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中藥)

松花(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松花,中藥名。為松科植物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等的花粉。馬尾松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油松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江蘇等地。赤松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南京一帶有栽培。黑松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等地;武漢、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具有祛風,益氣,收濕,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頭痛眩暈,泄瀉下痢,濕疹濕瘡,創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松花
  • 別名:松黃、松粉、松花粉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門
  • :松杉綱
  • :松杉目
  • :松科
  • :松屬
  • :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等
  • 採收時間:春季開花期間
  • 毒性:無毒 《綱目》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一、藥材性狀,二、飲片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花粉。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祛風,益氣,收濕,止血。

主治

頭痛眩暈,泄瀉下痢,濕疹濕瘡,創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胃脘痛:松花粉3g。沖酒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濕疹:松花粉、黃柏、苦參各60g,青黛15g,松香30g。先將前四味研為細末,再將松香熔化,同麻油調藥末,塗搽患處,每日1次。(《湖北中草藥志》)
3、治新生兒紅臀,小兒夏季汗疹:松花粉外撲,並保持局部乾燥。(《浙江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沖服。外用:適量,乾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

血虛、內熱者慎服。
1、《本草衍義補遺》:“多食能發上焦熱。”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體弱便結,溺黃者忌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春季開花期間採收雄花穗,晾乾,搓下花粉,過篩,收取細粉,再曬。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略烘。

