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街道辦事處

鳳城街道辦事處

沿革民國初年稱第一區。1941年春,萊蕪劃為三縣,屬萊東(博萊)縣;為礦山、白龍、鵬山區所轄。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建制,大部分稱礦山區,一部分稱汶陽區。1955年3月稱第一區,後又稱礦山區。1958年3月劃為城關鎮、孝義鄉、王善鄉。同年10月,組建為城關、孝義人民公社。翌年2月合併為礦山公社。1982年1月改稱城關鎮。1984年4月改稱萊城辦事處。 1985年10月,分設為城區辦事處、北孝義鄉。1992年11月,縣級萊蕪市升格為地級市,城區辦事處更名為城市街道辦事處。2000年12月,城市街道辦事處與北孝義鄉合併為鳳城街道辦事處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城街道辦事處
  • 地理位置:山東省萊蕪市中南部
  • 面積:118.8平方公里
  • 人口:7.6萬人
概況,地理位置,自然狀況,主要經濟狀況,強鎮由來,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人物簡介,礦物介紹,

概況

地理位置

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位於萊蕪市中南部,是萊蕪市委、市政府和萊城區委、區政府機關駐地,是市、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與辛莊鎮接壤,西與方下鎮相連,南與高莊街道辦事處隔河相望,北與張家窪鎮、苗山鎮相鄰。

自然狀況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境內有名的山有礦山、雅麓山、望夫山、蟠龍山、驢山等,其中,望夫山最高。境內大汶河橫貫東西,孝義河自北向南,孝義水庫和龍崮水庫似兩顆明珠鑲嵌在東部山區。現有耕地3466.67公頃,平原、丘陵、山地面積各約占1/3,地勢東高西低。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經濟作物有生薑、大蒜、花生、芝麻、芹菜等,果品有蘋果、板栗、棗、紅提葡萄等。
境內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現已探明的有煤、鐵、銅、石英、花崗石等。氣候四季分明,很適合動植物生長,鳥、禽、獸類動物百餘種,各類花草、樹木、藥材等上千種。境內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蹟頗多。1983年3月在該處發現的“汶陽古文化遺址”,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考證,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是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全封閉全立交的泰(安)萊(蕪)一級公路及博(山)萊(蕪)、章(丘)萊(蕪)、萊(蕪)馬(站)、萊(蕪)新(泰)等公路幹線從境內通過,磁萊鐵路與津浦線相交至萊蕪東站與辛(店)泰(安)鐵路接軌。
全處轄83個行政村(居委會),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人口7.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中回民最多, 為1568人。境內有張、王、趙、亓、吳、孟等100多個姓氏,其中張姓、亓姓最多。

主要經濟狀況

建國初期, 境內農村經濟總收入1780萬元,1978年為9210萬元,2000年為14.26億元。 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0.56億元、7.38億元、6.32億元。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41.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66元。自1953年以來,境內先後組建投產了萊鋼鐵礦、礦山煤礦、山東塑膠機械廠、凸輪軸廠、麵粉廠、化肥廠、泰山鋼鐵總公司等30多個省、市屬工業企業,促進了境內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商業、飲食服務業等項經濟的發展。

強鎮由來

該處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散文作家吳伯蕭的故里。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鄉鎮(辦事處)第一名,全處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全國計畫生育先進集體、山東省經濟強鄉鎮、全省明星鄉鎮、全省成人教育模範單位、泰安市文明單位、泰安市先進基層黨委、萊蕪市雙文明建設紅旗單位、萊蕪市安全文明辦事處等。為全省“經濟百強鄉鎮”之一。

