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茸
- 外文名: Wood ear
- 拼音:mù róng
- 注音:ㄇㄨˋ ㄖㄨㄥˊ
釋義,山珍黑木耳,自然屬性,食藥用價值,人工栽培,藏族歌舞,
釋義
木茸:
山珍黑木耳
自然屬性
木茸, 黑木耳的別稱,學名【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 亦稱木耳、光木耳、雲耳、木蛾、木雞、耳子、黑菜等。木耳屬於真菌門、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黑木耳屬。國內有8個種,黑龍江擁有現有的全部8個品種,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林區,無論是野生還是人工種植,主產地都在東北三省。 木耳屬的食用菌,是子實體膠質,成圓盤形,耳形不規則形,直徑3-12厘米。新鮮時軟,乾後成膠質。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著名食用菌。它的別名很多,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雞肉鮮美,故亦名樹雞、木機(古南楚人謂雞為機):重瓣的木耳在樹上互相鑲嵌,宛如片片浮雲,又有雲耳之稱。人們經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稱毛木耳(通稱野木耳);另一種是兩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稱為光木耳。毛木耳朵較大,但質地粗韌,不易嚼碎,味不佳,價格低廉。光木耳質軟味鮮,滑而帶爽,營養豐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種。
木耳系寄生於枯木上的一種菌類,富含鐵、鈣、磷和維生素B1等。黑木耳在我國分布較廣,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西至甘肅,東到福建及台灣。其中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為主要產區,湖北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0%。新鮮的木耳呈膠質片狀,半透明,側生在樹木上,耳片直徑5~10厘米,有彈性,腹面平滑下凹,邊緣略上卷,背面凸起,並有極細的絨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乾燥後收縮為角質狀,硬而脆性,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入水後膨脹,可恢復原狀,柔軟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潤的粘液。
食藥用價值
黑木耳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被譽為“素中之葷”。近代對黑木耳化學成分的分析證明:每100克乾品含有水分15.5克,蛋白質12.1克,脂肪1.5克,膳食纖維29.9克,碳水化合物35.7克,胡蘿蔔素0.1克,維生素B10.17毫克,維生素B20.44毫克,尼克酸2.5毫克,鈣247毫克,磷292毫克,鐵97.4毫克。黑木耳中還含有豐富膠質,含有多糖,包括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葡萄醛糖和甲基戊糖,還含有卵磷脂、腦磷脂和鞘磷脂以及黑刺菌素,麥角甾醇和15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等。其蛋白質含量遠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其維生素B2的含量是米、面、蔬菜的10倍,比肉類高3~5倍;鈣的含量是肉類的30~70倍;磷的含量比肉、雞蛋都高,是番茄、馬鈴薯的4~7倍;尤其以鐵最豐富,為各類食品“含鐵之冠”,比肉類高100倍,鮮黑木耳含鐵是鮮牛奶的185倍,所以黑木耳可做為一種天然的補血食品,適宜女性常吃,能養血駐顏烏髮、防治缺鐵性貧血。黑木耳中所含膠質具有極強的吸附作用,可以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可以說是“身體清道夫”。黑木耳對於中老年人有特別的好處,其中含有的磷脂類化合物,可以幫助延緩記憶力減退及減少老年痴呆症的發生;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起到防止肥胖和減肥作用,對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頗為有益。黑木耳作為營養豐富的“黑色食品”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被譽為中華民族“食之瑰寶”、“黑色國寶”。
