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東坡志林》,
蘇軾[宋]著。此書所載為作者自元豐至元符年間二十年中之雜說史論,內容廣泛,
無所不談。其文則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語,而以短小為多。皆信筆寫來,揮灑自如,體現了作者行雲流水
涉筆成趣的文學風格。
此書宋時或稱《東坡手澤》,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一即著錄《東坡手澤》三卷,並注云:“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謂《志林》也。”《
四庫全書總目》以為“蓋軾隨手所記,本非著作,亦無書名。其後人裒而錄之,命曰《手澤》;而刊軾集者不欲以父書目之,故題曰《志林》耳。”然
黃庭堅《豫章集》卷二九《跋東坡敘英皇事帖》云:“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手澤袋蓋二十餘,皆平生作字,語意類小人不欲聞者,輒付諸郎入袋中,死而後可出示人者。”則《手澤》之名為作者生前自定。又蘇軾元符三年內移過廉州,有《與鄭靖老書》云:“《志林》竟未成,但草得《書傳》十三卷。”是作者亦曾預有《志林》之名。此書傳本頗多,卷數亦不一,有一卷、五卷、十二卷本。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
百川學海》本(《
百川》本),明成化《
東坡七集》本;五卷本有明萬曆
趙開美刊本(
趙本),清嘉慶
張海鵬重刊趙本(
張本),次年復輯入《
學津討原》本(《學津》本),涵芬樓據趙本校印本;十二卷本則有明萬曆商濬《
稗海》本(
商本)。一卷本僅載史論而無雜說;十二卷本皆雜說而無史論,雖收羅甚豐,然訛誤亦不少;五卷本兼有雜說史論,去取較為精審,一般認為它是宋人所裒錄,故《四庫提要》以之著錄。
作者簡介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我國傑出的文學家,也是捲入北宋政治鬥爭旋渦的中心人物之一。青年時代的蘇軾以其橫溢的才華和淵博的學識,二十二歲中進士,二十六歲入制科第三等,仕途上一帆風順。
神宗初年
王安石變法,蘇軾上書反對,因此出為杭州通判,嗣轉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二年因作詩諷刺新法,自湖州任上追赴詔獄,獄盡,責授
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幼年嗣位,舊黨秉政,蘇軾還朝任
翰林學士。時執政大臣盡廢新法,
一意孤行,蘇軾則主張保留新法中的免役法和裁抑貴族特權、增強國防力量等措施,因此又招致舊黨里程頤一派的攻擊排擠,先後出知杭州、
潁州、揚州。哲宗親政,新黨東山再起,蘇軾以垂暮之年,被貶至嶺南惠州和海南島
儋州,元符三年遇赦內徙,次年病卒於常州,年六十六。
蘇軾是豪放,又具有情趣的人,這一點在《東坡志林》一書中可以體現。
談天說地,出遊交友,入仕致仕,他的灑脫豪放,在這本書上體現得淋漓酣暢。《東坡志林》不失為一個文人眼中的另一個世界。
圖書目錄
卷一
記游
逸人游浙東
游沙湖
記游松江
記游廬山
記游松風亭
憶王子立
黎(左“禾”右上“業”去“一”右下“蒙”去“艹”)
記樊山
赤壁洞穴
玉石
辨真玉
井河
筒井用水鞴法
卜居
太行卜居
范蜀公呼我卜鄰
名西閣
亭堂
臨皋閒題
陳氏草堂
雪堂問潘邠老
人物
堯舜之事
論漢高祖羹頡侯事
元帝詔與論語孝經小異
跋李主詞〔二〕
真宗仁宗之信任
戲書顏回事
辨荀卿言青出於藍
顏蠋巧於安貧
黃霸以鶡為神爵
勃遜之〔三〕
郄超出與恆溫密謀書以解父
論桓范陳宮
王夷甫
卷五
論古
武王非聖人
周東遷失計
秦拙取楚
秦廢封建
論子胥種蠡
論魯三桓
論范增
游土失職之禍
攝主
隱公不幸
七德八戒
跋
原文選載
王烈石髓
王烈入山得石髓,懷之以餉嵇叔夜。叔夜視之,則堅為石矣。當時若杵碎或
錯磨食之,豈不賢於雲母、鐘乳輩哉?然神仙要有定分,不可力求。退之有言:「我寧詰曲自世間,安能從汝巢神仙。」如退之性氣,雖出世間人亦不能容,叔夜婞直,又甚於退之也。
記道人問真
道人徐問真,自言濰州人,嗜酒狂肆,能啖生蔥鮮魚,以指為針,以土為藥,治病良有驗。歐陽文忠公為青州,問真來
從公游,久之乃求去。聞公致仕,復來汝南,公常館之,使伯和父兄弟為之主。公常有足疾,狀少異,醫莫能喻。問真教公汲引氣血自踵至頂,公用其言,病輒已。忽一日求去甚力,公留之,不可,曰:「我有罪,我與公卿游,我不復留。」公使人送之,果有冠鐵冠丈夫長八尺許,立道周俟之。問真出城,顧村童使持藥笥。行數里,童告之求去。問真於髻中出小瓢如棗大,再三覆之掌中,得酒滿掬者二,以飲童子,良酒也。
