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介紹,歷史,民國水患,官員決策,治涌阻力,實施前期,治涌實施,歷史記載,現代環境,再次蛻變,親水休閒帶,零投訴,鐵腕治污,九大工程,歷史故事,
地理介紹
東濠涌本是廣州的古老河道,發源於北郊外長腰嶺以西、姑嫂墳以東的山坳(白雲山的
甘溪、文溪),北接旗山百步梯之水,東接長腰嶺、百足崗、大窩山之水,西接馬鞍嶺、銀魚崗、唐帽崗之水,三處會流各長300多米。水流沿嶺南下,途經金桂、大鳳、鹿鳴、唐帽、下棠等村至七星崗。然後經葵蓬崗以北,出雙眼橋至小北門,再經法政路口銅關(又叫潼關)至造幣廠會淘金坑水南流,又經越秀街(今越秀北路、越秀中路和越秀南路)以東,再經大東街、文明街至東水關,會玉帶河水南流,在萬福街接竺橫沙湧水後到達珠江,全長7公里多。
過去東濠涌涌寬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時仍然是廣州城東的交通要道;其水質良好,是當時廣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
明清時期廣州城流經市中心的濠涌排水設施是具有城市防禦、排洪泄污及交通運輸等多重功能。廣州老城有東、西、南三支濠涌。
南濠古稱西澳,指在城西西濠街和南濠街之間的古渠前身,即位於今
海珠北路、中路地段。南濠開鑿於宋代景德年間,民國時期修築海珠路時,改為暗渠。
西濠原是北宋時開鑿的一條小運河,從宋代至清代一直是貫通廣州市中心南北的水上通道。明初,西濠變成
西城的護城壕,民國時期,
和平東路至西濠口段建為石拱式暗渠,1965年年底,西濠全程都改建成暗渠。
歷史
舊時的東濠涌前段並不規則,大部分呈U字形,但也有V字形的,寬度從1米到6米,深度3米以下,涌底全系沙石,水流清潔,農民多用於灌溉田地。從雙眼橋至東濠口一段,涌底積了許多淤泥,是附近的住戶傾倒垃圾,湧水長年污濁不堪。涌邊堤岸,小北門雙眼橋以上多屬土基,兩旁間有樹木及水笪。雙眼橋一帶堤岸多由住戶自己用磚石砌成,只有竺橫沙涌橋一段堤岸長約300米築有石磡。
長期以來東濠湧水患不斷,其原因主要是涌旁的樹木過少、雨水缺乏林木吸收和蒸發,還夾帶著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導致水流弛緩處沙石沉積,形成淤塞。淘金坑、法政路等處的水渠,及玉帶濠水流向與東濠涌形成直角,妨礙東濠涌的流暢,加上自身寬度日益狹窄,河床底部垃圾積聚。在東濠涌下游的竺橫沙涌口附近,集中了大量的杉排船隻,也阻礙了水流。此外,東濠涌下游五座橋樑的橋孔狹窄,導致水流不暢,每逢下大雨即會形成水面高漲,特別是越秀北路一帶水流溢滿。市中心多條河涌集中靠玉帶濠經東濠涌排水,更加大了涌的水量。
民國水患
1932年7月29日,廣州天氣反常,先是陰翳,氣溫增高;下午乍晴乍雨,至晚上11點多,突然黑霧垂地,大雨隨至,澎湃洶湧。由下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水勢直衝城內,市內低洼地方遂成池沼。在城北門的六脈渠淤塞多年,洪水無法排泄。瞬間水位由原來的七尺漲到丈余,附近的芒果樹街、大北直街、蓮塘路、興隆街以及小北的大石街、小石街、天平橫街、洪橋等處頓成水澤,水深及臍。民眾臂挾妻兒,手挽包袱,涉水而行。少壯者用門板紮成木筏,以濟老幼。大、小北門一帶民宅多泥牆,暴雨洪水衝擊之下紛紛倒塌,居民突圍而出,損失慘重。在東門,越秀山南面的洪水經銅關到造幣廠而出東濠涌,使本來幾乎乾涸的東濠涌突然水勢滔滔,越秀路、錢路頭、北橫街、線香街等地大面積水浸。突如其來的洪水,令河涌兩岸的民眾狼狽不堪,錢路頭的東濠湧水深超過4米,涌邊的惠來養老院住有1000多個老人。當水沖入院子時,大家驚恐萬狀,手足無措,其中有二三百人爬到瓦面上躲避,可憐那些體弱氣衰者則求援無援,不少溺斃水中。摧毀屋宇,傷斃人命,為害很大。次年秋天,東濠湧水仍然泛濫不止,政府官員深感壓力。
