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宗祠(浙江省景寧縣渤海鎮門潭村)

朱氏宗祠(浙江省景寧縣渤海鎮門潭村)

朱氏宗祠,朱熹後人550年守望的家園 煙雨迷濛。緩步來到半仙山朱氏宗祠。

寧謐的祠堂前面,是一口水面微波無瀾的池塘;陳舊的祠堂門前,一村婦和小孩在怡然自得地玩耍。大門掩飾不住歲月的洗禮,土黃破敗的顏面,仿佛老人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一陣微風吹過,飄飄的,竟吹起了宗祠的些許神秘。

基本介紹

沛國堂宣威朱氏宗祠,廣東省東莞市朱氏宗祠,湖南省江華縣貝芝頭朱氏宗祠,福建省福州琅山朱氏宗祠,浙江省景寧門潭朱氏宗祠,福鼎市管陽朱氏宗祠,湖南省雙峰縣朱氏宗祠,安徽岳西縣朱氏宗祠,

沛國堂宣威朱氏宗祠

沛國堂朱氏宗祠,位於宣威市城郊東北兩公里的環城路邊,系落籍於宣威楊家屯的朱姓始祖,欽封懷遠將軍的轟祖第九世孫象賢祖個人投資百金興建而成,其建設規模於其時堪稱一流,系土木結構的三間兩耳上乘優質木材建蓋的四合大院,室內木板吊頂,雕龍畫鳳,屋脊扣檐起翹,氣勢恢宏,祠堂內的器皿設定完整配套、香爐、供桌、牌位、牌匾一應俱全。
朱氏宗祠建設的時間有據可考,時為乾隆十六年建蓋,祠堂碑刻四至界定清楚,尊禮儀、重文治的入祠家規醒目嚴謹,氏族興旺發達。在伴隨時間快速流逝的同時,轉瞬之間的朱氏宗祠歷經了275年的風雨滄桑。象賢祖也遠離我們而去,但建祠之功後輩永世不忘,每逢上墳必先至其墓,族人都尊稱其為祠堂老祖。
滄桑百年的宗祠,而今已失去了初建時的光彩,變得破爛不堪,面目全非,五十年代成了公共食堂,六十年代祠內設定變成了四舊,破而不立,蕩然無存。七十年代成了栓牛,擺壽木的場所,至八十年代東、西兩廂房坍塌,一片狼藉。至後來,一為祠堂有人管護,二為解決村間低齡兒童就近入學方便,草草拼湊了點資金,在倒塌的東西廂房位,修補建蓋成了不太像樣的教室與宿舍,供小孩讀過幾年書。至九十年代,一因教學點分散,不便於管理,二因房屋建蓋簡陋,既不利教學,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而閒置,成了被拋棄的危房。近年來更成了種菌和堆放垃圾的場所,族人見之寒酸透頂,黯然失色。
跨世紀的年代,亦是盛世之年,轟祖後人,人才輩出,十萬、百萬資產者眾多,廳、處、科級者輩出,有感於當年祠堂祖一人可建祠,何況盛世,俊傑輩出。時值公元二OO九年的五月吉日,在轟祖十八世孫碧楨的倡導下,成立了修建沛國堂朱氏宗祠籌委會,擬在宗祠原址,號召族人,捐資百萬,再次修(擴)建朱氏宗祠,恢復宗祠昔日光彩,供族人祭祀、議事、辦事。以增強族人凝聚力,弘揚光大宗族精神,為振興家族事業作奉獻。
為此,宗祠滄桑史實的簡要文字記載,旨在說明朱氏宗祠的原址所建地,權屬朱氏宗祠,既不是堆垃圾種菌的場所,也非其它,產權及使用權隸屬於沛國堂朱氏宗祠家族所有,特作文字記載並闡述其歷史形成的因果原因,並請原址所在當地執事者及相關主管單位給予簽印,證明所載所寫,情況屬實,特作此據,留檔祠內資料收藏。
註:文字簡載主旨在於宗祠前側,曾有建校辦學的瞬間,權屬並非學校所有。簡載宗祠歷史的歷程,有過建祠的輝煌,也有辛酸與不快,現舊祠已拆,新祠再現。對舊祠的歷史,權屬的界定。曾經當地行政主管核證批覆“情況屬實”且加簽名公印為據。
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

