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價值理論是動機心理學最有影響的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個體完成各種任務的動機是由他對這一任務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對這一任務所賦予的價值決定的。個體自認為達到目標的可能性越大,從這一目標中獲取的激勵值就越大,個體完成這一任務的動機也越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期望價值理論
- 地位:動機心理學最有影響的理論之一。
- 完成的動機:由他對這一任務成功可能性的期待
- 目標可能性大:從這一目標中獲取的激勵值就越大
研究進展,現代期望價值理論,期望價值理論研究展望,
研究進展
一、早期阿特金森的期望價值理論
(一)理論介紹
阿特金森的期望價值理論受到了先前研究的影響,其中包括默里(Murray)把成就需要作為人的基本需要的觀點,勒溫(Lewin)關於活動效價概念,以及托爾曼(Tolman)在成功預期上的構想。阿氏的理論設計用來解釋不同的成就相關行為。如成功的爭取,成就任務的選擇與堅持等。阿氏假設,成就行為取決於成就驅力、成功預期以及誘因價值二個因素。他提出了兩種成就動機(Mach):追求成功的動機(Mas)和避免失敗的動機(Maf)。阿氏用對特定任務上成功可能性預期(Ps)與失敗可能性預期(Pf)來定義預期,並且假定Ps+Pf=l。阿氏還把誘因價值定義為在特定任務成功的相對吸引力,在他的模型中,包括了成功誘因(Is)與失敗誘因(If)。阿氏運用這些概念的數學關係來表示成就動機:
Math=(Mas X Ps X Is)一(Maf X Pf X If)
儘管阿特金森在其模型中包含了誘因價值,但同時他又假定Is=l-Ps,If=I-IW,這兩個式子意思分別是,如果任務難度大(成功的可能性小),則成功的誘因價值就高;而任務的難度小(成功的可能性大),則成功的誘因價值就低。通過數學上的操作,他降低了誘因價值的在其理論建構中的地位,由上面的表達式我們發現,成功可能性預期(Ps)是這個模型中最重要的認知部分。
從阿氏的成就動機的數學表達式進一步推論,如果個體追求成功的動機比避免失敗的動機強,說明其有著相對積極的成就動機,那么這個人就可能會更願意選擇中等程度難度的任務,努力追求特定的目標。如果個體避免失敗的動機大於追求成功的動機,應該會逃避成就任務,特別是具有中等程度成功可能性(如Ps=050)的任務,就會選擇特別困難或特別容易的任務(這時候避免失敗的動機最小)。這兩個觀點得到了不同年齡被試的廣泛實驗室研究的支持。
(二)理論評價
阿氏運用數學推理建構成就動機模型。這雖是其一大特色,但把複雜的動機問題簡化為一些數理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動機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同時,阿氏把成就動機看作是內部激發的,沒有充分考慮社會生活對人動機的影響,這也是其不足之處。其次,阿氏驗證性研究運用的多數是實驗室內遊戲般的任務,而在現實成就情境下的成就任務中並不總是得到證實。最後,阿氏認為誘因價值與成功可能性的作用是反向的,這就大大限制了任務價值理論與實踐上的研究。阿氏的這些不足在以後的現代期望價值理論中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現代期望價值理論
(一)Eccles等人的期望價值理論
Eccles與其同事闡述並驗證了一個成就相關選擇的期望價值理論模型。在該理論模型中,他們假定選擇同時受到消極與積極任務特徵的影響,並且假定所有的選擇都有著相應的精確花費,因為一種選擇經常減少了其他的選擇。因此,不同選擇的成功可能性預期與相對價值是選擇的關鍵性決定因素。
期望與價值被認為是受到特定任務信念的影響.如能力知覺、不同任務難度知覺、個人目標與自我圖式。經由情感記憶及對先前成就結果的解釋,以上這些社會認知變數,反過來受到個人知覺到他人對自己態度與期望的影響。Eccles等人還假定,個體的任務知覺以及對過去結果的解釋,受到其行為、信念、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影響。Eccles等人從成功預期、能力信念與任務價值=個方面對其理’念進行了闡述。Eccles及其同事這樣定義成功預期,個體對眼前的、近期或遠期將來的任務能夠做得有多好的信念。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理論中也包含了預期。他區分出了兩種期望效能,一種是效能預期,即個人對能夠完成任務的信念;一種是結果預期,即特定的活動能夠帶來特定的結果。班杜拉認為早期的期望價值理論研究者集中於結果預期,並進一步說,效能預期比結果預期更能預測成績與選擇。Eccles等人接受了班杜拉的觀點,他們對預期的構建更類似於班杜拉的效能預期而不是結果預期。期望信念被用一種類似於班杜拉個體效能預期的方式得以測量。
Eccles等人把能力信念定義為個人對自己不同領域能力的評價。在該期望價值理論中,能力信念被認為是在特定領域更廣泛的信念,而不是對某一具體任務的成功預期。與期望不同的是,能力信念集中於當前任務而期望集中於將來的任務。
