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華(抗日英烈)

李成華,字國選,1915年出生於河北省魏縣回隆鎮。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失陷,熱河告急。正在本鎮完小就讀的李成華,面向全班同學激憤地說:“咱以後誰不打鬼子,就是孬種;誰當漢奸,就不是中國人!”

七七事變後,23歲的李成華集中了本鎮同學、親友十多人,成立了抗日的“局所”,提出了“保衛家鄉”的口號,得到了本鎮各階層人士的擁護。紳士華老常、李保玉、聶文長、聶清林等送來了幾十隻步槍和部分彈藥,使李成華組織的局所,很快發展成為400多人的“獨立民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成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魏縣
  • 出生日期:1915
  • 職業:革命者
  • 信仰:共產黨
1942年11月4日,八路軍冀南軍區第二十團、三十團、騎兵團及地方部隊,在第一分區司令員桂乾生的統一指揮下,再次發動了回隆戰役。軍區司令員陳再道、政委宋任窮也親臨指揮。這天傍晚,李部駐回隆連長連延傑,帶領第二十團一部化裝成催糧的兩排“偽軍”,通過匪首程坤把守的北門,進入回隆南街的連部埋伏下來。午夜12時,擔任中間突破的第二十團部隊,悄悄地靠近了南寨。擔任南寨警戒的兩排“偽軍”,在連長連延傑、副官路明光的指揮下,立即放開南門,引導部隊進入寨內。與此同時,寨外第三十團和外圍的騎兵團,均已進入圍寨打援和發動進攻的指定位置。頃刻,寨內三顆信號彈劃破長空,解放回隆的戰鬥再次打響了。分布於寨防各部及三條街道的偽軍,均在分割包圍的突襲進攻中來不及起床就被俘獲。在八路軍的猛烈攻勢下,東街郭惠、北街程坤兩團偽匪的防禦工事,先後被突破,除兩匪首藏匿民間外,余匪全部被殲。偽匪第二旅徹底覆滅。
冀南軍區發動的回隆戰役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時,李成華提出公開起義把隊伍拉過來,接受八路軍改編的要求。軍區陳再道司令員和宋任窮政委認為,李成華公開抗日旗幟的時機尚未成熟,隱匿偽軍內部,配合八路軍行動所起的作用會更大。要他耐心等待時機。這年冬,李成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被任命為冀南軍區獨立抗日游擊縱隊司令員。
不久,冀南軍區部隊轉戰外地。程家父子收集殘部,又請來了日軍幫凶,重返回隆。在日偽雙重統治下的回隆鎮人民,又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日偽軍打砸搶劫,敲詐勒索,姦淫婦女,無惡不作。鄉親們選出100多名代表,奔向崔家橋向李成華歷數日偽罪狀,要求他拯救鄉親。李成華聽了鄉親們的哭訴,仰天怒吼:“為了家鄉人民早日擺脫日偽蹂躪,我李成華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在家鄉父老的遠道迎接下,率部返回了回隆。
李成華部駐紮南街後,隨即又成立了新兵連,很快組成了一支精幹武裝,在廣大人民支持下,同日軍小隊、程家父子進行堅決而又靈活的鬥爭。他與日偽明談暗鬥,達成協定:西、北寨防由程部駐守;東門崗樓地帶為日軍小隊防區;南街和南寨一帶為李部“衛戍區”。於是,李成華下令開放南門,讓民眾自由進出。人們再也不要向守東門的日軍行禮彎腰了。連姑娘少婦也敢於露面出入南門了。李成華還順從民意貼出告示,恢復鎮內集市,工商店鋪開門營業,商旅販運開始流通,死水一潭的古鎮有了一絲生氣。
李成華利用隱身日偽內部的有利條件,還有效制止了程乾、程坤、郭德惠三股土匪對人民民眾的亂攤派行動,多次率警衛排同日軍小隊長進行說理鬥爭,以關心皇軍聲譽為名,迫使日軍小隊長認錯,長了人民志氣,滅了日軍威風。
但同時李成華也已引起日軍懷疑。日軍令程希孟父子千方百計刺探李成華與八路軍的關係。程匪以聯合幣20萬元收買了李部原手槍連連長王清林,得到了許多機密。據此駐邯鄲日軍旅團長鈴木重康發出了“誘捕李成華、消滅李部”的秘密命令。
1943年5月5日,安陽日軍大隊長田邊大佐,電告回隆日軍據點,特轉李成華“明天乘去回隆返安陽的汽車,親來安陽商定番號、地盤等重大問題”。李成華不知王清林告密的事,決定前往。王殿傑認為危險,應派代表去談。李成華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不去敵人必懷疑”。次日,為了慎重起見,李成瑞率警衛排前往。王殿傑當即向冀南第一分區作了報告。
5月7日,李成華一行在安陽受到日軍田邊大佐的“盛情款待”。田邊假惺惺地說:“我的小小的大佐,你的大大的少將,我的團級怎能解決你旅級的番號、編制呀?旅團石田參謀長在邯鄲敬候你的大駕,為您恢復原來的旅級編制”。當天,李成華在田邊大佐“歡送”下,帶著秘書和3個警衛員,毅然登上北去的列車。李成瑞帶出警衛排,迅速返回了崔家橋。同日,由安陽駛向回隆鎮的日軍快速部隊,以點名為由,將李部李成芝、程海波兩個連全部繳械,押回安陽轉送邯鄲。
5月8日,在邯鄲日軍獨立第一旅團,李成華被日軍逮捕,日軍宣布李成華的三條罪狀是:臨陣脫逃,渙散軍心;私通八路,泄露軍機;背叛皇軍,破壞聖戰。李成華被判處死刑。在回隆被捕的李的部下李成芝(李成華堂弟)、路明光也被日軍槍殺。200多名士兵被轉送石家莊日軍勞工教養所。
冀南軍區接獲李成華邯鄲被扣的訊息後,立即研究了營救措施。但內線密信卻傳來了“成華昨被殺”的噩耗。28歲的李成華,為抗日救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為了發揚李成華的愛國精神,王殿傑多方奔走,召集了李成華部屬王金富、張茂生、韓玉厚等8人,報經冀南一分區批准,組成了抗日小組,在回隆車往村一帶打游擊,隊伍逐漸壯大起來。在此基礎上,於1944年10月4日成立了“冀南第一軍分區第六支隊”。這支部隊很快發展到500多人,他們在抗日鬥爭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