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微電影)

東方紅(微電影)

《東方紅》是一部由陝北籍電影導演何志銘導演的電影。影片通過歌舞概括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所進行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反官僚主義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這部史詩選擇了各個革命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為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歷史縮影。這部音樂舞蹈史詩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周年而創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七十多個單位的音樂舞蹈工作者、詩人、作曲家、舞台美術工作者,以及工人、學生、少先隊業餘合唱團三千多人,以滿腔的革命熱情成功地創作了這首革命史詩。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依照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集。

基本介紹

簡介,創作籌劃,

簡介

近期,陝北籍電影導演何志銘將這個普通農民創作《東方紅》的故事搬上了熒幕,並憑藉該片,獲得第五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談及獲獎,他說,我與故鄉血脈相連,我是用鄉愁在創作。
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何志銘
要讓一詞一句都有出處
“火紅的太陽漸漸從莽莽群山中升起,破除了陝北高原冬日清晨的嚴寒,萬丈光芒溫暖的照在了李有源身上,他面對著太陽熱淚流淌。”這是將全片推向高潮的一場戲,何志銘提起這些鏡頭仍興奮不已。“太陽和人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共產黨和人民的關係,是陝甘寧邊區與李有源的關係。”何志銘說,只有追尋李有源一生的軌跡,才能讓觀眾理解一個普通農民如何能寫出大時代的頌歌。
從陝北民歌《探家》《麻油燈》到《白馬調》《移民歌》,《東方紅》的最終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為了尋找到這一詞一句、一聲一調的來歷,何志銘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走訪了各類專家與李有源的後人。“最需要下功夫的不僅是拍攝,而是生活原型的歷史真實性,並如何與微電影所反映的藝術真實無縫對接。”何志銘說。
抱著這樣嚴謹不苟的拍攝態度,何志銘及劇組人員在黃土高原的刺骨寒夜中等待太陽初升;為了還原場景製作一條標語通宵達旦;在棗樹林裡補拍夜戲,被撲面棗刺劃傷了臉頰,割破了衣褲……
這些努力,最終使影片收穫了業界與觀眾的認可。李有源的孫子李錦鵬觀看了電影后,眼含熱淚地對何志銘說:“反映我爺爺創作《東方紅》的影視作品很多,但最真實的還是這一部。”

創作籌劃

《東方紅》是一部政治性、歷史性都很強的作品,某些歷史事件的評價以及在戲中所占的份量都不是單純用技術手段所能解決的。如何在大型歌舞中表現黨的誕生、秋收起義、遵義會議這幾次大的歷史事件是周總理最為關心的。他不但要求突出地表現這些事件,還要求在藝術上儘可能完美。“東方曙光”是一場反映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歌舞,當時尚沒有現成描寫和歌頌共產黨誕生的歌曲。周總理對此很是著急,時任文化部部長的周巍峙為此專門到音樂研究所找到了一首名為《北方吹來十月的風》的歌詞。周總理看了歌詞很是高興,認為它很好地說明了馬列主義傳播和中國革命的關係,也表達了毛主席所說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歷史性結論。而作曲家李煥之參考大革命時期民眾歌曲的風格為這首歌詞譜的曲子也很受周總理的讚賞。周總理還親自為這首歌設計了布景:天幕的左側是光芒四射的馬克思列寧畫像,在畫像前同時升起兩面旗幟,一面是黨旗,一面是繪有毛澤東青年時代頭像的紅旗。在兩面旗幟的導引下,行進著中國革命隊伍。周總理說,當時代表黨的正確路線的是毛澤東同志,所以決定在紅旗上加上他的頭像。許多看過《東方紅》的人對戲中沒有“八一”南昌起義的場面感到困惑不解。按理,這樣一部反映中國革命的大型史詩,沒有南昌起義也是說不過去的。因為南昌起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是我党進行武裝鬥爭的開始,在我黨我軍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寫“八一”南昌起義,當然就不成其為完整的當代革命歷史。其實,創編班子最初也是這么定的,但周恩來卻將它拿了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