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舫

李蓉舫,廣東梅州盤龍橋李屋人,清朝秀才,清末翰林李載熙之子,清末嶺東三大女詩人之首葉璧華的丈夫。李蓉舫與葉璧華伉儷情深,常詩詞酬唱,被譽為清代的“李清照趙明誠”。

基本介紹

  • 全名:李蓉舫
  • 所處時代:清朝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李蓉舫是翰林院編修、廣西學政、進士李載熙的第四子,乃風雅之士。葉璧華六歲隨父親寓居廣州,十五歲時寫詩,有才女之名。十七歲歸嘉應州,嫁給梅城東郊盤龍橋秀才李蓉舫,兩人伉儷情深,常詩詞酬唱,被譽為清代的“李清照和趙明誠”。
鹹豐九年(1859)李蓉舫之父李載熙在欽點出任廣西提督學政途中病故。此後李家家道中落,李蓉舫遂浪跡江湖,到潮州、粵西、廣州等地設帳授課,數年不歸。李蓉舫後來出外設館授徒,葉璧華在家教兒奉親,其思夫之情,常寄於詩詞。光緒十三年(1887),葉璧華47歲時,李蓉舫病逝於廣州。

軼事典故

葉家與攀桂坊黃家交好。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的黃遵憲母親,為葉璧華介紹了同居住在攀桂坊的李家。同樣擁有過人的才華,葉璧華和翰林李載熙之子李蓉舫情投意合,兩人結為連理。
新婚之夜,不少讀書人來鬧洞房,夜深不散。有幾個曾向葉璧華求婚不成或對尚未考中舉人的李蓉舫不服的秀才還聯合起來,要李蓉舫即景賦詩,聲言如果李蓉舫作不出好詩來他們便一直鬧下去。
此時,李蓉舫早已疲憊不堪,頭如米斗,哪裡還有什麼妙詞佳句,連作了好幾首都無法過關。葉璧華見丈夫陷入窘境,出面替他解圍,代作一詩:“五百年緣此夜宵,諸君何必苦相邀。多情織女河邊等,快放牛郎過鵲橋!”
在場之人讀後,連聲喝彩,但仍然不肯罷休。葉璧華無奈,先逐一斟滿了大家的酒杯,然後有禮貌地說:“各位朋友來鬧洞房,是給我和夫君面子。如今我出一上聯,若有人能對出下聯,任憑鬧到天亮;若對不出,則請各位回家推敲。”
她的上聯是:“圓月照方窗,有規有矩。”隔了許久,無人開口,一個個有規有矩地溜了。過後,葉璧華考其丈夫,丈夫亦甚為難,她只得自己對出下聯:“曲尺量直木,又縱又橫。”婚後兩人感情甚好,每每夫唱婦和,被時人稱為“梅州的李清照趙明誠”。
為赴科舉考試,李蓉舫夜讀,葉璧華則在一旁繡花,直至伏案而睡。下面的詩句便是這種生活的寫照:繡罷鴛鴦枕,雞鳴近五更。恐驚郎夢醒,輕放剪刀聲!不料,幸福的婚姻生活竟不能長久,葉璧華中年喪夫。她強忍悲痛,含辛茹苦,撫育了四子一女。

親屬成員

父親:李載熙,清末翰林
叔父:李重熙,清朝舉人,曾任工部主事。
岳父:葉曦初(葉輪),清朝嘉慶丙子科舉人,曾在廣州府學署掌教。
妻子:葉璧華,清末嶺東三大女詩人之首
兄弟:李學恂李學恆
侄子:李景暘,清朝舉人,選用中書科中書。
李蓉舫與葉璧華育有四子一女。
盤龍橋李屋共出了一位翰林、二位解元、八位舉人,兩位解元分別是李象斌李載熙,八位舉人分別是:武舉人李象華李象蘭,文舉人李重熙李學恂李學恆李天驥李景暘李倬漢。除此之外,盤龍橋李家還出了十位秀才和賢士,如葉璧華的夫君李蓉舫、黃遵憲的啟蒙老師李欽穎、與古直、鐘動、曾伯諤等組織“冷圃”詩學社的李季子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