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208年至1224年間(南宋寧宗嘉定中)堪輿學家賴布衣自江右(今江西)南來,行蹤遍於羅浮、廣府、東莞諸地。賴氏精地理之學,名傾一時。世傳賴布衣雲遊至大鵬灣,見龍頭山紫霞升騰,即謂鄉民曰:此乃福地,當建梵剎,以播祥瑞。
史記記載深圳大鵬東山寺始建於
明朝洪武二七(公園1394年)年,一代風水大師
賴布衣雲遊
大鵬灣,路徑東山龍頭石山,發現該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訴當地村民,此為聖地,在此建一座廟宇,可保一方平安,於是建成了
東山寺。首任住持釋鵬海法師。釋鵬海法師圓寂後,鄉民在寺西建造舍利塔,碑刻“東山寺老和尚墓”,後人稱之為“鎮妖塔”。
1571年(明穆宗隆慶五年九月)倭人攻大鵬所及東山寺,圍城四十餘日,賊具雲梯薄城,舍人康壽柏呼眾御之,圍乃解。
明代秀才王德昌重遊東山寺時,即興題下《大鵬東山寺》七律一首:不到東山而是秋,西風藜杖又重遊,煙霞有約山如畫,歲月無私人白頭。檐下花飛深院靜,菩提樹蔭古
墰幽,丹梯欲上應長嘯,遙望汪洋天際浮。
1647年(清世祖順治四年)南明參將李萬榮奉桂王永曆年號起兵反清,掠據大鵬所及東山寺長達九年之久。
1650年(清世祖順治七年十月) 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南征嶺南,令左翼總兵官許爾顯造戰船二百二十九艘,合紅旗海寇梁標相等船同赴東山寺下,南明兩廣總督杜永和率水兵迎戰,破走之。
1688年(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季冬),據清康熙《新安縣誌》中有記載:“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山上,中為觀音堂,左為上帝殿,右
文昌閣,前三寶殿”。
1752年(清高宗乾隆十七年仲冬)東山寺住持釋德潤和尚圓寂,禮葬於東山寺側,碑石銘刻“洞宗住持東山德潤和尚塔門徒默悟孫契乘曾孫相善等立”。該塔於1995年仲夏重建於寺右,西側重修“東山寺靈光禪師”塔。
1819年(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新安縣知事舒懋官修《新安縣誌》,記載東山寺“龍井,在鵬城東山麓,橫開一穴,泉流不竭,其水夏寒冬溫,甘美與他泉異。”
東山寺於清代
鹹豐四年(1854年)重修過一次,修建後的
東山寺依山勢低到高分成四進,前後進之間有天井隔開。廣東全省水師軍務提督、振威將軍賴恩爵為山門題匾“東山古剎”。
854年(清文宗鹹豐四年春)東山寺原址建成,建築規模為四座四進。山門建有石牌坊,大鵬協副將張玉堂為其題寫行書“鷲峰勝境”及“鵬島靈山”。
1857年10月5日(清文宗鹹豐七年八月十八)東山寺住持釋通銓法師禮葬生母歐陽孺人於東山寺外,碑石銘刻“鹹豐丁巳年八月十八日安壚通銓師生身母塔清十七世故室歐陽孺人墓附葬大檀越之塔閩汀杭邑陳英鴻吉立”字樣。
1907年(清德宗光緒三十三年十一月) 東山寺住持湛英禪師重修通銓師生身母塔。
1943年12月2日(民國卅二年十一月初六)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惠陽縣土洋村正式成立。嗣後,東江縱隊在大鵬黃岐塘三角山洞、觀音山廟及東山寺設立臨時醫院。
1944年2月2日(民國卅三年正月初九)國民革命軍第七戰區惠淡守備區第二游擊挺進縱隊第三支隊上校支隊長徐東來指揮周義心大隊、陸如鈞大隊及鹽警三部約六百餘人陸續攻擊小桂、壩光及大鵬,東江縱隊及東山寺臨時醫院傷員緊急撤往西沖。
1944年7月1日(民國卅三年五月十一)東江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在東山寺正式成立,東江縱隊副司令員王作堯兼任校長、李東明任政治委員、林鶚任教育長、饒衛華任秘書長,教官曾生、王作堯、尹林平、賴仲元等。該校開辦兩期培訓,約有學員七百名。
1944年11月15日(民國卅三年九月三十)東江縱隊政治委員尹林平致電周恩來並轉中共中央,請示將原有軍政幹部培訓班正式改為軍政學校東江第七分校,並建議由曾生、王作堯任何一人暫代校長職務。
1945年2月底(民國卅四年二月)東江縱隊副司令員王作堯和政治部主任楊康華率領第三支隊第三大隊和東江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在獨立第三大隊接應之下,進抵羅浮山以南長寧圩和橫河圩一帶,校址設於博羅橫河圩。7月6日,“羅浮山會議”召開,決定東江縱隊迅速北進至粵北五嶺山區,東江抗日軍政幹部學校正式改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七分校。
20世紀50年代初東山寺數度遭劫,遂成廢墟。寺內大鐘、塑像和文物被毀,琉璃瓦、匾額、牆基和階石被拆,僅存清代石牌坊、佛塔、鐘柱二根、石柱四根及石墩數個。
20世紀70年代東山寺原址被開闢為果林場,故稱之“春有香梅桃李,夏有龍眼荔枝,秋有紅柿鮮柚,冬有橘果甘甜。”
