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旺(山西師範大學教授)

李海旺(山西師範大學教授)

1963年出生於山西襄汾。1988年畢業於晉中師範學院藝術系。1990年進修於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1995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油畫高研班。現任教於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基本介紹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西襄汾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晉中師範學院
  • 執教地點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人物著作,人物評價,
2009年至2007年
2009 《雲里、霧裡、水裡》油畫展(上海)
2009 《意象的歸途》思萊德畫廊(北京)
2009 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香港)
2008 中國嘉德春季拍賣(北京)
2008 德國文化藝術邀請展(波斯坦)
2008 《天籟無垠》李海旺油畫藝術展(北京)
2007 當代藝術文獻展(北京)
2007 《融合與創造》中國油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國家博物館
2007 融合· 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 (798時態空間
2004年至2006年
2006 2006·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北京)
2006《天籟無垠》—李海旺油畫藝術作品展——北京
2006《荷塘》系列十餘幅作品《中國藝術》專版介紹
2006《天籟》系列五幅參加國家博物館邀請展
2006《天籟》系列六幅入選中國當代繪畫交流畫集
2006《天籟》之十,九歌國際拍賣行
2006《天籟》系列八幅萬隆國際拍賣行
2006《人體》系列十二幅參加七九八·九點畫廊八人邀請展2005《人體》系列,中國油畫學會邀請展
2005《人體》系列,中國油畫學會邀請展。
2004《天籟》系列,發表於《美術研究》第4期。
2004《荷?水中天》發表於《美術研究》。
2004《天籟》系列之四發表於《美術研究》。
2000年至2003年
2003《海旺油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3《天夢》系列六、七、八發表於《中國油畫》第四期。
2003《人體》發表於《中國油畫》第四期。
2003《當代藝術》中法藝術交流展?上海。
2003《當代藝術》中法藝術交流展?成都。
2003山西省第三屆油畫藝術邀請展。
2003論文《關於藝術的抽象思維》發表於《山西師大學報》。
2003論文《思維?意象?抽象》發表《山西農大學報》。
2002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作品《冬荷》獲二等獎。
2001舉辦個人展覽,四川成都藝術城。
2000《倩倩》發表於《文藝研究》第4期。
2000應泰國藝術家協會邀請在曼谷舉辦個人展。
2000山西師大美術學院展覽,中國美術館
1990年至1999年
1999參加百名油畫家邀請展,中國美術館。
1999作品《老玉米》入百名油畫家畫集。
1999《天語》系列五幅,中國油畫邀請展,中國美術館。
1999《城市邊緣》入選建國50周年展覽。
1998《塵積》系列發表於《中國油畫》第二期。
1998《塵積》系列發表於當代學院藝術第五期。
1998人體系列二幅入選山西省第一展油畫學會展。
1996作品《塵積》發表於《中國油畫》第一期。
1996北京國際藝苑油畫聯展。
1996《塵積》之一國際藝苑美術基金會收藏。
1995“再啟動”油畫藝術展,天津美術館
1994《自然之色》山西省美術作品展,獲銅獎。
1994《黃土秋歌》系列入選第二屆全國教師優秀作品展。
1992《黃土秋歌》系列入選《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展》。
1990《鄉婦》入選山西省教師美術作品展並獲優秀獎。

