尤德和港督政治顧問麥若彬,至於中方代表團則由姚廣出任,後來再由周南接替。 可是,第二輪談判與第一輪談判一樣遇到很大困難,其中,英方提出香港主權可於1997年後移交中國,但為維持香港繁榮穩定,建議由英國保留治權,有關建議卻被周南批評為無異於“以一個新的不平等條約代替三個舊的不平等條約”,使談判再度陷於膠著狀態。面對談判和香港前景不明朗,港人信心受到動搖,並引發信心危機。在1983年9月,港元兌美元匯率急跌,引發市民恐慌,市面更出現搶購白米等日用品的情況。港府為隱定局面,在同年10月宣布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元跟美元掛勾,但中方則抨擊英方是港元匯率急跌的幕後黑手,揚言如果一年內未能達成協定,就會單方面採取行動,自行在1997年前獲得香港主權。
柯利達相當擔心中方放棄談判和單獨採取行動,最終成功在同年11月說服英政府,放棄堅持英國在1997年後,在主權與治權上與香港維持任何關係,有關決定被不少評論視為英方第二次的重大讓步。此後,中、英談判取得明顯進展,雙方確認了一些主要原則,當中包括為香港實施“一國兩制”、過渡前後設立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以及讓香港的英籍居民和英國在1997年後維持某種不具居英權的關係等具體方針。柯利達的團長身份雖然在1984年1月由伊文思爵士接替,但雙方的談判結果基本上已在柯利達任內定調,成為後來《中英聯合聲明》的基礎。為嘉許柯利達在中、英談判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他在1983年獲GCMG勛銜,而在此以前,他早已在1980年獲KCMG勛銜,成為爵士
幾經談判,中英雙方在1984年9月26日草簽《中英聯合聲明》,並在同年12月19日由柴契爾夫人和趙紫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正式簽署。作為英方在《中英聯合聲明》的主要草擬者,柯利達亦有親身出席簽字儀式。[15] 可是,《中英聯合聲明》當時並未能向港人提供充足信心,從民意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16受訪者對《聯合聲明》感到放心,百分之76受訪者持保留態度,另有三成受訪者認為《聯合聲明》提出的“一國兩制”行不通,反映港人對中、英協定抱有懷疑。
香港過渡時期風波
柯利達在1983年年底退出中、英談判的英方代表團時,有傳聞指他會接任港督,但未有成事。相反,本身因懂國語而有“柴契爾的中國通”(Maggie's Mandarin)之稱的柯利達,一直深獲首相柴契爾夫人信任,所以著意要他調回倫敦。這時柯利達已屆外交部法定的60歲退休年齡,理應退休,不過卻獲柴契爾夫人破格委任為外交部副次官兼英揆外事顧問,專責監督中、英就香港前途所進行的談判。《中英聯合聲明》在1984年年底正式簽署後,他復於1985年出任三軍情報委員會主席,專門向首相提供戰略意見,同時留任外事顧問。有評論認為柯利達深獲信任,是因為他跟柴契爾同樣視蘇聯為英國最大敵人,而且又同樣視美國為重要盟友,因此在決策上容易協調意見。後在1987年大選期間,柯利達繼續為柴契爾擔當顧問角色,至1990年約翰·梅傑接任首相後,他得以繼續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行走,但關係沒有像柴契爾般良好。在1991年2月7日愛爾蘭共和軍對倫敦唐寧街10號發動炸彈恐怖攻擊,當時約翰·梅傑和柯利達等官員正進行內閣會議,雖然內閣會議室的窗戶被炸彈全數震碎,但慶幸無一官員受傷。
另一方面,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香港進入主權移交前13年的倒數,即所謂的“過渡期”,期間,中、英兩國原本持續就香港主權移交的細節作深入討論。

晚年生涯

柯利達在1993年獲封樞密院顧問官,1996年2000年任《南華早報》非執行董事,晚年定居倫敦西南部的列治文(Richmond),專心撰寫有關香港前途談判和外交策略的著作。柯利達在2010年1月22日因病卒於倫敦,終年86歲。遺體在2010年2月6日於倫敦西部特威肯漢姆(Twickenham)的聖瑪麗教堂(St Mary's Church)舉行喪禮。對於其去世,柯利達生前好友前布政司鐘逸傑爵士表示哀悼,但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就指“我不認同他是香港的朋友”(I don't think he was Hong Kong's friend)。

評價

新華社形容柯利達是“一個對華友好,又時刻不忘維護國家利益的英國資深外交家”,而且“歷史驗證了他的真誠和中肯”。

家庭

柯利達在1953年娶任職外交部的波蒂·瑪麗·戴倫(Birthe Marie Dyrlund)為妻,兩人無子無女。柯利達生前是改革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