廣東省東莞市朱氏宗祠

建於明朝距今550餘年
朱氏宗祠大門坐北朝南,兩旁各有1個土灰色的石門墩,大門頂上有一幅造型生動的浮雕和褪了色的遒勁有力的“朱氏宗祠”四個大字,這就是附近有名的頗有神秘色彩的南粵古建築群了。
走進祠堂的大門,光陰瞬間輪迴,門外是人間朗朗乾坤,門內卻是悠悠千年歷史。撫摸著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視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棟、檐柱、屋脊,觀賞雕刻在房頂木樑、窗欞和門楣之上的細膩纖巧、精美絕倫的鳥獸花草和古代戲文圖案,一股懷古之情就滋生在心頭了。
據同行的半仙山村退休老書記朱啟明介紹,朱氏宗祠是半仙山開村始祖朱敬齋主持籌建,距今已550餘年了。朱敬齋是朱熹的第13代後人,大約於明朝嘉靖至隆慶年間,由東莞螯峙塘轉輾遷到橫瀝半仙山,世居此地繁愆生息
朱敬齋秉承先人遺風,為示光前裕後,讓後代緬懷祖德宗功,勉勵子孫節禮傳家,於是始建朱氏宗祠。現朱氏宗祠建造為五開間三進四合院式布局,面寬13米,進深36、4米,面積計500餘平方,硬石頂、紅石為柱、青紅石作柱基,第二進金柱為格木柱,木樑架駝峰,雕刻精美;祖宗牌位上供奉著落足紮根半仙山的朱敬齋、朱如齋兩兄弟先祖孝名;祠堂內的紅磚碧瓦、雕樑畫棟上,一幅幅精美的圖案記載著一個個古時的故事;石雕、木雕,彩繪著各種藝術圖案,昭顯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了南粵民居的古老和嶺南建築文化的深遠。
歲月如流,滄海桑田。550年過去了,這座建造宏偉的宗祠也遭到了較大的損壞。據記載,朱氏宗祠曾經遭到兩次大劫難,第一次是土改時期,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紅衛兵小將們將祠中文物、祖宗靈牌、朝廷恩賜金牌等,一概壓爛付之一炬;祠內的石刻、木刻、浮雕也被大剷除,村民們不甘心這些祖宗遺產被摧毀,在夜裡偷偷地用黃泥巴把之糊起來,這真是土辦法。然而,今天誰能體味到箇中的滋味?只能由衷地讚嘆村民們的機智、勇敢、詼諧了。現在我們只能從剩下的浮雕、圖案中窺視到當年歲月遺留下來的痕跡。改革開放後,朱氏族人慷慨捐助村委會主持出錢出力,於1984年和1989年重修,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它的原貌。
宗祠是一種文化傳承
宗祠於我們,感觀上一直是壁壘森嚴的。走在朱氏宗祠里,時時驚訝於高台的威嚴,高台上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飛龍、舞鳳,呈現出不可侵犯的王者氣派;神龕和牌位、燭台和高堂無時地釋放著餘威,這一切擺放和一切布置都渲染和映襯著無形的威嚴和神秘的氣氛。我們禁不住想知道——宗祠到底是什麼?
翻開記載,宗祠,習慣上稱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進行祭祀的場所,被視為宗族的象徵。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宗廟為天子專有。後來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國城鄉各個家族,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相當於天子;管理全族事務的宗長,相當於丞相;宗正、宗直,相當於禮部尚書與刑部尚書。宗祠體現了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
從這個意義上說,宗祠是一種不同於民居的建築,它是反映一個地方倫理意識和宗族思想以及歷史文化的突出載體。先輩在締造這樣的載體時,融入了他們人生追求、風俗崇尚和精神理念,這可從祠堂的高台上的楹聯中窺之:“接考亭正學紹箕裘說詩書奕奕家聲丕振,溯婺邑昌宗懷水木興孝弟綿綿世澤長存”這幅對聯意在告誡後人在修身、立業、做事、治家等方面,要遵循的道德倫理。這讓走在清幽寂靜的祠堂里的我們,禁不住震撼了:庭院深深深幾許?
宗祠也許更多的象徵著一種專制的權威,這就是我們往往會感到其建築森嚴的原因。可是,我們不能否認,這個宗祠,在封建的宗法社會里,憑著它在世俗社會的力量,它多少還是起到了一種文化傳承的作用,它把某些傳統或地方文化的精髓都溶匯在一個官府衙門之外更讓人敬服的權威所在,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形式傳遞給宗族裡的每一個人。因此,它更屬於一種文化。有宗祠的地方,都會有宗譜,它記錄了幾百年的家族史,而且是那么的源遠流長。
據半仙山朱氏宗譜記載,朱熹第三代嫡孫朱鉅,是南移入粵始祖,朱鉅長子朱滿是移居東莞始祖,朱敬齋是朱滿第五代玄孫,明朝嘉靖年間,朱敬齋攜帶家族由東莞螯峙塘正式入居橫瀝半仙山,至今已發展成5個族房。現定居半仙山的朱氏直系有1500多人,絕大多數村民都是朱熹第13代後人的子子孫孫。定居半仙山朱氏後人繁衍發展至今,已出過不少俊傑,其中朱珩公兒子朱兆莘,先後任總統府秘書、國民政府外交次長、廣東省政府委員兼西南五省外交特派員等職。現在生活在半仙山的朱氏後人,秉承祖先經商傳統,興辦實業,成就斐然。
朱氏宗祠一直是族人的象徵,朱氏後人引之為榮,從不讓外人闖入。清末民初開始辦為學堂,作為村民啟蒙教育之地。族中議事處事、村民集會也都選之為場所,每年春秋二祭祭祀祖先族中耆老,每年老祖宗(朱熹)誕辰等節慶日都集中祠堂大排宴席紀念一番。朱氏宗祠不僅是朱熹後人拜祖的地方,也是朱熹後人記錄功名的“聖地”。祠堂門前的旗桿石刻有“光緒十一年乙酉科朱珩立鄉試中武第二十四名舉人”等記錄朱氏後人功名的字句。
久經風雨的朱氏宗祠,現已殘垣斷壁,搖搖欲墜,但其結構完整、風采猶存,實為少見。當地人認為,只要進行一定的修復和保護,就可以開發成一處獨特的古民居景點。

