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嘉州
- (627):廢東嘉州,省橫陽入安固
- 隸屬:括州總管府
- 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
東嘉州,古地名,唐置。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分括州(治括蒼縣,今麗水市區)。置東嘉州,治永嘉縣(今溫州市鹿城區),隸屬括州總管府,領永嘉、安固、樂成、橫...
高明(1305年~明初),字則誠,一字晦叔,號菜根道人,人稱“東嘉先生”,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元末明初戲曲作家。出生書香門第、翰墨世家,少博學,精《春秋》,...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永嘉縣為東嘉州,並析置永寧縣、安固縣、橫陽縣、樂成縣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東嘉州重隸於括州,永寧取消縣治併入...
東嘉州治在永嘉,分出的永嘉郡再分為永嘉(永寧)、瑞安(安固)、平陽(橫陽)和樂清(樂成)。永嘉設了州府,分出兩個鄉稱永寧縣。...
唐武德五年(622),分安固縣復置橫陽縣,屬東嘉州。貞觀元年(627),廢入安固縣。大足元年(701)復置,屬溫州。天寶元年(742)屬永嘉郡。乾元元年(758)又屬溫州。...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輿地廣記,卷二十三,上樂清縣本樂城縣晉孝武分永寧縣置屬永嘉郡宋因之後省入永嘉縣唐武徳五年復置屬東嘉州七年又省載初元年復置屬...
唐武德五年以縣置東嘉州,並析置永寧、安固縣、橫陽縣、樂成縣四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橫陽縣、永寧縣。高宗上元二年又析臨海縣置永寧縣,天授元年更名黃巖縣。...
唐武德五年以縣置東嘉州,並析置永寧、安固縣、橫陽縣、樂成縣四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橫陽縣、永寧縣。高宗上元二年又析臨海縣置永寧縣,天授元年更名黃巖縣。...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廢永嘉郡置東嘉州,隸括州總管府,析永嘉縣之楠溪、西溪兩鄉置永寧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重隸於括州,永寧併入永嘉縣。唐高宗上元...
永嘉縣,中國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鄰樂清、黃岩,西連青田、縉雲,北接仙居,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674平方公里,...
唐高祖武德五年,於永嘉縣置東嘉州,貞觀初廢。上元元年始置溫州,乃自為一郡,不相統攝,此溫州得名之始也。 天寶初改為永嘉郡,乾元元年復曰溫州,屬浙江東道,統...
唐武德五年(622年),分括州置東嘉州,分永嘉縣復置樂成縣,今洞頭區境又為樂成縣地,隸東嘉州,武德七年(624年),又撤樂成縣併入永嘉縣,今洞頭境地復為永嘉縣地...
溫州歷史,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東嘉州,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置溫州,自此歷1300餘年,州名無改,州境亦無大變。 [1] ...
唐武德五年(622年),以永嘉縣置東嘉州,析永嘉縣置安固、橫陽等4縣。貞觀元年(627年),省橫陽入安固。大足元年(701年),復析安固縣置橫陽縣。天復二年(902...
六、東嘉州沿革七、南徐州所轄實郡沿革八、江州沿革九、西江州沿革十、南江州沿革十一、豫州沿革十二、寧州沿革十三、吳州沿革十四、高州沿革...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平李子通,五年以故永嘉郡地置東嘉州,析轄永寧、安固、橫陽、樂成4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入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析括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