自爾不復知其存亡,而童子徑發狂,亦莫知其所終。軾過汝陰,公具言如此。其後貶黃州,而黃岡縣令周孝孫暴得重膇疾,軾試以問真口訣授之,七日而愈。元佑六年十一月二日,與叔弼父、季默父夜坐話其事,事復有甚異者,不欲盡書,然問真要為異人也。
記劉夢得有詩記羅浮山
山不甚高,而夜見日,此可異也。山有二樓,今延祥寺在南樓下,
朱明洞在
沖虛觀後,雲是蓬萊第七洞天。唐永樂道士侯道華以食鄧天師棗仙去,永樂有無核棗,人不可得,道華得之。余在岐下,亦得食一枚雲。
唐僧契虛遇人導遊稚川仙府,真人問曰:「汝絕三彭之仇乎?」虛不能答。沖虛觀後有米真人朝斗壇,近於壇上獲銅龍六,銅魚一。唐有《夢銘》,雲「紫陽真人山玄卿撰」。又有蔡少霞者,夢遣書牌,題云:「五雲閣吏蔡少霞書。」
記羅浮異境
有官吏自羅浮都虛觀游長壽,中路覩見道室數十間,有道士據檻坐,見吏不起。吏大怒,使人詰之,至則人室皆亡矣。乃知羅浮凡聖雜處,似此等異境,平生修行人有不得見者,吏何人,乃獨見之。正使一凡道士見己不起,何足怒?吏無狀如此,得見此者必前緣也。
東坡升仙
吾昔謫黃州,曾子固居憂臨川,死焉。人有妄傳吾與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長吉時事,以上帝召他。」時先帝亦聞其語,以問蜀人
蒲宗孟,且有嘆息語。今謫海南,又有傳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復返者,京師皆雲,兒子書來言之。今日有從廣州來者,雲太守柯述言吾在
儋耳一日忽失所在,獨道服在耳,蓋上賓也。吾平生遭口語無數,
蓋生時與韓退之相似,吾命在斗間而身宮在焉。故其詩曰:「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且曰:「無善聲以聞,無
惡聲以揚。」今謗我者,或雲死,或雲仙,退之之言良非虛爾。
黃僕射
虔州布衣賴仙芝言:連州有黃損僕射者,五代時人。僕射蓋仕南漢官也,未老退歸,一日忽遁去,莫知其存亡。子孫畫像事之,凡三十二年。復歸,坐阼階上,呼家人。其子適不在,孫出見之。索筆書壁云:「一別人間歲月多,歸來人事已消磨。惟有門前鑒池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投筆竟去,不可留。子歸,問其狀貌,
孫雲:「甚似影堂老人也。」連人相傳如此。其後頗有祿仕者。
沖退處士
章詧,字隱之,本閩人,遷於成都數世矣。善屬文,不仕,晚用太守王素薦,賜號沖退處士。一日,夢有人寄書召之者,雲東嶽道士書也。明日,與李士寧游青城,濯足水中,詧謂士寧曰:「腳踏西溪流去水。」士寧答曰:「手持東嶽寄
來書。」詧大驚,不知其所自來也。未幾,詧果死。其子禩亦以逸民舉,仕一命乃死。士寧,蓬州人也,
語默不常,或以為得道者,百歲乃死。常見余成都,曰:「子甚貴,當策舉首。」已而果然。
臞仙帖
司馬相如諂事武帝,開西南夷之隙。及病且死,猶草《封禪書》,此所謂死而不已者耶?列仙之隱居山澤間,形容甚臞,此殆「四果」人也。而相如鄙之,作《大人賦》,不過欲以侈言廣武帝意耳。夫所謂大人者,相如孺子,何足以知之!若賈生《
鵩[fú]鳥賦》,真大人者也。庚辰八月二十二日,東坡書。
記鬼
秦太虛言:寶應民有以嫁娶會客者,酒半,客一人竟起出門。主人追之,客若醉甚將赴水者,主人急持之。客曰:「婦人以詩招我,其辭云:『長橋直下有
蘭舟,破月沖煙任意游。金玉滿堂何所用,爭如年少去來休。』倉皇就之,不知其為水也。」然客竟亦無他。夜會說鬼,參寥舉此,聊為之記。
李氏子再生說冥間事
戊寅十一月,余在儋耳,聞城西民李氏處子病卒兩日復生。余與進士
何旻同往見其父,問死生狀。云:初昏,若有人引去,至官府幕下。有言:「此誤追。」庭下一吏云:「可且
寄禁。」又一吏云:「此無罪,當放還。」見獄在地窟中,隧而出入。系者皆儋人,僧居十六七。有一嫗身皆黃毛如驢馬,械而坐,處子識之,蓋儋僧之室也。曰:「吾坐用
檀越錢物,已三易毛矣。」又一僧亦處子鄰里,死已二年矣,其家方大祥,有人持
盤飡及錢數千,云:「付某僧。」僧得錢,分數百遺門者,乃持飯入門去,系者皆爭取其飯。僧飯,所食無幾。又一僧至,見者擎跪作禮。僧曰:「此女可差人速送還。」送者以手擘牆壁使過,復見一河,有舟,使登之。送者以手推舟,舟躍,處子驚而寤。是僧豈所謂
地藏菩薩耶?書此為世戒。
校勘紀
〔一〕原本此則有目無文,明萬曆趙開美刊本(以下簡稱趙本)、清嘉慶張海鵬照曠閣刊本及《學津討原》本《東坡志林》(以下分別簡稱《張本》、《學津本》)同。
〔三〕勃遜之 原本目錄無此條,從《學津》本目錄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