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記

朱錦記是傳統小吃商標名,源於四川雙流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錦記
  • 實質:傳統小吃商標名
  • 發源:四川雙流縣
  • 簡介:傳統雙流朱記肥腸粉的代名詞
肥腸粉歷史,朱錦記與朱記,朱錦記肥腸粉的製做特點,朱錦記特色冒節子,朱錦記手工冬粉,肥腸粉與酸辣粉,肥腸粉的相關典故,

肥腸粉歷史

肥腸粉”是四川城鄉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名小吃,尤以成都地地區為盛,其價廉物美,滋味獨特,長期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其特點是“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辣而不燥”!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
正宗的肥腸粉均發源於四川雙流縣,出名的是兩大家族,即白家肥腸粉和朱錦記肥腸粉(即朱記),均起源於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肥腸粉是典型的以味美制勝的家族性小吃。 其手藝代代相傳,雖廣有仿冒,在難以超越,白家和朱錦記,已傳至4代以上。
由於源自同一地區,兩大家族肥腸粉差異不大,只是朱錦記在調味時不使用胡椒,常吃也不上火,同時,冬粉晶瑩剔透,湯碗紅白分明,入口麻辣鮮香,曾多次被評為成都市著名小吃。雙流縣特色小吃等稱號。

朱錦記與朱記

眾所周知,相統小吃大多存在著商標混亂的局面,早年就出現過白家與白家高記的商標官司,最終以白家勝出而塵埃落定。而朱記作為傳統小吃,在發展過程中一樣不太注得商標的保護,以至於全城皆是朱記肥腸粉,而待重視時,朱記已被眾多商家或商標公司以各種形式註冊或申報。在此局面下,現為朱記第四代傳人的朱老大突發其想,肥腸粉出在雙流,雙流屬於成都,成都古時便有錦官城之稱,而肥腸粉的發展與狀大亦在成都,所以,朱記亦可叫做朱錦記,實名至實歸。從此,朱錦記正式成為傳統雙流朱記肥腸粉的代名詞。

朱錦記肥腸粉的製做特點

朱錦記肥腸粉選用的是上等紅薯粉、菜子油及乾紅辣椒、花椒等原料,鍋湯則是用肥腸、豬骨頭等以及多種佐料熬制而成。紅油飄香,霉乾菜榨菜末星星點點,炒黃豆焦黃渾圓。粉條糯軟,滿口留香。夾起顫巍巍的肥腸送入口中,只覺鹵香細膩,滑爽耐嚼。

朱錦記特色冒節子

冒節子肥腸粉里特色的又一體現,節子即是打了結的豬小腸,小腸經過洗淨,氽水後,用手挽出結,然後在鍋中文火慢煮,火候到時,每個節子都是飽漲光滑,用口一咬即有香噴噴的油水滲出,滿口飄香。而小腸則是軟滑爽口,香糯化渣。

朱錦記手工冬粉

肥腸粉的冬粉是非常關健的,傳統肥腸粉都採用手工制粉,製作過程無無任何機械化,全為手工操作,從選粉開始,到發酵、混合,打粉,成型行,需要兩人操作,只需要一把特製的漏瓢和一口大鍋,一個缸或盆即可。過程極具表演性質,有聲有色,富有節奏。

肥腸粉與酸辣粉

出了川就肥腸粉可能並不太為人知曉,但一說到酸辣粉,則是大有名氣,其實肥腸粉即是酸辣粉的祖宗,不加肥腸的粉在成都即是酸辣粉。不過在川外,由於打粉技術獨殊,外人掌握不多,所以,酸辣粉多用機制粉條,其筋力差,口感澀。易斷不耐煮,入口不爽滑,有眾多缺點,若能換成手工冬粉,則會使酸辣粉更上一層樓,口感和味道大為提高。
肥腸粉有豐富營養價值,而且是綠色健康的。 肥腸粉粉條用的是純紅薯粉,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優質澱粉,其中維生素C和B族的含量尤為豐富,是理想的保健食材。而豬大腸,則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只有適量的脂肪,其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並不樣想像一樣會致人肥胖,同時在中醫學上,豬大腸還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等症候,常食亦不會對身體有任何不良影響。

肥腸粉的相關典故

打波音的,吃肥腸粉 (註:“打波音的”即為把波音737習飛機當作的士,以前成都航空主要機型即為波音737)
肥腸粉是四川城鄉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名小吃,是成都人的最愛,“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天下第一粉”的美名,似乎是鐘愛者給它的美譽,至少“成都第一粉”是當之無愧的。成都滿大街的肥腸粉。正宗的牌子無非朱記和白家,反覆吃過之後,似乎分辨不出到底哪家強一點。即使最講究的人士,也照樣是“唏溜唏溜”的無所顧忌地大飽口福。
肥腸粉對於遠在他鄉的成都人來說是一碗鄉愁,於是就有了“打波音的,吃肥腸粉”的典故。意思在是說遠大他鄉,思念那一碗肥腸粉,盛裝的是滿滿鄉愁,但肥腸粉又不能讓隨身帶著,也不可能發快遞或走郵局,要吃只能回趟成都了。而時間有限,只好做飛機來回,花了大把的路費,就是為了吃碗粉而以,這足以說明肥腸粉在成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不菲的食物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