Eccles等人給出了四種任務價值成分:獲取價值、內部價值、效用價值與花費。Eccles等人把獲取價值定義為成功完成特定任務對個體的重要性。內部價值是個體從某項活動中得到的樂趣或對這一對象的主觀興趣。效用價值取決於任務與當前或將來目標聯繫有多好的程度。甚至就個體自身而言,他或她對一個任務本身沒有興趣,僅因為該任務能夠對將來的重要目標有用,這個任務就具有積極的價值。最後,Eccles與其同事認為花費是價值的關鍵部分。他們從參與任務的消極方面給出花費的概念,這些消極方面像焦慮與對成功與失敗的擔心,以及做了這種而不是另一種選擇而失去的機會與成功所要付出的努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多數經驗研究集中於前三個價值成分的建構,在花費上還缺少充分的實證研究。
(二)Feather在價值上的研究
Feather阿特金森的學生,他通過拓寬價值概念的方式發展了阿特金森期望價值理論模型。借鑑了Rokeach的研究,他把價值定義為一系列對於什麼是值得擁有的穩定的、整體的信念,並指出這些信念來源於社會標準與個人的心理需要及對自我的知覺。他整合了Rokeach的價值研究方法並運用到期望價值研究,認為價值是一種引導個體做一些他們認為應該做事情的動機。個人的價值認識影響任務目標的吸引力以及獲得這些目標的動機。Feather~幾種類型的行為證實了這種觀點,像包括參加政治活動小組,學生選擇專業等。
(三)Heckhausen的期望價值理論的研究
在Heckhausen的期望價值理論中,他嘗試整合許多不同的動機研究方法,對阿特金森理論模型進行了精細化。在他的理論中區分出了四種不同的期望模型:情境一結果(在特定的情境下沒有行動而獲得結果的主觀可能性),活動—結果(通過行動獲得結果的主觀可能性),經由情境的活動—結果(情境因素促進或阻礙了活動—結果預期的主觀可能性)與結果—影響(與特定影響相聯繫結果的主觀可能性)。Heckhausen還指出,任務操作不是僅由預期的自豪感與羞澀、積極的自我評價與重要他人(教師、父母)的表揚等決定的。任務操作可能是達到上級長期目標的中介,或具有外部的副作用(一個目標有附屬的好處)一定要予以考慮。
需要著重注意的是,在Heckhausen的期望價值型中,結果是行動的直接後果,其本身沒有多少誘因價值。誘因價值僅僅是個人活動的影響(如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而致。因此,活動的動機主要取決於個人對行為影響的價值認識。
(四)現代期望價值理論的評價
現代期望價值理論是以阿特金森的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展開研究的,在對阿氏理論修正與拓展的基礎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首先,現代期望價值理論最重要的貢獻是期望與價值建構的精細化及其關係研究。在現代期望價值理論中,期望與價值兩個部分更為具體,並且與更廣泛的心理與社會文化因素相聯繫。這就使得運用該理論進行廣泛的實證研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期望與價值之間還被假定為具有正向而不是像阿特金森所認為的是負向的聯繫。在這方面已有較多的實證研究證明了該假設。
其次,現代期望價值理論以現實世界中的成就任務而不是像阿特金森以實驗室任務為基礎。現代期望價值理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在教育領域豐富的實證研究。Eccles與其同事的研究表明,能力自我概念與成就期望能夠預測學生的數學與英語成績。另一方面,控制了先前的成就水平,任務價值能夠預測課程計畫及參加體育活動的水平。也有研究表明,期望與價值同樣能夠預測職業選擇。Eccles與其同事還研究了成功預期、能力信念與主觀價值是如何在年級上變化的。
最後,像阿特金森的期望價值理論一樣,現代期望價值理論強調造成動機與行為的理性認知過程。有研究者批評說,對於預期與績效的邏輯的、理性的決策過程經常在現實中用不到。人們寧願用那些簡單而更易犯錯誤的決策策略。他們還認為任務價值變化得相當快,特別是對於不熟悉的領域更是如此。然而,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期望和價值與成就及選擇間的關聯支持了該理論的效度。
期望價值理論研究展望
最後,在心理學的諸多研究領域,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期望價值理論的研究也不例外。在阿特金森的期望價值理論中沒有充分考慮社會生活對人們動機的影響。實際上,期望與價值都要通過人對環境重要條件和自身條件的認知才能發揮作用。在現代期望價值理論中環境影響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如Eccle與其同事的理論模型中包含了文化背景的影響。期望價值理論的研究還需進一步考察環境與個人動機的互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