人工栽培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起源於我國,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個食用菌品種,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採用“原木砍花”法種植黑木耳,直到清代,靠天收耳,產量極低。1955年,我國科技工作者開始培育黑木耳固體純菌種,發明了木段栽培黑木耳,產量大大提高。但是兩三年完成一個周期,每根1米長、直徑為10~13厘米的優質木段,3年產100~150克黑木耳。70~80年代後,上海農科院以及河北、黑龍江、福建等地科研部門開始用木屑、棉殼、玉米芯進行黑木耳栽培的研究,並仿照菇類栽培嘗試用瓶栽、塊栽、床栽、袋栽等不同模式,取得一定成就。1986年,商業部食品局把全國21個生產縣列為黑木耳重點縣:河北的萬全、吉林的渾江、龍井、琿春,黑龍江林口、海林、東寧,河南盧氏,湖北房縣、保康、南漳,廣西百色、田林、田陽,四川廣元、青川,貴州冊亨,雲南富寧、文山,陝西寧強,甘肅康縣。90年代初,遼寧省朝陽市食用菌研究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塑膠袋地栽黑木耳技術。該技術以木屑、秸桿為原料,擺在田間大地、果園林下出耳,產量是木段產量的7倍;跨新世紀的21世紀,研究成功了“液體菌種地栽黑木耳”的興起,揭開了我國黑木耳生產的新篇章。截至2009年,全國黑木耳年生產量突破25萬噸,年產值超過100億元。
藏族歌舞
“年神”,這是一種在山谷、河壩遊蕩,在石縫、森林中安家,以至無處不在的神。它分白年神和黑年神兩大類,在天上為白,地上為黑。土地神和山神從善,護佑一方人畜平安,而年神則不然,在這多山多水的嘉絨地區,神靈鬼怪無處不在,稍不注意,年神就會降下災難,因而年神是十分兇惡的,每年農曆11月13日,都要舉行祭祀“年神”的活動(根據考查認為就是今天的“斯格仁真”活動)活動期間要表演《木茸》(野牛舞)。在嘉絨地區,遠古的先民從刀耕火種、狩獵採摘,進而發展到農耕和訓養牛羊馬匹,而牛在當時成為遠古先民們依賴性很強的一個物種,衣著、蓋鋪離不開牛皮毛;肉類脂肪離不開牛,耕地馱載全靠牛,牛自然成了藏族先民信仰和崇拜的圖騰。在嘉絨以及整個藏區,人們在石牆上嵌上氂牛頭,嘛呢堆上供奉耗牛頭,橋頭掛上耗牛頭,在甘孜理塘,婦女的頭上也要戴2支嵌有珊瑚的銀質氂牛角飾品。在藏區,許多著名的雪山其化身幾乎都是耗牛,原始戰爭中,許多神武的勇士,其寄魂物(俗稱命根子)是氂牛,在戰爭中雙方往往要將殺死的耗牛頭和角,作為對方的拘魂物,因而在祭祀活動中理所當然的要先表演《木茸》。藏族先民們最初將一頭活牛牽入場中(根據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金川卡拉足見到的實況來推測,當時由於破四舊將牛頭面具燒毀後,只好牽一頭真牛進行表演)由於真牛無法與祭師配合,先民們就用道具代替活體。他們挖來山上粘性很強的黃泥,用水將青稞草、牛毛與黃泥攪拌均勻,然後製成牛頭型的胚胎(重約200斤)用布和牛毛泥漿貼在胚胎上,待乾後,取下繪上各種色彩,便成了形象逼真的牛頭面具,然後用牛毛編織成牛身,由二人披上牛身,頂上牛頭,就成了活脫脫一頭氂牛了。表演時一位頭戴羊皮製作的面具,手拿白毛牛尾的祭師(該面具區別於其它類型的面具,是一張縫製的與真面孔一般大的開了眼孔的面具),隨著鑼鼓聲將神牛逗引進場,神牛跳累後,爬在地上,這時祭師手托祭祀物品來到神牛前,說唱祭詞,詞句內容大體是說神牛給人類帶來了生機和幸福,它吃的是草,還給人們的是鮮奶、肉類和皮毛,今天我們祭祀你願畜群更加興旺,村寨更加安詳等祝詞。祝詞完後一位頭戴姑娘面具的人(男扮女妝)手拿奶桶,上場與神牛配合作擠奶表演,然後舉碗向天、地、人敬獻鮮奶,感謝上天恩賜,祝大地五穀豐登,祝大家的生活象鮮奶一樣甘甜,最後神牛在祭師的帶領下,隨著鼓點跳出場外。這種表演形式源於古老的“折嘎”表演,相傳:“松贊乾布在修建布達拉宮時,白天壘好的石牆,晚上便倒塌了,松贊乾布知道是魔鬼前來作祟於是傳令召來三兄弟,輪番說唱‘折嘎’,詼諧滑稽的表演、優美絕妙的詞句,聽得魔鬼入了迷,無暇前去破壞,宮始律成。”上面這段說唱是用折嘎來迷糊鬼怪,不允其前來破壞和搗亂,這裡祭師對神牛說唱的祭詞主要以讚美頌揚為主,祈求神牛保佑村寨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另外我們從上面神牛的表演中,好象看不出它們有什麼劇情,其實神牛和祭師就形成了原始攤戲的成份。另外我們也不難看出,嘉絨藏族從單一的掛牛頭、祭牛頭,到用面具、道具來表演氂牛,這中間不知經歷了多少年代。這種用舞蹈及形體動作來表現對耗牛的崇拜,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儺文化中的儺祭、攤舞、攤戲。”
雖然在藏文中沒有“攤”這個詞和概念,但遠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攤祭儀式”便已形成,這就是頭戴面具驅魔祛鬼的一種儀式。而這裡的攤是頭戴面具,身著牛身的讚美頌揚的儺祭,由此說明兩千多年前嘉絨藏區就有了儺戲,由於其表演屬頌揚、祝賀類,故人們又稱《木茸》為《吉祥頌》,或《幸福的源泉》。到公元六世紀,松贊乾布時期佛教傳入西藏後,受其影響,嘉絨儺戲《木茸》中又增加了兩個品種《桑格》(獅子)和《孔》(老虎)。據說,獅子象徵著釋迎佛寶座前的八個神獅,以舞獅來表示對佛的崇仰。嘉絨藏人主要居住在高山峽谷林區地帶,他們祭祀老虎等猛獸,希望保佑人畜平安。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藏戲藝術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首先是傳統的劇目《木茸》、《獵人與猩猩》、《老夫與少婦》等得到了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