1935年7月5日入夜時分,廣州大雨滂沱,白雲山的洪水泛濫,加上雙眼橋涌及越秀北路北便城濠淺窄,向無清理,涌底淤塞不能排泄。小北外直街一帶頓成澤國,木屋多被水沖毀,13號、28號房屋全部倒塌,最嚴重是小北外直街以及田心、萬福里,水深近2米。其次是天官里、豪賢路、天平橫街、小石街等,水深1米。當時的小北警察分局,用汽車從河南運輸5艘小艇到小北外直街、天官里等處,警察分頭坐船到小北外直街田心一帶救出40多人。大東警察分局也告急,該局轄下鐵路頭附近各街道水深1米多,越秀北約附近各街道水深也近1米,警察立即出動到救濟院內救出數十人及各處住戶。
官員決策
1932年底,廣州市工務局測量過不同季節東濠湧水流量,並參考了時任中山大學教授的吳尚時和他的21歲的學生羅開富,對東濠湧上游的地勢進行考察而撰寫的文章———《登峰走廊地理述要》,做出了一份整治東濠涌的計畫書及預算。在該計畫書中,整治工程第一項是開闊濠身,即對涌道進行加闊挖深,兩旁開闢3米寬的人行道,利用鋼筋水泥及橫直陣承托。兩旁路底土坡,上面鋪砌水泥板以防止泥土崩塌,沿涌設有水埗(碼頭),方便沿岸居民運輸。第二項是對東濠涌流經的5座橋樑進行整治,即將橋孔開闊,續長橋面,增建橋樑兩端護壁等。此外,計畫書還有改變上游水流方向用於排洪,以及在東濠湧上游的鹿鳴崗、天成崗兩處,興建蓄水池來消減水患等。當時預計的工程費合共522000元、賠償民業及搬遷費是77000元,減除開闢東濠涌兩岸土地可徵收約17萬元(鋪戶門前寬度徵收約5萬元、鋪戶割余面積征費約9萬元、橫街馬路30米內鋪戶面積征費約3萬元),政府需要投資大約43萬元。
治涌阻力
計畫書一出,遭到涌邊部分居民的反對。1933年4月,東濠涌邊現龍二巷居民推舉一個叫周瑞泉的代表,向市長劉紀文告狀,對政府在整治東濠涌時拆毀民房興建新濠的做法表示不滿,特別對工程方案要拉直河道的方法表示懷疑,認為這樣做只是出於美觀,恐怕改造之後東濠涌再遇洪水,水勢會更加迅猛,勢如破竹,其害必甚。劉紀文收到狀紙,不敢怠慢,下令工務局查明情況,再決定是否按原計畫開工。一個多月後,工務局回復劉市長說,東濠涌沿岸因居民私建房屋,加上兩旁住戶常將垃圾拋入河中,導致濠身狹窄彎曲及水勢湍急,現將濠涌拓寬至12米,兩旁人行道為4米,修順濠線,建築堤岸,務使濠涌下游水勢無阻,這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為了大多數人民永久安全,政府不能因少數被拆民房的居民的一時痛苦而中止計畫。最後,市政府接受了工務局的解釋,在勸解周瑞泉等撤銷抗訴的同時,提出了將原來加寬東濠涌至12米改為10米,兩旁人行道寬度也從4米改為3米的變通辦法,從而避免多拆房屋而導致貧民失去住所。
實施前期
這次計畫還徵求過瑞典專家柯維廉的意見。柯維廉早在民國初年就作為水利專家來過廣東疏治粵河,並擔任廣東治河事宜處工程師兼測量員。1934年6月,柯維廉專程來廣州參與整治工作,他首先對1932年7月29、30兩日的降雨量、省河潮水漲的時間、小東門東濠涌集水區的估計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在看了工務局原來草擬的各項檔案、方案之後,6月26日,給市工務局寫了一份《整理東濠計畫意見書》,認為政府原計畫所採用的開拓築堤方法耗費太大,建議在東濠湧上游的下棠村以東的兩山之間,興建大壩蓄水,這裡大概有19萬平方米的地方既可蓄水,又能耕植。如果按柯的意見,費用是19萬元,比原計畫少了24萬元。
1934年10月,市工務局修正了東濠涌的整治方案,將兩旁的人行道寬度定為1.2米,並加欄桿,5座橋樑則2座加寬、3座改建,同時在上游淘金坑、長腰嶺等地建築籬壩,阻緩水勢,減少水量。在以後近9個月的時間,東濠涌下游工程計畫一直在徵求意見和修改之中。
治涌實施
1935年東濠涌再發水災,災後市民再次強烈要求市府責成工務局迅速清理全市渠道。在計畫未落實之前,也應該疏浚六脈渠和東、西二濠及玉帶濠,每年冬季清理一次,避免水患。劉紀文令工務局長文樹聲從速落實東濠涌整治計畫,毋得延誤。
