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十種不二法門,為漢傳佛教天台宗所立,以顯示觀心大綱。為天台宗高僧湛然的《十不二門》所講述,十不二門為相互圓融,一念三千即可領悟十妙。 指天台宗所立十種不二法門,以顯示觀心之大綱者。湛然據智顗之法華玄義所說之十妙,賦予實踐之解釋,即由跡門十妙立色心不二乃至受潤不二等十門,稱為十不二門。一般認為十不二門是互不相容、對立的,但由法華圓教來說,十不二門系顯示相互圓融,一體不可區分。故從凡夫現實之一念而言,一念本自圓滿具足宇宙之一切,觀自身為無實體之空,但為虛假之現象,即可悟入十妙之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不二門
- 下設:色心不二門
- 對象:十妙中之境妙
- 特點:可悟入十妙之理
基本內容,十不釋義,不二釋義,歷史詮釋,樞要,出處,
基本內容
十不二門可以分為:
色心不二門
內外不二門
因果不二門
染淨不二門
依正不二門
自他不二門
三業不二門
權實不二門
受潤不二門
十不釋義
十不二門之成立有其先後順序,內容大致如下:
(一)色心不二門,系根據十妙中之境妙而立。智慧觀照之對象,總攝於一念之中。分別而言,則有色法與心法二種。但因宇宙一切均攝入於凡夫一念之中,故稱心外無法。此外,即使是一微塵,亦圓滿具足宇宙之一切,故稱色法與心法不二,無所區別。
(二)內外不二門,系根據智妙及行妙而立。智慧所觀照之對象,雖有內外之分(即屬自己內在之一念心法,與自己以外所有心物之現象),但自三千、三諦之理而言,實無內外之區別,故稱不二。亦即內在之心與外在之佛、眾生等三法互融,本質上無別。
(三)修性不二門,系根據智妙及行妙所立。一念之性德,本來具足一切,但必須假借智慧之力,再加以後天之實踐修行始可顯現,故性與修之關係,宛如水與波;即依修照性,依性起修,故稱不二。
(四)因果不二門,系根據位妙及三法妙而立。雖因修德而有因位與果位之別,然此亦僅是本來具足之三千諸法,其現象各有差別,實則因與果二者之本體無異。
(五)染淨不二門,系根據感應妙及神通妙而立。由因果之別,雖可分為被煩惱所污之‘染’,及離煩惱之‘淨’,然此亦僅是法性與無明互斥或互用之二面。亦即法性變成無明而作用時,即造出迷之九界,無明變為法性作用時,則隨緣而有自由自在之教化作用,故稱染淨迷悟無別。
(七)自他不二門,系根據感應妙及神通妙而立。‘自’指施教化之佛,‘他’指被教化之眾生。佛隨眾生根機而施教,眾生亦順適其教化,此乃因眾生於理本來具足三千,佛始得以三千之理為果而完成教化,故自他之感應不二。
(八)三業不二門,系根據說法妙而立。佛陀必以身、口、意三業教化眾生,而此三業不外是本具三千之表現,此與眾生理具之三千無異,故佛與眾生之三業毫無區別。
(九)不二門,系根據說法妙而立。佛之三業作用於教化對象時,隨對象而說方便法與真實教,但其三業是攝入一念之中,於理為同一,故三業所表現之權實之法為不二。
(十)受潤不二門,系根據眷屬妙、利益妙而立。佛陀對大小權實之機廣施權實之益,但能受之眾生本具非權非實而成權實之機,故能潤之佛亦具足非權非實,以隨應權實之機起教化。此即共一地之所生,一雨之所潤,故稱受潤不二。
以上十門,是就跡門十妙立說,然而跡不離本,亦即本門十妙之旨。
不二釋義
法華時以前的四時三教,為順物情為實施權,隔歷不融,即稱為二。到了法華時,佛隨自意開顯圓實之理,遍融互攝,平等一如,所以總稱為不二。
歷史詮釋