湖南省江華縣貝芝頭朱氏宗祠

江華縣朱氏宗祠位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貝芝頭村,供奉唐末剿滅賀州黃巢起義大將朱政,唐中和元年(881)時任都知兵馬使的朱政,率三萬大軍攻打黃巢,從山東濟南南下,過荊州、衡陽,直逼廣西賀縣;得勝後班師,途經今江永縣“日月相會”,政公因身患重病,自知難以北歸開封見道縣新車村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遂上表朝廷,解甲歸田;朱澤是朱政之後,明洪武年間,朱澤遵高祖朱仲雷之命,隱居不仕,率本支後裔散居於瀟水上遊河畔貝芝頭村,居於4 鄉17村,人口過萬。貝芝頭的祠堂;本村人俗稱“大堂屋,”陳舊的祠堂門前,一村婦和小孩在怡然自得地玩耍。大門掩飾不住歲月的洗禮,土黃破敗的顏面,仿佛老人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一陣微風吹過,飄飄的,竟吹起了宗祠的些許神秘。
朱氏宗祠(浙江省景寧縣渤海鎮門潭村)
建於明朝距今四百餘年
朱氏宗祠大門坐北朝南,兩旁各有1個土灰色的石門墩,大門頂上有一幅造型生動的浮雕,這就是附近有名的頗有神秘色彩的湘南古建築群了。
走進祠堂的大門,光陰瞬間輪迴,門外是人間朗朗乾坤,門內卻是悠悠千年歷史。撫摸著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視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棟、檐柱、屋脊,觀賞雕刻在房頂木樑、窗欞和門楣之上的細膩纖巧、精美絕倫的鳥獸花草和古代戲文圖案,一股懷古之情就滋生在心頭了。
朱政秉承先人遺風,為示光前裕後,讓後代緬懷祖德宗功,勉勵子孫節禮傳家,於是始建朱氏宗祠。現朱氏宗祠建造為三開間三進四合院式布局,面寬13米,進深36、4米,面積計500餘平方,硬石頂、紅石為柱、青紅石作柱基,第二進金柱為格木柱,木樑架駝峰,雕刻精美;祖宗牌位上供奉著落足紮根新車的朱政先祖孝名;祠堂內雕樑畫棟上,一幅幅精美的圖案記載著一個個古時的故事;石雕、木雕,彩繪著各種藝術圖案,昭顯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了湘南民居的古老和湖南建築文化的深遠。
朱政.字頤德,公元823年8月15日出生,山東莒(j u)州箕屋山人,(現山東莒縣,濱海城市日照市轄區)。鼻祖乾健公的第45代孫。公元879年8月25日酉時病逝,終年56歲,總管行軍刺史(前線總指揮)。朱夫人,姓孫,名全節,山東孝源泉人(現山東淄博市博山區)當天大戶人家才女,政公夫婦二人共生育三個兒子:長子朱南強,次子朱南武,三兒朱南仲。忠良世家,政公父親,朱鼎臣,唐朝督知兵馬使(相當現在戰區司令員)
朱政,自幼聰穎好學,嗜好舞槍弄棒,受家庭影響甚深,武功基礎紮實,飽讀詩書,《五經》,研習大量古代兵法書籍,立志有朝之日同烈祖烈宗們一樣,報效國家,是位文武全才,有抱負和責任擔的青年。
公元840年6月,頤德隨父戎,在部隊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軍事素質過硬,足智多謀,受戰友們青睞,深得父親及父親身邊將領們的賞識和器重。
乾符五年,即公元878年,黃巢發動暴亂,勢如破竹,驚動唐政府高層及皇上一一唐僖宗(李儇),遂即,皇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下發平息叛軍黃巢的公文,昭示天下,政公接到任命前線總指揮命令之際,目光如炬,魁偉丶鋼鐵般身軀如柱立群首,堅定般地接受皇上指令。
政公回家安撫夫人及家人後,闊別家鄉,隨行三個兒子,領三萬大軍分左丶中丶右三路從山東出發,揮師南下,渡長江,跨黃河,所向披糜,發揚了"一將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果敢,堅決的作風,演繹了當代真實的"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風格,戰爭間息期,政公號召部隊幫助當地百姓興修水利,頗為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