文樹聲(1898-1941),廣東順德馬岡人,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科,後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上世紀20年代回國參加北伐,任軍校電務教官。復員後歷任廣西、廣東建設廳總工程師。1934年,文氏任廣州工務局長,主持西村電廠、興建廣州市政府合署、廣州首座氣象台,對廣州市政建設貢獻良多。在文樹聲的主持下,8月1日,東濠涌下游堤磡工程及東濠五座橋工程分開招標,清理濠涌淤泥的工程,由泰康路水母灣的羅合和公司中標,該公司以每井坭沙1.4元的價格,讓各沙坭船承包清挖淤泥。11月中旬,從東濠鐵橋到竺橫沙橋一段開始清浚工作,湧上的所有船隻都要離開。12月18日,隨著工程隊在小北老人院側邊打下第一椿,標誌醞釀了3年多的東濠涌下游整治建設正式開始了。
1936年1月,東濠涌挖泥120米,徵得地稅加二專款收入15萬元,濠費17萬元,這些款項將用於補償被割民業及搬遷費。濠堤工程以原來濠涌中線為準,以免割讓不均,沿涌400多戶都按割線拆讓。濠堤兩岸,如小北紅棉酒家厚興新街一段,每10米樹立1標誌,以明濠界所在。沿涌兩岸種植榕樹,每6米種1棵,計畫種植300棵。工程拓寬兩旁濠岸,用三合土斜坡,並於其上建築人行道,方便行人。在法政路口銅關,安裝活動水閘,控制水流量。
橋樑方面,東濠上的五座橋工程中最大規模是越秀橋,此橋原來只有1孔,寬度也只有6米。擴建後的越秀橋為3孔,寬度近16米,兩堤斜磡,流水順暢,頗為壯觀。另竺橫沙橋全長為21米,採用分級跌流方法減緩湍流。2月初,東濠涌造幣廠橋工程完成。小東門橋工程則要把舊橋躉拆去,重新打樁,但因有部分住戶不配合拆遷而遲了開工。2月下旬,小東門橋開始改建,工務局找人在舊橋附近搭一竹橋讓人通行。
歷史記載
《整理東濠下游碑記》
1936年3月,東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為紀錄這次治水過程,政府在越秀橋西側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樹聲撰寫的《整理東濠下游碑記》,碑文如下:
粵城設定肇始於周赧王,時越人公師隅所築之南武城,歷時二千餘載。濠渠淤塞事所常有,雖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簡,只顧當前,無一勞永逸之策,以故水患疊見,而東濠則尤甚焉。民國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廣州市大雨竟夕,東濠上游山洪暴發,小北區域首當其衝,塌宇傷人,遽罹浩劫,百年以來未嘗有也。翌歲秋,復遭巨浸,為患無已,補牢之舉,自不容緩,興利除弊,責在有司。
二十有二年冬,樹聲忝長工務,謀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務,乃秉承市長劉公紀文意旨,籌集款項,繕治圖則,凡十餘月始克竣事。爰於二十有四年秋舉工事,自竺橫沙以迄雙眼橋,濠長凡萬尺,隘者寬之,淤者浚之,分級跌流,以殺激湍,並於濠旁拓築行路,以示濠界而利往來。復於潼關渠口建置活閘,以壓倒流。沿濠有橋凡五,曰竺橫沙橋、曰小東門橋、曰東華路橋、曰大東門橋、曰越秀橋,而橋孔皆隘,宣洩維艱,故皆夷而新之,斯橋其一矣。此皆下游之工事也。
至若擴而充之,鑿溝以泄河源,築壩而成涵湖,利用山洪,以資灌溉,斯則上游工事之設施更為完美。然亦未可視為緩圖也。茲因橋成,爰紀其要,以勒貞珉。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廣州市工務局局長文樹聲撰並書
今日文氏石碑仍在越秀橋西側,惟碑文中“市長劉公紀文”、“工務局局長文樹聲”“文革”時被人鑿去。此外,橋東還有一塊立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12月的石碑,上有“越秀橋”三字,肥腴有力,但落款姓名也被挖空。
現代環境
再次蛻變
