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染淨
- 性質:哲學思想
- 類別:六因,十因
- 影響:對佛教、道教有深遠影響
源自老子人本清靜思想與墨子所染思想對後世佛教、道教影響重大。愛著之念及所愛著之法,謂之染,解脫之念及所解脫之法謂之淨。蓋染者無明之法,淨者法性之法...
染法和淨法的合稱。又作淨法不淨法。為無明煩惱所染污的有漏法,稱為染法;沒有垢染的無漏法,稱為淨法。...
染淨同源,但問自心。心無住處,當下成就。由凡夫到成佛,歷經長時,要經過染淨三個位次,三位名稱是:1.二乘無學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才...
染淨依即第七末那識,一切染淨諸法皆依此識而轉,指眼、耳、鼻等前六識,於色、聲、香等六塵境上,起諸煩惱惑業,則轉此煩惱染法歸於第八識而成有漏,若六識...
淨法,指有關僧侶日常生活的各種戒法。依其規定如法修行者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稱為“淨”或“作淨”。據諸律所載,有衣淨法、住所及戒行淨法、食果物淨法...
佛學術語, 淨穢者,乃佛說華嚴經時所處清淨或穢惡之土。...... (四)非染淨,佛隨於一處宣說華嚴經,大乘之機者不見染淨之相,而視其為同一法界,故稱非...
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即能見之識,指眼等諸識能照燭了別諸塵境界者)而得起,轉第六識染淨而為依;第八識為眾識之根本,含諸法之種子,依第七識而能轉託五...
八、染淨依緣: 染淨指第七識,此識是意識之根,亦影響前五識,此謂染淨依 [2] 。九、根本依緣: 根本指第八識,第八識為諸識根本,此謂根本依。...
解釋《伐地迦經》所說的聲聞人要對染淨諸法善巧,應遍了知染淨所依、雜染、清淨三處。略說四諦法門,用攝等十三門抉擇本地分律儀相應相,又以六十四門雜說...
十玄門總的意義是顯示華嚴大教關於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十玄門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愛染明王心咒主要寓意是眾生的染愛情慾,無非是清淨體性,當體會染淨不二而修習淨菩提心。...
這個第八識有時則名為“所知依”,因為他能作為染淨一切諸法及眾生所知諸法的依止心的緣故。或者名為“種子識”,因為他能普遍地任運執持世間、出世間的一切...
【圓覺三觀】 [出圓覺經略疏] 一奢摩他梵語奢摩他。華言止。止即止寂之義。謂欲求圓覺者。以淨覺心取靜為行。而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即是體真止。義...
強調虛妄與分別不同體,分別為能緣的依他起,虛妄為二取的分別性,因此必須有兩層心理建構;同時,他還將“虛妄分別”解釋成“虛妄的依他起”,強調染淨二分的依...
因此,就性而說,染淨並具;依熏而論,凡聖不俱。大乘止觀法門所用的名相和解釋雖稍有不同,但是對於性惡說的要義都已經具備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