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橫位入盆

枕橫位入盆

根據國內外的報導,大約50%的產婦,其胎兒以枕橫位入盆,枕橫位應是頭位分娩的正常銜接方位。所謂的入盆就是妊娠進入尾聲時,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等待時機。在分娩之前,胎兒被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生殖部位
  • 相關疾病:難產 巨大兒 持續性枕後位難產 骨產道異常性難產 軟產道異常性難產 持續性枕橫位難產 先天性髖關節外展攣縮和骨盆傾斜
  • 所屬科室:婦產科 產科
  • 相關症狀:產道裂傷 水腫 頭盆不稱 枕橫位入盆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胎頭的矢狀徑大於雙頂徑,骨盆入口面的橫徑是最大徑,大於斜徑及前後徑,這是胎頭易採取枕橫位入盆的原因。

檢查

胎頭以枕橫逕入盆後,多數能自然旋轉至枕前位娩出如果胎頭以枕橫位銜接不能自然旋轉至枕前位或者由枕後位向前旋轉至枕橫位停頓,均可形成持續性枕橫位
枕橫位體徵特點:
(1)腹部檢查:母體腹部1/2被胎兒肢體占據,1/2為胎兒背部占據恥聯上觸及胎頭比枕前位寬。枕橫位胎頭不俯屈時捫及胎頭兩側為枕額徑的兩端平均為11.3cm根據不同程度的俯屈可略小於此數。恥聯上摸到的顱頂不等高,胎頭枕骨所在一側高於額骨所在一側。
如枕左橫位,可於下腹部左側恥骨聯合左上方捫及枕部(形圓質硬),枕部在恥骨聯合上3指高,而右側的額部可能僅一指高,如為枕右橫位方向則相反。隨訪胎頭是否下降應以枕骨側為標準,枕左橫位時總在母體左下腹觸摸枕部高低,切不可下次又換到母體右下腹去觸摸,所摸到的是額部只在恥聯上1指,而誤認為胎頭已下降2指。在胎兒枕部的對側,額部的下方可觸及頦部,但因頦太偏側方,不如枕後位容易觸及。胎心在枕部同側母體下腹部偏側方最響亮。
(2)肛門檢查及陰道檢查:胎頭矢狀縫在骨盆橫徑上。剛臨產時,或遇有頭盆不稱時,胎頭可側屈減小入盆的徑線,胎頭以後不均傾勢入盆讓後頂先入盆,利用骶骨陷凹向後退讓而使前頂由恥聯後滑下形成均傾勢然後再下降。故胎頭矢狀縫先向前靠近恥聯,然後再回到骨盆正中橫徑,是正常分娩機轉。若枕橫位採取前不均傾勢入盆(前不均傾位)為異常分娩,將在以後章節中論述。枕右橫位時,前囟在骨盆左方,後囟在右方;枕左橫位時,前囟在骨盆的右方,後囟在左方。

鑑別診斷

枕橫位入盆症狀需要和下面的症狀相互鑑別
1.枕橫位後不均傾位合併頭盆不稱:不能將枕橫位銜接伴下降困難一律診斷為前不均傾位,須與枕橫位後不均傾位伴有頭盆不稱相鑑別。後不均傾位合併頭盆不稱致使胎頭不能銜接及下降時,胎頭矢狀縫在骨盆橫徑偏前。左枕橫位的後不均傾位時,胎頭水腫在左頂骨上,右枕橫位的後不均傾位時,胎頭水腫在右頂骨上。此項可與前不均傾位相鑑別。
2.枕橫位均傾位:二者共同點為胎頭矢狀縫均與骨盆橫徑一致。區別點在於枕橫位前,不均傾位的胎頭入盆比枕橫位均傾位困難,陰道檢查矢狀縫不在骨盆平面中間而偏向骶岬,前不均傾位大多經陰道分娩有困難產後胎頭頂骨部位有水腫可協助鑑別。
3.枕前位、枕後位:前不均傾位時胎頭前囟與後囟均向後移,如左枕橫位前不均傾位入盆時,前囟在7~8點鐘位置,易誤認為左枕前位,後囟在4~5點鐘位置,容易誤認為左枕後位。診斷關鍵在於摸清矢狀縫走向是否與骨盆橫徑平行,橫徑向骶岬移靠為前不均傾位。最後觀察胎頭水腫部位確定。前不均傾位經陰道分娩多有困難,經陰道分娩容易發生軟產道裂傷

緩解方法

持續性枕橫位在胎頭位置異常中發生率最高,也是最輕微的胎頭位置異常,其難產的程度是胎頭位置異常中最輕者。但是手術產率高,雖剖宮產率低於持續性枕後位,陰道助產率卻高於持續性枕後位。又因為是最輕微的胎位異常胎頭位置較低,往往不被重視,最終導致嚴重的母兒併發症。形成原因與持續性枕後位類似。
陰道檢查B超檢查可以確診。除存在明顯的頭盆不稱外,均可試產產程中保持良好的產力,密切觀察宮口擴張和胎頭下降情況。經充分試產,如胎頭始終不能銜接或宮口不能完全擴張者,剖宮產終止妊娠。枕橫位胎頭達+2或+2以下時,可以陰道手術助產。手術助產時應有良好的產力,警惕胎頭變形和產瘤造成胎頭位置較低的假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