大事記

1915年,萊城南關制錫世家王俊亭製作的錫雕香爐,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獲得銀牌獎。
1934年,劉建民、李寶文在萊城東關開辦境內首家西醫院--萊裕醫院。
1938年8月,中共一區特支在萊蕪城區建立,孟華任書記。
1947年2月,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進行萊蕪戰役,境內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線。
1953年,馬洪溝回民自治村成立。
1984年11月,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總理班儂到小曹村參觀考察了農家生活情況,對萊蕪人的生活習俗頗感興趣。
1985年3月, 全市首屆“萬元戶”農民運動會在萊蕪一中體育場舉行,28個鄉鎮(辦事處)303個年收入超萬元的農戶877人參加,國家和省體委領導人到會指導,全國20餘家單位記者到現場採訪,分別以圖片和中、日、英、法、德等文字進行了報導。在這次運動會上,辦事處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並進行了百輛“嘉陵”機車騎行表演,觀眾達2萬人。
1986年1月,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東方紅、東風、西關、吳花園村的村民轉為城鎮戶口;土地統一丈量,登記造冊。
1986年4月,西關籃球隊代表泰安市參加了山東省第二屆“豐收杯”農民籃球賽,獲第五名。
1988年7月,參加國際教育研討會的20多個國家的教育官員參觀了萊蕪教育。
1989年6月,國家計生委主任彭佩雲到辦事處西關村視察計畫生育工作開展情況,並深入到戶和育齡婦女親切交談。
1989年9月, 吳伯蕭散文作品研討會在吳花園村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文人學者參加,並參觀了吳伯蕭故居展覽。
1993年1月15日, 慶祝萊蕪升為地級市大型民間藝術表演在市體育場舉行,辦事處演出的“秧歌舞”等節目博得眾人喝彩。
1993年7月1日,由區政府立項、辦事處牽頭、城北埠村投資、工商部門管理的萊蕪建材大市場、家具大世界建成開業,市、區五大班子負責人參加了剪彩儀式。
1993年10月25~29日, 省教委督導室主任劉慶春率省政府“兩基”驗收組一行7人,對辦事處等鄉鎮“兩基”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12月18日,萊城區政府專門召開大會,對實現“兩基”目標的辦事處等13個優秀鄉鎮進行了表彰獎勵。
1993年12月,辦事處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1994年1月23日,萊(蕪) 馬(站)路改建工程在辦事處大故事村舉行奠基儀式,隨後,辦事處等19個參戰鄉鎮的數萬名民工參加。
1994年12月15~16日,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成員、司法廳副廳長李秋宏一行3人,對辦事處綜治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給予了較高評價。
1995年1月10日, 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宋法棠在市、區、處領導陪同下,視察了辦事處精工玻璃廠。
1995年2月, 辦事處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活動,為萊蕪爭創“模範衛生城市”創造了條件。
1995年8月24日,省計生委在萊蕪賓館召開p17項目中期評估研討會,省計生委副主任潘洪增等參觀了辦事處東升村、孟花園村、東方紅村p17項執行情況。
1998年7月, 我國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辦事處廣大黨員和民眾踴躍捐款捐物,支援災區。
1999年5月27日,由上海市共富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須福根先生捐資100萬元與萊蕪市共同在原萊蕪市第十二中學的基礎上改建的陳毅中學成立,並舉行了陳毅中學掛牌和陳毅銅像揭彩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為陳毅中學題寫校名並發來賀電。
2000年9月,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光林到呂花園村檢查指導工作,對呂花園村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民眾理論活動的開展給予高度評價。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初期,糧食畝產很低,民眾溫飽基本不能得到解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特別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糧食生產穩定增長,民眾的溫飽逐步解決。部分民眾發揮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優勢發展蔬菜種植,前來、後來的芹菜清脆、清香,深受城市居民喜愛,並形成了一定種植規模。
水澆田面積占境內總耕地面積的80%以上。
1995年以來,不斷加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到2000年底,共建有花卉大棚40個, 蔬菜大棚120個,種植生薑313公頃,大蒜26.67公頃,脫毒馬鈴薯53公頃,桑園40公頃,發展紅提葡萄133公頃,其它果園面積達到120公頃。另外,全處建有畜牧小區8個, 發展專業村26個。同時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投資560萬元,投工20萬個,重點抓了萊(蕪) 博(山)高速公路兩側的百畝林果帶建設。2000年底,全處農業產值達到1.49億元。
第二產業 建國前,境內工業企業基本沒有。建國後特別是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到1992年底共發展集體企業390個,其中處辦企業21個,村辦企業369個, 從事鄉鎮企業的勞力2500人,並初步形成了電子、化工、塑膠、建材、 裝飾裝潢等十大行業為主導,39個企業、42個品種為重點的經濟工業體系。有23項填補了省內和國內空白, 6項獲國家專利,12項獲市以上科研成果獎,9種產品獲省優質產品稱號。
到2000年底, 全處企業總產值完成8.7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7.7億元,利稅9895萬元。近年來,先後對78家企業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盤活資產8100萬元。
隨著地級萊蕪市的建立,城市建設不斷發展,建築企業也迅速增加。2000年,實施強強聯合,以呂花園、董花園村等建築公司為依託,組建了二級建築企業--山東信聯建築安裝工程集團總公司。註冊資金1.09億元,下設五個子公司,現有職工3000人。這個企業回響國家西部開發的號召,把市場發展到陝西、新疆等地。
