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籌建主體
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是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的籌備機構,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寧波。作為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的前身,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的使命是匯聚全球頂尖人才,孕育一所高水平、創新型、國際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歷史沿革
2020年10月23日,韋爾股份創始人、鎮海中學1985屆校友
虞仁榮成立寧波市虞仁榮教育基金會,旨在資助寧波創辦一所對標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由此應運而生。
2021年3月,寧波市
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11月25日,與
寧波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12月27日,東方理工大學(暫名)校園規劃及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開啟。12月29日,
寧波市人民政府與虞仁榮教育基金會簽署合作辦學協定,將在寧波共同籌建一座民辦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
2022年8月24日,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與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簽署聯合培養博士協定。10月9日,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中國深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10月10日,與
上海交通大學簽署聯合培養博士協定。校園設計方案出爐,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的設計方案成為東方理工大學(暫名)校園設計方案。10月28日,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與
西湖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12月29日,校園奠基儀式在寧波
鎮海區舉行,計畫於2025年建成交付使用。2023年將向教育部申請正式建校,預計2025年前正式獲批建校。
2023年2月27日,虞仁榮通過紹興韋豪向寧波市虞仁榮教育基金會無償捐贈1000萬股股權。6月26日,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成立。7月19日,位於鎮海區清水浦片區的永久校區一期(核心區)正式開工。12月,該校永久校區的核心區、理工組團、東生活組團三個項目標段均已完成樁基施工,體育組團項目標段正在進行樁基施工。12月5日,虞仁榮通過紹興韋豪向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無償捐贈10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2024年1月7日,由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承建的校園建設項目永久校區2號地塊體育組團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包含籃球館、游泳館、綜合訓練館、足球場、室外跑道、籃球場、排球場、地下車庫等及其配套附屬設施。5月,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永久校區2號地塊-一期(東生活組團-1)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封頂。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8月,學校已正式簽約79名核心教授(簡稱獨立PI),其中院士13人、國際著名學術機構會士(Fellow)17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1名、53人擁有TOP 200院校的任職經驗。
學科專業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著力打造理學、工學、信息、商科四大學科群,形成以理、工、信、商為主,兼備特色人文社科的學科專業體系,為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提供重要支撐。
研究方向:化學、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
以源頭創新和服務社會為使命,構建具有東方理工特色的現代工學學科體系。
建設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世界一流信息學科。
研究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自動化。
建設“小而精”、主動服務國家及區域經濟發展、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的特色商科。
基礎設施
寧波市人民政府已選定校址並規劃用地總規模約2,300畝。第一期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包括高質量的公共技術平台、圖書館、體育館等設施,滿足高質量教學的要求。還將建設創新園區,形成技術高地、人才高地及創新經濟示範高地。
虞仁榮教育基金會將投資100億用於大學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基礎上,將投入200億元以上的辦學資金,保障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等及大學的基本運營費用。在虞仁榮教育基金會提供的資金基礎上,已建立多方位資金籌措體系,包括政府支持、科研經費、辦學收入、社會捐贈、成果轉化等收入。
學生規模
2022年,學校招收博士生47名。
規劃十年內在校生規模為10,000人,本科、碩士、博士比例為4:3:3。初期將與國內外知名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2022年招收首批研究生,本科生招生將在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大學後開始。按照師生比1:10組建師資隊伍,包括教研序列、教學序列及研究序列。
已與國內外頂尖高校聯合招收兩屆聯培博士生,共123人;2024級已招收123人,累計將達到246人。(數據截至2024年8月)
本科生招生
2025年計畫首批在電子信息、計算機、先進制造、數據科學、物質科學五大領域開始本科生招生。
戰略合作
堅持開放辦學定位,戰略合作成果顯著。先後與
寧波大學、
天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甬江實驗室、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中國深圳)、西湖大學等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簽署相關合作協定,秉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成就,合作共贏”的原則,在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科研合作、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