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崮村
隸屬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地處鳳城東北,原205國道13公里處,著名的夾嶺腳下,全村耕地1204畝,275戶,人口915口,盛產花生、蘋果。
東龍崮村因村西有一座小山,呈南北向,長約2公里,山峰綿延起伏,其形似龍,故名龍山,因村在山東,故名東龍崮。
據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東龍崮村清末屬萊蕪縣孝義保。民國初年屬第九區(苗山區);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東龍崮村屬萊東縣石馬區黃土鄉;1951年改為苗山區銅山鄉;1958年撤區改為
人民公社,東龍崮屬孝義人民公社龍崮管區;同年10月改為礦山人民公社屬龍崮管區;1984年改為龍崮鄉;1985年改為孝義鄉,屬龍崮管區;2000年12月撤鄉並鎮,東龍崮村屬
鳳城街道辦事處龍崮管區。
東龍崮村建村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建村初只有田、孫、姜三姓,其後鹿、王兩姓先後遷至,其中以王、鹿兩姓最多,占全村人口80%。族姓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友善,互相幫助,世代相傳。
東龍崮村地處群山環抱之中,東西各有條小河環繞村莊,匯於村南,緩緩流入汶河之中。205國道貫穿其中,著名的夾嶺成為一道天然屏障,成為貫通萊蕪
淄博的咽喉要道,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東龍崮村不但風景優美,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也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堅強的東龍崮人民在反抗侵略和封建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具有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為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早在1938年,東龍崮村就建立了黨組織。1938年,王書成、鹿現玉、尚日吉等人與苗山鎮大後坡村的黨員一起建立了第整乘連墊一個黨支部,王玉成任書記,鹿現玉任組織委員,尚日吉任槓充局宣傳委員。他們秘密組織宣傳抗日,發展黨員,領導民眾抗日,同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鬥爭。後成立苗山區,屬銅山鄉,鹿現純任指導員,尚憲元任村長,並成立了民邀束兵隊,配合八路軍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東龍崮人民具有反抗精神,他們在兇惡的敵人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1943年,由於叛徒告密,孝義據點的鬼子了解到東龍崮村民兵有八路軍膠櫻屑“小主力”之稱,於7月15日凌晨秘密包圍了村子。他們把全村男女老幼趕到村東南的場院裡,進行慘無人道的恐嚇毒打,企圖讓村民供出八路軍並繳出槍枝。他們把村民王書孔、鹿玉棟吊在一棵大柳樹上,用皮帶、槍托毒打,打得不省人事,皮開肉綻,然後再灌辣椒水。但他們兩人沒從牙縫裡向敵人透露八路軍、武工隊的半點秘密,最後敵人竟殘酷地把一個叫“兵子”的青年殺害,將頭割下來掛在菜園的籬笆上。但堅強的東龍崮人民始終沒盛艱樂幾有向敵人屈服。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東龍崮人民積極參軍參戰支前,有的為革命捐軀犧牲。全村抗日戰爭參加夜驗辯革命的有鹿現玉、尚日吉、鹿現純、尚憲元、王丙純、尚明軒、王秉茂、王書秋、王書強、鹿現棟、王子誥、王書唐、鹿現珠等;解放戰爭參加革命的有馬京政、尚懷仁、馬京瑞、王書曾、尚現恆、尚現涌、鹿玉新、鹿玉珠、王玉胡、鹿現亭、鹿現臣、王玉芳等。入朝參戰的有尚憲涌、鹿玉新、鹿玉俊。全村共有烈士8人,他們是尚照軒、尚懷仁、王樹夢、王書曾、
