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遊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2018年3月,國家博物館正式取消紙質門票,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國博參觀。
2019年3月20日16:30起國博將閉館一段時間。
2019年4月10日重裝開館。國博同時還宣布了4月11日將在國博舉辦的三場活動——“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建築結構
工程進度
館藏精品
人面魚紋陶盆
新石器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 |
葬具 |
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
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 |
此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 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階地營建聚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有大量的動物形紋飾,如魚、鹿、蛙等,以魚紋最為典型。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公認的彩陶藝術精品。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具有巫師的身份特徵,因此這類圖畫一般被認為象徵著巫師請魚神附體,為夭折的兒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認為人面與魚紋共存構成人魚合體,寓意魚已經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為圖騰來加以崇拜。 |
大盂鼎
西周 |
炊器 |
清道光年間陝西郿縣禮村出土 |
通高101.9厘米 口徑77.8厘米 重153.5千克 |
1951年潘達於女士捐贈 |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大盂鼎器壁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成垂腹狀,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兩周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盂之事。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與商內、外之臣僚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的教訓,告誡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尚書·酒誥》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誡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武王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語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國滅,無罹”,大意是說商紂好酒,不思其過,最終導致國滅邦亡。與大盂鼎銘文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鑑的警示。 此器銘文中用字筆畫粗細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象形意味仍較濃。又如銘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體現了用筆過程中自覺的提、按意識。通篇文字布局規整,書風凝重。 |
三星塔拉玉龍
新石器新石器時代後期紅山文化 |
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
高26厘米 |
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魚、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曲身的神獸。新石器時代最符合這些特徵的文物應屬紅山文化中的這種蜷體玉龍,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 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蜥蜴說,鱷魚說,至於龍首則有來自馬首、牛首或豬首之說。這件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2個並排的鼻孔,似有豬首特徵。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 |
葬具 |
1980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 |
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20.1厘米 |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外表呈紅色,作直壁平底圓筒狀。陶缸外壁有彩繪一幅。畫面左側為一隻站立的白鸛,通身潔白,圓眼、長嘴、昂首挺立。鸛嘴上銜著一條大魚,也全身塗白,並用黑線條清晰描繪出魚身的輪廓。畫面右側豎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編織物纏繞並刻劃符號等。白鸛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鸛身微微後仰,頭頸高揚。魚眼則畫得很小,身體僵直,魚鰭低垂,毫無掙扎反抗之勢,與白鸛在神態上形成強烈的反差。 陶缸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左繪有鸛鳥一隻,昂首挺立,六趾抓地,二目圓睜,口含一條大魚;右繪一把石斧,斧頭捆綁在豎立的木棒上端。作者為表現鶴的輕柔白羽,把鸛身整個塗抹成白色,猶如後代中國畫的“沒骨”畫法;石斧和魚的外形則採用“勾線”畫法,用簡練、流暢的粗線勾勒出輪廓;斧、魚身中填充色彩,猶如後代中國畫的“填色”畫法。由於這幅畫具備了中國畫的一些基本畫法,有的學者認為它是中國畫的雛形。 |
子龍鼎
商後期商末周初 |
傳20世紀20年代河南輝縣出土 |
通高103厘米 耳高22厘米 腹高43厘米 足高36.5厘米 口徑80厘米 |