形態特徵

1、馬尾松:又名青松、山松、樅松。喬木,高達45米,胸徑1.5米;樹皮紅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狀塊片;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但在廣東南部則通常生長兩輪,淡黃褐色,無白粉,稀有白粉,無毛;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褐色,頂端尖,芽鱗邊緣絲狀,先端尖或成漸尖的長尖頭,微反曲。針葉2針一束,稀3針一束,長12-20厘米,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麵皮下層細胞單型,第一層連續排列,第二層由個別細胞斷續排列而成,樹脂道約4-8個,在背面邊生,或腹面也有2個邊生;葉鞘初呈褐色,後漸變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彎垂,長1-1.5厘米,聚生於新枝下部苞腋,穗狀,長6-15厘米;雌球花單生或2-4個聚生於新枝近頂端,淡紫紅色,一年生小球果圓球形或卵圓形,徑約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鱗的鱗臍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鱗的鱗臍平鈍無刺。球果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長4-7厘米,徑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綠色,熟時栗褐色,陸續脫落;中部種鱗近矩圓狀倒卵形,或近長方形,長約3厘米;鱗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橫脊微明顯,鱗臍微凹,無刺,生於乾燥環境者常具極短的刺;種子長卵圓形,長4-6毫米,連翅長2-2.7厘米;子葉5-8枚;長1.2-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2.5-3.6厘米,葉緣具疏生刺毛狀鋸齒。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2、油松:又名短葉松、紅皮鬆、短葉馬尾松、東北黑松、紫翅油松、巨果油松。喬木,高達25米,胸徑可達1米以上;樹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規則較厚的鱗狀塊片,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樹樹冠平頂,小枝較粗,褐黃色,無毛,幼時微被白粉;冬芽矩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紅褐色,邊緣有絲狀缺裂。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長10-15厘米,徑約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二型層皮下層,在第一層細胞下常有少數細胞形成第二層皮下層,樹脂道5-8個或更多,邊生,多數生於背面,腹面有1-2個,稀角部有1-2箇中生樹脂道,葉鞘初呈淡褐色,後呈淡黑褐色。雄球花圓柱形,長1.2-1.8厘米,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狀。球果卵形或圓卵形,長4-9厘米,有短梗,向下彎垂,成熟前綠色,熟時淡黃色或淡褐黃色,常宿存樹上近數年之久;中部種鱗近矩圓狀倒卵形,長1.6-2厘米,寬約1.4厘米,鱗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狀多角形,橫脊顯著,鱗臍凸起有尖刺;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圓形,淡褐色有斑紋,長6-8毫米,徑4-5毫米,連翅長1.5-1.8厘米;子葉8-12枚,長3.5-5.5厘米;初生葉窄條形,長約4.5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3、赤松:又名日本赤松、灰果赤松、短葉赤松、遼東赤松。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5米;樹皮桔紅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片狀塊片脫落,樹幹上部樹皮紅褐色;枝平展形成傘狀樹冠;一年生枝淡黃色或紅黃色,微被白粉,無毛;冬芽矩圓狀卵圓形,暗紅褐色,微具樹脂,芽鱗條狀披針形,先端微反卷,邊緣絲狀。針葉2針一束,長5-12厘米,徑約1毫米,先端微尖,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面半圓形,皮下層細胞一層,稀角上二至三層,樹脂道約4-6個,邊生。雄球花淡紅黃色,圓筒形,長5-12毫米,聚生於新枝下部呈短穗狀,長4-7厘米;雌球花淡紅紫色,單生或2-3個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種鱗先端有短刺。球果成熟時暗黃褐色或淡褐黃色,種鱗張開,不久即脫落,卵圓形或卵狀圓錐形,長3-5.5厘米,徑2.5-4.5厘米,有短梗;種鱗薄,鱗盾扁菱形,通常扁平,稀具微隆起的橫脊,鱗臍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稀無刺;種子倒卵狀橢圓形或卵圓形,長4-7毫米;連翅長1.5-2厘米,種翅寬5-7毫米;子葉5-8枚,長2.5-4厘米,初生葉窄條形,中脈兩面隆起,長2-3厘米,邊緣有細鋸齒。花期4月,球果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成熟。
4、黑松:又名日本黑松。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2米;幼樹樹皮暗灰色,老則灰黑色,粗厚,裂成塊片脫落;枝條開展,樹冠寬圓錐狀或傘形;一年生枝淡褐黃色,無毛;冬芽銀白色,圓柱狀橢圓形或圓柱形,頂端尖,芽鱗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邊緣白色絲狀。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有光澤,粗硬,長6-12厘米,徑1.5-2毫米,邊緣有細鋸齒,背腹面均有氣孔線;橫切麵皮下層細胞一或二層、連續排列,兩角上二至四層,樹脂道6-11個,中生。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長1.5-2厘米,聚生於新枝下部;雌球花單生或2-3個聚生於新枝近頂端,直立,有梗,卵圓形,淡紫紅色或淡褐紅色。球果成熟前綠色,熟時褐色,圓錐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長4-6厘米,徑3-4厘米,有短梗,向下彎垂;中部種鱗卵狀橢圓形,鱗盾微肥厚,橫脊顯著,鱗臍微凹,有短刺;種子倒卵狀橢圓形,長5-7毫米,徑2-3.5毫米,連翅長1.5-1.8厘米,種翅灰褐色,有深色條紋;子葉5-10(多為7-8)枚,長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約2厘米,葉緣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緣。花期4-5月,種子第二年10月成熟。

生長環境

1、馬尾松:生於海拔1500以下山地。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2、油松:生於海拔100-2600的山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江蘇等地。
3、赤松:生於溫帶沿海山地和平原。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南京一帶有栽培。
4、黑松:生於東部沿海山地。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等地;武漢、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性狀鑑別

一、藥材性狀

本品為淡黃色的細粉,質輕易飛揚,手捻有滑潤感,不沉於水。氣微香,味有油膩感。
以勻細,色淡黃,流動性較強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項。

藥理作用

抑制腫瘤細胞作用。

相關論述

論松花粉潤心肺益脾氣的功效:葉天士:“松花,其主潤心肺者,飲食入胃,脾氣散精,輸於心肺。松花味甘益脾,氣溫能行,脾為胃行其津液,輸於心肺,所以能潤心肺也。益氣者,氣溫益肝之陽氣,味甘益脾氣之陰氣也。風氣通肝,氣溫散肝,所以除風。脾統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以釀酒者,清香芳烈,宜於酒也。”(《本草經解》)

附註

同屬植物高山松Pinus densataMast.分布於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分布於四川、雲南;華山松Pinus armandiiFranch.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其花粉在產區亦作松花葯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