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龍(早期恐龍)

板龍(早期恐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板龍意為"平板的爬行動物",是生存於2億1000萬年前,晚三疊紀的古老恐龍。體長6-8米,身高3.6米,體重5噸左右,據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種巨型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板龍
  • 拉丁學名:plateosaurus
  • 別稱:Dragon Plat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蜥臀目
  • 亞目蜥腳形亞目
  • :板龍科
  • :板龍屬
  • :板龍
  • 分布區域法國瑞士德國境內
  • 生存年代:三疊紀晚期
  • 發現者:Othniel Charles Marsh
  • 發現時期:1895
簡介,分類,發現地點,形體特徵,發現與種,考古,古生態學,文化娛樂,

簡介

恐龍名稱:板龍
拉丁文名: plateosaurus
全拼:playt--ee-oh-sor--uhs
名稱含義:“寬的蜥蜴”,指其粗大、有力的四肢骨骼。生存時代:2.08億年前
板龍板龍
恐龍食物: 各類植物和樹葉
生存地點:法國、瑞士和德國境內
辨認要決: 兩隻強壯的後腿直立著
恐龍種類:蜥臀目·原蜥腳類
化石產地:歐洲西部
化石大小:體長6-8米
板龍意為"平板的爬行動物",食植物的板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種巨型恐龍。
在板龍出現以前,最大的食草類動物的身材也就像一頭豬那樣大。而板龍要大的多,它的尺寸有一輛公共汽車那樣長。有時候,它用四肢爬行並尋覓地上的植物,但當需要時,它可以靠兩隻強壯的後腿直立起來,尋找其它可覓食的地方。板龍與在它之前生存的任何一種恐龍都不同,它可以夠到最高的樹木的樹梢。板龍的牙齒和上下頜的結構都不大適合於咀嚼。因此,板龍大概是通過吞下各種石頭,讓它們儲存在胃中,像一台碾磨機那樣滾動碾磨,把食物碾碎成糊狀。板龍很容易的向後彎曲它的指爪。平時,按在地上像腳趾,但如果它想抓住什麼東西的話,它就會彎曲自己的五隻指爪,向前緊緊的攥成一個拳頭。板龍直立行走是不容易的。它靈活的脖子使它過於頭重腳輕,不可能總是以兩腳著地的姿態行走。而四肢朝地的爬行方式對板龍來說,才更為舒服自然。
化石寫真化石寫真
板龍是屬於早期恐龍族群之一,是三疊紀唯一最常出現在孩子恐龍書籍或玩具中,具有很長的頸部與尾巴以及很小的腦袋,大約體長為八公尺。
板龍板龍
板龍是生存於二億年前的古老恐龍,分類上屬於古蜥腳亞目(既原蜥腳類),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是蜥腳亞目雷龍腕龍梁龍等恐龍的祖先,與他們平行進化。而且前肢矮小,也許有時候可以用後肢站立吧。從外表看,它像是介於用2足與4足步行的雜食性恐龍,屬於初期的草食恐龍,好像也吃肉,但有關這點尚無確切的資料以為證據。板龍有著筒狀的身軀,脖短而頭小,除四足步行外,也可直立,直立時高達3米,是三疊紀中最大的恐龍。身體碩大的板龍,由於體溫升高時散熱不易,常在旱季缺乏食物時,作集體往海邊遷徙的行動,而也因須橫越沙漠、忍受酷暑和口渴,所以萬一在中途迷路,常會發生集體滅亡的慘事。
板龍全長約7米,站立時頭部高約3.5米,是最早的高大食素性恐龍。頭細小,口中有齒,頸長尾長,軀體粗大。後肢粗長。前肢短小,有5個指頭,拇指有大爪,爪能自由活動,用利爪趕走敵人,也能抓摘食物。笨而大的板龍很可能要用四肢行走。有些科學家認為,它們喜歡群體活動,一起在樹叢中尋找食物。

分類

板龍是第一個被敘述的原蜥腳下目恐龍,並為板龍科的模式屬,也是板龍科的名稱來源。板龍最初的所知有限,並被分類到蜥類(Sauria),可能是任何一種爬行動物。在1945年,汪邁爾建立了Pachypodes生物群,包含板龍、禽龍斑龍林龍。但是理查·歐文已經建立了恐龍總目,包含了後三屬,範圍與Pachypodes相同。
在1895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提出了板龍科,並置於獸腳亞目內。 之後由汪邁爾重新分類到原蜥腳下目,並被大多數研究人員所接受。許多年來,板龍科演化支僅包括板龍屬,但有兩個屬被歸類到此科:鞍龍、黑水龍。