王玉孝、王書第、尚憲功、鹿玉珠,其中一門雙烈兩家,有王丙文老太太(已病故)的兩個兒子和王丙春(已病故)的兩個兒子。他們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貢獻。
星轉斗移,東龍崮村歷盡滄桑,直至1948年解放,民眾才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1953冬成立了初級農業合作社,鹿現純任指導員,尚現元任社長。1955年,東龍崮、南龍崮、前坡村三村合併為高級社,鹿憲純任書記,尚現元、狄西蘭、鹿現中任社長。1958年成立
人民公社,尚現誦任大隊支部書記,王玉芳任大隊長。1975年東龍崮村人民在以尚現誦、欒照祥、尚懷義、鹿現寅組成的黨支部領導下,開展了治山治水運動,將周圍的荒山全部綠化,並修建了大型揚水站兩座,修建大型塘壩4座,基本上實了水利化。在1975年掀起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全村男女齊上陣,經過兩個春秋的戰鬥,改河造地近200畝,開闢果園6處,達200畝,徹底改變了東龍崮的落後面貌。每到秋天,果實纍纍,蘋果飄香,龍崮人民在經濟發展上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東龍崮村村民自古就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清末,東龍崮村就辦有私塾,王續誥曾考取秀才,後辦私塾,教書育人,為東龍崮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尚慶功在清光緒年間曾因軍功被授予七品頂戴。抗日戰爭前,村中就有了國小(三村合辦),先後有陶文謙、柳延亭、鹿現棟、鹿省三任教師。1948年解放後,三村設立國小一處,學生達50餘人,分四個年級。1958年發展到3個班的規懂烏套模,學生120餘人。20世紀70年代發展到四個班規模,教職工5人,學生130餘人。80年代初,三村人民對原來校舍進行改造,並成立了龍崮聯中兩個班,學生100餘人,教職工6人,加上國小5個班,在校生有140餘人。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東龍崮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達20人,其中本科5人,專科8人,中專7人,他們都在各自崗位上為祖國做出了貢獻。
東龍崮村人具有超前的經濟意識,特別是三中全會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們充分發揮205國道優勢發展多種經營。如服務業,從南龍崮橋至夾嶺就有飯店30多家,著名的夾嶺雞聞名遐邇。除服務業外,他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山劈石,加工石料銷往全國各地。採石業帶動了加工業,近兩年新上石料加工廠3家,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近百人。種植業帶動了養殖業,全村現有大型養豬場3家,年存欄2000餘頭。同時,開辦商店10家,成立建築隊4個。村四周山坡上果園星羅棋布,林果業也有相當的發展。
勤勞智慧的東龍崮人民正沿著
改革開放的道路,用他們勤勞的雙手繪製著美好的時代藍圖。
人文自然
東龍崮村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又是有名的旅遊勝地。村東的龍崮水庫,碧波蕩漾,群山倒映水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一面大寶鏡,成為人們假日避暑、遊覽、垂釣的好地方,吸引無數遊人前來洗浴、垂釣、度假。水庫往北約150米,有一座大型拱形全石結構揚水站,高達20餘米,長約5000米。它像一條彩虹臥於水庫上游,成為龍崮的又一亮麗景觀。沿水庫壩身向東有一條生產路,大約1.5公里就來到龍崮著名風景區——鷹窩崖。穿過一片果園來到山腳下,然後再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就來到崖邊。山上奇峰怪石,樹木繁多,遮天蔽日,有柏樹、刺槐、山芙蓉……進入山坳有一座古廟,名曰“聖水庵”,庵前巨石下有一山泉名曰“神水泉”,泉水清涼甘甜,終年不斷,沿小溪隨山勢向西流去,叮叮咚咚,如同在演奏一曲美妙的音樂。關於此泉,還有一段美妙的傳說。神水泉右側有一石洞,名曰佛爺洞,大約10來平方米,陰暗潮濕。廟後有巨石圍拱,巨石下有一石洞,名曰白衣娘娘洞。廟前院中有幾株柏樹高大挺拔,蒼翠欲滴,樹下有幾座石碑已斑駁脫落。古廟北面、東面有巨石圍拱,巨石上刻有“空峒”兩字,蒼勁有力。樹上纏滿了野葡萄、