2010年6月,東濠涌1.89公里明涌段的綜合整治完畢,工程的包乾費為10.38億元,拆遷費用占大部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再實施雨污分流一期工程,包括東濠涌主涌流域及孖魚崗涌環市路以南片區;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春節前,實施東濠涌中北段征地拆遷工作;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實施中北段兩側截污、揭蓋復涌、調水補水、景觀綠化、道路交通改造;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實施雨污分流二期工程。經整治後的東濠涌環境大為改善,岸邊也建有東濠涌博物館,是由涌邊上兩座民國建築改建而成,用以展示政府的治水成果。
河涌整治拆遷沒有出現一個“
釘子戶”,東濠涌北起麓湖,南銜珠江,是廣州現存唯一一條貫穿市中心的河涌,全長4.51公里,曾經擁有廣州古城“護城河”之美譽。明朝時,東濠涌曾是廣州城東的交通要道;因其水質良好,東濠涌又是當時廣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
近代,由於白雲山森林破壞,致使甘溪、文溪水源逐漸乾枯。特別是東濠涌流域的工業化和
城市化發展,廣州人口急劇膨脹,東濠涌環境日益惡化,一度陷入“噩運”——河涌淤積,污染加劇,魚蝦絕跡,成了藏污納垢的臭水溝。河涌兩岸居民苦不堪言,不少家庭常年都不敢打開窗戶。
據廣州市越秀區水務局水務科科長明玉良介紹,廣州市政府為還市民一條生態自然、水清岸綠的河涌,下達了“死任務”——定要在6月前完成東濠涌1.89公里明涌段的綜合整治。越秀區水務局接下任務後,克服種種困難,施展渾身解數,終於使得東濠涌“舊貌換新顏”。
整治東濠涌1.89公里明涌的包乾費為10.38億元,拆遷費用占了大部分。拆遷問題極其複雜,涉及補償標準、安置點設定等諸多方面,牽涉面廣、協調單位多、工作量大,廣州市越秀區水務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依法依規執行拆遷工作,為讓沿涌居民獲得最大利益,出台完善拆遷經濟補償獎勵辦法,耐心細緻做好拆遷民眾
思想工作,居民積極配合,沒有出現一個“釘子戶”,使河涌整治如期順利完成。
親水休閒帶
如今,當記者踏上東濠涌越秀路段,映入眼帘的已經是一幅新景象:新種植的樹木隨風搖曳,沿涌兩岸花團錦簇,小瀑布清水四濺,營造出一方又一方的親水平台,過去的混凝土堤岸全部改成由綠色植物覆蓋的生態堤岸,猶如河邊小公園。在這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老街坊葉婆婆告訴記者,“以前東濠涌又髒又臭,沒人敢在這附近多呆一分鐘。我們見證了這裡的變化,天天在這裡晨運、閒坐,把這裡當作公園了。在東濠涌的整治過程當中,建設材料以綠色或灰色透水磚及透水地坪為主,道路兩側結合沿岸綠化配置,在河涌兩岸建了景觀休閒帶工程,建設公共廣場公園,營造處處賞綠的景觀效果。如越秀橋、東華西、
小東門、自然生態綜合廣場四大親水休閒帶、綠化廣場,沿線
麓湖至
沿江路配套建設一條全長約4.51公里的綠道, 市民可以從環市路、
東風路一直漫步到珠江邊“嘆”風景。東濠涌成為鬧市中難得的一條親水“
綠色走廊”。
為解決東濠涌少水發臭的情況,實現東濠涌整治全段“水更清”的目標,廣州市有關水務部門想出了調水補水的辦法,在珠江前航道江灣橋西側,新建補水泵站,抽取珠江水對東濠湧進行補水,沿河底或岸邊埋管輸送至東風路越秀橋,在越秀橋附近地底3米處的淨水廠進行淨化處理後,再自流到下游,使河涌充滿流動水。
越秀橋附近的東濠湧水質淨化廠正在加緊建設,按計畫,將在8月底完工,屆時,東濠湧水質淨化廠每天6∶00~22∶00,將從珠江上調水補水10萬噸,流量為每秒1.5立方米。經過處理後的東濠湧水將是清澈、對人體皮膚無傷害的水,沿線的居民更可直接下到親水平台親水、戲水。街坊梁姨表示,政府出錢出力整治河涌,沿涌居民最得實惠,大家要好好珍惜,共同維護河涌清潔。
為實現東濠涌全段“水清、親水”的目,越秀區將在2010年亞運會後,對東濠涌實施全段雨污分流、中北段的污水渠改管、淨水補水、拆遷和生態景觀建設工程,務求做到生態、自然、水清、岸綠,把東濠涌打造成“一流生態