發現地點

板龍是最著名的原蜥腳下目恐龍,也是歐洲最常見的恐龍之一,已在西歐超過50個三疊紀砂岩層發現了板龍化石,含超過100個標本,與數十個保存良好的骨骸。板龍的化石主要屬於長頭板龍,已在德國南部、法國、瑞士、以及格陵蘭等地發現;而恩氏板龍僅發現於德國巴伐利亞州。在格陵蘭Flemming Fjord地層發現的標本最初被認為屬於恩氏板龍,但後來的研究將它們歸類於長頭板龍
板龍板龍

形體特徵

板龍是已知最大的三疊紀恐龍,也是三疊紀最大的陸生動物,身長可達6到10米,體重估計有700公斤。板龍屬於原蜥腳下目,該下目是一群早期草食性恐龍;板龍的體型比其他類似動物還要強壯,例如近蜥龍。板龍擁有長頸部,由9個頸椎所構成,身體結實而呈梨狀。板龍的尾巴由至少14個尾椎所構成,可作為長頸部與前部身體的平衡工具
板龍板龍
板龍的頭顱骨比大多數原蜥腳類恐龍還要堅固、縱深;但是與板龍的身體大小相比時,仍然小型、狹窄。板龍的頭顱骨有4對洞孔;包括鼻孔、眶前孔、眼眶、下顳孔。板龍擁有長口鼻部,許多小型、葉狀、位在齒槽中的牙齒,頜部關節的位置低,可使下頜提供肌肉更大的力量,以上特徵顯示板龍只以植物為食。它們的眼睛朝向兩側,而非前方,形成全範圍的視線範圍,可警戒、注意掠食者。有些化石保存了鞏膜環。
板龍的上頜與下頜擁有許多小型牙齒,前上頜骨有5到6顆,上頜骨有24到30顆,齒骨上有21到28顆。這些牙齒有鋸齒狀、葉狀的齒冠,適合消化植物。板龍被認為擁有狹窄的頰囊,可避免食物在進食時溢出嘴部。

發現與種

發現
在1834年,物理學家約翰·腓特烈·恩格爾哈特(Johann Friedrich Engelhardt)在德國紐倫堡附近的Heroldsberg發現了一些脊椎與腿部骨頭。三年後,德國古生物學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根據這些化石建立了新屬,板龍(Plateosaurus),模式種是恩氏板龍(P. engelhardti)。屬名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平坦表面的蜥蜴”,意指它們的平坦骨頭;而種名是以發現者恩格爾哈特為名。
在1910年代到30年代期間,薩克森-安哈特的一個黏土礦坑挖掘出了30到50個骨骸,這些化石屬於板龍、理理恩龍、以及敏捷龍。有些化石被歸類於板龍的第二個種,長頭板龍(P. longiceps),是由Otto Jaekel在1914年所敘述,同一時期在特洛辛根的屍骨層也發現了數個板龍化石,但大部分被歸類於可疑種或無效種。
在1997年,北海北端Snorre油田的鑽油工人在探鑽砂岩層時,因為碰到一個長圓柱狀岩芯(Drillcore)而受到阻礙,而停在海平面以下2,256米,該長圓柱狀岩石是個化石,在當時被認為是個植物化石。在2003年,這個標本被交給奧斯陸大學的古生物學家Jørn Harald Hurum。波恩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使用顯微鏡檢驗這個化石,發現這化石擁有纖維化的骨頭組織,為一個壓碎的膝蓋骨化石,並鑑定屬於板龍,並使它們成為北海第一個發現的恐龍,並被譽為“世界最深的恐龍”。
板龍(早期恐龍)
在2007年8月,一個業餘古生物學家在瑞士Frick自治市附近發現了一大群化石,包含約300個骨頭,由兩個板龍個體所組成。波恩大學的古生物學家Martin Sander指出這個挖掘地點的範圍可達1.5公里,是歐洲最大型的化石挖掘地點。該地點被估計為每平方米有一個恐龍化石。
有效種
板龍屬只有兩個有效種。模式種是恩氏板龍(P. engelhardti),化石有至少10個頭顱骨,以及超過100個骨骸,狀態有破碎的也有完整的,主要發現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第二個種為長頭板龍(P. longiceps),是較為了解的種,在德國Knollenmergel發現了50個標本。長頭板龍與恩氏板龍的差別在於,較長的口鼻部與四肢,身體結構較輕型。
重新歸類種
第三個種是纖細板龍(P. gracilis),但缺乏板龍的特定特徵,已經成立了個別的鞍龍屬。 其他的種包含:特洛辛根板龍(P. trossingensis)、弗氏板龍(P. fraasianus)、整體板龍(P. integer),都已經被列為長頭板龍的異名。
可疑種
數個板龍的種因為化石的破碎與保存不佳狀態,而被認為是無資格名稱(Nomina nuda)或疑名。例如厄倫堡板龍(P. erlenbergiensis)的正模標本缺乏薦骨、腸骨、恥骨近側,因此很難與其他種作比較。

