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畢業於安徽省安慶衛生學校藥劑9460班,1994-2002年就職於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2002-2005年就讀於安徽中醫學院藥學系,獲中藥學碩士學位;2005-200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2008年11月進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11年8月前往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轉化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13年7月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人才引進,全職回國工作。
主要研究領域:利用基於代謝組學的系統生物學策略,研究肥胖、脂肪肝、腸癌等代謝性疾病的代謝調控與分子機理。2009年獲賽諾菲安萬特-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優秀青年人才獎和中國科學院王寬誠博士後人才獎。國內外共發表學術論文32篇,其中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Diabetes,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SCI學術論文22篇,總影響因子124,總被他引280次。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2019年6月成立“微生物組測序與分析專家共識”項目組,分成 4個專家組:第一專家組組長為李後開教授,主要負責微生物採集與保存、 DNA 提取與文庫構建。四個專家組經過歷時1年多的 4 輪研討,最終形成涵蓋從微生物採集與保存、DNA 提取與建庫、高通量基因測序和數據分析以及質控標準品等全流程的“微生物組測序與分析專家共識”,在《生物工程學報》上線發表(2020,36(12):2516-2524. DOI:10.13345/j.cjb.200386)。該“共識”的制定旨在為將來的行業共識和國家標準打下基礎,以期指導中國的微生物組基礎和臨床研究,為國家相關職能部門以及中國的國家微生物組計畫提供可參考的技術依據,為形成中國自己的微生物組相關的標準體系奠定基礎。
發表論著
2020年6月,李後開團隊在國際微生物學專業期刊Gut Microbes(一區,IF=7.823)線上發表了題為《腸道菌群重塑性別依賴性地改善老年小鼠的體內炎症與膽汁酸穩態失衡》(Gut microbiota remodeling reverses aging-associated inflammation and dysregulation of systemic bile acid homeostasis in mice sex-specifically)的研究論文。李後開團隊的碩士研究生馬俊麗為論文第一作者。
2019年12月6日,李後開與賈偉聯合在國際學術期刊《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IF=9.79)上線上發表題目為《“腸道菌-膽汁酸-腦”代謝軸在阿爾茨海默病與肝性腦病發生髮展中的潛在作用》(“The potential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bile acid‐brain axi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hepatic encephalopathy”)的專家述評。文章結合最新臨床與基礎研究數據,對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與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發病中的腸道菌群紊亂、外周與中樞膽汁酸、膽固醇代謝異常等共性機制進行了闡述,提出了“腸道菌群-膽汁酸-腦”關係軸可能是AD/HE發病及干預靶標的假說。
2019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賈偉教授團隊和李後開教授聯合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影響因子11.878)線上發表了題為《普洱茶中的茶褐素通過調節腸道菌和膽汁酸代謝改善高膽固醇血症》(Theabrownin from Pu-erh tea attenuates hypercholesterolimia via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bile acid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普洱茶中的茶褐素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和膽汁酸代謝減輕高膽固醇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