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松果體細胞
松果體細胞有大型形狀不規則的細胞核,具有明顯的核仁在裡面。...... 松果體細胞有大型形狀不規則的細胞核,具有明顯的核仁在裡面。中文名 松果體細胞 外文名 無 ...
- 松果體(大腦腺體)
人類松果體為長(5~8)mm、寬(3~5)mm的灰紅色橢圓形小體,重(120~200)mg,其發育在7~8歲時達到頂峰。松果體位於間腦頂部,韁連合與後連合之間,四疊體上方...
- 松果體瘤
松果體瘤系指松果體腫瘤引起的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分泌增多(松果體的分泌功能上與腺垂體有拮抗作用)又稱性早熟綜合徵、早熟性巨生殖器巨體綜合徵。常見的腫瘤有:...
- 松果體疾病
松果體腫瘤占顱內腫瘤的1%以下,松果體鈣化不少見,松果體發育不全及囊腫偶見。...... 松果體瘤常見者為松果體細胞瘤、松果體母細胞瘤及畸胎瘤。異位松果體瘤多為...
- 松果體囊腫
松果體(pineal body)(conarium)[kEJ`neErIEm]位於間腦腦前丘和丘腦之間。為一紅褐色的豆狀小體。為長5~8mm,寬為3~5mm的灰紅色橢圓形小體,重120~200mg,...
- 松果體素
松果體素,又稱褪黑素、美洛托寧(melatonin)是人體中央的松果腺在夜間分泌的一種荷爾蒙。...
- 松果腺體
松果體是一顏色淡紅的橢圓形小體。位於人體丘腦的上後方。以柄附於第三腦室頂的後方。兒童時較發達,一般7歲後逐漸萎縮。成年後不斷有鈣鹽沉著。松果體的功能...
- 松果體母細胞瘤
本徵於1972年由Pellizzi提出,又稱性早熟綜合徵;早熟性巨生殖器巨體綜合徵系指松果腫瘤引起的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分泌增多(松果體的分泌功能上與腺垂體有拮抗作用)...
- 松果體腦瘤
松果體區常見的腫瘤為松果體細胞瘤、生殖細胞瘤、畸胎瘤、腦膜瘤等。松果體區腦膜瘤約占松果體區腫瘤的3.81% ,發病年齡多在45~55歲之間,普遍認為起源於中間帆和...
- 松果體區腫瘤
疾病簡介松果體區腫瘤是以腫瘤生長部位定義的一種腫瘤。它主要包括生殖細胞和松果體實質細胞腫瘤。前者占該區腫瘤的50%以上,高度惡性,侵潤性生長,可沿腦脊液播散。...
- 兒童松果體區腫瘤
松果體區腫瘤在兒童期的發病率較成人高2倍以上。腫瘤可致腦積水及顱高壓,使鄰近結構受壓導致雙眼不能上視、耳鳴、聽力減退和內分泌紊亂,性功能減退、肥胖、嗜睡等...
- 松果腺
松果腺(Pineal gland)脊椎動物間腦頂部的一種小的松果樣內分泌腺,亦稱松果體或腦上腺。一般認為,松果腺中含有抗性腺激素和降血糖因素,在幼年有抑制性成熟、抑制...
- 松果體區瘤
介紹松果體區腫瘤,人類的松果體形似松果,長寬厚約7mm×5mm×4mm,質量為140~200mg,位於中腦上丘之上,胼胝體後部覆蓋其上,通過一條細柄與第3腦室相連。松果體...
- 松果體區占位病變
松果體區占位病變考慮是松果體區的腫瘤。...... 松果體區占位病變考慮是松果體區的腫瘤。 患病部位 頭部 相關疾病 松果體瘤 上皮樣囊腫 神經膠質瘤 松果體細胞瘤...
- 松果體鈣化移位
松果體鈣化常見於成人,且隨年齡增加而更易出現,約75%正常成人在CT掃描時顯示有松果體鈣化。其直徑範圍通常為3~5mm,但有時可能會更廣泛些。松果體鈣化面積大,...
- 松果體腫瘤綜合徵
松果體瘤是一種惡性腺瘤,包含有兩種細胞,一種是大圓形或多角形的細胞,染色深,核大而呈圓形。此種細胞多聚成團狀,為松果體細胞;另一種為小細胞,胞漿少,核小...
- 異位松果體瘤
疾病定義松果體位於間腦的頂上方,主要分泌褪黑素,其作用與腦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MSH)相反,使兩棲類皮膚色素變淺。 松果體瘤按細胞形態學分類有多種,離開松果...
- 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Melatonine,MT)因為能使皮膚變白而得名,是由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之一。褪黑激素屬於吲哚雜環類化合物,其化學名是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又稱為松果體...
- 上丘腦
上丘腦位於丘腦後上方,構成第三腦室頂的周圍邊緣部分。包括松果體、韁三角、韁連合、丘腦髓紋和後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