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發展
中旬,起義軍渡過
金沙江,圍攻
敘州府城(今
宜賓市),久攻不下,於12月8日主動撤圍,李部進入宜賓縣青山地區,藍部沿岷江北上,直趨犍(為)樂(山)鹽場。藍部此舉嚴重威脅犍樂、富順、
榮縣一帶產鹽區,清政府急調蕭啟江部湘軍6000餘人入川,川、陝、甘、鄂各省清軍數萬人也趕赴犍樂、自貢鹽場一帶,防堵義軍。但起義軍行動迅速,一舉攻占犍樂鹽場,獲大量資財,並吸收大批農民、鹽工參軍。1860年1月7日,李、藍合軍,於犍為東南全殲清軍都司但玉龍、守備余振海等部2500餘人,聲威大振。26日,又襲占富順自流井、榮縣貢井,井地周圍數十里資財盡為義軍所有,隊伍發展到10萬餘人。3月7日,起義軍撤離自貢鹽場,向川西轉移,各路清軍分頭尾追。起義軍在秀才坡設伏,一舉全殲清軍游擊張萬祿部。為調動和分散清軍,李、藍決定分頭行動。李部堅守犍樂地區,藍部沿岷江北上,相機向成都進軍。李、藍分軍後,藍部轉戰於川西、川北,攻克十餘個府、州、縣城,發展隊伍,調動清軍,減輕了李部壓力。李部則轉戰於川南、川東地區。至1860年11月,活動於四川各地的李、藍起義軍已達30餘萬人,聲威正盛。
1861年5月,藍朝鼎率10萬餘人圍攻綿州(今綿陽)。綿州守軍雖少,但城垣堅固,防禦設施眾多。起義軍缺乏攻堅手段,便長困久圍,並以大量兵力修築堤壩,企圖堵涪江之水灌城。由於江水流急,堤壩被沖毀。從5月初至9月初,起義軍百計攻城終未得手。同年5月下旬,前湖南巡撫
駱秉章授四川總督,率湘軍5000餘人溯長江入川,時李永和部將張第才等正以3萬餘人圍攻順慶府城(今南充市),駱即派果毅營統領黃淳熙率3000餘人由萬縣赴援順慶。張第才率部轉移,黃淳熙緊追不捨。張第才部在二郎場利用有利地形設伏,將其全殲(參見
二郎場之戰)。駱秉章首戰失利,不敢輕進,暫駐順慶整頓。在擬定了先藍後李、各個擊破的方針後,駱秉章派新任四川提督蔣玉龍部川軍在眉州一帶牽制圍攻眉州府城(今眉山)的李部義軍,並於9月初集中全部湘軍和部分川軍圍攻綿州藍部義軍。藍部據壘固守,兩軍展開決戰。戰至10月18日,起義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藍朝鼎僅率萬餘人撤離綿州,向李部靠攏,後在邛州(今邛崍)與李部李長毛等合軍,攻占丹稜。在清軍全力進攻藍部時,
李永和未採取積極行動策應,仍專注圍攻眉州。藍部戰敗南撤後,駱秉章隨即移兵眉州,全力進攻李部。11月初,李部義軍與清軍激戰,至13日失利,退往青神。駱秉章以少數川軍牽制李部,集中湘軍轉攻
丹稜。清軍連攻數日未克,便改用坐困戰術。起義軍糧絕,被迫突圍北走,藍朝鼎在掩護大隊撤退時戰死,餘部由其兄藍朝柱率領北撤。駱秉章又轉攻青神,李永和率部突圍,進入犍為鐵山地區,深溝高壘,憑險固守。1862年3月底,李部義軍斷糧,被迫突圍,先後進入宜賓八角寨、鐵山地區龍究場等地,始終未能擺脫清軍的圍追堵截,損失慘重。10月18日,李永和在豬市坡戰敗被俘,後被解往成都英勇就義。
藍朝鼎死後,藍朝柱率起義軍餘部轉戰川北,僅剩百餘人。1862年6月進入陝西後得到發展,並以洋縣為中心建立政權。1863年10月,藍朝柱在配合陳得才部太平軍攻克漢中府城後北上,於11月19日攻占
盩厔城(今周至),威脅西安,但旋即遭優勢清軍圍攻。起義軍多次突圍未成,與清軍大戰數月,斃西安將軍多隆阿。1864年3月,起義軍戰敗,撤離
盩厔。4月11日,藍朝柱在安康遭伏擊陣亡。長期轉戰於陝、鄂、豫交界地區的藍朝柱部將蔡昌齡,率部由鄂入陝,在鄂陝邊界與太平軍啟王梁成富部會師。蔡、梁率部在陝西轉戰數月失利,9月初進入甘肅,18日一舉攻占階州城(今武都),隊伍很快發展至3萬餘人。1865年6月,階州城被清軍攻陷,蔡昌齡受傷遇害,守城起義軍全部戰死。至此,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最後失敗。
歷史意義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隊伍曾發展到30餘萬人,活動範圍遍及滇、川、鄂、陝、甘5省,堅持6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客觀上支援了太平天國起義。但起義軍分區作戰,未形成統一的領導核心,各戰區缺乏有力的戰略配合,綿州、眉州之戰又採取長圍之策,進行陣地決戰,終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