唐代荊溪湛然(711~782)撰。為湛然法華玄義釋簽(略稱釋簽)卷十四中之一節,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另有抄錄自釋簽之單行本普遍流通,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又作十不二門義、十不二門論、本跡不二門、本跡十妙不二門、法華本跡不二門、法華本跡十不二門、法華十妙不二門、妙法蓮華經本跡十妙不二門、法華玄記十不二門。 天台大師智顗撰法華玄義(略稱玄義)來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義,共立跡門十妙與本門十妙,以闡釋佛陀成道之修行與成果兩方面。智顗又曾講說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等之觀心法門,由門人灌頂記錄成摩訶止觀(略稱止觀)一書。玄義與止觀二書,可視為天台大師之佛教概論,其後並為天台宗教相與修觀方面之經典著作。本書即針對玄義一書所說本跡十妙而作之註解,共立色心、內外、修性、因果、染淨、依正、自他、三業權實、受潤等十項相對關係之法門,於每項下又援引止觀之論點以闡明三千、三諦之要旨,確立十項法門本跡不二、教觀一如、解行雙修等之真義。故本書可謂總括玄義與止觀兩大天台要典教觀相資之宗趣,而成為天台群籍之樞要;於有宋一代,天台宗隆盛,本書更為各方推重,如義寂、源清、宗昱、知禮等天台名德皆多次講布之。 本書之註疏極多,較著名者有道邃之十不二門義一卷、源清之十不二門示珠指二卷、宗昱之十不二門注二卷、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等。
樞要
△二釋為三初單就因釋二初約法釋。
以三千中生陰二千屬正國土一千屬依。
問依報亦有假名云何一向在正答並由人能詮屬依報何嘗自名。
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
三諦妙性能融能亡亡則依正不存融則依正宛爾今從融故所以依即正正即依依正宛然互融互入方可得雲依正不二況在果中化用不可一向泯亡但依正相即之處而見依正雙亡然茲依正互入所見不同神悟謂其依正之相悉屬情境諸佛不斷性惡故有普現色身在佛則唯有性善性惡而眾生自於性善惡中生於形相其實性之善惡所有境界更互相收復何形貌神智雲依正互收乃是三千妙假皆佛所證不思議事今曰二說皆偏當知事中相狀即性故融性之互融在相而顯相性一體無復異途悉是如來妙證境界詎可見理而非相認事而失性耶。
△二約位釋。
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有依正不二之相。
△二因果對釋為四初總明因果對攝。
故使自他因果相攝。
自即己心他即生佛因果通二豎論自己與生為因佛則為果橫論三法各有因果因中依正不二攝果依正不二果中亦然故云相攝。
△二別明因生攝果。
但眾生在理果雖未辨一切莫非遮那妙境。
前總三法今別在生以生該自又前總該橫豎因果今或別豎以眾生因理雖然未若他佛已辨果法而動止睹對莫非在於他佛遮那依正之中又或別在橫雖然未辨自己佛果依正不二而日用之中莫不已在自己果佛依正妙境。
△三出因局果遍。
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眾生理性非局而局。
法體理性同出異名然其性體非遍非局例四土體非垢非淨佛悟故遍生迷故局例寂光為淨諸土為垢當知名從對得曰遍曰局體自性彰非遍非局問正義雲非遍即局也於生局處佛能遍融非局即遍也於佛遍處生自局限指要釋同文心雲法體非遍約證故遍理性非局隨情曰局問局義可爾法何不遍答理絕百非何遍之有圓通釋同今曰正義不合非局為遍非遍為局文心圓通二皆不了本不名遍由對生局所以名遍故圓通以由智通故悟體而遍不雲此悟體非遍局文心以理絕百非意謂法體其實是遍雲非遍者由遣執也不雲本不名遍非由遣執問若雲本不名遍何金錍雲心體本遍答由對今日情局故云本遍性乃無名豈雲本遍問對局名遍但得相待若絕待遍豈對局得答絕亦無寄絕遍何在。
