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李曉軍目標:做百年企業,讓全世界都喝上健康的好茶!
李曉軍,1982年出生於安徽蕪湖,2006年畢業於
安徽科技學院中藥學專業、國家級評茶師,民建黨派。被譽為“網上賣茶葉賣得最好”。
2006年3月開始接觸淘寶。
2006年7月1日大學畢業後受杭州政府大學生創業政策吸引來杭州開始創業,創立“東藝茶業”店。
2008年創立茶品牌“
藝福堂”,3年時間成為網際網路茶葉領導品牌,旗下西湖龍井、法蘭西玫瑰、胎菊王等產品一直在淘寶和天貓銷量第一。
2009年李曉軍作為杭州唯一茶企代表出席杭州首期食品質量安全指數研討發布會,其在茶葉行業獨樹一幟,在中國的電子商務中做了很大貢獻,其創辦的“藝福堂”引領茶葉電子商務思潮。但其為人很低調,在為“讓全世界人喝上健康的好茶!”而努力。
2010年4月與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創辦兩所茶藝學習班,至今已培育了100餘人。
2011年4月,其創辦的“藝福堂”被網友評為最喜愛的茶葉品牌,成就“網上茶葉第一品牌”。
2011年8月19日李曉軍榮獲2010年度杭州市“十佳”大學生創業之星榮譽稱號。
2011年9月9日李曉軍榮膺“全球十佳
網商”榮譽稱號 。
2011年10月13日出席第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中國三峽首屆茶業園國際博覽會(
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湖北省農業廳、宜昌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中國三峽首屆茶業園國際博覽會,並在大會上做報告,藝福堂也是本次大會唯一一個從事茶葉電商的茶葉品牌)。
2011年公司年會上,定下1.2億年銷售額的目標。
2012年8月李曉軍被聘為杭州高新區(濱江)青年創業俱樂部導師。
2012年10月21日榮獲“首屆浙江省十佳傑出青年網商”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藝福堂CEO李曉軍榮獲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頒發:品牌中國2012中國茶行業年度經濟人物。
2013年10月30日,藝福堂董事長李曉軍榮獲“2013中國茶葉行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稱號。
2014年01月21日,CCTV-10對李曉軍的創業事跡進行了報導,報導中評價李曉軍:雖然未進入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但他同樣是一個創業英雄,他和其他幾個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80後。
2016年5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正式公布2015年“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入選名單,並頒發證書。杭州藝福堂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軍成功入選為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2017年5月23日,藝福堂董事長李曉軍榮獲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2017年8月15日,藝福堂董事長李曉軍成功入選浙江省首屆2017年農業綜合開發“3030”計畫。
2018年1月3日,藝福堂董事長李曉軍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名單。
創業故事
2006年,李曉軍帶著創業夢想來杭州。作為一個網商,開始在沒有資金和沒有客源的條件下,起步是何等艱難,但是誠信和視質量為企業生命的使命讓李曉軍堅持下來。創業是艱難的,但是要有一顆堅毅的心卻不易,堅持下去,成功就不會太遠!
李曉軍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喝上更多的健康好茶!
1、誠信經營,用行動與實力說話
李曉軍的父親和爺爺都是從事茶葉生意,生意不大,但是近幾十年來都是靠誠信把傳統古老的茶葉生意做的有聲有色,錢賺的不多,但能養活十幾口人,還培養了好幾個大學生。誠信二字也成李氏家族的家規,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恪守誠信。1982年當時沒有這么方便的交通,那時候李曉軍剛出生,山東和安徽市場的客戶交了購買茶葉的訂金,那年天氣惡劣茶葉減產漲價,為了誠信,履行契約,父親借用公社的2輛拖拉機,用了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日夜兼程將茶葉送至客戶手中,客戶當時就熱淚盈眶了。父親偉岸的身軀沉澱著寬容與誠信,父親一直是李曉軍的榜樣。
李曉軍繼承了父親的思想,堅持了真誠待人,真誠待客戶。藝福堂員工對客戶說10塊,絕對不收11塊錢,也不會因為顧客麻煩而增加費用;給客戶承諾是完整的,絕對不會給客戶破損的;有一次為了給客戶一個茶葉禮盒的包裝,跑遍了整個杭州市用高出成本幾倍的價格才買到…… 現在我們不用了,我們所有的包裝可以自己設計,訂版。 就這樣不辭辛勞堅持了5年,藝福堂終於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贏的每年80多萬的忠實客戶。銷售額從剛開始的4.2萬元,一下上升到109.1萬元…… 到現的億元大關。藝福堂相信口碑,相信顧客的認可,只有堅持誠信,做好質量與服務,把客戶當作朋友去對待,一定可以贏得市場的青睞,做到了淘寶茶行業第一…… 但這些都已不重要,藝福堂一直追求性價比最高的目的是為什麼?要的不是多少的銷售額,也不是什麼名望,藝福堂的理念一直在呼喚著: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而努力!讓人們都能喝上健康的好茶。期望在不遠的某一天藝福堂能做到…… 那時,為喝藝福堂健康茶葉的人們感到驕傲! 牢固使命,用藝福堂人的實際行動去鍛造。