1984年深圳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鵬城國小內發現東山寺寺門石匾,原為陰刻楷書“東山古剎”四字,已斷為兩截。現余殘碑“東山”二字,右側楷書“壬子年(1852年)重修”,殘長135厘米,寬65厘米,拓本現存深圳市博物館。
1984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東山寺石牌坊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大鵬東山寺開始重建籌備工作。
1992年,鵬城被確認為旅遊勝地。“重建大鵬東山寺古蹟文物——東江抗日軍政幹部學校舊址籌備委員會”成立,大鵬鎮當地民眾,港澳台同胞和其他海內外人士,根據回憶和保存下來的資料,群策群力,在原舊址上重建東山寺。
1995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廿二)東山寺舉行重建竣工剪彩儀式。該寺在原址重建,歷時叄年零五個月,占地約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多平方米。依山勢分成四進,前後以天井隔開。
2005年,受深圳
鵬城東山寺合寺僧眾及周邊地區佛教信眾之邀請。恭請德高望重的
傳正法師為東山寺主持。
2006年8月14日(農曆七月廿一) 東山寺獲得深圳市龍崗區民族宗教事務局頒發《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宗場證字(粵)F020060001號],定名“深圳市鵬城東山寺”。
2007年10月8日(農曆八月廿八) 釋法清法師擔任東山寺監院。
2009年左右,為了弘揚佛教文化,創建和諧社會局面,應廣大善信
居士要求,經政府相關部門批准,寺院修繕工作在傳正法師的主導下緊張的進行中。
2010年8月29日至31日(農曆七月二十至二十二)東山寺拆除舊寺危房。
2010年12月17日上午十時(農曆十一月十二)東山寺大雄寶殿上樑法會隆重舉行,由東山寺監院釋法清法師、潮州東林寺釋明皓法師、汕頭明光精舍釋光成法師為法會主法,釋法清法師宣說上樑法語。
2011年11月1日(農曆十月初六)東山寺隆重迎請三如來聖像進入大雄寶殿安座。
2012年1月23日(農曆正月初一)東山寺大雄寶殿建成,勒石為記:“樂捐大雄寶殿功德芳名香港賴海民陳思廷合家佛歷二五五六年歲次壬辰年住持傳正立”,釋傳正大和尚題匾“大雄寶殿”。
2012年6月23日(農曆五月初五至十三)東山寺啟建第一壇十方法界水陸道場,初五舉行灑淨儀式,由釋傳正大和尚、釋有學法師、釋繼光法師共同主法。
2012年6月24日上午七時(農曆五月初六)東山寺隆重舉行“東山寺落成開光暨上傳下正大和尚陞座慶典”,幷由中國佛教協會咨議會副主席、海南三亞南山寺方丈釋新成長老親自為釋傳正大和尚送座,釋傳正大和尚正式就任東山寺方丈。
2012年9月 東山寺祖師殿、伽藍殿、鐘樓和鼓樓動工興建。
2012年12月17日(農曆十一月初五)東山寺文化教育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釋法清法師倡立,舉辦傳統文化公益學習班、幸福人生講座和親子國學夏令營等。
2013年4月23日(農曆三月十四)高棉王國諾羅敦·阿倫·拉斯美公主一行到訪大鵬東山寺。
2013年6月29日(農曆五月廿二)東山寺大山門開始動工修建,同年12月竣工,釋傳正大和尚題匾“東山寺”。
2013年9月7日下午三時三十分(農曆八月初三)為紀念六祖惠能大師示寂1300周年,東山寺啟建第二壇十方法界水陸道場,初四上午八時啟建法會功德道場,初十下午二時三十分圓滿送聖。
2013年11月19日(農曆十月十七)高棉王國白馬省省長肯薩沙(H.E.KENSATHA)等一行參觀大鵬東山寺和大鵬所城。
公元2013年深圳市錦繡江南投資公司黃暹典合家捐建東山寺鐘樓,立碑記事。
公元2014年3月14日下午三時(農曆二月十四)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張思平,大鵬新區工作委員會書記劉燕,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姚任等前來大鵬東山寺調研,隨後在鵬城社區綜合樓會議廳召開各部門聯合調研會。
2014年3月27日(農曆二月廿七)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消費者協會會長、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王眾孚在大鵬新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管理委員會主任何永志等人陪同下視察東山寺,並參觀了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建築。
2014年3月 深圳鵬城社區敬贈東山寺牌匾“惠澤鄰里,關愛無價。”