藤蘿之類,微風吹來參差披拂,蒙絡搖曳,整座古廟掩映在綠樹叢中。沿古廟向東大約50米有一古井,約1米見方,1.5米深,井水清澈見底,水質甘甜。因山上生長多種藥物,所以井水含多種礦物質和藥物,能治療多種疾病,被稱為“聖水”。每年三月三趕廟會及平常前來焚香祭拜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從古廟向南穿過一段荊棘叢生的小路約500米就是鷹窩崖,這裡陡壁懸崖,勢如斧劈刀削,崖壁上有蒼鷹的巢穴。巨石上刻有“鷹窩崖”三個大字,楷書陰刻,字型雄渾蒼勁,1米見方。崖壁上長滿了各種灌木,有護山雞、連翹……。每當初春,連翹盛開,一片金黃,就像聖水庵的一座天然金色屏障。古廟後面是陡峭的山峰,上面有著名的府印石,雄踞山頂。廟西北角約200米處的山崗上有一巨石,高約15米左右,形似雨後出土的蘑菇,故名蘑菇石。從古廟沿陡峭的山路向東南登上山頂,大約走1公里,就來到“仙人一腳”的萬福山。登上山頂,可盡情飽覽萊蕪的壯麗河山。鷹窩崖風景迷人,稱人間仙境。
①聖水庵:位於萊城區風城街道辦事處東龍崮村以東約2公里處的鷹窩崖山北坡,廟房3間,為古建築。前有一洞名佛爺洞,後有一洞為白衣娘娘洞一山上怪石磷峋,松柏其間,景色迷人。廟院內殘存石碑數十塊,中有一塊為萬曆丙午年(1606年)題記碑。院內旁邊巨石上有“聖水岩”、“過此者聖”、“壁立萬仞”、“藏玉窩”等石刻題記。
“聖水岩”在廟東南巨石上,刻有“少渠書”。字南北長約2.8米,高1米。大石南面有“空峒”二字,底有“神水”二字,均為楷書陰刻。大石內空,以空峒山之說題為空峒,有水從洞中流出,清涼甘甜。每年
三月三廟會,前來焚香朝拜的香客遊人取水者絡繹不絕,稱之為“聖水”。
“過此者聖”在廟院台階下東面巨石上,刻有“少渠陳甘雨書”。字長寬各1.5米,行書,陰刻。
“壁立萬仞”在廟東大石上:字總高2.62米,寬0.7米。此石勢如斧劈刀削,高約5米,行書,陰刻。
“藏玉窩”在廟後西面大石上。字高2.25米,寬0.95米。後為白衣娘娘洞。
“鷹窩崖”在聖水庵正南約500米處的懸崖上,字高約2米,寬約l米,是蒼鷹棲息地,故名鷹窩崖一楷書,陰刻。王一中題刻。
另外,在廟東和廟西尚存四處題記詩。廟東題記詩為:“開樽正對晚煙霏,石崖流泉繞翠微。黃葉滿山秋色淨,萬松深處一僧歸。”
題記為明嘉靖年間萊蕪縣令陳甘雨書,次為後人王一中書。
②神水泉:鷹窩崖山坳有一座尼姑庵,名曰“聖水庵”庵下巨石下有一山泉名曰神水泉,終年泉水不斷,泉水隨山勢向南流去,叮叮咚咚,四時不絕。關於此泉,還有一段傳說。
相傳明朝柬年,當地一家財主修建花園,石匠們看中了泉頂巨石,想采來雕一對獅子,與庵里的尼姑談妥價錢,用十吊錢買下巨石。
山下有一打柴漢,人稱呂氏郎,為人忠厚正直。他夜做一夢,夢見一條小白龍來到他家,對他說:“明早你帶十吊錢去聖水庵一趟,到那裡自然會明白,切記。”
呂氏郎一覺醒來,甚覺蹺蹊。他顧不得吃飯,就帶著錢來到聖水庵,見兩個石匠正準備動手劈石:他對兩位石匠師傅說,此石系名石不可亂采,你們的工錢我可如數支付。說著將十吊錢付給了兩位師傅。
後來呂氏郎得了一場重病,附近名醫請遍了仍不見好轉。一天他拄著棍子來到大石頭邊,突然遇到一位白衣少年。少年對他說:“這位大哥病體虛弱,看來必有重病纏身,我是來此採藥的,我可為你治好病,但你必須付十吊錢方可用藥。”呂氏說家中有老母在堂,妻兒一家靠他打柴維持生活,如今重病在身,實在拿不出十吊錢。少年見他為人忠厚,就答應免費為他治病。他用瓦罐舀了一罐泉水,然後從袋裡抓了一把草藥放在罐里說:“回家去吧,不消幾日就會好的。”說完人即不見。
呂氏回家後吃了少年送的藥,結果病體好轉後來他又來到庵前巨石前,再也沒有見到那位白衣少年,自此,此事在當地流傳開,十里八鄉的百姓都到庵前打水治病,此泉被稱為神泉。