子龍鼎,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據傳,子龍鼎系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後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2006年4月,在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的支持下,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子龍鼎徵集回國。 子龍鼎所鑄銘文“子龍”之“子”字較小,下“龍”字以雙線勾勒,虬勁有力,恰如一豎立且尾部向右上盤卷的龍形,瓶形角,圓目,張口,生動傳神。器頸部所飾,一為有首無身饕餮紋,瓶形角;二為首身完整饕餮紋,卷角較寬, 尾部下卷,爪後有長距,以凸起的鼻樑部位為對稱軸線,軀幹向兩側同時展開,形成一首雙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體。兩類饕餮紋相間環列,靜中求變。整個饕餮紋帶由一個單元紋樣向左右兩方反覆連續伸展構成,整齊並富有節奏。器足上端所飾饕餮紋卷角如羊,角尖部內卷並高高凸起,愈顯動感,也與鼻樑部位聳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穩定。 子龍鼎造型雄偉,在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而且鑄造精細,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經典之作。 |
后母戊鼎
商後期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 |
禮器 |
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
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 |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后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器腹部內壁鑄銘“后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后母戊”青銅方鼎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製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后母戊”青銅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
虎紋石磬
商 |
打擊樂器 |
1950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 |
長84厘米、寬42厘米、厚2.5厘米 |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了石磬。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婦好墓中出土5件長條形石磬,製作比較精細,磬身上分別刻有文字和鴞紋,其中有3件,均為白色,泥質灰岩,形亦相近,可能是一套編磬。這件虎紋石磬可稱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紋,據測定此磬已有5個音階,可演奏不同樂曲。 |
展廳介紹
古代中國
- 王子午鼎:春秋楚國。器身上的龍形怪獸飾物是中國最早的失蠟法實例之一,在長篇銘文中使用鳥篆體也十分罕見,因此被譽為楚式鼎之冠。
- 吳王夫差鑒:春秋吳國,器主為一代名主吳王夫差,因在山西出土,是研究吳晉關係的重要資料。
- 朱繪陶獸耳方壺:春秋燕國,造型與紋飾均仿青銅器,以陶土為材質極為少見。
- 琅琊刻石:秦代。秦始皇曾東巡留下刻石七處,現僅存兩處,琅琊刻石為其一,是秦皇統一功績的珍貴例證,石上小篆文相傳為李斯所書。
- 楊家灣彩繪陶兵馬俑:西漢。陶俑描繪精、數量多、配套全、品種繁新、步武嚴整,為漢代出土文物所罕見。
- 陶院落:三國吳。如實表現了廳堂、正房、廂房、前後門、門樓、角屋等建築,有可能是孫吳宗室特有的隨葬品。
- 陶耳杯:三國魏。出土於曹植墓,墓內隨葬品多為陶器,反映了這位歷史名人的淒涼晚景。
- 青瓷羊形燭台:三國吳。瓷羊形體雍容,釉色勻淨,色澤淡雅,是早期瓷塑精品。
復興之路
專題陳列
交流展廳
臨時展廳
學術研究
《館刊》
科研課題
· | 金屬展櫃與木製展櫃內空氣品質分析及比較研究 |
· | 吉祥天母造像樣式研究 |
· | “后母戊”青銅鼎綜合性技術研究 |
· | 海外中國文物調查與研究(以英國為例的國別研究) |
· | 近年國內博物館原創性臨時展覽研究--以國家一級博物館2008年-2009年運... |
·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史研究(1912——1949年) |
· | 近現代文獻複製技術研究 |
· | 國家博物館藏品影像的智慧財產權管理 |
· | 商周青銅器鑄造工藝的研究 |
· | 山西垣曲古城東關早期文化遺存與仰韶文化研究 |
· | 楚簡中紀時、卜筮與祭禱制度的研究 |
· | 古代的符節牌 |
· | 明清民居建築木裝修地域分區與藝術流派——之“徽派民居文化圈”研究 |
· | 唐代內附民族研究 |
· | 館藏錫鉛器保護研究 |
· | 博物館數位化資源在創意產業中的利用 |
· | 吐爾基山出土金銀器保護的綜合性研究 |
· | 豫南及鄰境地域青銅文化 |
· | 藏傳佛教造像研究 |
· | 館藏春秋戰國貨幣研究 |
學術機構
國博講堂
辦館理念
建館方向
職能任務
主要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姓名 | 時間 | 職位 |
胡玉縉 | 1912年—1918年 | 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
彥 德 | 1918年—1920年 | 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
符鼎升 | 1920年—1925年 |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
徐協貞 | 1925年—1927年 |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
孫樹棠 | 1927年—1929年 |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
裘善元 | 1929年—1936 1936年—1943年 |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管理主任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主任 |
郭建勛 | 1938年—1943年 | 北平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
羅 黼 | 1943年—1945年 | 北平歷史博物館館長 |
余 遜 | 1945年—1947年 |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主任 |
韓壽萱 | 1947年—1949年 |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館長 |