2014年4月2日(農曆三月初三)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主任(局長)、黨組書記王幼鵬率隊專程前來大鵬東山寺調研,中共深圳市大鵬新區工作委員會書記劉燕和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何永志等陪同視察。
2014年4月東山寺大牌坊廣場建成。
2014年5月11日(農曆四月十三)東山寺電子期刊《東山法源》創刊號正式出版,總編輯法清法師,主編郭芷言,副主編江豐泉、韓濤。
2014年5月16日(農曆四月十八)原深圳市委常委、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銘訪謁東山寺,並與方丈傳正大和尚在藏經樓晤面,監院法清法師、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劉燕、大鵬新區管委會主任何永志、大鵬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剛等陪同會談。
2014年6月25日(農曆五月廿八)著名學者、深圳市新聞人才基金會副秘書長薛景山撰寫《重修東山寺碑記》。
2014年7月22日(農曆六月廿六)台灣上海下濤法師主持東山寺放生、點燈、慈悲施食、藥師煙供祈福法會,數千名善信參加。當時適逢海濤法師陽曆生日,大鵬俊華園為之舉辦祝壽會。
2014年8月27日(農曆八月初三)東山寺啟建紀念六祖圓寂1301周年思恩水陸勝會。9月3日(農曆八月初十),法會功德圓滿,並舉行隆重的送聖儀式。
2014年9月7日(農曆八月十四)廣東省佛協常務副會長、東山寺方丈傳正大和尚蒞臨東山寺,主持2014深圳大鵬國際戶外嘉年華“大鵬新區中秋水燈祈福法會”,台灣大寂法師在較場尾海灘分會場主持祈福法會。當晚,東山寺在大牌坊廣場舉辦“菩薩清涼夜·菩提眾生緣:東山古寺月圓之夜中秋晚會”,包括台灣大寂法師、東山寺監院法清法師在內的上千名嘉賓和觀眾出席了活動。
2014年9月9日(農曆八月十六)上午十時,台灣天台正宗第四十七代法脈上海下濤大和尚蒞臨大鵬灣較場尾海畔舉行放生法會,弘法度眾。當日下午1時,海濤法師在東山寺大牌坊廣場主持點萬燈、供萬水暨藥師煙供施食法會,大約1500名信眾聆聽法師慈悲開示。
2014年11月16日上午(農曆九月廿四)高棉王國副總理嚴才利等率領高棉王國政府代表團參觀大鵬東山寺,迎請六祖銅像回國供奉。
2014年11月 東山寺籌建六祖講堂,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建築布局
東山寺為混凝土結構建築,清水石外牆,黃色琉璃瓦屋檐,依山勢從低到高分成四進,前後進之間有天井隔開。第一進前門,門前有十一級石階,東側禪房和客廳,西側廚房。第二進“關帝殿”,供奉關帝神像,右為玄壇,後為韋陀塑像、雄鐘和大鼓等。第三進“大雄寶殿”,設三寶佛和十八羅漢,右為“醫靈殿”。第四進“觀音堂”等。寺內增建“黃大仙殿”。寺院牆壁鑲嵌福建彩畫一百八十幅,寺外新建涼亭、水榭假山、石龜和花苑,周圍新種桃李、枇杷、沙田柚、龍眼和荔枝等果樹。
2009年東山寺進行第三次重建。建成後分四進,即以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為中軸心。兩旁為伽藍殿、祖師殿、功德堂和福壽堂,並配以鐘樓、鼓樓、僧舍、客房、客堂、齋堂、禪堂和六祖講堂。
2012年9月至2014年元旦,對大雄寶殿進行擴建,包括左方的伽藍殿和鐘樓,右方為祖師殿和鼓樓。全部採用純鳳梨格紅木結構,地基砌以傳統花崗岩,未使用任何鋼筋混凝土。其中鐘樓的萬斤銅鐘在中國台灣鑄造,刻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大悲咒。
主要景點
大山門
大山門位於寺院前山鵬飛路旁,坐北向南,面朝大鵬灣。山門為四柱三間門樓式建築,以花崗岩雕砌而成,總寬度21.80米,高度16米,氣勢雄偉。明間有三座拱形門,石柱為方形,樓頂雕有勾頭、滴水,正面橫額“東山寺”為傳正大和尚所題,兩側聯曰:“東城西就平心直行萬卷一樓珍,山情水色真經自性一勺四海味。”(林若熹題)。背面刻有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所題寫的“回頭是岸”四個大字,兩側對聯“鵬島聽梵歌裊裊禪風曲傳海外,鷲峰添勝境悠悠法雨福澤人間。”(呂開義題)。
天王寶殿
天王殿為仿古明清風格建築,殿前對聯云:“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種甚因得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殿中對聯雲“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什麼來由”。兩廂四大天王保持著明清的雕塑藝術風格,神采飛揚,相貌威武。彌勒像後為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大雄寶殿
