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厝寨,是榕城區梅雲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梅雲鎮西南隅,背靠紫峰山,與普寧市南溪鎮相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厝寨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地理位置:梅雲鎮西南隅,背靠紫峰山,與普寧市南溪鎮相接壤
- 電話區號:0663
- 郵政編碼:5220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2000多
- 車牌代碼:粵V
- 方言:揭陽話
村莊簡介,革命時期,地圖信息,
村莊簡介
林厝寨,現在村民是王、洪、楊三個姓氏,人口2000多。奇怪,村中並沒有林姓的居民,卻為何稱“林厝寨”呢?
原來,明朝初年,有一位姓林名溪的,從福建莆田遷來於此。這地方古名叫浮丘山。林姓到此,開始於山坡搭寮而居,故此人稱為“林厝寨”。“林厝寨”後來又改為“竹林村”,但人們卻仍按舊稱。就是原揭陽縣委在革命老區根據地基本情況統計表中,也仍稱為“林厝寨”。而創建林厝寨的林姓一族,於明朝弘治元年(1488),便又遷往浦口村附近。創建了厚洋村(人稱“後洋”)。林厝寨乃便另姓居住了,那又為何改為“竹林村”呢?
明朝中期,林厝寨又住有曾、黃、田三個姓氏,後又為王、洪、楊三姓所接替。王姓祖先於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為避倭寇犯台州、定海之亂而遷來於此。洪氏祖先洪德振於清朝初年從普寧黃坑都平寶山遷來。三姓同居一村,和睦相處,合建寨牆環繞全村,以保全全,開有寨門,以供出入,成了一處規模不小的山莊。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翰林學士楊鐘岳(潮州名賢,祖籍官溪都槎橋村,後移居海陽仙樂鄉),見村建於山腰,四面翠竹環抱,景色優美,乃題寫“竹林山”三字,村民刻為石匾,嵌於大寨門,故也稱為“竹林村”了。楊鐘岳以宗親身份,還贈一迴文聯於寨門:“竹茂成林照泰山,山泰照林成茂竹。”相傳至今。林厝寨雖改為“竹林村”,但人們口頭上則仍稱“林厝寨”。
革命時期
林厝寨是揭陽縣最早的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因為這裡屬於山區,周邊儘是翠竹茂林,易於隱蔽,又因這裡是揭、普交界之處,歷來邊界地方統治薄弱,若遇有事,躲過另一縣界,便可安全。還有一點是村中貧困,有80%是屬於佃農戶,勞苦人民易於接受革命道理,村中地富戶少,活動障礙不大。所以,在1924年,共產黨人盧篤茂、楊日耀等便來此發展地下黨員,開展革命活動。楊日耀常住村中,以教書為掩護,暗中組織村中農民起來與土豪劣紳、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
林厝寨村的革命活動,先是組織農會,建立紅色政權,開展宣傳。印發傳單到縣城張貼,到市鎮墟集去散發。經常利用大村演戲之機,觀眾很多,農會會員假裝看戲,身藏傳單,擠到看戲人叢中,把傳單向上一揚,即使有地方警察在巡邏,一時也認不出是誰,找不到蹤跡,更找不到傳單的來源。這樣的宣傳活動,開展了很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革命形勢的越來越好,林厝寨的農會組織,由秘密漸趨於公開,成立了自衛隊,有了自己的武裝隊伍,尖串、大刀、土槍,是人民武裝的武器,控制了村中的地富分子,使他們乖乖不敢去縣城通風報信。革命活動又進一步發展至鄰村,和他們一起鬧減租減息。革命的火種越燒越旺,引起了各村地主、官僚的恐慌,報告了縣政府。縣政警大隊長郭山振帶頭前來清剿,進村後一無所獲,剛出門就遭自衛隊的伏擊,繳了械,壯大了革命隊伍。有了槍枝,便可在山上打游擊,有時還可襲擊縣、鎮、鄉公所的門衛,繳其槍械來武裝自己。1928年,潮、普、揭三縣武裝2000多人,分三路圍攻林厝寨。赤衛隊把敵人引至村外,利用山地把敵人兵力分散,然後逐個擊破。但不防敵軍第三路衝進村中,放火燒房屋,搶劫財物,造成了嚴重損失,全村逃散,至1929年,才逐漸歸鄉。
在艱苦的歲月里,林厝寨人民堅持鬥爭,有許多人加入了革命行列,也有部分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後,廣東省革命老根據地建設委員會於1959年4月,給予林厝寨“紅色根據地”的光榮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揭陽市普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