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康(中國醫科大學神經病與神經衛生專業博導)

朱德康(中國醫科大學神經病與神經衛生專業博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德康,精神疾病專家,1972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從事成人神經疾病臨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尤其在失眠、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成人精神疾病的治療上頗有建樹,曾多次應邀前往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與醫學研究,在國內精神內科治療領域享有盛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德康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安徽醫科大學
  • 職業:精神疾病專家
  • 職稱:主任醫師,教授
個人簡歷,擅長領域,社會職務,從醫經歷,榮譽資質,臨床醫學著作,

個人簡歷

朱德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精神病學科生物醫學專家,國家頂級生物醫學專家,生物技術結合中醫及心理治療精神疾病開拓者之一,臨床科學研究和救治工作30餘年經驗。獲得廣大患者的喜愛,堪稱醫界楷模。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一貫主張和積極促進醫學模式從單純的生物學模式向生物、心理和社會的醫學模式轉變,在積極治療各類疾病的同時,應高度重視疾病本身以及所採用的各種治療手段和方法對患者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損害。從生物、心理和社會醫學模式的高度,擇優選擇和制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心身健康、促進患者社會功能的康復。
為有效治療精神疾病,突破患者對西藥的依賴性、成癮性,中藥見效慢很難徹底根除的難題,多次赴美參與生物技術臨床套用科研工作,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精神疾病專家會診中心後,潛心鑽研生物技術臨床套用與現代中醫結合治療神經內科疾病,在生物技術與現代中醫相結合治療精神疾病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深得廣大患者的高度信賴和好評。
曾擔任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大課題,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的科研帶頭人之一,多次參加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多年來,朱教授通過不斷的臨床科研和科學實驗,成功詮釋了生物蛋白(Biological protein)對GABA、5-HT、NE等多種神經遞質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修復作用,攻克了傳統西藥治療只能抑制控制神經遞質的作用,詮釋了Te對APP生物學轉變對Aβ生成及認知行為的影響等一系列成果,在臨床教學工作中,還擔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教學工作,成為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的導師,並多次在全國各大高校進行科普講座。

擅長領域

擅長使用F-YD生物基因微導技術結合中醫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治療各種頑固性抑鬱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等各種成人精神疾病,臨床經驗豐富,在治療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

社會職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學科主任
中國疑難病防治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中華神經病學會神經心理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學會神經科醫師分會(CPA)委員
國家中醫治療技術項目研發學科領頭人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國際神經疾病早期干預防治中心首席專家
國際精神分裂症學會亞太地區執行委員會委員
世界抗精神聯盟駐中國常任理事
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會診中心負責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精神疾病專家會診中心專家
國際生物醫學技術——“F-YD生物基因微導技術”首批診療專家
烏魯木齊愛德華醫院神經內科特聘北京會診專家

從醫經歷

1972年—1981年,合肥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1982年—1994年,北京回龍觀精神病醫院主任醫師。
1995年—2007年,北京301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2008年—至今,任中國醫科大學神經病與神經衛生專業博士生導師。
2013年,因臨床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受國家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派,任烏魯木齊愛德華醫院特聘北京會診專家。

榮譽資質

1981年,為了改善西藥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高強度的副作用,朱教授開始著手於傳統中醫與西醫相結合對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突破了西醫治療的副作用與中醫治療的見效慢,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和理論依據。為此其也獲得了“現代中醫藥創新科技進步獎和醫學成果獎”。
1985年,《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學術著作獲國家精神障礙醫療成果一等獎、白求恩醫學獎。
1989年,朱德康教授根據大腦神經遞質的不同變換做出了大膽的猜測與研究,正式神經遞質會影響人的神經狀態,此項研究獲得高度認可,獲國家醫療成果一等獎。
1993年,朱德康教授科研成果逐漸成熟,為祖國學科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此在1993年其獲得了國務院授予的國家特殊貢獻專家津貼待遇。
1996年,朱德康教授憑藉著刻苦的研究精神和卓越的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科研科研成果獲得了“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會(CINP)頒發的全球最佳青年研究者獎”。
隨著朱德康教授在神經系統疾病臨床學科上的不斷深入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給世界神經系統疾病學科奠定了臨床救治的基礎,其多項學術理論和科研成果被套用於國際臨床實驗和救治之中,為此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頒發的“首批特殊貢獻金色獎章”。
[7] 2001年獲中華突出貢獻科技和管理專家獎。
[8] 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9] 2010年榮獲精神疾病中西醫結合國家醫療成果獎一等獎。
[10] 2012年,F-YD生物基因微導技術結合中醫治療難治性精神病國家精神障礙醫療成果團隊一等獎參與者之一。
曾參與編寫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精神病學》、《現代精神疾病診療手冊》、《成人神經精神病學》等作品,在國內外核心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多次出國訪問及參加國際會議交流。迄今,共主持6個科研項目,主持參加醫學科研課題7項,撰寫醫學論文100餘篇,榮獲多項科技成果獎,一項國家專利。
2020年2月,獲得“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臨床醫學著作

[1]1980年,為有效的研究慢性失眠的各種臨床表現及應對治療,進行了研究論文《慢性失眠的臨床觀察及治療分析》,該論文詳細講解了針對不同症狀的失眠採取不同的應對治療方法。
[2]1985年,根據醫學界對精神障礙性疾病分類的不同見解,其對精神障礙性疾病進行了深入的臨床科學研究,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精神障礙性精神疾病的臨床分類》,榮獲國家精神障礙醫療成果三等獎。
[3]1988年,發表論文《百例抑鬱症患者治療的臨床觀察》該論文解釋了抑鬱症患者大腦心理及行為症狀的改變,以及治療的針對性。
[4]1991年至今任美國斯坦利醫學研究基金會中國臨床試驗項目主任,期間主持研究了多項世界級學臨床科學研究。
[5]1995年,發表的《精神病學》、《現代精神疾病診療手冊》等書籍印刷出版。
[6] 1998年,《成人神經精神病學》印刷出版。
[7]2001年,帶領北京301醫院精神疾病專家團隊開展《關於成人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研究,並因此獲得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科技和管理專家獎。
[8]2007年,發表《中醫、西醫無法根治成人精神疾病原因》,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9]2008年至今任世界抗精神聯盟駐中國常任理事,主持中國全球對28個國家,100多個地區實施了精神心理衛生宣傳和救助工作。
[10]2010年,發表《生物基因結合中醫治療難治性精神病》,闡述了生物技術在治療成人精神疾病方面的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