③仙人一腳:萬福山上有一天然石洞,長約50米,寬約10米,高2.5米,洞中有一山泉終年不枯。山洞名曰佛爺洞,山頂有兩塊巨石分別高約30米、20米。“仙人一腳”就在30米巨石上。
星轉斗移,東龍崮村歷盡滄桑,直至1948年解放,民眾才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1953冬成立了初級農業合作社,鹿現純任指導員,尚現元任社長。1955年,東龍崮、南龍崮、前坡村三村合併為高級社,鹿憲純任書記,尚現元、狄西蘭、鹿現中任社長。1958年成立
人民公社,尚現誦任大隊支部書記,王玉芳任大隊長。1975年東龍崮村人民在以尚現誦、欒照祥、尚懷義、鹿現寅組成的黨支部領導下,開展了治山治水運動,將周圍的荒山全部綠化,並修建了大型揚水站兩座,修建大型塘壩4座,基本上實了水利化。在1975年掀起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全村男女齊上陣,經過兩個春秋的戰鬥,改河造地近200畝,開闢果園6處,達200畝,徹底改變了東龍崮的落後面貌。每到秋天,果實纍纍,蘋果飄香,龍崮人民在經濟發展上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東龍崮村村民自古就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清末,東龍崮村就辦有私塾,王續誥曾考取秀才,後辦私塾,教書育人,為東龍崮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尚慶功在清光緒年間曾因軍功被授予七品頂戴。抗日戰爭前,村中就有了國小(三村合辦),先後有陶文謙、柳延亭、鹿現棟、鹿省三任教師。1948年解放後,三村設立國小一處,學生達50餘人,分四個年級。1958年發展到3個班的規模,學生120餘人。20世紀70年代發展到四個班規模,教職工5人,學生130餘人。80年代初,三村人民對原來校舍進行改造,並成立了龍崮聯中兩個班,學生100餘人,教職工6人,加上國小5個班,在校生有140餘人。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東龍崮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達20人,其中本科5人,專科8人,中專7人,他們都在各自崗位上為祖國做出了貢獻。
東龍崮村人具有超前的經濟意識,特別是三中全會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們充分發揮205國道優勢發展多種經營。如服務業,從南龍崮橋至夾嶺就有飯店30多家,著名的夾嶺雞聞名遐邇。除服務業外,他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山劈石,加工石料銷往全國各地。採石業帶動了加工業,近兩年新上石料加工廠3家,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近百人。種植業帶動了養殖業,全村現有大型養豬場3家,年存欄2000餘頭。同時,開辦商店10家,成立建築隊4個。村四周山坡上果園星羅棋布,林果業也有相當的發展。
勤勞智慧的東龍崮人民正沿著
改革開放的道路,用他們勤勞的雙手繪製著美好的時代藍圖。
人文自然
東龍崮村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又是有名的旅遊勝地。村東的龍崮水庫,碧波蕩漾,群山倒映水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一面大寶鏡,成為人們假日避暑、遊覽、垂釣的好地方,吸引無數遊人前來洗浴、垂釣、度假。水庫往北約150米,有一座大型拱形全石結構揚水站,高達20餘米,長約5000米。它像一條彩虹臥於水庫上游,成為龍崮的又一亮麗景觀。沿水庫壩身向東有一條生產路,大約1.5公里就來到龍崮著名風景區——鷹窩崖。穿過一片果園來到山腳下,然後再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就來到崖邊。山上奇峰怪石,樹木繁多,遮天蔽日,有柏樹、刺槐、山芙蓉……進入山坳有一座古廟,名曰“聖水庵”,庵前巨石下有一山泉名曰“神水泉”,泉水清涼甘甜,終年不斷,沿小溪隨山勢向西流去,叮叮咚咚,如同在演奏一曲美妙的音樂。關於此泉,還有一段美妙的傳說。神水泉右側有一石洞,名曰佛爺洞,大約10來平方米,陰暗潮濕。廟後有巨石圍拱,巨石下有一石洞,名曰白衣娘娘洞。廟前院中有幾株柏樹高大挺拔,蒼翠欲滴,樹下有幾座石碑已斑駁脫落。古廟北面、東面有巨石圍拱,巨石上刻有“空峒”兩字,蒼勁有力。樹上纏滿了野葡萄、