△四結因果齋致。
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
由前理體非遍非局性恆常住故云始終不改言始終者眾生迷真起妄則真終妄始佛返妄歸真則妄終真始如淨名記雲若從事說若見法性始則見無明終從見法性終名見無明始雖經如此始終若其理體非遍非局如如何易故曰始終不改理既非遍若雲遍大其亦無妨理之非遍理既非局若雲局小其亦無妨理之非局意言大小遍局皆無妨此非遍非局之理體也又局小之理與遍大之理既是一體非遍非局遂使大遍不妨局小局小不妨遍大故云大小無妨已上出於能融不二之理體也而此理體在生在佛不曾暫別故曰因果理同以此能融之理融於依正則不間因果何者生因亦此理果佛亦此理因果之理既同則因中依正由此理故故依即正正即依而依正無別其果上依正由此理故亦依正無別此約生佛各論依正何別又果由此理依正不二因既同有果上之理則因中依正與果依正故乃無別此乃以果顯因若以因顯果因中之理本具依正不二其果上之理既同因理則果上依正與因本具依正何別此約生佛對論依正何別。
△三單就果釋三初示所現依正。
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
別約果後所現依正然其淨穢勝劣豎則三土迭論橫則三土各有。
△二同法身寂光。
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
△三顯互融不二。
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
一塵之剎即一切剎而雲一一者非獨此一塵剎即一切剎亦乃彼一塵剎即一切剎故云一一由上但示依正相即而未明依報即依正報即正今示依正各自互融文心至此引妙記塵剎重重相入為未了者以事顯理之文意謂理即無相但以無明未盡故有重重相入之相乃以此事而顯於理互融無相今曰以事顯理須通二義一者以果上依正互融之事而顯眾生因迷之理具此依正互融之事故云以事顯理莫聞理言便謂無相二者以所融依正之事而顯能融之理理何以融必融於事故寄所融之事即顯能融之理非謂顯於理絕依正人不見此遂成異說。
廣狹勝劣難思議。
釋上一一塵身皆難思議廣狹約所被之境簽雲被多世界為廣被少世界為狹勝劣約能被之身雖攝廣狹意在能被。
淨穢方所無窮盡。
釋上一一塵剎悉無窮盡。
△三結。
若非三千。
結上因中依正之二。
空假中。
結上因中一念不二。
安能成茲自在用。
結上果中之用。
如是方知生佛等。
因果皆有依正不二。
彼此事理互相收。
理因果事各有依正不二是同故云相收又依正是事三諦是理以理收事即二而不二以事收理不二而二此因彼果皆有事理。
△三結。
此以染淨不二門成。
不別而別染淨是感應依正是神通從感應成神通故依正由染淨。
△初標。
七自他不二門者。
此門一性為不二體言自他者一約過德迷為性過故有自他如輔行雲故推此具為心為緣心自緣他德悟三諦故歸不二如輔行雲不得而得三諦宛然由離性執而悟三諦二約體用俗有事理故分自他如輔行雲俗諦理者緣於俗諦恆河三昧言俗事者緣眾生病及神通等利生之事以利生為他故三昧為自了此自他即空中一體故為不二三約中邊以真為自以俗為他如輔行雲自謂內照他謂隨緣此亦真俗異名而已了此自他即是中道乃為不二四約亡照以照三故乃有自他空中為自俗諦為他了此自他即是一性為不二也第四一義正是今文分自他矣空中為自所化為他故能化套用通自通他從所依之體是自從所被之機是他以喻顯之鏡明是自物形是他中間之像乃通自他全鏡明以為像故像為自由形貌而為像故像為他像即能化應身者也應身相貌同機為他應身之體空中為自故此能應通自通他其下文雲能應雖多不出十界若取能應之體體是空中故乃為自能應之像從物而有還屬於他是故機應皆在利他三千所攝曉此法理不妨以應為自以感為他問若約法理則成體用不二者耶前文已雲俱體俱用今何復說答法理雖同用與不等前辯因果不二故俱體為果俱用為因今於化他中辯自他不二故能應之體為自所應之用為他若謂不然只如以應為自以感為他上染在機淨用在應亦可難云何故再辯問可以像相為應自否答亦有此義約像與形義異而辯但非今文自他之意今文不取套用用邊名之為自乃取套用體邊為自。
