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靜,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現任教於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靜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南京農業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經濟管理
  • 職務:副教授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學術論著,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2006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地區經濟成長中的生產率角色研究》,獲校優秀博士論文。
2006年-2007年,合肥工業大學,講師。
2008年-,破格副教授。
2007年7-8月上海財經大學高校經濟學培訓。
2008年10月-2011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博士後。

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包括本科生《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生課程《數理經濟學》、《套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經濟數據分析》等。在人大經濟論壇主講網路視頻課程《eviews操作與計量套用》,獲得好評。

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環境與發展,收入分配與增長.研究:(1)污染物交易定價方法與機制;(2)環境生產率;(3)國際貿易與生產率;(4)政府行為與企業績效。

主要貢獻

2011年11月-2012年6月,國家軟科學子項目: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發展政策研究。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區域污染物的影子價格度量方法與套用研究。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區域環境污染排放的影子價格度量方法體系的構建與套用研究,主持。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教育部高校基本業務費資助項目:政府政策偏向、環境規制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環境效率的影響研究,主持。
2008年3月-2009年12月,安徽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安徽農村貧困線的實證分析,主持,在研。
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課題:中西部地區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發展戰略研究,參與,在研,無編號,黃志斌主持。
安徽社科聯項目:省會經濟圈協調機制研究主持人合肥市軟科學基金:合肥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及技術進步研究成員。
2009年8月-2010年12月,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45批:中國環境效率的地區差異與規製成本研究,主持。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青年基金:中國環境效率的地區差異與影響因素研究,主持,在研。
2007年6月-2008年9月,安徽社科聯課題:省會經濟圈的構建及協調機制研究,主持人,結項。
2004年5月-2005年11月,安徽省十一五規划子課題:安徽農村勞務經濟的趨勢預測,第一參加與執筆人(無課題編號),經費,省發展研究中心主持。
2005年1月-2005年11月,蚌埠市十一五規划子課題:社會經濟目標預測,第一參加和執筆人(無課題編號)。

學術論著

李靜、謝麗君、李紅.農民培訓工程的政策效果評估,農業技術經濟,2013年第3期:26-35。
李靜、陳武.中國工業的環境績效與治理投資的規模報酬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13年第3期:44-50。
李靜、彭飛.出口企業存在工資紅利嗎?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年第12期:20-37。
李靜、彭飛、毛德鳳.資源錯配與中國工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財貿研究,2012年第5期:46-53。
李靜,陳武.基於方向距離函式的中國省區碳排放驅動因素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李靜,李紅,謝麗君.中國農業污染減排潛力、減排效率與影響因素,農業技術經濟,2012,(6)。
[此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生態環境與保護》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p68-75]。
李靜,沈偉.環境規制對中國工業綠色生產率的影響--基於波特假說的再檢驗,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2)。
李靜.中國地區環境效率的差異與規制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
李靜、饒梅先.中國地區工業發展與環境的協調性及決定因素,華東經濟管理,2011,(7)。
李靜,方偉.長三角對外貿易增長的能源環境代價研究,財貿經濟,2011,(5)。
李靜、李晶瑜.中國糧食生產的化肥利用效率及決定因素,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32(5)。
李靜、饒梅先.中國工業的環境效率與規制研究,生態經濟,2011,(1)。
李靜.中國環境效率的地區差異與影響因素研究,南方經濟,2009年第12期。
李靜、程丹潤.基於DEA-SBM的中國地區環境效率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第8期:1208-1211。
程丹潤、李靜.環境約束下的中國省區效率差異研究:1990—2006,財貿研究,2009年第1期:5-11。
李靜.基於SBM模型的環境效率評價,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5月,第5期:771-775。
李靜、姜帆.構建安徽省會經濟圈的可行性研究,商業時代,2008年12月第12期:35-36。
李靜、程丹潤.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發展關係的實證研究-基於安徽企業調查數據的分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4月第2期:7-10。
李靜、程丹潤.中國區域環境效率差異及演進規律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8年11月,第11期:100-104。
程丹潤、李靜.省會經濟圈構建中的城市經濟關聯性研究,科技與經濟,2008年2月第1期:42-44。
吳華清、劉志迎、李靜.蕪湖汽車產業龍頭企業帶動式集群發展調查、評價與啟示,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10月,第10期:88-91。
李靜、張欣昕、費本飛.我國不同模式下生豬養殖的成本與收益對比-基於1998-2006年統計數據分析,中國畜牧雜誌,2008年第24期:26-30。
李靜、劉志迎.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及對地區差距的影響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年第5期:47-52。中國第六屆經濟學年會入選論文。
李靜、劉志迎.安徽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發展關係的實證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07年第8期:13-17。
李靜、姜帆、劉志迎.安徽優勢行業發展狀況及技術創新能力的研究—基於企業調查數據的分析,中國科技論壇,2007年第11期:10-13。
李靜、孟令傑、吳福象. 中國地區發展差異的再檢驗:要素積累抑或TFP,世界經濟,2006年第1期:12-21。
李靜、孟令傑. 中國農業生產率的變動與分解分析:1978-2004,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年第5期:11-19。
李靜、楊國濤、孟令傑. 農村貧困的度量與分解:1995-2004――基於江蘇農村住戶抽樣調查數據,農村經濟,2006年第5期:50-53。
李靜、楊國濤、孟令傑. 貧困線:理論、套用與爭議,農業經濟,2006年第7期:75-76。
孟令傑、李靜. 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趨勢――基於非參數的Malmquist指數方法,產業經濟評論,2004年10月第3卷第2輯:169-176。 2004年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入學論文。
江激宇、李靜、孟令傑. 中國農業生產率的增長趨勢:1978-2002,南京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3期:113-118。
李靜.安徽農村居民消費的ELES模型估計.鄉鎮經濟,2003年第2期:25-29。
李靜、劉志迎.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及對地區差距的影響.第六屆中國經濟學會年會論文。
李靜、楊國濤、孟令傑.中國玉米生產的相對效率評價.周曙東張景順編《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技術經濟問題研究》,氣象出版社,2004年9月。
劉志迎、王正巧、李靜.中國高技術資本對地區產出的影響,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第5期:102-110。
劉志迎、孫文平、李靜.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成本效率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87-99。

獲獎記錄

獲得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本科優秀論文指導教師。
所指導研究生薑帆(2006級)、彭飛(2011)獲得校十大科技標兵稱號、程丹潤(2006)獲得省級優秀畢業論文,安徽省三好學生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