河涌歷史長廊”。
東濠涌是廣州僅存的舊城護城河,從北到南全長約3000米
作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港口,又倚靠母親河珠江,水,已經成為了廣州的城市命脈,第16屆亞運會的開幕式也在位於珠江的
海心沙島舉行,依水而建,與水相依,廣州與水之間,濃情蜜意。
城市人對水環境的態度,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文化觀念或文明程度,如開啟閱讀城市的一把鑰匙。位於河網密布的
珠三角區域,交織的河仿若城市經脈一般盤活了整座廣州城, “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格局說明了一切。
從2009年初開始,廣州市就全力推進大型治水工程,改善
城市生態環境,還廣州“
水城”印象。
在此次治水範疇的121條河涌中,東濠涌是廣州僅存的舊城護城河,從北到南全長約3000米,穿過環市路、東風路、
中山路三條中心城區主幹道直入珠江,是此次廣州治水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門,也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東濠涌的整治,不僅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的生態環境,也喚起人們對老廣州的“水城記憶”。
東濠涌南段綜合整治,通過採取雨污分流、淨水補水、景觀整飾等方法,改善了居民生活質量,恢復了河涌原生態,再造廣州“六脈通渠”文化特色,實現了“水清、岸美”,市民可“見水、戲水”的整治效果,“堪稱典範的親水生態休閒文化走廊”。
零投訴
生活同以前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呀!不用擔心被雨水浸,而且住得寬敞、方便又舒心!”望著窗外瓢潑的大雨,原本一家八口擁擠在東濠涌邊上40平方小房裡的王伯很感慨。是東濠涌拆遷、安置,讓他們家三代人告別了常年潮濕、擁擠的河涌邊小房而住上寬敞公房。如今,住在離北京路商業街“咫尺”之遙的公屋裡,讓王伯一家遠離了浸水之苦,走出了人均5平方米的“蝸居”生活,這個重新建起的公屋之家,讓王伯感慨萬千。據悉,越秀區僅用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153戶、約5.5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沒有發生一起因拆遷引發的信訪個案,沒有發生一起拆遷投訴。
汪洋同志在省委辦公廳《督查專報》(2009年第186期)刊載的《越秀區全力推進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上批示:“越秀區的經驗證明,只要方法正確,執行到位,拆遷工作同樣是可以在和諧的情況下進行的。越秀的綜合整治完成後,一定去看看”。
鐵腕治污
治水必治污,治污先治源。越秀區河涌兩岸環境複雜,住宅、商鋪密集,必須先查清河涌沿岸的污染源,堵死污染源頭,才能徹底解決河湧水質污染問題。越秀區全面摸清了轄內4條河涌沿岸193個排污口和428間污染源經營項目、經營狀況及污水流向、處理、排放等情況,督促11間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在限期內完成整改,停業關閉了逾期未完成整改的3家污染源飲食單位,對3間無證照經營或超範圍經營的污染源進行了查處。為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開展了三次河涌沿岸污染源複查行動,原有428間的污染源已依法取締20間,其餘408間全部落實整改,4條河涌兩岸全部完成截污,違法排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九大工程
