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術語,本跡之說,原為姚秦鳩摩羅什三藏門下之僧肇、僧睿等大師所倡,僧肇早年崇信老、莊,精通《易經》,讀《
維摩經》,欣賞不已,遂於鳩摩羅什門下出家,擅長般若學,以道家的本跡思想解般若,被人稱其“解空第一”。
僧肇會通中外思想,以玄解佛的思辨方式,在佛教史上首創中國化的佛教哲學般若學思想體系,成為佛教中國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的佛學與經學關係極大。《肇論》各篇,無論內涵還是方法上,受
王弼、郭象、易學影響極深。謂
本跡十妙與
十不二門相攝。天台宗荊溪湛然就智顗於法華玄義所立之
本跡十妙,創立十種不二門與之相攝,而歸結於一念之心,以明示觀法大綱而發顯其深意。[法華玄義卷七](參閱‘
十不二門’374、‘十妙’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