△二釋三初示本具自即益他二初單約應釋二初示自他本末二初標。
隨機利他事乃憑本。
能隨之自所化之他標末也今日果用即自益他事皆性具標本也。
△二釋二初釋本。
本謂一性具足自他。
雖語自他文意在本一性平等為能具也空中之自俗諦之他皆所具也又就三諦中自論能所空中之自是能具也俗諦之他為所具也所以空中通能所者名從對得則為所具體自性彰則為能具若曉此意下文或以空中喻鏡無所妨也圓通雲一性即空中也自他即妙假感應也今謂此說對面違文既雲自行唯在空中豈非今文自字者耶然今亦可雲一性即空中故一性是自也以一性空中之自能具俗諦之他故云一性具足自他。
△二釋末。
方至果位自即益他。
至果以空中而益物也須了本謂一性具足自他者斯舉天然性體在迷在悟不曾增減無見方至之言以性在迷而解。
△二示自他法理雖雲一性本具自他未知自他是何法理故今示之又二初通舉。
如理性。
同前一性。
三德三諦三千。
同前自他舉三德者他宗以謂惟果顯證故今特語果德本有舉三諦者理本天然舉三千者乃是今文指南之道若以下文顯之則今三千但在俗諦若以當文類之而此三千即是三諦以對一性是亡皆在而照中辯是則三諦而自而他圓通以理同前一性其說甚善而三諦等不同自他此為失旨。
△二別判。
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三千赴物。
三德三諦通該自他於三千中別指於俗又三德俱中三諦俱空三千俱俗然約三諦三觀以辯自他者一者克體空中屬自由見思無明牽生迷理障自己故假即屬他塵沙不能牽自己報障化他故二者隨具在乎己者皆自也成佛豈無慈悲果證須了萬法出乎物者皆他也為他必說空中益物乃令斷惑是以三俱自行三俱化他識向二義方可解會隨智隨情隨情智耳。
△二機應共釋二初明機應不出三千。
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
感應三千必該自土須知二意一者自行因果之俗該攝三身及以四土皆名為俗乃以平等一性為真如輔行引十義辯土前九三千成差別義後一乃是諸土之體平等理也二者化他能所之俗機在三土套用隨機亦在三土此克體也若隨具詮辯法身寂光為生立名亦在用收則該四土又實報中有分證寂光亦可通四但克體收皆三土耳土既如此身亦例然又從教旨以圓教機皆名寂光此則約於所為以說故妙玄雲圓佛一時照於十界寂光土機良由化機為令契於寂光故也。
△二明身土不出寂光。
界界轉現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
此就物機三千能應十界點示一性為不二體一身轉現諸界身者並由一性本具於他他即三千轉現無窮不出一性現土亦然而雲一念者就法言之也下雲寂光者功歸言之也即是平等非垢非淨之寂光矣問今文身土互現互生機耶應耶答通機通應通機者如於同居得四教益即是同居見於方便及以實報見身亦然若作應願通生三種眷屬則於實報方便見同居也見身亦然若以今文會前一性本具自他者乃通二義一者前文通語具自具他今文別舉一性具他故一念寂光即是平等一性者也二者於前兩重能具之中乃約空中而為能具即是今文一念寂光界土化用既是所具不離空中故云不出其體用既同故自他不二即以平等一性體是空中乃會亡照成體用義約此體之自對化用之他為自他門下去鏡明皆同此意。
△二示由具三千機應道合二初法二初示機應元由。
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
