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代表在和會之請願》是朱執信所著作品,出自於《朱執信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朝鮮代表在和會之請願
- 作者:朱執信
- 作品出處:朱執信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朝鮮代表在和會之請願》是朱執信所著作品,出自於《朱執信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朝鮮代表在和會之請願》是朱執信所著作品,出自於《朱執信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此次朝鮮代表金奎植氏,在巴黎和會提出請願書,請求離日本之束縛,改造朝鮮為一獨立國家。其事不特聳動世界耳目,兼與東方受侮民族以最大...
1948年9月9日,代表全體朝鮮人民利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從而,朝鮮人民在民族史上首次擁有了真正的人民政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披著“解放者”的外衣強占南韓,妄圖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扼殺在其搖籃期,在1950年6月25日發動侵略戰爭。朝鮮人民奮起投入抗戰,打敗了自詡世界“最強”的美國,向全...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是把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和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的主體國家建設思想和國家建設業績加以法律化的金日成金正日憲法。第一章 政治 第一條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體朝鮮人民利益的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繼承了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爭取祖國光復和人民...
呂運亨,朝鮮民族獨立運動政治家,左翼民主派領導人。1886年出生於朝鮮京畿道楊州,在學生時代多次參加反日遊行示威,被日本殖民當局通緝。後來以留學為名赴中國避難,1914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英文系。1918年在上海發起組織新韓青年黨,為該黨首領,並派遣金奎植作為該黨代表向巴黎和會呈遞朝鮮獨立請願書。新韓青年黨成立...
7月,志願軍二十兵團組織部長丁萊夫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7月8日,六十七軍二〇〇師師長李雪瑞和政委李靜從軍部受領任務回到師部駐地,為總結行軍問題和研究貫徹兵團關於部隊集結後的任務,師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會場設在山溝里的一片小樹林中。會議開始不久,敵機來襲,目標是該師駐陽德火車站附近的...
然而,朝鮮半島在1950年爆發戰亂,日本政府無視並歪曲和平憲法,開始重整軍備,再次走上“軍備國防”的道路。這促使遠藤三郎積極投入到護憲運動中,他堅信“軍備式國防是錯誤的,軍備應當完全廢除……日本在世界上爭做率先完全廢除軍備的領頭者才是日本的黎明”。遠藤三郎在護憲運動中的不遺餘力與兢兢業業得到了日本...
此次運動為朝鮮宗教界人士組成的“民族代表”33人和青年學生髮起,並以朝鮮高宗李熙的葬禮為契機於3月1日在京城(今韓國首爾)塔洞公園舉行民眾集會,宣讀《己未獨立宣言》,進行示威、請願活動要求獨立。在日本殖民當局的鎮壓政策下,三一運動迅速由和平示威轉化為人民起義,席捲整個朝鮮半島。最後由於日本的鎮壓,到...
國籍:朝鮮 時代:近現代 籍貫:朝鮮京畿道 民族:朝鮮族 身份:獨立運動政治家 個人經歷 朝鮮半島戰爭 1918年在上海發起組織新韓青年黨,為該黨首領,並派遣金奎植作為該黨代表向巴黎和會呈遞朝鮮獨立請願書。新韓青年黨成立不久,就被上海租界工部局強行解散,夢陽加入了在上海的朝鮮流亡抗日組織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第二,萬民共同會的召開有力維護和伸張了民權,以資產階級市民階層為首的集會鬥爭沉重打擊了韓國的封建專制勢力,是韓國最早的自下而上的民主運動,也是朝鮮半島歷史上人民第一次為自己的權利而發起的集會請願和抗議鬥爭,一度取得了中樞院議會化等成果。雖然最終遭到大韓帝國政府的強制解散,但其作為韓國歷史上最早的...
