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坑村(廣東連平縣陂頭鎮李坑村)

李坑村(廣東連平縣陂頭鎮李坑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坑村原名犁坑,2010根據行政規劃改成李坑村,是連平縣陂頭鎮管轄的一個鄉村,共22個自然村莊,一個居委會,一所李坑希望國小,全鄉村人口約2166人,447戶,面積約5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坑村
  • 外文名稱:Li keng
  • 別名:犁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陂頭鎮
  • 下轄地區:上饒、下饒、垇頭村、陳屋、八角樓、爐下等24個村莊
  • 政府駐地:李坑山角村
  • 電話區號:0762
  • 郵政區碼:517155
  • 地理位置:華南粵北山區
  • 面積:55平方公里
  • 人口:2166人
  • 方言:客家話
  • 氣候條件:冬暖夏涼
  • 著名景點:垇頭桃園、四望山、牛嶺林場、老豬角
  • 車牌代碼:粵P
  • 現任村主任:謝統仁
村情概況,轄內自然村,李坑姓氏,經濟發展,李坑國小,李坑烈士陵園,牛嶺林場,地理位置,

村情概況

原為三李大隊,因該地有一條小河連線三坑,後各取一個字,取名為李坑。2010根據行政規劃改成李坑村,是連平縣陂頭鎮管轄的一個鄉村,村委會駐山角村,原鄉政府駐垇頭村與垇下圍之間。全村人口約2166人,面積約55平方公里。

轄內自然村

李坑村轄一個村委會,24個自然村,轄垇頭村,大坪,垇下圍,山角,八角樓,下新屋(四望山),田心圍,鄧屋,陳屋,下饒,上饒(原來叫五角樓),蘆下謝屋、蘆下馮屋、蘆下陳屋,撐腰莊,營仔,垇頭,水口,窩洞,下山,牛嶺田心,灣仔,再下

李坑姓氏

1786年饒姓從大埔遷此置居,後黃、鄧、謝、馮、陳、廖,曾等姓遷入,

經濟發展

李坑是個農業鄉村,早期主要以種稻田為主,依託山田相連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目前村民大都以種菜為主和果樹為生,一般有荷蘭豆,四季豆,辣椒等耐乾旱的蔬菜為主,是陂頭鎮聞名的無公害蔬菜,水果有南華李,板栗,桃子,沙糖桔等,果蔬遠銷珠三角一帶,其中深圳,廣州更是有企業老闆親自到果園親自批購,另有牙籤廠一個,就坐落在垇頭村老居委會處,為李坑村消化野生竹子。
陂頭鎮李坑蔬菜市場陂頭鎮李坑蔬菜市場

李坑國小

李坑國小在李坑的中心區八角樓村對面,原李坑國小設有學前班至六年級,因節省老師成本,目前改設為一年級至三年級的班級教學,李坑國小作為陂頭希望國小,已經輸送了李坑無數高校人才,為星星燎原之火。
李坑村
李坑希望國小李坑希望國小

李坑烈士陵園

在垇頭村的S340省道上,樹立著抗美援朝和解放陂頭的烈士,他們用捍衛了祖國,解放了全陂頭鎮,他們分別有抗美援朝英雄謝垂祿,謝芳育;解放陂頭犧牲的烈士廖振貴,謝朝古,黃育華,謝崇元,曾錦蘭,何惠明,沈有錦,謝元古,黃育先,謝觀苟,曾娘善,周麗顏等
陂頭烈士陵園陂頭烈士陵園

牛嶺林場

牛嶺水林場的地勢東高西低,屬低山地形,少數為高山。一般在海拔500至700米。最高的山峰是位於本場東側的大石板山,海拔960米。林場土壤屬中亞熱帶紅壞,大部分是由沙頁岩和沙灰岩演變而成。厚土層為團粒或粒狀結構的紅壤土,呈紅黃色。氣候溫和多雨,無霜期340多天。年降水量約為1773毫米,降雨時間多集中在五、六、七月;蒸發量約為1429毫米。
牛嶺林場牛嶺林場

地理位置

李坑村位於連平縣城西部,與官嶺村相連,與連平縣元善鎮相接,
陂頭鎮李坑老豬角陂頭鎮李坑老豬角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陂頭鎮李坑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