公元878年12月,經過歷時6個半月,艱苦卓絕地奮戰,端掉了黃巢盤踞在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幾個省的據點,之後插向福建,直逼廣東湖南,廣西。
次年7月16日,政公總部機關在廣西賀州,遭叛軍重重包圍,經過一整天鏖戰搏殺,突出重圍,擊潰叛軍,政公部隊損失慘重,自己身負重傷。南仲聞訊,極度悲傷,心急如焚從湖南戰場,日夜兼程趕赴父親身邊,又急告大哥,二哥速達賀州。
經隨行軍醫診斷,政公不但傷勢過重,但最要命的是患有癌症和惡性瘧疾病(冒瘴,碑文記載)時日不多了,兄弟三人和將領們商議後即刻啟程護送將軍回首都洛陽,途經道縣,天公不作美狂風暴雨,泥寧坎坷,行程異常艱難,擔架斷繩子,又斷桿子,兄弟三人決定休整,好不容易在新車集圩,找到幾間破舊民房,安頓下來。
三天后睛,政公拖著疲憊之軀在兒子們攙扶下,觀望新車周圍環境,發覺此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臥龍藏虎之地,自知病情一天比一天惡化,有生之日甚至在用時辰計算了。向北望,長長嘆息,回歸無望,決意死後葬於這個地方,後輩人亦完全可以在此立足生活。
公元879年8月25日,一代英雄鄖落!如肝腸寸寸斷。南強主導安排善後工作,葬新車顧山,坐東南朝西北。皇上同意兄弟三人,盡孝守墓解甲歸田,躬耕新車,安家落業。隨後,南強,南武北上回山東接母,不料,待強丶武兄弟到家時,慈母已辭世,享年59歲,葬莒州箕屋人,料理母親喪事後,兄弟倆返回道縣新車了。後來,山東老家的家業及其他家庭成員的下落如何,一直杳無音訊,又無文字記載,直至今天都在猜測中。
根深葉茂,樹大分枝。隨著社會進步發展,政公後人,瀟水河畔,繁衍生息,遂行散居大小村落:新車.八家,土牆,麥山洞,寶塔腳,老屋,新屋,新茶,江華貝芝頭,萬室(石),白泉,木浪,東沖等。不僅如此,《朱家祖訓》《村規》透視朱氏家族遵紀守法,愛家人,愛祖國;為人處世高風亮節,為官清濂,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如此的家族才能傲立社會,湧現出一代又一代文武精英豪傑:
政公第20代官副使朱應雷,元朝指揮將軍朱必達,
貢生(相當現中央黨校進修學員):朱思敬,朱道生,朱世香多人;
進士(研究生):朱琯,朱十朋等
清朝:
建威將軍(相當現在上將軍銜)朱希廣等.
行營東安把總(相當現在市公安局長)朱顯烈,
正六品(地級市長)朱顯輝,
太學生(一本生即重點本科生)朱安明,朱樂俊。
在中國反帝反封建的社會變革中,軍閥混戰,土地革命戰爭年代,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時期都不泛政公後人,為國家、民族的獨立,解放拋頭顱,撒熱血。
新中國成立後,直至今天經濟社會改革時期各行各業都有政公後代精英為之獻出新貢獻:上世紀60年代,在全國上下"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時期,榮獲省勞模,省政協委員朱洪修(寶塔腳人),現省農業廳,道縣農委都保存他的檔案。後因遭到迫害於1961年5月自盡,享年60歲,原道縣建設銀行行長朱萬先(1965~2005)因病英年早逝(寶塔腳人),官方是這樣評價的"曾榮獲中央共青團榮譽稱號,為道縣工業園趨形融資改革及未來發展奠定了里程碑,功不可磨!"
滾滾瀟水東逝去,浪濤竟顯英雄本色。政公家族像瀟水源遠流長,川流不息,順勢經濟社會發展煥發新生機,我們更加地凝心聚力,眾志誠城為家族事業發展,書寫歷史新篇章!
" 俱往矣,數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福建省福州琅山朱氏宗祠