2、做電子商務的先行者
經過這幾年對電子商務的涉足,李曉軍把電子商務之道總結為“理念——模式——行銷——管理”的深化過程,電子商務也需要至高的理念、專業的團隊和專業的管理。 2011年09月09日獲得2011全球十佳網商稱號,證明了李曉軍所帶領的藝福堂的實力,也體現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魅力。
理念
何為理念?就是公司的核心部分,公司要一直圍繞它前進。在理念的這方面,我們的團隊做了規範:首次提出“
健康茶”這一概念,也表示了我們“讓全世界人喝到健康的好茶!”的決心。
單單是提出理念是遠遠不夠的,深化理念,鞏固理念,為“藝福堂”是“健康”的象徵走出第一步!建立完整CI系統,做成標誌或橫幅懸於工作區內牆上,並保證工作氣氛。為加強深化,我們還做:
1、每日員工學習《弟子規》,提升自身素質修養。
2、周五“老闆—員工一對一”座談會。
3、以“健康茶 藝福堂”為口號,嚴格要求自己,報效社會。
4、2011年08月李曉軍被杭州市政府評為十佳大學生創業之星,為在杭州創業的大學生起了領頭雁的作用。
模式探索
電子商務模式實現由單一化向多重模式的演化。
線上:做足大品牌,擴大輻射範圍
茶葉市場是個混亂的市場,十大名茶世界聞名,卻沒有一家企業品牌獨樹一幟。我們專注“藝福堂”一個品牌,為把做大做強而努力!淘寶平台為我們提供了最便捷、最安全的交易平台,“藝福堂茗茶旗艦店”、“東藝茶業店”、“藝福堂茶具專營店”等發展平穩,輻射到茶葉、茶具、茶點、茶枕等茶葉相關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一大難題就是貨源,為了穩定貨源,藝福堂找國內性價比最高的原料供應商,不講人情價,確保品質,一種生產原料,找好幾家信譽好的企業,不指定一家企業進生產原料,供應商之間有競爭,有競爭就有發展。藝福堂的產品嚴格按國家食品QS標準A級生產線來生產。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加強食品安全,公司嚴格規範的按食品生產許可的細則,生產高標準高質量的茶產品。
線下:藝福堂立足杭州輻射全國市場。
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對藝福堂的實體店精心管理。以杭州總部為中心,輻射全國,維護藝福堂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行銷:有創業的決心,還有的堅持的理念,對顧客的信任,顧客的口碑造就是品牌, 金杯銀杯不如茶客們的口杯,藝福堂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顧客的口碑。
3、特立獨行 破蛹轉變
電子商務是適合做口碑的地方,“一傳十,十傳百”,網路傳播很快。讓藝福堂對口碑深刻挖掘的是,當人們都專注於做口碑了,那藝福堂是不是要創新呢?毫無疑問,藝福堂的做法是正確的,那年的改變讓藝福堂從2007年到2008年同比增長298.16%。
當時淘寶上經營茶葉的店鋪很多,大多是以單一的品種去經營,沒有一家茶葉品種齊全;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我們在茶葉源產地都建立生產基地,迄今已發展為4大基地,富含了全國十大名茶及各類名茶,花草茶,1000餘種。還新增10個大型保鮮冷庫,堅持從質量上嚴格把關;為了消除顧客網購的疑慮,店鋪首次推出淘寶最高售後服務承諾:“在本店購買茶葉後,可以先品嘗3泡,然後再拿到當地的實體店或者茶莊比較,不滿意無條件包退貨,並且承擔所有來回的運費,使買家購物零風險,就像在實體店購買一樣”當然,已經成了眾家效仿的典範了。
4、專注市場穩中求勝
眾多茶商想要在電子商務中脫穎而出,說也簡單說也不簡單,電子商務茶葉市場也需要細分。慢慢的李曉軍總結出一個規律,網店也跟實體店差不多,要的也是琳琅滿目,追求個性化、差異化。消費者存在某種東西潛在需求,針對網購階層、年齡、生活形態,我將網店劃分為4部分,也正是這個決定,藝福堂的業績2010年同比增長193.68%的理想成績。
電子商務的細分,不單是簡單的層次劃分,虛擬的環境增加了溝通的難度。把茶葉和加工品的區分,更具選擇性,加之茶葉加工品的點綴,個性化和差異化運用更淋漓盡致。
主要成就
時間
| 個人榮譽
|
2011年08月
| 2010年度杭州市“十佳大學生創業之星”
|
2011年09月
| 全球十佳網商
|
2012年05月
| 2011年度西湖區“十佳創業之星”
|
2012年10月
| 首屆浙江省十佳傑出青年網商
|
2012年12月
| 品牌中國2012中國(茶行業)年度經濟人物
|
2012年12月
| 浙江省就業創業優秀個人
|
2013年10月
| 2013中國茶葉行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
|
2013年12月
| 亞洲茶人十佳案例
|
2016年05月 | 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
2017年05月 | 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
2017年08月 | 浙江省首屆2017年農業綜合開發“3030”新農人 |
2018年01月 |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
2019年04月 | 新時代杭州十大傑出青年 |
最新動態
2014年4月20日,與健康專家戴光強教授同為主講人,出席茶健康全國公益巡講·杭州站,倡導茶葉應該回歸它的本質屬性,即作為一種健康飲品來對待。巡講將在2014年全年度持續開展,覆蓋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一線城市。2016年增加到20個省會城市,到2018年,將全面覆蓋中國50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