高永喜(朝鮮語:고영희,1849年-1916年),字子中。本貫濟州高氏。朝鮮王朝後期官僚,朝鮮日治時期的貴族。為丁未七賊和庚戌國賊之一。人物生平 高永喜在1849年12月16日(舊曆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十一月初二日)出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他出身中人,其父名高鎮豐,是一名漢語譯官。高永喜自幼學習...
四一九革命(朝鮮語:4·19 혁명)是一場於1960年3月起由韓國中學、大學生和勞工領導的學運,當時由於韓國在第四任總統選舉時發生作票舞弊情形,而導致學生及民眾抗議。此次事件是由當年3月馬山市抗議選舉結果期間,近海發現一名遇害學生——金朱烈浮上水面的遺體引起的,他在警方的鎮暴行動中被催淚彈擊中眼部...
關於金允植逝世後的葬禮引發了很大爭議,以《東亞日報》為代表的朝鮮民族主義者決定為其實行“社會葬”,但朝鮮的社會主義者堅決反對為金允植這位“封建大地主”進行社會葬,他們認為“社會葬其字意為反映民眾的精神,事實卻是冒瀆社會的神聖”,最後“社會葬”在社會主義勢力的強烈反對下沒有實行。這次圍繞金允植葬禮...
李完用(朝鮮語:이완용或리완용/英語:Yi Wanyong或 Ri WanYong,1858年—1926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朝鮮日據時期的貴族,被當今朝鮮和韓國視為頭號賣國賊。字敬德,號一堂,本貫牛峰,出生於京畿道廣州。早年曾出使美國,是親美派及親俄派的代表人物。日俄戰爭後迅速倒向日本,成為親日派首腦。
中國駐朝鮮大使。1978年5月,華國鋒應邀前往朝鮮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根據當時的記錄,隨行人員有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耿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對外經濟聯絡部部長陳慕華,時任外交部部長黃華,時任中國駐朝鮮大使呂志先也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前往。此外,1980年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六大召開時,中國共產...
日韓合併後朝鮮總督府為實行“武斷統治”,剝奪韓國民眾集會自由,遂令一進會跟其他社會團體一齊解散,但領導一進會的宋秉畯等人後來擔任朝鮮總督府中樞院顧問,繼續影響朝鮮政治。背景介紹 19世紀末20世紀初,韓國處於社會轉型階段,外部日本和俄國勢力入侵,加劇了社會的動盪。在這種背景下,韓國國內的改革勢力出現截然...
這是朝鮮半島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集會請願和民眾鬥爭,大韓帝國政府由此以“全國公議物論”和“眾情實為不協”為由拒絕俄國,俄國不得不撤出財政顧問和軍事教官,關閉韓俄道勝銀行,停止了對絕影島的租借要求。俄國暫停對韓國的侵略滲透,主要是由於國際關係的牽制,但獨立協會領導的韓國人民反俄鬥爭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期間還參與同清朝、朝鮮的外交交涉。1882年(明治15年)起草《軍人敕諭》。1884年(明治17年)3月22日兼任制度取調局御用掛。1884年(明治17年)8月27日任宮內省圖書頭(圖書寮長官,負責朝廷書籍管理、國史編纂和佛經、佛像的管理以及文房四寶的製造)。1884年(明治17年)12月21日隨特派全權大使井上馨伯爵...
“朝鮮問題同志會”、“偕樂園”等組織紛紛出籠,四處演說,鼓吹吞併韓國。至此日韓合併進入實質性階段。1910年初,在日本第26屆議會上,在野黨議員組織“中央俱樂部”,向首相提出質詢,要求追究“推動合併不力”的現任韓國統監曾禰荒助的責任,並呼籲從速合邦。而韓國方面,親日組織“一進會”也發起了“合邦請願...
當日俄戰爭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日本人就在“間島”的朝鮮墾民中建立了親日團體“一進會”的支部。日本打敗俄國後,硝煙未散,“一進會北墾島支部”就以朝鮮墾民的名義向日軍駐朝司令請願,要求日本出面解決“間島問題”;次年(1906年),朝鮮政府正式請求日本代為辦理對華交涉。日本立即以“憲兵”的名義向...