藤蘿之類,微風吹來參差披拂,蒙絡搖曳,整座古廟掩映在綠樹叢中。沿古廟向東大約50米有一古井,約1米見方,1.5米深,井水清澈見底,水質甘甜。因山上生長多種藥物,所以井水含多種礦物質和藥物,能治療多種疾病,被稱為“聖水”。每年三月三趕廟會及平常前來焚香祭拜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從古廟向南穿過一段荊棘叢生的小路約500米就是鷹窩崖,這裡陡壁懸崖,勢如斧劈刀削,崖壁上有蒼鷹的巢穴。巨石上刻有“鷹窩崖”三個大字,楷書陰刻,字型雄渾蒼勁,1米見方。崖壁上長滿了各種灌木,有護山雞、連翹……。每當初春,連翹盛開,一片金黃,就像聖水庵的一座天然金色屏障。古廟後面是陡峭的山峰,上面有著名的府印石,雄踞山頂。廟西北角約200米處的山崗上有一巨石,高約15米左右,形似雨後出土的蘑菇,故名蘑菇石。從古廟沿陡峭的山路向東南登上山頂,大約走1公里,就來到“仙人一腳”的萬福山。登上山頂,可盡情飽覽萊蕪的壯麗河山。鷹窩崖風景迷人,稱人間仙境。
①聖水庵:位於萊城區風城街道辦事處東龍崮村以東約2公里處的鷹窩崖山北坡,廟房3間,為古建築。前有一洞名佛爺洞,後有一洞為白衣娘娘洞一山上怪石磷峋,松柏其間,景色迷人。廟院內殘存石碑數十塊,中有一塊為萬曆丙午年(1606年)題記碑。院內旁邊巨石上有“聖水岩”、“過此者聖”、“壁立萬仞”、“藏玉窩”等石刻題記。
“聖水岩”在廟東南巨石上,刻有“少渠書”。字南北長約2.8米,高1米。大石南面有“空峒”二字,底有“神水”二字,均為楷書陰刻。大石內空,以空峒山之說題為空峒,有水從洞中流出,清涼甘甜。每年
三月三廟會,前來焚香朝拜的香客遊人取水者絡繹不絕,稱之為“聖水”。
“過此者聖”在廟院台階下東面巨石上,刻有“少渠陳甘雨書”。字長寬各1.5米,行書,陰刻。
“壁立萬仞”在廟東大石上:字總高2.62米,寬0.7米。此石勢如斧劈刀削,高約5米,行書,陰刻。
“藏玉窩”在廟後西面大石上。字高2.25米,寬0.95米。後為白衣娘娘洞。
“鷹窩崖”在聖水庵正南約500米處的懸崖上,字高約2米,寬約l米,是蒼鷹棲息地,故名鷹窩崖一楷書,陰刻。王一中題刻。
另外,在廟東和廟西尚存四處題記詩。廟東題記詩為:“開樽正對晚煙霏,石崖流泉繞翠微。黃葉滿山秋色淨,萬松深處一僧歸。”
題記為明嘉靖年間萊蕪縣令陳甘雨書,次為後人王一中書。
②神水泉:鷹窩崖山坳有一座尼姑庵,名曰“聖水庵”庵下巨石下有一山泉名曰神水泉,終年泉水不斷,泉水隨山勢向南流去,叮叮咚咚,四時不絕。關於此泉,還有一段傳說。
相傳明朝柬年,當地一家財主修建花園,石匠們看中了泉頂巨石,想采來雕一對獅子,與庵里的尼姑談妥價錢,用十吊錢買下巨石。
山下有一打柴漢,人稱呂氏郎,為人忠厚正直。他夜做一夢,夢見一條小白龍來到他家,對他說:“明早你帶十吊錢去聖水庵一趟,到那裡自然會明白,切記。”
呂氏郎一覺醒來,甚覺蹺蹊。他顧不得吃飯,就帶著錢來到聖水庵,見兩個石匠正準備動手劈石:他對兩位石匠師傅說,此石系名石不可亂采,你們的工錢我可如數支付。說著將十吊錢付給了兩位師傅。
後來呂氏郎得了一場重病,附近名醫請遍了仍不見好轉。一天他拄著棍子來到大石頭邊,突然遇到一位白衣少年。少年對他說:“這位大哥病體虛弱,看來必有重病纏身,我是來此採藥的,我可為你治好病,但你必須付十吊錢方可用藥。”呂氏說家中有老母在堂,妻兒一家靠他打柴維持生活,如今重病在身,實在拿不出十吊錢。少年見他為人忠厚,就答應免費為他治病。他用瓦罐舀了一罐泉水,然後從袋裡抓了一把草藥放在罐里說:“回家去吧,不消幾日就會好的。”說完人即不見。
呂氏回家後吃了少年送的藥,結果病體好轉後來他又來到庵前巨石前,再也沒有見到那位白衣少年,自此,此事在當地流傳開,十里八鄉的百姓都到庵前打水治病,此泉被稱為神泉。
③仙人一腳:萬福山上有一天然石洞,長約50米,寬約10米,高2.5米,洞中有一山泉終年不枯。山洞名曰佛爺洞,山頂有兩塊巨石分別高約30米、20米。“仙人一腳”就在30米巨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