東濠涌整治工程涉及八大工程。一是調水補水工程。在珠江前航道江灣橋西側新建補水泵站,抽取珠江水對東濠湧進行補水,東濠涌南段水體實現了良性循環。二是景觀、堤岸工程。改造和加固堤岸、修建橋粱、建設“
綠道”等。三是兩岸建築物立面整飾工程。四是配套停車場工程,進一步緩解了該區域停車難問題。五是
機電安裝工程。對環市路到沿江路3.19公里的河湧進行光亮工程和視頻監控工程。六是高架橋體塗裝工程。七是水質淨化工程。在越秀橋附近建設淨水廠,日處理能力約10萬噸。八是東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館建設工程。將
越秀北路和
豪賢路交界處、緊臨越秀橋和東濠涌兩棟民國時期的舊別墅改造為“東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館”。記錄和展示河涌歷史文化和整治成果。
主體建築整飾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布展裝修,收集河涌老照片等實物。預計國慶後開館。九是景觀休閒帶建設。在環市路、東風路段建設公共廣場園建、景觀、綠化等工程。
安居樂業民眾得實惠
整治前,河涌污染嚴重,人居環境較差。東濠涌沿線居民
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難民眾多,長期忍受污水、噪音、潮濕的生活環境。越秀區把“河涌整治經費的63.7%用於拆遷補償和房屋安置工作,改善了85戶困難家庭、63戶住房面積不足40平方米的家庭和11戶孤寡殘疾人家庭的住房環境。東濠涌兩岸房屋整飾一新。同時,還計畫將東濠涌沿線合計近61.7萬平方米的地塊全部納入舊城更新改造,進一步改善該地區居民的居住條件。
東濠涌通過補水和淨化處理,河湧水質可達到國家地表水四類水質標準和無色、無味、清澈、可觸摸、無害皮膚的效果,可供行人戲水,並通過形成水閘聯動,可改善新河浦涌及
東湖水質,實現城市中心水環境的良性循環。
黃華華省長視察整治後的東濠涌,給予了高度評價。
綠色生態全面恢復。遵循河涌生態自然規律和環保要求,以自然河底及生態堤岸的形式,以園林綠化為主,採用多項生態和環保新技術,恢復
嶺南水鄉的河涌風貌,走在東濠綠道上,滿目綠色、清爽宜人,呈現一派生氣盎然的自然生態景象。隨處可見市民親水、戲水的情景。有居民聽說東濠涌環境變靚了,帶著孩子還從
海珠區、白雲區、
天河區等專門坐車過來。
整治不忘人文情懷。在整治中把文化建設貫穿河涌治理全過程,挖掘水文化、橋文化、石文化、
廣府文化、名人文化等人文歷史內涵,進一步擦亮“廣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質。設立以河涌為主題的博物館和治水碑記,展示河涌沿線歷史文化遺存及古今治理河涌史實。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運用現代建築工藝,恢復東濠涌越秀橋、
小東門橋、築橫沙橋、東華橋等6座歷史名橋原貌,新建4座現代小橋,還沿水脈設定越秀橋疊水瀑布、越秀廣場治水主題雕塑、荷花池、
景觀石、水堰、涼亭、驛站等景觀10處。展現魯迅故居、宋慶齡故居等名人名居景點,塑造濃郁細膩的水系概念。在糙米欄橋附近和永曜北國小牆壁各設定人物雕塑2組、壁畫4幅,重塑民國時期廣州普通百姓人家生活場景,栩栩如生地反映老廣州的風俗人情。
人居環境更加舒適。整治帶來河涌周邊社區衛生條件的改善,“四害”明顯減少,愛衛部門監測東濠涌沿線及周邊社區外環境16600米,鼠跡由1月份的28處下降到7月份的8處,鼠害減少7成以上,粉板法監測鼠密度僅為1.54%,比國家標準低1.46個百分點。
歷史故事
明末清初,尚可喜、耿繼茂攻陷廣東,屠城三日,“城前後左右四十里,盡行屠戮,死者六十餘萬人”。當年清軍從西面攻入城區,隨即開始瘋狂的大屠殺,避難的居民從
大東門出逃,但東濠湧上只有正東門橋與
小東門橋,因擁擠而掉落東濠涌溺斃者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