宋秉畯(朝鮮語:송병준,1858年—1925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資本家,朝鮮日治時期的貴族。初名秉俊,號濟庵,日本姓名“野田平次郎”。本貫恩津宋氏,生於鹹鏡道。他很早便與日本人打交道,一直以親日派著稱,在日本滯留多年。1904年日俄戰爭後以日軍翻譯身份歸國,與李容九等組建親日團體“一進會”...
1909年12月,日韓“合邦論”甚囂塵上,閔泳韶站出來表示反對,並以“國民代表”自居,與李重夏等元老大臣發起“國民演說會”,與請願合邦的一進會對立。但在日本的壓力下,不得不為了個人安全隱匿起來。1910年8月22日,日本和韓國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朝鮮半島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同年10月7日,日本發布了...
1948年8月,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哈爾濱召開。易禮容從香港經朝鮮到哈爾濱出席大會。會上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六屆常務執行委員、勞動保障部長。建國後 1949年,易禮容作為中華全國總工會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為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以後調任政協秘書長。先後任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到...
朱慶瀾曾在民國二十年(1931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間秘密出資捐助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及參與保護 金九等人。1968年3月1日,韓國政府授予他“韓國建國勳章”。授勳證書大意為:“朱慶瀾將軍在韓國自由獨立運動中,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給予了積極的支持,為韓國建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根據憲法賦予總統的許可權,授予建國...
以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為契機,日本朝野大力鼓吹立即吞併韓國,韓國親日組織“一進會”也掀起了“合邦請願運動”,延續五百多年的朝鮮王朝終於走到盡頭。隆熙四年(1910年),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吞併韓國,並以寺內正毅為新任統監,專門負責此事。7月23日,寺內正毅來到漢城。8月16日,寺內正毅向韓國總理李完用攤開...
1950年6月,美國借朝鮮內戰爆發,悍然宣布出兵朝鮮,並不斷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城鎮。此時,遠在成渝築路工地上的張文榮也在抗美援朝運動的感召下,和全體起義人員一起積極要求參加志願軍赴朝參戰。經過上級審查批准,張文榮和400多名起義同學參加了志願軍,於12月被選派到第三兵團六十軍第一八〇師任正排職報務員,後隨...
日本右翼頭山滿,向日本政府呈交一份請願書,題為《關於地震區內的殺傷事件請予大赦》,要求赦免那些屠殺朝鮮人、中國人及日本本國持不同政見者的兇手,認為他們都是“為皇國維護治安,由於善意”。外交總長顧維鈞照會日本駐華全權公使芳澤謙吉,對日本虐殺華工之事,提出嚴重抗議,要求嚴懲兇手、公布暴行、撫恤難僑...
朝鮮交流 1872年秋,朝鮮使臣朴珪壽一行曾造訪國子監,與林世功偶遇筆談,雙方答詩酬唱。林世功作的兩首詩分別是:帶礪同盟列外藩,圜橋此日接高軒。舊邦曾說傳箕子,異地相逢紀薊門。共喜筆譚詢土俗,不須菊蕊泛金樽。我來請業君持節,咫尺均沾聖主恩。鯫生問字謁成均,三見皇華證夙因。腹有詩書人不俗,交...
1951年曾參加朝鮮停戰談判。1954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代表之一,出席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複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會議。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2枚。1955年7月1日,總參聯絡部改為中共中央調查部,總參副總長李克農兼任部長,並被批准列席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會議。被授上將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將...
此後向德宏從1883年到1885年屢次向福建當局提出復國請願書,1885年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簽訂後又與蔡大鼎等從福州北上,向李鴻章請求像保護朝鮮一樣保護琉球,討伐強暴的日本,恢復琉球社稷。但以上請願均如石沉大海。據記載,1887年,向德宏仍給清政府提交了恢復琉球王國的請願書,後來客死中國福州。向德宏死後,他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