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李維源
- 字號:松圃
- 出生地:嘉應州(今梅州)
- 主要作品:《南歸詩草》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工詩詞,有《南歸詩草》。(《梅州文史》十五輯)
在合肥城裡尋找辛亥革命的遺蹟,長江中路221號是必去的地方之一。當年,廬州光復時就是在那裡成立軍政分府的。
合肥是在1911年11月9日起義的,主要是由本地和從外地趕回的合肥籍熱血青年共同發動的。在此之前,廬州是滿族人穆特恩任知府,而合肥知縣是漢人李維源。知府和知縣在地方上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但合肥這個地方特殊,因為是李鴻章的家鄉,知府和知縣還要受地方官紳的制約,李鴻章的侄孫李國松是四品京卿,在合肥有縣自治會總辦、商會會長等頭銜。為防不測,李國松竟憑著李家的聲望,找安徽巡撫朱家寶檄調江防營管帶季光恩率部移駐合肥。
《百年前的“廬州光復”》里透露,當時起義的最大障礙是駐紮城內的清正規軍季光恩營,其他兵力不過民團120人和知府衛隊、知縣馬捕快班若干人而已。
季光恩是合肥本地人,後來升任廣西綏靖主任公署少將參軍。那時的季家在當地是名門望族,城裡有季家祠堂,連逍遙津公園的西半部分當年都屬於季家的花園。合肥革命黨人那時手裡沒有多少武器,強攻肯定不行,只有爭取季光恩投向革命。
首先是威脅李國松去上海暫避,而兼任廬州中學堂監督的李國松甫一逃走,中學生組成的敢死隊便將柑橘包裹成炸彈狀,到府、縣衙署前要求和穆特恩、李維源對話;其次商請廬州總團練長袁斗樞出面,向知府穆特恩、知縣李維源說:“聞革命黨人已潛入城內,將以炸彈舉義。職以保衛地方為己任,若加緝捕,又恐激起變亂,如何處置?”穆特恩是滿人,在聞聽安慶光復的當天便嚇得逃跑了;知縣李維源同情革命,贊成獨立。
這時,關鍵要看手握兵權的季光恩了。李維源召見江防營管帶季光恩勸告說:“我在合肥為官,當視衣食父母生命財產為重。君在本土本鄉,更不可糜爛地方。現革命黨回響武昌勢不可擋,汝不必固執舊見,不如好自為之。”
季光恩看到清廷大勢已去,經革命黨人幾度勸說之後,季光恩終於率領全營官兵歸順革命了。
合肥城兵不血刃地掌握到革命黨人手裡後,立即決議成立廬州軍政分府,推舉孫萬乘為總司令。當天合肥城裡就沸騰了,人們從四面八方齊聚大書院,歡慶廬州軍政分府正式誕生。
我查找了《安徽清末大事記》,上面記載了合肥民眾集會慶祝的景象:於是廬州四境數百里內,當國變之際,閭閻安堵,盜賊不興,人民稱頌不已,而秩序井然也。
軼事典故
2016年5月,著名京劇大師李世濟在北京逝世,其中她祖籍梅縣的信息引起家鄉文化界人士的關注。記者通過有關渠道獲知,這位京劇大師的祖籍地為梅縣區松口鎮,而且出身名門世家,從高祖父到父輩或為文化人士或為政壇高官。
據熟悉梅縣人文掌故的廣州大學教授李尚行介紹,李世濟出身鬆口仕宦名門,是清末民國鬆口籍先賢李維源的孫女。李維源號菘圃,是松口鎮郊人,清末民國年間長期在安徽為官,官至代理安徽省政府主席,抗戰時期獲授中將,上世紀40年代後期逝世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