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梵

李梵

李梵,東漢清河(今山東臨清)人。生卒年不詳。天文學家。由於太初曆回歸年朔望月數值偏大,到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誤差積累已很明顯。李梵等人奉旨改歷,新曆於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6年)正式頒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梵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臨清)
  • 職業天文學
人物簡介,後漢四分曆,文獻,

人物簡介

李梵,東漢清河(今山東臨清)人。生卒年不詳。天文學家。由於太初曆回歸年朔望月數值偏大,到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誤差積累已很明顯。李梵等人奉旨改歷,新曆於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6年)正式頒行。新曆以西漢文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為曆元,使其交氣、合朔時刻較太初曆提前3+3/4日,便於校正太初曆的後天現象。新曆採用十九年七閏法,回歸年長度取作365+1/4日,與戰國時期使用的四分曆相同,所以新曆被稱為後漢四分曆

後漢四分曆

後漢四分曆在太陽位置測定上有幾項突出的進步:
(1)冬至點的改正。後漢四分曆最先肯定了冬至點的位置已改變的事實,將冬至點從牽牛初度移到斗宿21+1/4度,成為虞喜發現歲差現象的先導。
(2)後漢四分曆首次測定了二十八宿的黃道距度,使計算日月運動和位置變得方便易行。該歷最早記載了可靠的黃赤交角值為24度,這一數值對後世歷家產生很大的影響。
後漢四分曆的五星會合周期與現代值比較,誤差都在半日以內,比同時期希臘的數據要精確。
以往的曆法由月亮每天所走的度數來預推月亮的位置,但月亮運動的速度並不是均勻的,所以預推結果常與實際觀測有差異。李梵等人根據歷代記錄,又加上親自觀測5年,不但發現月亮的運動有快有慢,而且注意到月亮運動最快的那一點在不斷移動,一個月中向前移動3度,約9年之後,這個最快點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不過,這一相當現代月亮近地點進動的發現並沒有體現在後漢四分曆中。

文獻

原始文獻
[1](晉)司馬彪後漢書·律曆志中華書局,1965。研究文獻
[2](清)阮元疇人傳商務印書館,1935。
[3]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中國天文學史,科學出版社,1981。
[4]陳久金:天文學簡史科學出版社,1985。
(科學出版社《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