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東海(老)淮豬肉,皮厚在0.4厘米至0.6厘米;肌肉色澤鮮紅色或深紅色,脂肪潔白,有光澤,大理石紋明顯;煮沸烹飪後肉湯澄清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香味濃郁。
項目 | 指標
|
肉色(分)
| 4
|
肌肉PH值
| 5.6-6.5
|
失水力(%)
| 10~15.0
|
嫩度(千克·F)
| ≤3.5
|
肌內脂肪(%)
| 3.5-5.0
|
產地環境
東海(老)淮豬肉產自江蘇省
東海縣,東海縣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東海縣常年溫和濕潤,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常年無霜期225天。
東海縣地屬黃淮海平原東南邊緣的平原崗嶺地,地形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最大距離7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4千米。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連綿,東部地勢平坦。地勢西高東低,在海拔2.3~125米之間,適宜農作物生長,養殖豬禽。
歷史淵源
20世紀70年代以後,淮北豬為母本培育的新淮豬在淮陰、徐州等地大力推廣;
80年代後,由於推廣杜洛克豬、長白豬和大約克豬等外種豬,致使淮北豬的數量急劇減少;
20世紀末,只有連雲港市的東海種豬場及東海農村尚有少量留存;
2002年,農業部在東海縣建立了國家級淮豬保種基地。
生產情況
截至2009年底,東海縣存欄東海老淮豬種豬2200多頭,年繁育東海老淮豬2萬多頭。
產品榮譽
2009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東海(老)淮豬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東海(老)淮豬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江蘇省東海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淮豬(淮北豬)。
仔豬:
(1)哺乳仔豬:3日補鐵,7日補料,乳豬料粗蛋白含量19.0%至21.0%。
(2)斷奶仔豬:45至60日齡斷奶,體重8千克至13千克,飼餵日糧0.4千克至0.6千克,飼料粗蛋白含量17.0%至18.5%。
生長育肥豬:
(1)體重20千克至35千克階段,飼餵日糧1千克至1.5千克,粗蛋白含量15.0%至16.0%。
(2)體重36千克至50千克階段,飼餵日糧1.5千克至2.0千克,粗蛋白含量13.5%至14.0%。
(3)體重51千克至70千克階段,飼餵日糧1.75千克至2.0千克,粗蛋白含量12.5%至13.5%,花生糠或山芋糠添加量占日糧的4.0%至6.0%。
(4)體重71千克至90千克,飼餵日糧1.5千克至1.75千克,粗蛋白含量12.0%至13.0%,花生糠或山芋糠添加量占日糧的8.0%至12%。
(5)育肥豬屠宰在9至10月齡,體重在80千克至90千克。
(6)預防、治療藥物及藥物添加劑的使用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定。育肥豬屠宰前35天禁用任何藥物。
(7)全程補充青綠飼料:前期日添加0.15千克至0.3千克,中期0.3千克至0.5千克,後期0.5千克至1.0千克。
(8)育肥豬飼養:每圈設定運動場,平均1至2米/頭。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屠宰加工:
(1)工藝流程:宰前停食24小時→沖淋→致昏→刺殺放血→浸燙脫毛→去頭蹄、內臟→檢驗→劈半→預冷→分割包裝→貯存運輸
(2)要求:
浸燙水溫在56℃至63℃,燙毛時間為8至12分鐘。
片豬肉應經12至18小時冷卻後進行分割包裹。包裹材料應是透吸、無色、無味、無毒。
產品的貯存物應清潔衛生。凍豬肉產品應在-18℃以下的冷庫中貯存,保質期不超過180天;鮮肉產品應在-2℃至2℃,相對濕度85%至90%的冷卻間貯存,保質期不超過5天。
專用標誌使用
東海(老)淮豬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東海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東海(老)淮豬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