第三產業 建國前,境內沒有成規模的集市。建國後,東關大集逐步成為萊蕪的第一大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逐步發展起來。1992年, 辦事處積極制定優惠政策,創造寬鬆發展環境,實施“築巢引鳳”和“引鳳築巢”建立和完善了十大商業街、九大專業市場、六大生產經營區。到2000年底,全處個體工商戶達到3680戶,私營企業135家,其中有129戶資產達百萬元的經營大戶。辦事處連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為改善城市面貌,堅持大搞舊城舊村改造。2000年,共投資1.6億元,拆遷房屋6200間,鋪開項目46項,完成建設面積20萬平方米, 其中營業面積7.6萬平方米。市場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湧現出了呂花園、東升、董花園、程故事、石花園、西關、城北埠、馬莊、吳花園等一大批舊村改造和市場建設先進單位,促進了區位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
同時, 加快望夫山的旅遊開發,修通了205國道至望夫山的上山公路,完成了部分景點的規劃建設,逐步把望夫山由傳統民間低檔次旅遊開發成集觀光、娛樂、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點。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49年,境內有國小6處,在校生38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6%。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80年代,全處學校房舍、 設備均達到省級標準。90年代初,辦事處投資200萬元建起成人教育培訓中心,培育農村各類技術人才累計8600人。 2000年,全處有幼稚園68所,國小33所,中學4所,在校生1480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
境內民間藝術有舞蹈、萊蕪梆子、曲藝書法繪畫錫雕等。建國後,民眾文化活動更加活躍和繁榮。1968年,村村建起宣傳隊。辦事處1980年建文化站,1982年建廣播站,1983年建電影隊。80年代末,辦事處機關和境內的學校及部分村莊建立了圖書閱覽室和檔案室。
建國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10餘名中醫,幾個大村有中藥鋪。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有專兼職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58年,成立礦山公社衛生院,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醫務工作者26入,病床15張。此外有村衛生室48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79人。
境內學校體育、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活動非常活躍,體育比賽形成制度,辦事處創辦的企業、學校及部分村莊都有體育場、文體活動室等。1986年,西關、東風、小曹村組成聯合籃球隊,代表泰安市參加山東省第二屆“豐收杯”農民籃球賽,獲得第五名的好成績。1992年,辦事處會同有關單位專門建起一條健身路徑,購置了體育器材,為民眾開展健身體育活動創造了條件。境內中國小田徑、球類、體操等項目多次在市、區體育比賽中獲獎。1996年,辦事處被評為全省社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人民生活 建國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建國後,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70年代,農村吃糧以玉米、地瓜為主。80年代,以麵粉為主。90年代,注重生活營養,以麵食加副食為主。穿著方面,60年代,粗布衣服。70年代,穿青、藍、白、黃等單色調衣服。80年代後穿著講求高檔,講求名牌和樣式新穎的衣服。農民住房如今已有90%以上的農戶住上了磚石結構的新居,呂花園村絕大多數戶住上了高檔小康樓。境內人均住房面積28平方米, 電話裝機總量1.02萬部,行動電話1680部,閉路電視普及率7 0%, 家庭電腦120部。80年代普及腳踏車,90年代,摩托、機動三輪、各種汽車已逐步成為代步工具, 個人擁有大貨車、小汽車716部,實現戶戶通電、通自來水,村村通程控電話。 1998年10月,辦事處建立了敬老院,有50位孤寡老人在此安度晚年。1989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敬老院,2000年被評為省級模範敬老院。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26年冬,西關村成立了境內第一個基層黨支部。1976年底,中共黨員總數達到1367入。近幾年來,調整充實34個村的黨支部。2000年底,境內黨員人數發展到3412人,辦事處黨委連續3年被評為萊蕪市先進基層黨委。
基層政權建設 1939年9月,一區區公所成立。1941年5月,大區劃小區,成立礦山區公所。 1958年3月,成立城關鎮人民政府。同年10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行政機關稱社務委員會。1959年2月,成立礦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8年建革命委員會。1982年1月恢復城關鎮人民政府。1984年4月改稱萊城辦事處,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1985年10月改為城區辦事處。1992年11月改為城市街道辦事處。2000年12月建立鳳城街道辦事處至今。
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 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一區抗日總動員委員會。1966年,成立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婦女團體,抗戰時期有婦教會;建國後有婦女聯合會。青年團體,解放初期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委員會,後又先後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礦山公社委員會、城關鎮委員會、辦事處委員會。近年又成立了辦事處工會、個體勞動者協會和計畫生育協會。
鳳城街道辦事處現任黨政主要負責人:中共萊城區委常委、辦事處黨委書記莫祥春;辦事處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亓勇。