人物評價

激情的海旺
近年始終少有機會看到海旺的油畫原作,但我還清晰記得十年前在天津美院汲成先生主辦的那屆油畫高級研修班上海旺的一批作品,作品裡充滿了表現性風格的激情,既有狂野的筆觸,又有形式的力度與畫面的張力。那時的海旺,以及班上的其他學友,都正值盛壯之年,可以說是野心勃勃,某種蓄勢待發的激烈之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宣洩在畫布上,畫面上時常迴蕩著某種不安的戲劇化氣氛。
海旺近些年的作品,無論是人體,靜物,還是風景,內容與題材的變化與嘗試,或許能夠體現其心境的變化,視角的轉移,但畫面中不變的是其內在激情的顯現,很顯然,海旺的繪畫核心在於油畫刀筆的運動,在任何一張他的作品裡,激烈的刀筆運動之後翻下的痕跡,成為畫面的主宰,以至於具有了某種侵略性和否定性價值,進而導致某種自由的、非邏輯、偶然性的效果。這樣一來,海旺的畫就不可能拘泥於任何的內容與對象,或既定的規則與邏輯,形式與內容僅僅為保持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的整體性而服務。題材的預設性與繪畫過程的偶然性,相互碰撞導致一種鮮活生動的效果。在海旺的一系列人體作品中表現得最為充分,人體的優美與典雅被反覆運動的刀筆運動所覆蓋、撕裂。繪畫的再現價值已蕩然無存,而主觀的情緒與衝動,卻與形和色產生著內在的共鳴,海旺的內在感知得以進發。
近幾年海旺的作品,透露出某種新的跡象,就是他在試圖收斂這種激情的釋放,這在他一系列表現荷塘的作品中能夠看出明顯的端倪。這或許是年齡的關係,理智與情感在尋求某種自然的和諧與平衡,這種變化軌跡,是自然規律,也是藝術規律。他的畫裡釋放出的更多的是鬆弛與自由,而少了躁動與緊張。多了些縝密與規律,少了些狂放與雜亂。我們很難評價這是好是壞,因為這都是真實的海旺,作為老同學,我即喜歡那個十年前眼睛裡常常閃現著野獸般光芒的海旺,同樣也喜歡現在常常更多帶有溫和微笑的海旺。
油畫作品分析
對於許多中國油畫家來說,最為困惑的問題是在藝術創作中,既要在油畫語言上保持西方油畫的味道與感覺,又要使其具有中國的文化感和身份感。平心而論,這是一個兩難的困境。從中國油畫發展史看,由於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性,油畫家們提供了眾多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案,其中的一種方案就是用油畫來畫中國傳統繪畫中喜歡描繪的題材,如山水和花鳥。在這種方案中,也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用油畫創作中國畫,畫面給人的感覺就像中國傳統中的山水畫和花鳥畫;還有一種是畫的題材雖然也是山水或花卉,但是藝術家們還是尊重油畫語言的特點,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西方的油畫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間尋找到一個結合點。李海旺現在所走的油畫道路在總體上屬於後一種。不過在我看來,他在此領域的探索有許多超越前人的地方,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首先,在中國當代油畫中,油畫的本土化以自然景觀為主,而李海旺則選擇了荷花這一極具中國傳統文化意味的對象:其次,雖然李海旺畫的是荷花,但他又並不是從傳統花鳥藝術的角度來看待荷花的,而是從山水的角度來對待荷花的。《天籟》的命名表明李海旺視荷花為天地之間的存在物,這樣,在《天籟》系列作品中,荷花在傳統花鳥畫中的含義,如“出淤泥而不染”及其人格化的象徵傾向則被消解了。
由於李海旺是從山水的角度描繪荷花,所以,他特別重視時間、季節和氣候在藝術作品中的作用。在《天籟》系列作品中,有一幅作品被作者描繪了荷塘月色完全相反的景色:荷塘中幾枝枯敗的蓮荷,與映照在塘中布滿晚霞的天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荷花就像在雲彩中生長出來,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無限深遠的空間。燃燒的紅色天空與荷塘的水一體一色,不僅表達了特定的時間,也表達了天地相互依存的依賴關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幅作品中,作者用一個小荷塘就呈現了大自然壯麗的景色和崇高的審美特徵,顯然與李海旺採用了中國傳統園林中“以小觀大”的創作方法有關係。只是在李海旺的作品中,“大”與“小”的關係,不是一種人為創造的結果,而是藝術家對生活的敏銳觀察與對自然的深入體驗獲得的。這種體悟的表達天地合一,萬物一體的藝術方法,幾乎貫穿在李海旺的《天籟》系列的所有的作品之中。如在另一幅也是描繪黃昏時分的荷塘景色的作品中,李海旺在荷塘中不僅把天空的壯麗印在荷塘裡面,而且把太陽在水中的形象也描繪在畫面中一個接受中心的位置上,太陽的金黃色,與近乎黑色的荷葉,構成了一幅與中國傳統山水接受的水墨寫意畫。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海旺的《天籟》系列作品所創造的藝術境界,既超越了描繪荷花的花鳥畫範疇,也突破了西方油畫視自然為風景的局限,而與中國傳統山水藝術的精神更吻合。我想這與李海旺把荷花與生長它的大地聯繫起來描繪有關係:與他捨棄荷花的細節,只注重對象的有機的結構和色彩的單純對比有關係(如大量的黑色的運用);也與他只考慮光色的季節和氣化的風景構造,也不同於印象派只重光源色的自然主義傾向而獲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通的審美價值。當然,李海旺很清楚的一點是他的《天籟》系列作品是油畫,而不是水墨,所以,在《天籟》系列作品中,李海旺那純粹而又地道的油畫語言,仍然散發出審美的魅力。
最後我想順便提及的是李海旺這次創作的幾幅女人體作品,也具有獨特的藝術特點。在這些作品中,豐碩的女人身體,寫意似的表達方式,不拘一格的空間處理,都表明李海旺在不斷研究中西文化差異以及調和的可能性的基礎上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