考古

考古發現
在歐洲中部許多採石場的三疊紀晚期岩層里,考古工作者先後挖掘出幾十具板龍的化石骨架。許多板龍化石保存了完好無損的大腿骨,而且這些大腿骨經常是直立在岩層中的。這種不尋常的姿勢暗示:這些恐龍死的時候是直立著的,而且這種站立的姿勢在其死後還保持著。也許,他們同時陷於淤泥下並在這樣的位置上粘牢,而這些淤泥在億萬年後變成了泥岩。
板龍的亞洲兄弟
祿豐龍化石是1941年在我國雲南省祿豐縣的侏羅紀早期岩層中發現的。根據出土的化石進行復原的祿豐龍長得酷似板龍。關於祿豐龍,我國古脊椎動物學家認為有兩個鐘,即許氏祿豐龍和巨型祿豐龍。許氏祿豐龍全長5.5米,站起來有2米高,脖子相當長,約為背長的80%。巨型祿豐龍的體型要比許氏祿豐龍大1/3,兩者同屬於一個類群。祿豐龍用四足行走,遇到兇猛的肉食恐龍時可以敏捷地逃走。

古生態學

介紹
板龍發現於歐洲,該地區在三疊紀時期的氣候環境類似沙漠。 在某些地點,發現了由完整個體構成的化石群。這顯示板龍以群體行動,穿越三疊紀乾旱、類似沙漠的歐洲地區以尋找新的食物來源。
另一個對於這化石群的解釋是,個別的板龍居住於乾燥的高地上,當它們死亡時,沙漠環境中的間歇性洪水將遺體沖刷、堆積在一起。許多個體的屍體在沙漠低處邊緣的河道末端堆積起來。
板龍與以下動物生存於同一地區:原蜥腳下目的鞍龍、中等體型的獸腳亞目理理恩龍與敏捷龍、小型的主龍類原美頜龍、已知最早的烏龜原頜龜、兩棲類的離片錐目、堅蜥目、原始哺乳類、翼龍目、喙頭蜥目、以及魚類。
食性
板龍的小型、葉狀牙齒顯示它們為草食性,並且為最早的大型草食性恐龍之一,以高大植被為食,例如針葉樹與蘇鐵。如同它們的近親大椎龍,板龍可能吞食胃石以協助消化食物,因為它們缺乏咀嚼用頰齒。
姿勢與步態
如同所有的原蜥腳下目恐龍,板龍的前肢比後肢短許多,而且它們擁有明顯的手指,以及拇指尖爪。一個對於板龍前肢的生理構造研究,證實前肢的運動範圍,排除了板龍習慣於四足步態的可能。如同獸腳亞目,板龍與其他相關的原蜥腳類不能旋轉它們的手掌,所以它們的手掌往下垂,而且不能以前肢支撐重量或行走。這個研究避免了關於板龍有限的轉動手掌能力爭議,而直接排除了板龍以指關節觸地行走與其他形式的運動方式的可能性。 所以,雖然板龍的體型可能屬於四足動物,但它們的前肢結構限制它們以後腿行走移動。它們的前肢可能用來進食時降低樹肢、用來抓取、或用來防禦。板龍的手部骨頭非常大,有五個手指。第四、第五指非常小。
身形對比身形對比
代謝
一個針對化石沉積層的研究,顯示板龍的個體間有非常大的體型差異。而且,骨頭上的生長層顯示個體的成長周期變化與所處環境相關。有些板龍在12歲時達到最大體型,而其他的則可以成長到30多歲。成年標本的大小也有不同,有些成年體的身長為4到6米,而其他的則可達到10米。板龍的標本眾多,足以研究它們骨頭的組織學;但因為缺乏身長小於4.8米的個體標本,所以很難研究板龍的個體發生學。如同其他恐龍,板龍擁有高成長速率,顯示它們有進階的恐龍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嚴重受到環境影響。這個研究的作者假設板龍的新陳代謝介於冷血動物與溫血動物之間。

文化娛樂

板龍曾短暫出現於電影《歷險小恐龍 2》(The Land Before Time II: The Great Valley Adventure)的開場段落。
另外,板龍也在BBC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第一集中短暫出現,用來說明恐龍的成功。
可於杜賓根大學、柏林亨波特博物館、以及斯圖加特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地看到已架設的板龍骨骸。
板龍也出現於微軟的遊戲《動物園大亨:侏羅紀》(Zoo Tycoon: Dinosaur Digs),板龍在遊戲裡是一隻可撫養的恐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