福州琅山朱氏宗祠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琅岐島牛嶼山西麓,背山臨街,祠面寬11.5米,縱深69米,建築面積865.5平方米,祠構堂皇,四周烽火高牆,飛檐包脊,青瓦蓋頂。大門兩旁鐫文《朱子家訓》,《朱伯廬格言》,顯示琅山朱氏崇尚理學;門口左右石鼓,祠前一對石獅對峙。雙斗旗桿高豎,顯耀琅山朱氏歷代輝煌。
祠為三進,步步登高,層層仰止。殿堂均為穿斗抬梁木構,保持明朝建築風格。大廳懸掛“敦厚堂”匾額,顯示琅山朱氏倡導忠良孝友,敦親睦鄰。大廳正上有精美牌位閣樓,放琅山朱氏歷代先祖於族人牌位,於祖先畫像。祠內楹聯均為琅山朱氏後裔所撰,書法名家書寫;大廳與迴廊懸掛朱熹手跡木刻和諸多書華,文化氛圍濃厚。祠前建有照牆;祠後辟有紫陽公園,頗有特色。
琅山朱氏是唐宰相朱敬則後裔,朱敬則被尊為琅山朱氏始祖。唐宋史料`福建官方檔案`琅山朱氏古族譜均記載琅山朱氏源於河南永城,乃朱操次子朱敬則後裔。入閩有一千一百餘載,入閩始祖乃朱敬則七世裔孫唐戶部尚書朱光啟;遷琅八百餘載。始祖乃朱光啟十二世裔孫南宋宰相朱倬;遷琅山始祖乃朱倬曾孫朱君美。遷琅山以來已傳二十五世,後裔一萬有餘。碑刻記載,琅山朱氏宗祠始建於大明宣德十年(1435年)由琅山朱氏二十五世祖朱奎發動族人修建;大明崇禎八年(1635)由琅山朱氏三十世祖朱明庭出資重修;淪陷九十一年(1736年)再一次重修;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再次重修;共和國十八年(1966年)紅衛兵摧毀祠堂朱氏歷代祖先總譜,牌位,畫像等。祠堂被充為公家倉庫,琅岐供銷社堆放農資化肥,加上年久失修,牆恆禿壞,木構腐爛,面臨倒塌,因祠堂被公家占用,族人無能為力。八十年代朱氏族人向政府討回琅山朱氏宗祠,後加以小規模固定修復。共和國四十九年(1997年)旅居台灣的朱敬則四十世裔孫朱立容(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還鄉探親祭祖,撰詩“戀家鄉”,盼“統一”向福建省人民政府捐獻幾百萬人民幣於教育方面,被育為“樂育英才”。號召族人重建祠堂,並捐資80萬,在他帶頭下,琅山朱氏後裔紛紛捐款二百餘萬,共三百餘萬。共和國四十九年(1997年)農曆八月動工,於共和國五十一年(1999年)五月竣工。經精心設計施工,宗祠更煥異彩。共和國五十八年(2006年)琅山朱氏族譜續譜結束,每戶發放一本新族譜,古支譜與君美公墓出土的南宋世系譜牒安留在祠堂。