理即前文一念寂光或指空中或指平等在果故滿在迷故具具之與滿同一三千由佛有生乃可應由生有佛乃可感今辯自他不二非以只一三千而論不二但取三千他用即自行空中故不二也若直以三千作感應不二則未見於自他不二由眾生雖具理既未顯則無自行所證之德佛既理滿自行己證故即自行而益於他是全理滿為能應也是故文中於機以三千在理具之下於應以理滿在三千之下深有意哉故於佛邊雖語三千乃取三千空中理滿為能應也其於生邊雖語理具乃取理具三千善惡為能感也能應三千空中是自能感三千是他乃是今文不二之旨若不如此何以貫通上下之文且上文雲自即益他而下文雲不起自性應無方所。
△二示感應道合。
應遍機遍欣赴不差。
應遍於機機遍於應欣故即赴感應無差問機應無差皆由三千如何以應為空中耶答今文無差須該二義一者單就他字而論應亦三千感亦三千斯亦可雲感應無差但於應中乃取應同眾生之用為無差爾故曰化他三千赴物能赴能化是應所赴所化是機故此能所無差皆在他字收也二者自他共論自之一字亦是能應於能應邊取能應之體空中為自對於化他是故乃曰自他不二良由三千空中之理已顯滿故故應為自赴而不差。
△二喻三初立。
不然豈能如鏡現像。
若不許於由理具滿三千故機應不差者豈得如鏡現像者耶今不言形語像必有下不言鏡但云形對理必是鏡然鏡喻對法若不分明則法理有礙今略辯之涅盤疏雲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顯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章安取明能現像邊故以明為假若止觀中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鏡喻即中若妙記中鏡明性十像生修十亦以明喻空以像喻假團圓喻中或可以明而喻空中像喻於假鏡圓以喻平等一性其性十界者十界二字是所具故同像性之一字是能具故同明今文亦通此之二義一者鏡喻平等即本謂一性明喻空中之自像喻赴物之他鏡必有明下雲由塵所遮義含明也二者以鏡同明皆喻空中像即喻假知此意已可以語法。
△二釋三初順釋。
鏡有現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
理即道理性即性分問理之與性何所喻耶答先明感應法理然後方可說喻一者通論二者別論於此各有二義通二義者一者通明機應二者機應通有空中之理及三千事文雲理(機空中也)具三千故能感三千理(應空中也)滿故能應若別論者一者別在能應如前文雲隨機利他後雲方能稱性施設萬端及應無方所等二者應別空中機別三千且此套用如何得起豈不由佛自行己證空中者耶於機雖有空中之理與三千之事而不取空中為能感但取三千之事者以空中理體一切鹹有何故復有不感佛者由未有於能感之事由眾生在事發善惡穢故於能感別在修事問由理具三千故能感且理具三千豈修事耶答空中之理是能具三千俗事是所具然此所具若即具而造造即是事故論感佛之機造善造惡乃是修事以此修事全是三千與佛果用其實無別但為空中之體性迷未顯故三千妙用亦乃未彰於是指之為理具爾能應非無修事別取空中者一切眾生何不能應由未顯此空中之體若體未顯無由應物如雲三千未顯驗體仍迷由體顯故三千用顯今文自他正取能應之自能感之他鹹是天然本性所具如來證此自即益他自他不二從此而立若從喻說亦別在應其鏡喻者欲喻此應如何得起故以鏡喻空中之體形喻能感之機雖然以像而喻套用但欲顯於因鏡能像推功在鏡故以鏡有現像之理喻於能應空中之體若但有鏡體而無形事像何所起能起之形雖然以空而為其體空喻理具形喻三千感像在形而不在空是故形有生像之性下雲形事即性分是事不見此意徒或雲事及雲理耳問何雲形以空為體耶答今從事說像依鏡明而現故攬鏡明而為像體形從虛空而立故攬虛空而為形體故楞嚴雲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通立依正皆名世界。
出處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46 冊 No. 1927 十不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