王冶秋 | 1950 1950年—1958年年 | 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
徐彬如 | 1958年—1961 1959年—文革初期年 1983年—1990年 | 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中國革命博物館黨總支書記 中國革命博物館名譽館長 |
李 昭 | 1955年—1959年 | 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黨支部書記 |
李兆炳 | 1961年—1966年 1966年—1972年 |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 中國革命博物館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黨總支書記) |
龍 潛 | 1962年—1966年 |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
楊振亞 | 1972年—1982年 |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 |
沈慶林 | 1982年—1983年 |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負責人) |
黃高謙 | 1992年—1998年 |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代理) |
俞偉超 | 1987年—1998年 | 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
夏燕月 | 1998年—2000年 2000年—2001年 2001年—2003年 |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黨委副書記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 |
姜豐義 | 2001年—2003年 | 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委書記 |
潘震宙 | 2003年—2005年 2005年—2007年 2008年—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 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 中國國家博物館名譽館長 |
所獲榮譽
參觀須知
開放時間
服務介紹
- 《古代中國》:9:15、9:45、14:00、14:30在地下一層北側《古代中國》序廳集合,每場約2小時。
- 《復興之路》:9:15、9:45、14:00、14:30在一層大廳北側《復興之路》序廳集合,每場約1.5小時。
- 專題展覽(含青銅器、佛造像、錢幣、玉器、古代繪畫):9:15、14:00、14:30在三層大廳《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廳南側入口處集合,每場約2小時。
觀眾須知
- 基於國家博物館藏品舉辦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觀眾可以拍照留念,但請勿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引進的臨時性展覽,將依據辦展協定確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將在展廳內設立明顯的提示標識。
- 請勿吸菸。請勿觸摸展櫃。
- 觀眾自帶液體飲料經本人試喝檢驗後可以帶入場館,觀眾自帶食品經安檢後可以帶入場館;
- 請勿將各類管制刀具、打火機、光碟、危險品及寵物帶入場館;
- 為快速完成安檢,請儘量不要攜帶箱、包入場(尤其是雙肩包和單一尺寸超過40厘米的大包),如已隨身攜帶箱、包,請先持國家博物館門票經安檢、存包後再進入場館參觀;
- 違禁的私人物品請存包或於館外自行處理;
- 參觀前請您整理好衣物,衣冠不整者謝絕入內;
- 參觀時請勿大聲喧譁並請將手機設定為靜音以免影響他人參觀;參觀時請勿觸摸展品;
- 請您在指定區域就餐;場館內請勿吸菸;場館內請勿奔跑、追逐、攀爬、躺臥。
- 存包處是國家博物館觀眾臨時暫存行包的重要場所,其他遊客箱包物品請不要在此存放;
- 觀眾存包前請自覺接受安全檢查,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易腐蝕性化學物品和國家明令禁止的物品;
- 存包處不予存放現金、首飾、易損易碎等貴重物品;
- 觀眾如要求存放電子產品、藝術收藏類等特殊物品,應先行登記並由本人簽字後方可存放,存放期間出現損壞等後果由物品所有人承擔;
- 觀眾應妥善保管好存包憑證,領取箱包時憑證取包。存包憑證如有丟失,應立即辦理掛失手續(需繳納存包卡工本費20元),丟失期間所存包件若被冒領,所造成的損失由物品所有人承擔;
- 辦理存取手續一律在存包處前台,禁止進入存包室內;
- 所存物品請於當日17:00前取出,閉館後不再辦理取包手續;
- 當日未取物品,每超過8小時按照箱包收費標準再計費一次;
- 留存物品出現變質、自然損壞等由物品所有人承擔。(食物類物品在存放期間發生變質等情況,工作人員有權進行銷毀處理)超過30天仍未取走將視為丟棄,工作人員將進行銷毀處理。
- 30公分以下的行李包件,每次存放收費2元;
- 30-60公分的行李包件,每次存放收費5元;
- 60公分以上及《物品存放登記表》登記物品箱包,每次存放收費10元。
- 槍枝、軍用或警用械具類(含主要零部件)及上述物品的仿製品;
- 爆炸物品類,包括炸藥、爆破器材、煙花爆竹製品及上述物品的仿製品;
- 管制刀具類,如匕首、三棱刀(包括機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民族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以及其他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刀等;
- 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鈍器,如菜刀、餐刀、大型水果刀、工藝品刀、剪刀、鋼(鐵)銼、斧子、錘子等;
- 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汽油、煤油、柴油、打火機、火柴、髮膠、摩絲、指甲油、染髮劑、去光劑等;
- 帶有毒害性(汞、劇毒農藥等)、腐蝕性(鹽酸、硫酸等)的危險物質;
- 液體類物品(各類軟、硬包裝的飲料製品經本人試喝檢驗後可以帶入場館);
- 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涉及政治、宗教、商業等宣傳展示活動的印刷品、宣傳品;
- 任何可能影響參觀秩序的標語、條幅、旗幟;
- 除上述物品以外,中國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其他可能影響觀眾參觀或文物安全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