浙江省景寧門潭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朱氏宗祠

福鼎市管陽朱氏宗祠

福鼎朱氏宗祠
位於福鼎市管陽鎮金溪村,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4平方米,磚木結構。天井石條有明萬曆丁巳年銘文,整座祠由118支木柱和雕刻精美的大梁組成,祠內尚保存明清時期匾額等文物。1997年12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雙峰縣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位於湖南省雙峰縣江口,曾國藩所書大門上方“朱氏宗祠” 四個大字,筆力遒勁,嚴謹端莊,道出了宗祠往昔的輝煌。此祠乃朱氏族中名人朱堯階倡建,他與曾國藩於道光十四年(1834)同榜中秀才。走進大門,穿過戲台下面的門廊,越過內院地坪,來到中廳,廳上的三塊黑地金字大匾,那是民國孫科、湖南省長程潛、桂系白崇禧手跡。孫科題的是“奕葉長榮”,程潛題的是“敬宗收族”,白崇禧題的是“源遠流長”。
雙峰朱氏宗祠雙峰朱氏宗祠
廳中柱上朱堯階所書對聯。聯曰:
登堂有公是公非,懷一點偏心,即對祖宗不住;
屋室要能容能讓,留半分情面,勿憂家族難和。

安徽岳西縣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 位於安徽省岳西縣城北60公里的沈橋鄉梯嶺村。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光緒年間復修,磚木結構。共有3進,每進5間,面積2000平方米。前廳及左右廂房為相互通連的二層樓房,中為大院,樓上樓下面臨庭院均系閣門花窗。大廳二樓中有一雕刻精緻的“萬年台”。中廳和後進神堂為抬梁式建築。梁中雀替、平籃斗、內額枋均飾有各種花紋圖案。屏風、槅扇精雕各種人物掌故。大門前豎有30米高木旗桿一對。整個祠宇規模宏大,威嚴莊重,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現為梯嶺糧站和梯嶺國小所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