大殿為五開間,雙層檐純木結構,全部採用緬甸進口鳳梨格紅木,純粹木結構榫卯銜接。屋頂採用江蘇宜興紫砂瓦,牆上青磚則專門定製於江西贛州。大殿懸掛傳正大和尚撰寫對聯:“水天一色潮音深處有玄機如何是汝真面目,法門廣大鐘聲悠揚無今古悟澈忘吾妙覺心”。殿內供奉三如來(中為釋迦如來、左為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右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殿側五百泥塑羅漢,仿自韶關南華禪寺,採用潮州陶泥,純手工製作。
佛事活動
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盂蘭盆節瑜伽焰口施食法會,佛教盂蘭盆節,又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報父母恩日。盂蘭盆,梵文UIIam-bana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
東山寺在每年(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舉行祈福齋天活動,觀音菩薩的最初譯名是“觀世音菩薩”,本意為遇到苦難“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音菩薩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體現,從隋唐以來,民間更是形成了廣泛的觀音信仰。
史籍記載
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山嶺中為觀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閣前三寶殿(《新安縣誌·卷之十三·雜誌·寺廟》,新安知縣靳文謨修,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刻本)
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東山嶺左為觀音堂據金通志(《廣東通志》金光祖纂修,清聖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刻本)
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東山嶺中為觀音堂左為上帝殿右為文昌閣前為三寶殿(《廣東通志·卷五十四·壇祠志·廣州府·新安縣》,郝玉麟修、魯曾煜纂,清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刻本;《方輿彙編·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十卷·廣州府部匯考十二·廣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府志)
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山嶺上中為觀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閣前三寶殿(《新安縣誌·卷之十八·下卷·勝跡略·寺觀》舒懋官修,王崇熙等纂,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刊本,第153頁;《嘉慶新安縣誌校注》《寶安文史叢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70頁。)
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東山嶺金志(《廣東通志·卷二百二十九·古蹟略十四》,阮元修,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刻本)
東山寺在大鵬所東門外東山嶺左為觀音堂據金通志(《廣州府志·卷八十九·古蹟略七》,戴肇辰修,史澄、李光廷纂,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刊本。)
龍井在鵬城東山麓橫開一穴泉流不竭其水夏寒冬溫甘美與他泉異(《新安縣誌·卷之四·山水略·井泉》,舒懋官修,王崇熙等纂,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刊本。)
現任方丈
傳正大和尚,俗名林培庵,號岩基,廣東惠來人。1944年出生於一個世代奉佛的家庭,自幼聰慧,睿智天成,少時即懷善心,能顯慈悲。年方七歲,便厭血腥,執意茹素。十一歲時投惠來普善岩出家。“文化大革命”期間,所居寺廟被毀,然大和尚心誠意堅,矢志不渝,奉守戒律,毫無怠懈,食則仍依古德,修則不離智定。2004年,師應鵬城當地政府機構和村民以及周邊信眾的多次禮請,接管深圳市大鵬東山寺,並進行改造。2012年6月24日,東山寺舉行落成殿堂開光慶典,同時在兩序大眾禮請下,晉院升座榮膺方丈。
交通信息
公交
市內公交乘坐H92/E11車或者龍崗公交線:乘坐818/833車,到大鵬站下,往前走到馬路對面100米,在大鵬王母站轉B756到東山寺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