人物簡介

吳伯簫(1906~1982) 現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原名熙成,字伯簫,筆名山屋、天蓀。 1906年3月13日生,吳花園村人,1919年考入省立曲阜師範,1925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 畢業後先後在青島、濟南供職。1938年4月,吳伯蕭隻身投奔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194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5月聆聽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82年8月10日病逝,他一生著述頗豐,散文多編入《羽書》集,譯作有海涅的《波羅的海》。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有《吳伯簫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吳伯簫散文集》。
董學林(1931~1994) 西關居委會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文化教員、參謀、副科長、科長、副師長、師長、軍參謀長,河北省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等職。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謝翠鳳 1930年生於孔家莊村。1954年,因帶頭在村里傳授科技養蠶知識而被縣政府評為“養蠶能手”。次年,她所在的農業社養蠶小組因年產蠶繭1620公斤而受到省政府表彰, 同年9月,出席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被授予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並應邀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徐開才 1941年生,西關居委會人。1959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體育運動會的男子射箭比賽中榮獲個人全能冠軍。1960年5月,與捷克男運動員哈達會(世界冠軍)進行了兩場比賽,徐開才均獲個人全能冠軍,成為我國第一個在國際射箭比賽中獲得全能冠軍的射箭選手。後擔任國家射箭隊總教練、全國射箭協會教練委員會主任。
侯敬友 1946年6月生,東升村人。197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生產隊會計、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黨總支書記、實業總公司總經理、辦事處科技副主任。1989年被評為泰安鄉鎮企業家。1990年當選為山東省第六屆黨代會代表,出席山東省第三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被評為模範個人。1993年、1996年兩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受到國家民委表彰。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鄉鎮企業家。199 3年以來,多次被評為萊蕪市優秀共產黨員和萊城區優秀黨支部書記。
紀榮欣 1966年生,西關居委會人。在1989年安徽省合肥市舉辦的全國體育錦標賽中,奪得十項全能冠軍。在1990年10月北京舉辦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上奪得男子十項全能第四名。

礦物介紹

鳳城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優越,發展農業生產優勢明顯,大棚蔬菜是高效農業的支柱產業,現有標準日光溫室蔬菜大棚3000個,中小拱棚面積2500畝,蘑菇棚200個。主要蔬菜品種有西紅柿、黃瓜、芸豆、韭菜、香菇、針尖菇等。現有蔬菜批發市場一處,面積100畝,2002年,批發各類新鮮蔬菜4000噸,菜農收入2100萬元。
鳳城南瀕黃海,海岸線長48.78km,擁有豐富的灘涂淺海資源。2002年鳳城水產品總產量為2.7萬噸,水產總收入3.6億元,占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6%。全鎮現有淡水養殖面積1690畝,蝦池養殖面積3000畝,淺海養殖面積3000畝。水產養殖品種有:中國對蝦、日本車蝦、南美白對蝦、太平洋牡蠣、櫛孔扇貝、海灣扇貝、皺紋盤鮑、紅螺等海珍品和其它傳統淡水養殖魚類。全鎮共有傳統漁業村15個,擁有各類漁船418隻,總馬力2.7萬,出海作業漁民1300人。
凍粉加工是鳳城的傳統加工項目,產品又稱瓊脂,為海藻之天然石花菜經傳統精細工藝加工而成,產品富含多種營養成份,現有加工企業13家,從業人員2400多人,享譽大江南北,遠銷海內外。2002年產量300噸,行業總產值20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