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松雞屬是雞形目松雞科的1屬。雄鳥全身幾乎純黑色,頭和頸部具藍紫色金屬輝亮,肩和尾具白斑,雌鳥棕褐色具黑色橫斑。代表物種松雞:體重約2600克,翅長約350毫米。雄鳥從額到尾上
覆羽都是石板灰色,頭部的顏色較暗,上面有黑色的蟲蠹狀斑或雲霧狀斑。喉部黑色,胸部有藍綠色的光澤,腹部有白色的斑點。尾長而寬闊,具有一些白色斑點,在中央尾羽上有一條寬的不規則白斑。
雌鳥的上體是銹褐色,夾雜著黑色及皮黃色的的橫斑,下體較淡,喉部淡黃或橙黃色,胸部棕色,腹部和兩脅淡白色,密布著黃褐色的橫斑。
虹膜褐色,嘴角黃色或白色,
跗蹠被羽到趾。跗蹠被羽,而趾裸露;尾圓,尾羽18枚;外側飛羽不呈鐮刀狀。
生活習性
棲息於高山林帶,落葉松林、紅松林和冷杉林中,特別喜棲於稠密的白樺林中。冬季留居陽光充足的落葉林中,也常結群去河畔遊蕩。在嚴寒的時候,松雞能在雪穴內過夜。以植物為食,尤嗜松、杉、樺樹的嫩枝,葉和芽苞,有時也吃紅松種子,夏季還吃漿果和少量昆蟲,秋季吃各種草籽。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泰加林帶。中國均有分布,黑嘴松雞分布於中國東北地區,普通松雞隻見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哈那斯湖。
松雞屬分布圖繁殖方式
每年3月下旬開始發情,5月營巢繁殖,一直延續至6月。在發情期的求偶炫耀是很特殊的,即跑圈的習性。如果有其他雄雞闖入它的巢區,立即發生激烈的格鬥。只有取得最後的勝利才能與雌鳥交配。松雞是1雄多雌,也有1雄配1雌的。交尾後,雌鳥選擇距離求偶場地不遠的僻靜處營巢產卵。巢築在漿果豐富的松樹根下草叢、冷杉垂枝下、倒木或枯枝堆下,在地面的淺凹處鋪上針葉、小枝、乾草和羽毛。5月下旬產卵。每窩6-10枚。卵淡灰以至淡褐灰色,散有黃褐色斑,卵徑為41×60毫米。由雌鳥孵卵,孵化期為24天。雛鳥出殼後2-3小時即能離巢奔跑,10天后出飛。
該屬物種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亞種 |
---|
1 | | Tetrao urogalloides | Bonaparte, 1856 | 3種 |
---|
2 | | Tetrao urogallus | Linnaeus, 1758 | 12亞種 |
---|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