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行·繡幃睡起

望遠行·繡幃睡起

《望遠行·繡幃睡起》是北宋詞人柳永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在愛人離開之後的寂寞生活;下片抒發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全詞兩片一百零六字,構思別致,表達的是忠貞不渝的愛情。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望遠行
繡幃睡起。殘妝淺、無緒勻紅補翠。藻井凝塵,金階鋪蘚,寂寞鳳樓十二。風絮紛紛,煙蕪苒苒,永日畫闌,沉吟獨倚。望遠行,南陌春殘悄歸騎
凝睇。消遣離愁無計。但暗擲、金釵買醉。對好景、空飲香醪,爭奈轉添珠淚。待伊遊冶歸來,故故解放翠羽,輕裙重系。見纖腰圍小,信人憔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望遠行: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分令詞與慢詞兩體,令詞始自韋莊,慢詞始自柳永,此詞《樂章集》注“中呂調”。雙調一百七字,上片十句四仄韻,下片十一句六仄韻。
⑵繡帷:繡帳。指閨房內的床帳。
⑶勻紅:塗抹胭脂。補翠:一作“鋪翠”,意謂畫眉。
⑷藻井:繪有紋彩狀如井口的天花板。凝塵:凝滿灰塵。納蘭性德生查子·散帙坐凝塵》:“散帙坐凝塵,吹氣幽蘭並。”
⑸金階:對台階的美稱。蘚:苔蘚。
⑹鳳樓:本指宮中樓閣,此指女子閨房。十二:即十二重,言閨房之深。鮑照代陳思王京洛篇》:“鳳樓十二重,四戶八綺窗。”
⑺煙蕪:雲煙迷茫的草地。權德輿《奉和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煙蕪斂暝色,霜菊發寒姿。”苒苒:長勢茂盛的樣子。陳翊龍池春草》:“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⑻“永日”二句:為“獨倚畫闌,永日沉吟”之倒裝。永日,從早到晚。劉楨《公讌》:“永日行遊戲,歡樂猶未央。”畫闌,雕花的闌乾。
⑼南陌:南面的道路。沈約《鼓吹曲同諸公賦·臨高台》:“所思竟何在, 洛陽 南陌頭。”悄歸騎:即歸騎悄,意謂不見思念的人騎馬歸來。
⑽凝睇:凝望,注視。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你看他嚬眉凝睇,如有所待。”
⑾暗擲:默默地拿了。
⑿醪(láo):酒。
⒀爭奈:怎奈。張先《百媚娘·珠闕五雲仙子》:“樂事也知存後會,爭奈眼前心裡?”
⒁遊冶:出遊尋歡。
⒂故故:故意,特意。解放:打開繫著或束著的東西。翠羽:即翠雲裘,用翠羽編織成的雲紋衣裙。
⒃信人:誠實的人。孟子《孟子·盡心下》:“浩生不害 問曰:‘樂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白話譯文

從繡幃里睡醒起來,妝已殘褪淺淡,卻也無意重新打扮。天花板塵埃積聚,金飾樓梯覆蓋著苔蘚,鳳樓閨房十分的寂寞。柳絮在空中紛紛飄落,煙霧中的草叢苒苒茂盛,整天獨自倚欄深思。遙望出遠門的人,去洛陽的南面道路已是春天將盡,憂傷地盼望遠人早歸。
只有凝望,而沒有辦法消除離別的憂愁。只好暗自拋金沽酒痛飲。面對良辰美酒,徒然獨飲,無奈反倒增添眼淚,更加悲傷。待你出遊尋樂歸來,故意解開外衣,又重新繫上薄紗下裳,讓你看看我瘦小的細腰,誠實的人那憔悴的模樣。

創作背景

此詞為代閨怨體,因詞中說“待伊遊冶歸來”,而柳永即是常年在外“遊冶”,據此可以推斷此詞所代之人應為柳永之妻。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中的女主人公思念著離她而去的遠行人,與一般閨怨詩詞不同的是,這位遠行人不是去求仕、戍邊、經商,而是去“遊冶”,這就使女主人公處在更為悲慘的境地:相思之苦加上被棄之痛。
詞從“繡幃睡起”開端,寫了一整天的情況,實際是女主人公在愛人遠行後長長一段時間的縮影。看似平淡無奇,卻為下文盡情展衍留足餘地。“藻井凝塵”言室內凌亂,無心灑掃,“金梯鋪鮮”言室外冷落,無人來往,這是寫她生活的環境。“寂寞鳳樓十二”一句中的“寂寞”二字,可說是對剛才的總結,也是上片的核心。“風絮”二句以反襯的手法寫美麗的春景,與“藻井凝塵,金梯鋪鮮”形成鮮明的對比。“永日畫闌,沉吟獨倚"是她一天寂寞生活的概括,突出女主人公無心欣賞美景的心態。“望遠行”二句寫女主人公登高望遠,希望遊子會回到自己的身邊。春已歸卻不見遠人歸影,著一“悄”字,說明女主人公不知幾度登高又幾度失望,這是寂寞中的希冀與希冀後的失落,失落自然更加重了她的寂寞。
過片換頭“凝睇”二字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不是她凝神遠望歸騎的目光,而是盼望落空後那失神而凝滯的目光,這目光又開啟下片抒發內心情愫的一連申行動。她想排遣離愁,但卻苦於“無計”;只有拔下頭上的金釵換酒,求助於酒醉後的解脫,無奈無聊的自斟自飲反更添愁情以至珠淚漣漣。愁中的醉,醉後的淚,欲昏反醒,欲笑反淚。“待伊遊冶歸來”五句為女主人公的心理想法,最後她還是寄望於遠行人的重歸,待那時,要故意換下寬大的衣飾,束緊薄薄的絲裙,讓那薄情人看看瘦減的“纖腰”,讓他相信我因思念他而變得如此憔悴。此五句雖化用了武則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詩意,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思婦恨遊子不歸,盼遊子快歸,幻想遊子歸來之後悲喜交加的心態寫的淋漓盡致。
這下片自“凝睇”開端以後,先以“無計”,繼之“但……”、“空……”、“爭奈……”、“待……”,一連串列動,從紀實寫到構想,從行動寫到內心,寫出了這個女子怨而不怒、徒勞掙扎的整個過程。但這個遠行人會不會歸來呢?設若他真的歸來了,會不會因為女主人公的憔悴而動了憐愛之心從此不再去“遊冶”呢?詞結束了,女主人公的悲劇卻並沒有結束。
柳永作為一個男性詞人,極真實地寫出了被棄的善良弱女子可悲的無助的境遇,這是基於柳永對女性深切的了解和同情。

名家點評

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薛瑞生柳永詞選》:與上首寫思婦喁喁絮語不同,此首則極盡離合反正之妙。

作者簡介

柳永(984?一1053?),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省崇安縣)人。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柳永畫像柳永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